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23057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_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运动【五四文学革命】 。1、 1917 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兴起;2、文学革命以新青年 为主要阵地,以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为主要内容,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实绩:出现了大量的新文学作品、社团、刊物,确立了白话文的正宗地位等;3、文学革命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它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了现代文学的发展新时期。【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指由 1930 年 6 月,由特务头子陈立夫、陈果夫兄弟策划,并纠集一帮政客、帮闲、特务和反

2、动文人,发起的反革命文学运动。其主要成员有潘公展、朱应鹏、范争波、王平陵、傅彦长、黄震遐等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委员,上海市政府委员、国民党御用文人、国民党军官等。出版刊物前锋周报 、 前锋月刊等。在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宣言中鼓吹“文艺的中心意识” ,声称“文艺的最高主义,就是民族主义” 。攻击左翼文艺运动导致了“新文艺的危机” 。妄图以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思想的混合物来冒充民族意识,以此来抹煞阶级斗争,否定阶级意识,进而否定“左联”提倡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创作“杀人放火”的“屠夫文学”与左翼文学对抗。【革命文学运动】1、 1928 年初,新成立的太阳社和经过整顿的后期创造社以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三个

3、刊物为主要阵地,一齐鼓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他们大力宣扬文学是有阶级性的,文学是宣传的武器,无产阶级文学的作者不必一定要出自无产阶级,最重要的是要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等,存在着片面性和机械论的倾向;在革命文学创作中他们忽视文艺的特征,对五四以来的文学作家和作品进行批判否定,尤其是集中攻击鲁迅,从而引发了与鲁迅、茅盾等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论争促使双方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高了思想,纠正了某些理论错误,扩大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影响,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准备了条件;2、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入发展和变化。【革命文学论争】指的是 1

4、9281929 年鲁迅、茅盾与后期太阳社、创造社之间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论争起因:是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时,由于受国内外革命阵营内(包括国际革命文学队伍内)左倾思潮影响及自身世界观原因,在理论主张方面存在严重的机械论错误倾向,以及对鲁迅、茅盾等进行宗派主义的攻击。鲁迅、茅盾等进行反击,阐述自己对革命文学的意见,批评创造社、太阳社的错误。性质:这是革命文学内部的论争。结果:论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注下(创造社、太阳社多数成员是党员 )停止。影响:论争提高了双方的思想,扩大了革命文学的影响,形成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热潮,从而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两个口

5、号”论争】-_1、 1935 年,党中央根据日寇扩大对华侵略战争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1935 年底上海文学界地下党领导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解散左联。1936 年党中央特派员冯雪峰从延安到上海。鲁迅、冯雪峰、胡风等商量后,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的口号以进行补救。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作家对此进行指责,于是发生两个口号的论争,使左翼文学处于分裂状态。这场论争,是左翼文艺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 艺界统一战线而发生的思想分歧和论争。鲁迅著文提出两个口号可以并存,反对并批评了左的关门主义和右倾偏向。2、1936 年 10 月,由于鲁迅

6、、茅盾的努力,代表文艺界各派别的 21 人签名的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发表,标志着左翼文学界经过论争达到了新的团结,显示了抗日救亡新形势下文艺界的广泛团结。两个口号论争得到了积极的结果,为过渡到下一时期的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更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较充分的思想条件。【抗战文艺运动】1、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抗战文学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1938 年 3 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是全国规模的文学界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组织,并先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几十个分会;文协会刊抗战文艺1938 年创刊,1946 年停刊,是抗战时期历史最久的文艺刊物;2、抗战文学的主要

7、特点是: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文学主题;出现了大量充满热情,易于宣传和富有鼓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如街头 诗,街头剧, 多人合作的大型戏剧和报告文学等;出现了众多的文学中心;3、抗日战争给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全国范围的抗战文艺运动充分 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始终与时代、社会相辅相成,同步共进的根本特征。【解放区文艺运动】1、 抗日战争爆发前后,许多左翼作家及大批文艺青年来到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使解放区文学运动蓬勃兴起。2、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 1942 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42 年以前以延安为中心先后建立起文艺界统一战线组

8、织和各种文艺团体,开展大众化抗日宣传活动如街头诗、街头剧等;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新秧歌运动蓬勃发展,作家的思想面貌和文艺思想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涌现了一大批语言和形式大众化的中、长、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抒情诗、长篇叙事诗、话剧和新歌剧等,显示了解放区文学的崭新面貌。【上海孤岛文艺运动】 其时空界限是:1937 年 11 月 12 日上海沦陷,到 1941 年 12 月 8 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间是4 年零 1 个月,地域是原属于英美势力范围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整个上海及上海四周的大片国土沦于敌手,这两个外国租界犹如汪洋中的一块孤岛。就在这块孤岛上,掀起了有声有色,规模影响较大的抗战文学运动。以历

