1、1谈灾难新闻中的情感因素与媒介表达汶川地震是中国的一次国难,是中国人面对自然灾害进行的一场战争。抗震救灾期间,广大观众在 24 小时直播的新闻节目中重新审视个人、社会、甚至人类本身。相当一段时间,举国上下处于悲伤、哀思、众志成城的情绪中。因此,被称作“黑色新闻”的灾难新闻,实际上是一种带着“泪水” 、 “情感” 、 “价值观”的新闻。灾难新闻作为新闻文本,是一类情态信息丰富的新闻类型。 情态信息是从新闻价值实现的几个层次上对新闻文本的解读。杨保军认为,新闻价值的实现包括事态信息的感知,情态信息的体验,意态信息的传达等几个层次。他解释说, “新闻文本的情态信息往往是双重的:一是事实本身包含的情态
2、信息。新闻事实特别是社会性的新闻事实本身就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其中必然包含着各色人等的喜怒哀乐,使事实本身具备了不同的情感色彩。二是传播主体在文本中表现的情态信息,传播主体在面对一定事实、再现一定事实时,不是麻木不仁的木头人、冷若冰霜的机器人,而是具有情感、情绪、情味的人,总要在文本中表现出一定的情感态度,这种情感态度为传播内容染上了特定的情感色彩。 ” 在汶川地震报道中,电视媒介以其特有的视听语言手段第一时间报道灾区情况,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的里程碑。但是,围绕着灾难新闻中蕴含的巨大情感元素,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2问题。如:电视记者应不应该在灾后追问受灾人受难时的情形?播报
3、感人至深的灾难故事,电视节目主持人可不可以流泪?哪些报道来自第一现场?哪些报道带着编辑的痕迹、彰显着煽情的色彩?面对感人至深的灾难故事,用哪种报道方式更能实现新闻价值? 一、情态信息的表现及作用 在抗震救灾报道中,一些报刊用色彩形式符号表达灾难中的特殊情绪,全国哀悼日的当天,一些报刊头版用大面积的黑色调哀悼受难者;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眼眶湿润了;一些现场记者在悲伤、疲惫、震惊中连续工作,报道新闻这些都是灾难新闻附带的情感性的表现。 新闻传播是一种事实的传播,也是一种情感符号与意义符号的传播。事实本身包含的情态信息与传播主体在文本中表现的情态信息都建立在人的情感世界之上。情态信息
4、的传播是以人本传播为基础的信息传播,传递的是人的喜怒哀乐,同时也是通过人的服饰符号、表情符号、声音符号、动作符号来传递信息。 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灾难当事人、一线记者与电视主持人是出现在电视画面上的情态信息负载者,前者作为一种客观的生活事像,后者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他们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同时,也存在着交叉与互动。 对于一线记者而言,他们的情感表现主要受 4 种身份的制约,即处3于新闻场中的当事人、职业传播人、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宣传责任人、有个性特征的自然个体。第一种,是灾难现场中的第一人,自身情绪受灾难事件的影响,如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在报道一位孕妇被救援队从废墟中抢救出时,高声大喊:“她被救出
5、来了”!镜头前的记者必然表现出灾难带给他们的感受。第二种人,新闻工作要求职业传播人客观、冷静地报道新闻事件,要把握控制好情感尺度,不能用自身的情感代替新闻事实的客观性。第三种人,记者有责任从新闻宣传的视角拍摄及选择镜头、抓取选择材料,但是不能违反新闻的客观规律,不能制造“假情假意”的报道。作为第四种人,每个记者都有个人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建立在道德素养、人文素养与精神气质之上。每个记者面对同样的新闻事实,在选择与捕捉材料、在处理采访与写作关系的时候,都会有个性的差异。这种个性的差异也是情感上的审美取向不同所致。 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而言,他们更是媒体风格与形象的代言人。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符号,
6、主持人在传递一种事实信息时,也在传递一种情绪、一种观念、一种意蕴、一种风格。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主持人必须传达给受众一种特殊的情态:真诚、凝重、关爱、同情、振奋但无论有多少种丰富的情态表现,对新闻工作者而言,最基本的要求是客观、冷静地报道新闻事件,不能用自身的情感代替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即使受到再大的触动,也不能情绪失控。传递给观众的,应是一种“不失真诚”的冷静与客观。同时,主持人也有个性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会渐渐形成一种个人的品牌,会在新闻传播中影响着新闻价值的实现。 “人”是一种活的情感传播载体,情态信息的传播是以人本传播为4基础。除此之外,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新闻报道还要依赖“情态词汇”的表达修
