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艺术 让地产包装过度地产广告是最不忍触及的,在以北京青年报 、 北京晚报为代表的报刊的广告版面被地产广告占领的同时,各种地产广告的打假报道也渗入了其社会新闻版面。对着搭台子唱戏,颇具讽刺意味,笑过后却不得不引发关于广告谎言的思索。 先看画面, “青翠欲滴的密林里,一个妙龄女郎舒展在硕大的天然石上,贪婪地吮吸着森林的气息” ,看到这样的地产广告画面,醉了吧!不着一字儿描述,这就叫意境,或者可以称为广告的艺术。然而,实际的情况很可能是整个小区只有几株刚栽上的幼苗,广告纯粹被电脑制图给极端虚拟化。再看文案,所有的房产广告都在打生活牌,于是我们看到类似“水岸、尊崇、私家生活,专属豪宅.“的够气派的皇
2、家用词,或者像“诗意地栖居”之类的诗句,大有跟徐志摩一比高下的势头,这就叫文化味。然而,实际的情况是房主即使有心搞点文学创作,也没法以一种绅士般诗意的宁静面对开裂的墙体、渗漏的管道泰然处之。 很自然,广告该被千夫所指,广告该被绳之以法。优秀的广告的确能给人一种美的愉悦,但是这种“审美”是超现实的,广告所表达的房子与实际的房子不是同一件东西,在广告里明明是神奇的、令人垂涎的,可一买到手就不再有美感、毫无诗意。广告是个美丽的谎言,一些评论家甚至搬出广告的符号美学来理证这个观点,广告正是坏那锅汤的恰恰2好的那颗屎。 可是,不要忘记,制作这些广告的很可能只是刚从美院毕业的学生,或者是被毙稿、被零代理逼
3、得山穷水尽的广告公司,他们的工作就是给付给他们工资的人干活用艺术的眼光、商业的头脑加上对购房者心理的洞悉来包装一个楼盘。他们做到了,而且很成功、很艺术。这里,丝毫没有想要激发“谁是地产广告原罪”的讨论,是的,这里只谈广告!可是,广告的艺术此刻却难以逃脱利益的驱动与商业的动机,难以逃脱沦为谎言的恶梦。米开朗基罗说过“艺术不该受控于赞助商” ,可是,这里哪有米开朗基罗,分明看到的是卖文为生的塞万提斯。 是的,这里只谈广告!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则蜚声业界的地产广告美林?香槟小镇的7宗醉 ,连续 7 天在北京青年报上以不同版本顺序发布:7 个搔首弄姿的女人,7 条小资感觉的标题,7 个半版加一个全版的投
4、放,玩创意、玩感觉、玩文化、玩大气,难怪有人捡起地上的眼镜,问:这也行?广告的时装模特是有个性的,是 70 年代的 VOGUE,是代表某一年代的潮流与经典,是雕刻与造型,是结合品味与生活在一起的艺术。VOGUE 占了平面广告的中心,用漫画创作的香槟小镇却蜷缩于小到不能再小的角落里。这也行?这也行!7 宗醉蜚声业界,这不禁让人联想到顺驰?梅江在天津的大型户外广告“在天津的蓝色护照” ,其画面也以流行人物为主,电脑绘制的水珠构造成围巾、领带,仿佛在暗示梅江的水,楼盘隐到不现,够艺术,所幸没人说是谎言。闭目勾勒,如果把这样的房地产广告影射到小开发商的楼盘上去,结果会是怎样?仿佛已四面楚歌。 3是的,
5、这里只谈广告! 很多评论家不断在房地产广告到底该唯美还是唯实上争论,有人讥笑现在的地产商太傻,傻得花钱不是为卖楼,而是为广告公司布局艺术的舞台。其实,这里该争论的是广告的力量有多大,更准确地说广告的独立性有多强。 时下,当全世界都认为中国房地产有泡沫,并且还是大泡沫时;当一干人等带着幸灾乐祸的心情,期待着楼市大跳水和开发商大跳楼时;当非典时期潘石屹到长城放风筝时,泡泡们自己却不这样认为,怀抱着“楼盘推销时代”不放。由于开发商与广告公司的关联性,广告公司也就只能同步逗留在创意时代,而非策略时代。生存的压力使他们疲于在毙稿的游戏中奔命,以所谓的艺术创意去打动客户。艺术是真的艺术,而这些艺术是否会沦
6、为谎言,就不得而知了。 所幸,不仅地产品牌营销时代已成燎原之势,品牌微利也初现端倪,非谎言艺术的地产广告将指日可待。 静比闹更打动客户 外国人买车,先打开机盖,看看机器,重的是性能、安全;中国人买车,先坐进驾驶室,转转方向盘,要的是感觉、体验。行为不同,性质也不同,汽车终究没能逃脱中国特色的烙印,而对于这一切,某些矫情而失真的汽车广告丝毫脱不了干系。其实,煽情与矫情、细节与琐碎、造梦与造假的距离并不比真理与谬论的“一小步”遥远,更不比人类登4月的“一大步”深刻,然而,它毕竟左手托起了杰作,右手按下了俗物,而唯一能维系以及衡量这“一步”的正是这扪心自问的一句:汽车广告你,是否恰好滑到了客户的心尖
