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北方片)观摩点简介二一一年八月宁夏1目 录观摩线路图 .1青铜峡市邵刚水利工作站 .2青铜峡市邵岗镇玉泉村农民用水协会 .3青铜峡市大坝水利工作站 .4中卫市镇罗水利工作站 .5沙坡头区九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6中卫市镇罗镇李嘴农民用水协会 .7中卫市沙坡头区抗旱服务队 .81观摩线路图2青铜峡市邵刚水利工作站邵刚水利工作站建于 1984 年,是青铜峡市水务局所属的不定级别定额补助事业单位,实行市水务局主管、镇政府协管的管理体制。共有职工 4 名,其中站长 1 名。全站工作人员均通过基层农业科技服务资格考试,其中具有水利初级职称 3 人,大学学历 1 人,50
2、岁以上的 1 人,40 岁以下的 3 人。该站有办公房屋 7 间 140 平方米,仓库等其他房屋 7 间 136 平方米,有 9 台套抗旱泵。该站主要工作职责是:制定镇村用水计划,负责用水测量监测;指导农民用水者协会工作;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维护技术性劳务服务;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辖区防汛抗旱和水土保持的监督指导工作;受主管局委托开展水政执法工作。该站管理区域面积 121.22 平方公里,涉及 13 个行政村 65 个村民小组,灌溉面积 42087 公顷。有支、斗、农渠 1449条 786 千米,支、斗、农沟 456 条 169 千米,过境干沟 3 条 31 公里,泵
3、站 5 座。多年来,邵刚水利工作站坚持以服务基层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水利工作站服务、协调、监督、管理、经营的职能,围绕农田灌溉节水增效工作,指导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 7 家,开展用水管理、测量水监督、协会人员培训等工作,全镇农田灌溉年用水量从过去 2004 年的 0.63 亿立方米减少到 2010 年的0.51 亿立方米;积极参与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开展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的实施,先后参与了人畜饮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及春秋两季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 4600 余亩,建设泵站 5 座,辖区支、斗、农渠的砌护率达到 30%,全镇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监督和防汛抗旱检查
4、、指导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利用院内闲置土地,兴建预制场,一方面解决职工 5%的差额工资,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渠道砌护和过程维修,提高工程质量,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得到了各级组织高度评价和表彰,多次获得区、市、局表彰奖励。3青铜峡市邵岗镇玉泉村农民用水协会邵岗镇玉泉农民用水协会组建于 2005 年,是一个以村为单位组建的用水协会,共有用水户 516 户,管辖支渠 1 条长 1200 米,斗农渠 6 条长 6500 米,各类水利配套建筑物 156 座,泵站 1 座,抗旱泵 7 套,灌溉面积 1560 亩。协会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和协会章程、制度,选举产生了协会执委和会长。现有会长 1
5、 名,执委 4 名。协会实行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我服务、民主决策、市场化运作、镇村监督协调、水管单位和市水务局业务指导、广大农民监督的运行管理方式。协会经费来源为支斗渠维修管理费,包含在农业灌溉水价中。协会财务由邵刚镇委托镇经管站代管;支斗渠维修管理费的 60%用于支付协会人员工资,30%用于水利工程维护管理费,10%用于办公费用。协会管理的南附设渠和肖家小渠两条支渠,实行个人承包经营责任制。目标考核激励机制:根据管理支渠前三年的实际用水量,确定用水指标和亩均水费标准,由协会与承包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年终,通过对承包人的绩效考核,兑现承包人的工资。用水管理机制:由水管单位制定
6、该灌域支渠的用水计划并进行供水,承包人组织支渠管理人员和淌水员为用水户提供用水服务,渠道全部实行“一把锹淌水” 制度,减少了水量浪费。 5 年间亩均节水率为 38.3%。水费收缴管理机制:实行“ 开票到户制” 和“收费到户制”。承包人凭票向农民收缴水费,农户见票付款,做到票款两清。监督制约机制:按照“水量公开、水价公开、水费公开、多方监督 ”的要求,水管单位和协会及时向用水户公布灌溉面积、用水量、水价和水费,接受镇村组织及用水户的监督。财务管理机制:实行“协会用、镇管、市监督 ”的制度,由镇总会委托镇经管站代管协会财务,对返还的支斗渠维管费进行集中管理。由协会提出协会人员工资、协会日常办公开支
7、和水利工程维修方案和开支申请,总会按照使用比例进行审核批准,并监督执行。4青铜峡市大坝水利工作站大坝水利工作站组建于 1984 年,是青铜峡市水务局所属的定额补助事业单位,实行市水务局主管、镇政府协管的管理体制。共有职工 5 名,其中站长 1名。全站工作人员均通过基层农业科技服务资格考试,其中具有水利初级职称3 人,大专学历 1 人,40 岁以下的 4 人。该站有办公房屋 9 间 180 平方米,仓库等其它房屋 7 间 140 平方米,有 11 台套抗旱泵。工作人员工资实行财政定额补助 95%,差额 5%通过多种经营解决。该站管理区域面积 204 平方公里,涉及 15 个行政村 84 个村民小
8、组,灌溉面积 8.2 万亩。有支、斗、农渠 1667 条833 公里,支、斗、农沟 779 条 389 公里,过境干沟 3 条 23 公里,补水泵站 9座。多年来,大坝水利工作站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坚持以供水服务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水利工作站服务、协调、监督、管理、经营的职能。加强农田灌溉管理。围绕农田灌溉节水增效工作,指导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 13 家,开展用水管理、测量水监督、人员培训等工作。2006 年西贴渠农民用水户协会成立,水利工作站站长当选为西贴渠农民用水协会会长(兼大坝镇农民用水协会秘书长) ,负责管理占全镇灌溉面积 1/6 的西贴渠,为大坝镇 5 个村民小组 1540 户 1.
