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房地产报道把方向.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11725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房地产报道把方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为房地产报道把方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为房地产报道把方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为房地产报道把方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为房地产报道把方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为房地产报道把方向上世纪 90 年代迅猛发展起来的房地产业,对上海城市建设、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可谓功不可没,它已成为上海经济的支柱产业。十多年来,上海新建住房占住宅总量的一半,人均居住面积翻了一番。眼下,有一半以上的市民见了面就会谈论房子,房价自然成了全社会关心的热门话题、敏感话题。70的上海人有了自己的产权房,他们希望房价上涨;30的上海人还没买过房,他们对房价上涨非常反感。政府部门认为,房地产对上海经济建设的贡献率可观,对城市面貌改观起了积极的作用,希望它能持续健康发展。 房地产报道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而铺天盖地,几乎所有的媒体都设立了房地产专栏、专版或频道。由于记者之间水平差异很大,对房地

2、产报道的把握能力也大相径庭。笔者是上海第一批专职的房地产记者,是上海财大房地产研究生班第一批毕业生,早期曾与上海房地产专家一起,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这个课题进行过研究,并得到市科委和建设部的嘉奖。2001 年起,在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支持下,我和同事们创办了房地产时报 。这 4 年来,我主要的任务就是为房地产报道把关。在平时的工作中,我细心观察全国和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动态,认真学习研究房地产知识和相关政策,考察分析国际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与趋势,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新闻报道的导向、节奏、走势问题。在我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这张政策性和指导性很强的报纸,至今没有出现过2导向性的差错,受到了上级部门和

3、政府职能部门的好评。 慎提“让老百姓买得起房” 我们房地产时报的记者编辑也和市民一样,有的买了房,有的没有买房。一些没有买房的认为,应该多报道“让老百姓买得起房” 。我则提出,首先要把老百姓这个概念搞清楚。我问,李嘉诚是不是老百姓?霍英东是不是老百姓?回答是肯定的。老百姓的提法出于政府之口,它是相对于政府官员而存在的。事实上,老百姓包括高中低收入者,并不只是低收入者的代名词。对于中低收入者而言,有能力的可以买房,但不一定非得买房,解决居住问题还可以租房。对生活和居住双重困难家庭,可申请廉租屋,靠社会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住房问题。对一些年轻人,还应提倡梯度化的住房消费,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可以租房;有

4、了一些实力后,可买一间房;实力强了,可以买两间房,甚至更大的房。这样的消费模式在世界各国都是通行的。至于全民住房自有率,美国为65.5,法国为 50,瑞典为 42,瑞士为 33,只有新加坡达到80。如果一定要每个人都买得起房,人人都拥有产权房,那只是美丽的幻想,全世界尚无先例。因而在报道上,可以提“居者有屋住” ,而慎提“居者有其屋” 。如果一味宣传让人人买得起房,一些中低收入家庭会因超出自己的能力买房而不堪重负。 经过讨论,逐渐达成共识。于是,在这样的编辑思想指导下,我们陆续发表了倡导“租售并举” 、 房价稳中有升涨幅趋于平缓 、 住宅3空置率出租率呈双低和两会内外话百姓住房等文章,大力倡导

5、租房这个概念。 “泡沫”警报不能随便拉 近些年,国内不少媒体一提起房地产就连带着“泡沫”两字。一些境外媒体也指责中国内地房地产有“泡沫” ,还将其和日本、泰国,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当时的情况相比较,觉得中国内地房地产“泡沫”即将破灭。 其实,中国内地现在的情况和当时日本、泰国,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经济背景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同。所以,不存在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可能性。相反,吸取中国香港地区、泰国和日本的教训,我国建设部早已在内地各大城市建立了房地产业预警机制,定期对一些数据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然后做出判断、提出措施。根据有关研究,房价上涨和下跌有个合理的浮动幅度。一般来说,其下限不低于实质利率。实

6、质利率指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目前约 34。上限的计算方法是,房价指数的上涨幅度除以同期的 GDP 增长的幅度。按此计算,上海目前房价指数同比涨幅为 15.8,GDP 为 10强,两数相除为 1.5 倍。据分析,日本房地产出现“泡沫”时,上限值为 3.3 倍。香港地区房地产出现“泡沫”时,该值曾经为 2.4 倍,最高时达 5 倍。所以,对上海房地产市场“泡沫”警报不能随便拉。 于是,我们连续发表了房地产专家张泓铭的专访“泡沫即将破灭”4不会发生,以及要研究和把握对上海楼市的调控 、 上海楼市不会大起大落和大摩看好中国市场等文章,有力地回击了“泡沫”论。 事出有因,不能危言耸听 对于房地产形势

