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扬名世界骨医归国造福于民他是全瑞典医学大会唯一最佳骨科论文奖获得者,也是获此殊荣的亚洲第一人,他的名字被载入美国出版的世界科学家名人录 ; 他是山西省医疗卫生系统获得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 计划)支持的第一人;他是全国医院感染管理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他是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政协常委、民进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山西省委主委、太原市人大代表。 他就是卫小春 熟悉卫小春的人都知道,他的人生之路并没有什么传奇色彩,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从一名在农村插队的知识青年成长为一名在中国医疗界颇有建树的骨科专家。短短 30 余年间,卫小春在中国医学骨科界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2、他的研究成果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他无疑是一位站在中国骨科医疗前沿的重量级人物。 1978 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也为一代被文化大革命耽误了宝贵时光的年轻人带来了新的希望。卫小春,就是在那个时代牢牢抓住历史机遇的一个代表人物。他刻苦攻读、暗暗使劲,终于考入南京铁道医学院,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自2此,他走上了从医之路,并以骨科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 1982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留校,在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任外科住院医师、助教。在那个思想的冰层还没有完全融化的年份里,他以超常的冷静和上山下乡打熬出来的顽强毅力,继续潜心苦学,不断追求新的目标。 1985 年,他
3、如愿以偿地成为山西医学院骨科研究生,在我国著名骨科专家包尚恕教授的培养和指导下深造学习,对骨科的研究又迈上一个新台阶。此后,他从骨科住院医师、骨科主治医师,骨科副主任、骨科主任,一直做到副院长。 “科研的道路是无止境的,必须常思才能进取。”卫小春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医生,应当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掌握和补充世界最前沿的医疗动态和医学知识,时刻注重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这样,才能无愧于医生的称号,无愧于医生的职责,为更多的骨病患者祛除病痛、化解疾苦。 为了掌握骨科医学的前沿知识,他将眼光投向了骨科医学研究水平比较发达的瑞典。1994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公派留学瑞典林雪平大学医学院骨科进修学习,
4、攻读骨科博士学位。在国际著名膝关节病专家、国际膝关节病协会主席 Gillqvist 教授的悉心教导下,卫小春认真学习关节镜及其他关节疾病的治疗知识,不断填充和提升自己。 关节软骨一旦损伤,不能自然恢复。多少年来,多少医学前辈尝试了种种治疗方法,没有一种方法可使关节软骨修复得与正常软骨一样。卫小春针对国际上这一难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他借鉴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前辈研究的论点和成果,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先后撰写3了 6 篇具有独到见解的有关软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后,立刻引起骨科专家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 1997 年,他参加了全瑞典医学大会,并获得了大会唯一的骨科论文
5、奖,这是亚洲人第一次获得此项殊荣,他的名字被载入美国出版的世界科学家名人录 ,总部设在英国的中心委员会授予他“荣誉会员”称号。国际上的许多著名医学机构也纷纷向他发来邀请,纽约科学院、北美科学协会、瑞典医学会和欧洲骨科研究会都接收他为会员。 凭借新颖的研究课题,出色的研究成果,良好的科研能力,卫小春获得多项国际科研基金。其中有瑞典“狮子基金会”科研基金、瑞典医师协会科研基金及代表瑞典最高科研水平的瑞典医学研究会科研基金。 1998 年 3 月,在卫小春终于迎来了博士论文答辨这个庄严的日子。面对多位医学界权威,卫小春非常镇定而自信地用极为流利且标准的英语表述了自己 3 年多来的研究成果。 历经 3
6、 个多小时,他顺利地通过了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值得一提的是,在骨科研究水平发达的瑞典,获得博士学位一般要花 6 年时间,而卫小春以其出色的科研能力,完成学业的时间却不到 4 年时间。他思路明晰,重点突出,既使严谨苛刻的导师也赞不绝口:“卫小春是在这里完成博士学业最快的学生,也是我最好的学生,他有非常强的独立工作能力。 ” 在博士学习的后一阶段,卫小春参加了欧共体多国合作研究项目,这个项目有瑞典、芬兰、英国、德国、西班牙、瑞士等国家参与,主要4研究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博士毕业后,进行博士后的工作,继续进行欧共体的项目。通过大量实践工作,他的科研理论和临床经验得到长足发展,在骨科方面的研究日趋