7、饰生产新闻文本。在文字语言的表达过程中,有“悲伤” 、 “灾难”等有情感色彩的名词,还有“呢、吧、吗、啊”等表示情感的语气词,英语中有 should、c ould 等情态动词。在视听语言的表达过程中,通过声画的组接搭配也可以传递出巨大的情感信息。以电视为例,长镜头与空镜头的运用就可以很好地表达一种情绪。如:人的眼睛久久地注视一个灾难中失去家园的老妈妈,她像剪影一样一动不动地伫立着;之后,通过剪辑再连接一个空镜头作为情绪的延续:她眼望方向的远山。这样,表达出自然灾害带给人民的苦难,真实地表达灾民的情感。这种视听语言的组合方式,也可以从多方面传递出新闻的情感色彩。 人的情绪表达是情感因素在灾难报道
8、中的主要表现方式,以技术艺术为载体的语言逻辑是媒介传递情感过程中用的一种修辞手段。新闻现场记者既是被报道对象理智与情感的传播人,也是介入新闻现场的特定符号,更是一位用修辞手段传递事态信息、情态信息的掌权人,他的身份与作用十分重要。 同时,有特殊身份的新闻记者,应该把现场的真情实感准确地传播出去。与刻意煽情的新闻报道相比,新闻现场表现出的真实情感才是真正蕴含于新闻文本中的情态信息,才是与事态信息融为一体的新闻事实。二、电视现场与信息价值的实现 5“从根本上说,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才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有了事实,才有新闻。主张新闻必须真实准确、老老实实地按照事物的本来
9、面目去反映它、解释它,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对于新闻记者,尤其是电视新闻记者而言,抓住第一现场,永远是最重要的。第一现场是信息价值的最大体现。 反之,如果主观愿望与新闻事实产生错位,形成记者刻意营造的情感事件、为新闻宣传而编辑出的煽情节目、或者通过再度“刺激”受灾当事人而再造一个新闻现场,这种方式都是不可取的,也是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宣传宗旨背道而驰的。 新闻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是一种情感的传播,在新闻现场,这种情感传播是基于现场真情实感而建立起来的。新闻文体如果用艺术手法表达新闻事件、新闻故事,就必须以尊重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为前提。比如在一期节目中,一位已经失去亲人的女警察坚持
10、着为灾民服务,一位记者为了采访到这个“典型人物” ,不断地通过采访勾起她对亲人的思念,采访过后的女警察晕倒了这种情况,明显传达给受众的是:我们的记者错了。错就错在首先,新闻现场指的是新闻发生瞬间那一刻的现实场景,而不是站在事发地点回顾新闻事件。因为,虽然是新闻发生的地点,却已经是过去的“现场” 。新闻工作者不能为新闻宣传的效果而再造一种虚假的包含情感色彩的新闻现场。 其次,这种通过文字编辑、电视编辑再造的新闻节目,或者对于现场的回顾描述,稍不注意就会偏离新闻的真实性。同时,也会有过多的新闻策划之嫌。在抗震救灾报道中,一些电视新闻节目是记者出于自己6的主观愿望而再造的一种现场,用视听语言的技术艺
11、术手段编辑出偏离新闻本质的“新闻”节目,这是不可取的。 再比如,灾难新闻中的电视现场报道也是一种事态信息与情态信息的传递,适当的现场报道,可以凭借记者的个性符号表达出真实情况、真情实感,表现出新闻的现场感。但是,电视现场报道记者如果处理不好,把个人的主观采访意愿、主观情感过多地渗入其中,反而会引起受众的审美疲劳。处理得好的现场报道记者,往往会在开始面对镜头说话的十几秒内把镜头“摇”向有丰富新闻内容的现场画面;或者通过一种“良性”的沟通把同期声传递出去。而处理得不好的记者只考虑到自身的形象,自己的主观愿望,没有很好地传递出现场的事态与情态信息,用过多的现场陈述导致人们对画面信息解读的障碍。如一位
12、地方台记者站在病房中报道地震中的幸存者,却在病床前挡着幸存者,手握话筒长时间讲述。而作为一名受众,当时最期待的是看到幸存者的模样,了解他的近况,感受生命力量的强大。因此,这类现场报道削减了新闻的价值。 对于电视报道而言,最大的新闻价值就在于新闻发生的那一瞬间,抓取最能传递出灾区群众与领导干部、消防官兵、人民子弟兵真情实感的瞬间,不能过多地事后回顾;不能用记者个人的现场观感取代事实的现场性。去抓取“当时”的现场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从新闻价值实现的层面,新闻文本的情态信息与事态信息才能融于一体传递出去,才能被受众接受,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7三、人文情感与记者职业素养 在灾