9、3 万亩农田灌排提供服务,实现了供、管、收一体化。协会在运行管理中,不断修订和完善了协会章程、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做到水量、水价、水费、面积“四公开” ,让群众淌放心水,缴明白费。2010年协会全年实用水量 1771 万立方米,比 2006 年实用水量的 1870 万立方米,减少 99 万立万米,节水率 5.3%,为辖区内其他农民用水协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全镇农田灌溉年用水量从 2003 年的 1.36 亿立方米减少到 2010 年的 1.05 亿立方米。服务于水利工程建设。积极配合当地政府组织的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编制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末级渠道改造、人畜饮水工程、春秋两季农田水
10、利建设,开展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先后改造中低产田 1.6 万亩,辖区支、斗、农渠的砌护率达到 20%,全镇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5强化水利行业执法监督工作。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监督和防汛抗旱检查、指导工作,认真履行水政监察员职责,及时化解水事纠纷,查处水事案件,营造良好的水利管理秩序,确保辖区内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积极开展水利多种经营。利用本站闲置土地对外租赁,发展木炭生产,每年收入 1.4 万元,缓解了职工工资缺口和办公经费不足的压力。中卫市镇罗水利工作站沙坡头区镇罗水利工作站是中卫市水务局下设的基层水利事业管理单位,负责镇罗镇农村水利的规划调查、工程建设、工程维护、防汛抗旱、管理服务等职能
11、任务。核定财政供养编制 4 人,具有中级职称 2 人,管辖辖 13 个行政村、3 万多人口,有 3.2 万亩农田 1176 条支斗农渠,352 条支斗农沟,1801 座水工建筑物。一、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制订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 、水费收缴管理制度等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加强业务技术培训,使职工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不失时机向群众宣传水法规及节水灌溉知识,不断扩大依法治水的影响力。加强协调联系,每年年初深入辖区各村,征求群众对水利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加强与镇罗镇党委、政府协调沟通,争取资金529 万元对辖区 1.8 万亩农田实施综合配套治理,充分发挥了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二、
12、发挥职能作用,服务“三农”发展。积极协助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制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加强检查,严把质量。积极开展防汛抗旱,分片包干,强化措施,从工程的使用、管护、维修负责到底,有效提高了水利工程的完好率,确保了农田灌溉。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向群众提供水稻控制灌溉、量测水、农村生活用水等实用、易懂的水利技术服务。三、完善用水组织,夯实管理基础。通过选举成立了由 15 人组成的镇级农民用水协会,成立了由 30 人组成的 6 个村级农民用水协会,加强对协会的监管和考核,实行奖罚措施,解决了农田灌溉困难、农民用水不公等问题。近年来,6在连续大旱的情况下,实现了“保灌、节水、降费” 的目标。因
13、工作到位,职能作用发挥充分,镇罗镇水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水利站多次被市水务局及镇罗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水利站” 和 “先进单位” ,3 人被授予全市 “水利工作先进个人 ”、 “水利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沙坡头区九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九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于 2009 年 3 月 1 日开工建设,12 月 25 日竣工。工程新建机井 1 眼,配套潜水泵、控制柜各 1 台(套) ,架设 25KVA 和 50KVA 变压器各 1 台,建水处理厂 1 处,曝气氧化池 1 座,二氧化氯发生器 1 套,变频加压供水控制设备 1 套,架设高低压线路 0.96Km,铺设各级管道 513.64Km,建
14、400m清水池 1 座,厂房和泵房及管理房 306.86m,建各类阀井 602 座,配套过渠(沟、路)等建筑物 33 座。工程建成后移交中卫市农村人畜饮水管理站九塘供水站管理,现有工作人员 4 名,其中站长 1 名,职工 3 名。管理站实行自负盈亏、滚动发展的企业管理模式。在管理措施上,统一收费票据,采取一户一票,一户一手册 ,以村建台帐,以户设卡片,设立收费明白栏并及时公布。在配套设施上,采用分片、分级控制的办法考核;在管理责任区设置分片计量表,考核管理责任人的区域供水量;农户实行“集中装表,一户一表” ,严格计量收费。在收费方式上,由过去的走家入户征收转变为预约式定点、定时由用户主动上缴。