7、成熟,他的每一个思考成果都足以引起海内外骨科界的重视和关注。 回国创新铸辉煌 1998 年 12 月,卫小春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揣着一颗挚热的爱国心回到了朝思夜想的祖国。 回国后,面对亲戚朋友不解而疑惑的目光,卫小春坦然地说:“祖国在骨科研方面还很薄弱,我不能忘记祖国对我的支持和培养。在国外,我只是一名高级打工者,在学术上没有自主权。在国外的学习经历,让我对爱国两字体会得更为深刻,学成之后回国发展祖国的骨科事业是我不变的追求。 ”卫小春就是这样一个对党和祖国有着深厚感情,肩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 在回国后的半年时间里,卫小春就进行了“汉森氏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和“皮肤牵张带治疗皮肤缺损”
8、两项新课题的研究。 “中年气盛,锐气如风” 。工作虽然繁忙,但他总是精力充沛、热情奔放,浑身上下有一股使不完的劲。 白天要做大量的临床工作,筹备实验室的建设,晚上挑灯夜战,书写科研计划和资金申请。为把国外学到的最新知识服务于祖国,卫小春选择了用组织工程学方法治疗关节软骨损伤的科研项目。组织工程学是将体外培养扩增后的正常细胞吸附于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并5可被机体吸收的生物材料上,该材料为细胞提供了允许其获取足够营养物质,进行气体交换,排泄废物和按预制形状生长的三维空间支架,然后将这种细胞和生物材料复合物植入人体病损部位,细胞在生物材料逐渐被吸收的同时,便形成了新的有功能的相应组织,从而达到修复损伤
9、,功能重建的目的。该项目的成功还有潜在的其他应用领域,如膝关节半月板再造移植、整形外科中耳、鼻软骨再造成形等。 卫小春这一研究成果,折服了负责该课题评选工作的高层专家。他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 计划)的资助,这是山西省医疗卫生系统首次获得 863 计划支持。卫小春的这一研究成果,表明山西省生物领域的研究已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此外,他的另一研究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这两个国家项目都是高起点、高水平的课题。攻克新的科研课题,对他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在这条曲折的攻克之路上,他艰难跋涉、披荆斩棘、扎实前行。软骨细胞移植是目前世界医学正在开发的一个领域。卫小春清楚地知道,他
10、要完成的是一项破天荒的事业,选择了它,就等于选择了艰险之途。无数个痛苦的日日夜夜、无数个兴奋的日日夜夜,带给卫小春的是无尽的喜悦。他经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在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基础上,将软骨细胞移植这一成果用于临床研究,最终取得很好的效果,填补了我国这类试验的空白。该项目荣获 2002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卫小春常常对攻关小组的科技人员和研究生们说:“科学研究是讲究实际的,不仅来不得半点虚假,而且要付出艰辛劳动。科学研究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 6多少个日日夜夜,一个个春去秋来。在不断的积累和研磨中,卫小春带领他的科研团队知难而进、探索不止,以扎实的医学理论功
11、底,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 充实农村医疗人才 “我见过太多农民小病拖大、大病拖残的窘困场面,也听过为治病全家举债,最后人财两空的悲苦,现在农民真是病穷了,病怕了。 ”从医多年的卫小春见证了太多农村患者“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 。所以,基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一直是他关注的热点。早在 1998 年,卫小春就带领骨科医护人员下乡送医送药,与忻州市宁武县阳方口镇医院专门建立起技术协作帮扶关系,选派医生常住乡镇医院。 2003 年起,卫小春走访了 15 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进行调研。他在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虽然农村医院和卫生站的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
12、,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水平却不如人意,而城市医疗人员“下乡帮扶”只能救一时之难,却难解平时之困。 卫小春在加快适合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人才的培养中建议国家加大医学教育为基层服务的力度,建立新的基层医学人才的教育模式,通过生源、教育、再教育以及职称待遇等多途径,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卫生人员缺乏的现状,变输血为造血。 7卫小春是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政协常委、民进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山西省委主委、太原市人大代表。肩负起参政议政的责任后,他发现政治同样甚至能更高层地造福于民。卫小春曾是上届全国人代,期间他就民众看病贵的问题连续三年提交了“一单通” (即各医院就辅助检查结果互相认可制度)的议案。去年“一单通”终于实行,大大降低了民众看病检查费用,惠及亿万患者。这让卫小春感到了力量,而这种力量并不亚于他医治好一个病人。 卫小春说:“专业能使他更近地了解到民众的疾苦以及存在的问题,而参政议政能使他通过高层途径传达民意,影响政府决策,最终惠及于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