13、难新闻的报道过程中,除了要抓住具有真情实感的现场镜头,增加记者的专业素质外,记者也应该有更多的人文主义素养。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新闻既是事学又是人学,是同人密不可分的事学 。 ”我们的现场记者很多时候忘记了他们还应该包含更多的人文情感。 在这次地震报道中,很多记者在电视镜头前追问一个个心灵受到重创的受灾人,希望用电视同期声说出记者为他们预设的那一句话:“我很难受、我失去了我的亲人、我必须坚守在这里” 。 如果说,信息传递过程中,要关注“激情”的价值,用爆发性的充满激情的画面来使传播效果最大化;那么,在灾难新闻中,我们的记者就要时刻用镜头寻觅新闻故事中激情爆发的那一刻。反之,用外界的刺激来激发
14、被采访人的情感反应,再通过新闻作品与播发者的表情作用于受众,是不可取的。当情感爆发的最关键时刻已经过去,当受灾人的情绪刚刚平静下来,再去勾起他们痛苦的回忆,不但会导致新闻价值的削减,也表现出记者人文情感的缺失,甚至会给受灾人带来再度的心理创伤。一些心理学者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活动进行了专业上的解释,认为这是对病人进行的心理上的再度伤害。 有研究者曾指出,一位优秀的国外记者面对遭灾的人们,选择了沉默,选择了与受难者在一起,而不去注重采录电视同期声。这是一种人文主义精神。记者在拥有采访权的同时,也要尊重被采访人的“沉默权” 。8当然,有一些节目在处理上还是比较得当的,如 5 月 25 日中央电视台
15、 10 频道的“讲述”栏目。在节目的最后一刻,救出了被困的老人,同时,一名女性志愿者哭泣了,她说:“他的家人一直在找他”这种声情并茂的视听语言,表现了新闻的第一现场,新闻价值因情感而体现,当事人不能自制的情感与抗灾人员的救灾事迹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新闻传播与宣传的最佳效果。 从法理上讲,新闻采访权的行使必须充分尊重他人私生活领域的独立性、自主性,强制行为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记者的采访权不得侵犯被采访人的隐私,在被访者不希望谈及的问题上,应该给被访者以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如果缺少了人文主义情感,我们的媒介风格也将损害媒介自身与记者本身。 四、寻求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与报刊及网络媒体相比,电视媒体、电视新
16、闻人应该多用视听语言的思维方式来传达事态、情态、意态信息,丰富新闻内容,体现新闻价值。 如可以多用通讯稿件,多用侧面报道。电视文体除了短消息之外,应该多研究一些电视通讯、电视散文、电视故事体等等电视体裁。新的艺术视角既可以传递出电视人、人类自身面对灾难到来时的民族性、人性,也可以减少被动的枯燥的访问同期声。如在艺术形式上,可以用长镜头、空镜头、声画组合关系、多种影视叙事视角来达到一种真实而不9失人文关怀的效果。长镜头的运用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新闻纪录片形式最能表现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也具有一定的深度。虽然说电视新闻中同期声采访很关键,能起到真实的情感表达效果。但是,过度主观意愿
17、下的、缺少前期准备工作的同期声访谈也明显表现出节目的枯燥、不生动。缺少对被采访人的人文关怀,观众对传媒的审美疲劳也因此产生。新闻需要第一时间,新闻更要注重传播效果。 近来的网络媒体,在受众的情感宣泄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特点,网络强大的互动功能支撑开发出信息发布、在线沟通、主题论坛等多种传播方式方法。因为网络媒体的大众性,使它成为灾后民众情感表达、宣泄的最佳平台,成为灾难中自觉地凝聚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公民意识的大众传播平台。 (作者单位:建桥学院) 注释: 杨保军:新闻价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6 月第 1版 刘海贵:新闻采访写作新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7 月第2 版 童兵:科学和人文的新闻观 , 新闻大学2001 年第 2 期 杨若文:新闻情感信息传播的起点:刺激新闻情感信息传播探讨之三 , 今传媒2007 年第 8 期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