7、的判断、对市场的预测、对房价的估计,这是房地产报道的永恒主题。对这些问题的报道一定要客观、要真实,而不是说得越险越好,说得越离奇越好。那样,会误导人心,扰乱市场秩序,使国民经济蒙受损失。因此,要有足够的洞察力、判别力,始终把好房地产报道的“方向盘” 。 2002 年 6 月 11 日,社会上已经有所闻,关于买房可享受退税的政策即将取消。本报记者写了一则题为楼市利空提前还款要遭罚据说退税将结束的头条新闻,这篇稿子的大多数内容是真实的,但标题表露了作者看空的倾向。我将标题重做为“小钱”不会影响楼市大局 ,并将有关内容稍作改动。这样,原来消极意义的报道就成为鼓舞士气的积极性号召。 2004 年 11

8、 月,在连续 7 次降息后,央行提出升息。本报有记者马上写文章,称“利息上调,房价就要下降” ,还以美国为例说明它的必然性。说到底,希望房价下跌,希望楼市降温。我看后,马上将其从大样上拉下来。事实上,2004 年 11 月起,上海房价不但没有下跌,而且一路上扬,并且幅度不小,当年房价涨幅 24,居全国首位。事实上,美国当时房价下跌的背景和今日上海的情景不是一回事,不能随便套用。 52003 年 12 月 1 日,一位编辑编发了“炒房”团撤离,对上海楼市是好是坏?一文,这篇文章是香港一家公司的策划人员所写,其实他们根本没写清楚温州“炒房团”在上海买房的事实、撤退的依据,也根本不掌握这些数据。在基

9、本事实不清楚的前提下,整篇文章怎么会有说服力?根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统计,非上海籍人士在上海买房的只占 15左右,温州人在这 15中占的比例可能大一点,但难以掀起大浪。而文章的观点则是上海楼市被温州人控制,他们撤退了,上海的房价就会下跌。事实上,上海的房价并没有下跌。根据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的数据统计,上海的房地产还是以自住为主,占 75;以本地消费为主,占75。温州人来上海买楼只是一朵很小的浪花,不可能左右上海的楼市,夸大它的作用对消费导向不利。这篇文章也被我果断地否决了。 2001 年 5 月 8 日,记者编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全国一片爆炸声 ,说海南三亚炸“烂尾楼”后,武汉也开始炸楼,而一

10、些有实力的开发商从中找商机。事实上,只提到两个城市炸楼,怎么是全国一片爆炸声呢?华夏大地,960 万平方公里,怎么会都是爆炸声呢?这篇文章唯一可取的是开发商从中找商机。于是我将此标题改为“炸房”风从南方刮到内地开发商从烂尾楼工程中找商机 ,恢复客观、真实的本来面貌。 “中低价”的行情须把握 政府鼓励房产开发商多建中低价房,是为了满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需求。有一度政府提出单价 3500 元为中低价,事隔很久,有些记者还6是咬定这个数据不放,提出为啥中低价房不见了。殊不知,随行就市是市场经济的特征,即房价会随着市场因素的变化而不断波动,中低价房的牌价也随之起伏。在计划经济年代,那种咬定价钱的报道是

11、可行的,可在市场经济年代,这种宣传会给政府带来很大的被动。 2004 年 11 月 22 日,本报 A2 版准备编发配套房现身中心城区 ,说长宁区天山板块 171 街坊和北新泾 215 街坊建配套商品房,单价控制在 3500 元,专供地铁二号线延伸段和中环线动迁户安置用。又介绍说,附近的威宁花园、天台家园、南洋新都以及天山中华园的二手房单价均接近 1 万元,相隔一条街的仁恒河滨花园和天山河滨花园等单价都在 1.5万元。以这个反差,来吸引动迁户。事实上,长宁区这两年的动迁困难重重。如果我们作这样的公开报道,必然会挑起矛盾,拿不到房的居民会抱怨政府。我马上将这篇文章拉下来。据悉,其他媒体作了这方面

12、的宣传,动迁户闹到市政府,一定要那两个地块的房源,动迁部门无力解决,弄得非常被动。 “动迁”的导火线不能碰 房地产开发牵涉到政府土地供应、城市规划、动拆迁安置,这都与居民的利益密切相关,报道上出差错,就会给政府添麻烦。动拆迁是个特别敏感的问题,在报道中尤其要慎重。 2003 年 8 月,房产开发商周正毅的案件在网上披露,正在动迁中的静安区东八块的居民与之相关。网上的消息声势很大,我们的一些记者7提出,要予以报道,还说这种消息不登,显得很“戆” 。我却表示坚决反对,对记者已写好的稿件不予签发。之后,有位记者采写了静安区东八块土地零置换的稿件,理由是解放日报和新闻晚报等都登了,我把此稿从大样上撤下