15、管理人员统一着装,佩戴上岗证,划分责任片区,从农户用水、管网管护维修、抄表收费,一人负责到底。在故障排除上,坚持做到小修 4 小时内完成,中修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大修两个工作日内完成;设立了“用户上访记录” “供水服务投诉记录” ;开通了“供水维修服务电话”和“供水监督电话” ;向用户下发了“告用水户的一封信”和农村饮水服务手册 。经市物价局核定工程供水水价 2 元/立方米,工程投入运行以来,总供水量7达 12.32 万方,实际抄表水量 11.21 万方,对口率 91%,商品率 90%以上,已累计收缴水费 23.19 万元,收缴率达到 99%以上。累计总支出 21.33 万元,其中工资 10.3
16、6 万元,社会保险 3.77 万元,办公费用 2.26 万元,电费 2.34 万元,维修费 2.03 万元,三化建设 1.08 万元。工程建成后,有效地解决了李嘴、镇西等 10 个行政村 6067 户 24447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加快了受益区群众致富的步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中卫市镇罗镇李嘴农民用水协会李嘴农民用水协会成立于 2005 年,辖 13 个用水小组,受益人口 2732 人,用水户 747 户。负责 2215 亩农田灌溉,管理支、斗、农渠 156 条;支、斗、农沟 52 条;桥、闸等水工建筑物 254 处。协会经过组建、规范、发展、提
17、高四个阶段后,健全了管理组织,理顺了用水秩序,提高了服务水平,基本实现了“支斗渠管理责任落实,管好“最后一公里” ,农田用水保障,农民水费负担下降”的目标。一、认真组建,明确职责。协会组建由村民大会推荐群众代表,经群众代表选举产生 3 名执委,执委选举会长。协会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后,依据章程开展工作。协会实行协会+农户+承包人的管理模式,采取包用水量、包水费收缴、包渠道工程管理的管理责任制。支渠承包人由群众推举,村委会、协会审定,竞争上岗,人员工资从支斗渠返还水费中支付,不足部分由协会经过“一事一议”按灌溉面积收取。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制定了工程管理制度 、 灌溉管理制度等制度,将灌溉面积
18、、水费收缴、水费返还资金、劳动积累工等建立台账,专人管理,严禁村队劳务账与水账混记、折提,搭车收费。支出按照“村用、镇管、县监督”的财务管理办法审批使用,杜绝了乱收费和搭车收费现象。三、核实面积,确保公平。逐户、逐田块进行面积核查,并登记造册,绘成图表,实行农户地亩动态化管理,实现了水费的公平、合理负担。四、保障投入,改善设施。协会在村委会的配合下,通过“一事一议”按8面积征收渠道清淤费,组织群众进行渠道清淤,确保了渠道输水畅通。6 年来,协会累计投入资金 18 万元,使辖区支、斗、农渠设施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五、狠抓服务,保障灌溉。协会人员加强渠道巡护和水量调配,及时和水管单位联系,推行“
19、一把锹”淌水,解决灌溉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作物适时灌溉。中卫市沙坡头区抗旱服务队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部的环香山地区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年降水量不足200 毫米,蒸发量却达 2000 毫米,共有 6 镇(乡),人口 7.2 万人,属全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抗旱任务十分繁重。1997 年 6 月,中卫县抗旱服务队成立,2004 年因撤县设市,原中卫县抗旱服务队并入市防汛办,2007 年 3 月,中卫市编制委员会对进行重新认定设置,将抗旱服务职能并入中卫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核定人员编制 5 人,其中副高 2 人、工程师 2 人、工勤 1 人。主要承担沙坡头区的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同时指导海原县及中宁县开展
20、防汛减灾和易旱地区抗旱自救工作。目前有物资储备库 5 座,抗旱车辆 4 辆,推土机 1 辆,拖拉机 2 辆,摩托车 1 辆。现有台式电脑 2 台、笔记本电脑 1 台,打印机 1 台,数码相机 1 台,电视机 1 台,传真机 1 台;有抗旱车辆 4 辆,推土机 1 辆,拖拉机 2 辆,摩托车 1 辆,单柴油机 2 台,柴油机 11 台,混流泵 10 台,离心泵 5 台,发电机 1台。针对严峻的旱情,自治区、市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由抗旱服务队组织群众开展抗旱自救活动,解决易旱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一是制定抗旱预案,每遇旱情市政府分级启动抗旱预案,救助措施;二是建设高效节水补灌工程,通过工程措施为 40 万亩硒砂瓜补水灌溉;三设立集中供水点,为受灾群众无偿提供拉水水源;四是免费送水到户,为农村学校、五保户、孤寡老人等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