7、? 有些东西很难被时间磨灭,时至今日,人们依然铭记广告教皇奥格威的经典汽车广告“在时速六十英里时,这辆劳斯莱斯车内最大的噪声,来自它的电子钟” ,整个广告简洁有力,劳斯莱斯的优良品质表现得自然而然;延续未来,人们同样很难不对重复拍摄了 605 次的 Honda汽车广告肃然起敬。对于世界上共有 6 台产量的 Honda,这部广告用了两台,其中一台拆成了零件广告用的完全都是真车零件。工作人员已经拍得快发疯了,最后有些人因为连续工作几天必须被“请”到旁边休息。终于成功的第 606 次拍摄结束时,现场鸦雀无声,良久才爆出热烈的欢呼和四溅的香槟。当广告被一种人类的灵机、智慧,抑或一种精神、信念包裹、炮制
8、时,横空出世的大手笔在被镌刻进广告史的同时,必将直指人心。 然而,揣测及拿捏这平衡精细到极至的、恰恰好的一步往往并不那么容易。如果想一步登天,很容易因为太崇高或太精神而把广告语蜕变成干瘪的口号,以一种撑杆跳高的方式临驾在消费者的头顶。回首中国车市 20 年来的广告语:“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 、 “坐红旗车,走中国路” 、 “走富康路,坐富康车” 、 “一汽大众,汽车价值的典范” ,很多都过于偏向表达民族的、宏观的内容,而对消费者的心理不能辨明。 有了这些经验,很多汽车商开始学着谨小慎微地走路,学着关注消费者的细微感受,一不小心却又滑落进矫情的人性陷阱:丰田借英雄5之势让张艺谋为 TOY
9、OTA 的一款新车“威驰新风”拍摄了一部广告短片。该片没有用奔驰广告的飚车场面,也没有用宝马广告的男女激情场景,没有奢华和炫耀,只是平淡。没有一个中国人相信,一对非常普通的年轻夫妻的鸡毛蒜皮日常插曲就能让自己心生感动。 “它让你觉得年轻是美好的,努力工作是有意义的” ,是不是有点牵强附会?最重要的是它没有把握中国消费者的心理,汽车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就是奢华和炫耀的同名词,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是富贵的符号。不把握消费者心跳的广告创意只不过是作者个人的梦呓,把一个很个人化的梦呓通过媒体来放大是可笑、肤浅的。 汽车广告该如何走好悬于客户内心的钢丝? 相信很多人都对奥迪的门声篇广告记忆犹新,没有太
10、多言语只“砰“的一声,没有太多色彩只“黑白“两色,百年品牌被表现得深入人心。胜过千言万语的一声“砰” ,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奥迪 A6是目前国产车中惟一零间隙的汽车,其关门是“砰” ,而不是“啪” 。直白而简得不能再简的画面,大量留白的手法让独独一声“砰”就可以向世人骄傲地炫耀:“这就是奥迪!”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问是美;而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后者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留给你大片大片的思维空间,静比闹更耐思索。 现在,让我们再听一遍这一声幕后的故事: 承办奥迪广告的代理商进行了大量的车族访谈,奥迪公司还拥有一支由女性组成的各种测试小组:触觉、视觉、嗅觉企及以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和浪漫气息来检测广告、车与人的微妙感触。其测试结果6是越实际、确切的汽车广告,消费者的印象越深;而空谈价值观和某种信念,往往很难被接受。而很多汽车广告为了着力表现其商务、科技的一面不惜大制作,在画面中运用大山、大水、大场景以突出大气势,却忽视了消费者的内心。于是,奥迪汽车毅然决然反其道而行,嗖地一下滑到了客户心里。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当你对客户内心都不甚了解时如何去取悦或打动他们?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汽车广告开始“疯”了起来,翻开报纸、点击网站、浏览路告牌,比比皆是,而真正滑进你心里的有几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