13、。事实上,就在第二天,静安区东八块的居民到解放日报社及有关部门上访。 2003 年 8 月,铁路南站开工前,地产集团开了新闻发布会,提到南站规划用地动迁的“四至范围” ,非常详细。我觉得这是个敏感的信息,一些得风之先的动迁户会采取某些不正当的对策,于政府不利。我当时提出,应该隐去“四至范围” 。地产集团的领导听后,非常赞赏地说,到底是老记者,想得比我们还周到。于是,关照各媒体的房地产记者,隐去“四至范围” 。 注重辩证思维理性报道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报道来说,就看记者如何把握事物的本质,使一些事物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小,从而使它的积极意义最大化。这是一门运用辩证法的艺术,掌握得好,能使我们的

14、报道更趋理性,发挥鼓舞人心的作用。 2003 年 5 月,SARS 袭来,不少媒体报道说楼市受到影响。5 月 1 日是风声最紧的日子。当天,我去浦东参加绿城的开盘仪式,亲眼看见一批批消费者戴着口罩买房,热情非常高涨。我马上布置摄影拍照,在头版刊登了大幅照片,标题是口罩挡不住买房热情 。 8市房地局分管市场的副局长说,当时,我们也担心 SARS 影响楼市,事实上消费者买楼的热情没减,正如你们报纸上所登的,这张照片很有说服力。 每年年底,都会有传言,说什么银行不放贷款了,弄得人心慌慌。事实上,这是银行内部年底结算的需要,并不是停止贷款。为此,本报记者写了篇文章解释此现象,但他的表达有点问题,标题为

15、这边排队还贷那边放款减速年底沪上银行房贷收支不平衡 ,这样一说,反会把读者搞糊涂了,是不是不放贷款了?我把它改成这边排队还贷那边放款减速年底沪上银行努力平衡房贷收支 ,从积极主动的角度去反映,银行能接受,读者也能接受。 上海的物业管理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各级房地部门抓行风建设,抓精神文明建设,很有起色。2004 年 4 月 19 日,记者写了篇头条文章物业管理有了禁忌语业主未享受到文明用语服务可以投诉 ,这样的标题比较消极,起点也不高,我将之改为行风建设新举措物业管理推广文明用语 ,让人感到昂扬的时代新风,而不是把物业管理行业老是置于挨批的地位。 通俗易懂才能喜闻乐见 房地产行业具有专业性、

16、政策性比较强的特点,它的报道要让读者喜闻乐见,在写作上必须做到通俗易懂。房地产记者应该是行业的解读者和宣传员。 9有些物业公司乱收费,对办理进户和出户的业主收费 50 元,房地部门有规定将取消这个收费。2003 年 5 月 26 日,本报记者写了一篇文章题为物业公司收取 50 元的进、退费对吗?绝大部分收费无据有关部门将于近期出台政策明确禁止 ,这个标题太长,而且表达也不明快,我将之改为50 只“大羊”都能顺手牵吗?进退户手续必须按规定收费 ,这样既通俗、明了,也引人入胜。 2003 年 4 月 7 日,本报记者撰写了整版专家访谈,内容是如何看楼市。他的标题是楼市慎言“狼来了” “四项原则”把

17、脉搏 , “狼”是什么含义不明确, “四项原则”是什么,也不清楚。我将标题改为看楼市四要点击市场经济的原则发展阶段的原则中国特色的原则瞻前顾后的原则 ,把这位专家的所要说的意思全部概括了,简单明了,让人过目不忘。2004 年 11 月 5 日 A12 版头条,记者撰文只出租不负责维修拒退押金比例达 10高端租赁需配备房东意识 ,这个标题表达不是很清楚,没有房屋租赁经历的人会看不懂,我将之改为只收租金不管维修拒退押金称霸道高端租赁呼吁“房东意识” ,一来比较工整,而且比较通俗易懂。 2004 年 2 月 9 日 A8 版头条,说市房地局发了个文件,对小区的窨井管理有新规定。原文标题为防止小区窨井成陷阱物业公司开始“查体报户口” ,文中大部分内容是房地局的文件,而且用“查体报户口”作比喻不是很确切,事实是要建立档案。我将之改为市房地局发文规定对小区窨井建档立制 ,就明白无误了。 10(作者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房地产时报副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