9、史剧和杂文创作最为活跃,并出版了鲁迅全集 、 海上述林等著作,对鼓舞全民抗战斗志,提高民族自信心,抗击敌后反动文化势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延安文艺座谈会】1、 1942 年,抗日战争处于极其艰苦的相持阶段。严峻的形势要求文学对民族革命战争以更好的协助。当时解放前文学的主流是好的,但作家队伍的思想面貌、文艺 思想等方面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学习提高,总结经验教训,克服错误缺点,于是,1942 年 5 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座谈会;2、会上,毛泽东 作了“引言”和“结论”的两次发言,合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精辟论述了如何服务的问题,强调作家要 到

10、群众-_斗争中去汲取创作源泉,改造世界观;3、延安文艺座谈会对新文艺尤其是解放区文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1、 1949 年 7 月在北平召开,解放区文学与国统区文学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而会师了。这是继往开来的大会,是总结和动员的大会。会上,周扬和茅盾分别代表解 放区和国统区做了新的人民的文艺和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的主题报告,郭沫若作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总报告,指出新文艺 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的文艺”。2、大会标志着现代文学历史阶段的结束,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当代文学发展 阶段。【

11、第四次文代会】1979 年 10 月 30 日至 11 月 16 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是一个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 。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对大会的祝辞,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关文艺的新的观念原则。 祝辞指出:“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对文艺的“行政命令必须废止” ,作家“写什么和怎样写” , “不要横加干涉。 ”这对新时期文学在恢复期里大步走向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时期文学在复苏期的发展态势,是与这一阶段里一系列文艺观念的基本问题和创作中具有倾向性问题的热烈争鸣连在一起的。这些争鸣活动,既是理论界对新

12、的创作成果的及时评价,又是对新时期文学发展历史的归纳、总结和升华,真实地记录了文艺观念拨乱反正的历程。【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 年“清明节”前后,人民群众冲破当时的严厉禁令,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天安门诗歌”运动。这场诗歌运动所引发的机缘是政治性的。它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谴责,爱憎之情判然,体现出文学极强的现实功利性。诗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深沉思考,直面现实的战斗式的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思潮趋向。尤其这些诗歌在 1977 年以后结集出版,使得“天安门诗潮”中的文学精神得以迅速广泛地传播,并引发了新时期

13、文学初期的“伤痕”类型文学创作的出现。 社团【南社】南社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1909 成立于苏州,其发起人是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他使文学走出象牙塔与现实相结合,成为激励后人报国图强的强打精神力量。【春柳社】19072,由中国留学生组织,在东京成立,是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主要成员: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欧阳予倩等。搬演了茶花女 ;改编并演出五幕剧黑奴吁天录 ,这是中国最早改编的话剧。春柳社在公开发表的演艺部专刊里宣称,他们所要创造的,主要是借鉴西方的,以语言、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新的戏剧

14、形式,当时称之为“文明戏” 。1912 年,春柳社成员陆续回国,组成了“新剧同志会” 。1914 年在上海建立了“春柳剧场” ,大张旗鼓地组织职业性演出活动。【新潮社】1、于 1919 年在北京成立,其代表人物有罗家伦、俞平伯、叶圣陶、冰心等,他们主张提倡新文化,-_鼓吹文学革命,2、代表作品及刊物有:新潮3、 影响:开创了问题小说的风气。【文学研究会 】1、 1921 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代表作家有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等;2、重要刊物:小说月报、 文学旬刊;3、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文学研究会倡导和创作的

15、反映各种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 、 “问题剧”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盛极一时;文学研究会注重翻译,以俄、法及北欧的现实主义名著居多。4、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在当时和以后都对新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创造社】1、 1921 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2、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等;3、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 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等,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特征;4、创造社的作品,尤其是郭沫若的诗歌和郁达 夫的小说,对当

16、时和以后的新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和文学研究会成为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使浪漫主义形成新文学的另一强大的文学思潮;5、 1925 年五卅后是创造社后期,宣传和倡导革命文学。1928 年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9 年创造社被国民党查封,成员多数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新月社】 1、 1923 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2、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3、1926 年徐志摩、闻一多在诗镌上提倡 新格律诗。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可以看作是他们对新诗的新格式、新音节的理论主 张;4、以诗镌为阵地,以闻一多、

17、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对提高新诗的艺术性和对新诗形式的探索,有积极意义;5、1928 年创办新月月刊,是新月社的后期,在文学上提出“健康”和“尊严”原则,梁实秋宣扬人性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31 年新月派诗人又创办诗 刊,陈梦家编新月诗选,收 18 人的诗,展示了新月诗派的阵容及诗作创作成就。【湖畔诗社】1、1922 年成立于杭州的新诗团体,主要成员有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四人,被称为“湖畔诗人”;2、湖畔诗人以“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为特色,此外,还有专心致志作象征诗的李金发等,形成新诗中的象征诗派。【民众戏剧社(上海民众剧社) 】19215,成立于上

18、海,汪仲贤首先提议,并联合了陈大悲及新文学界中的沈雁冰、郑振铎、熊佛西等人。这是“五四”以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同时创办了戏剧月刊,这也是以新的形式最早出现的专门性戏剧刊物。理论主张:第一次在中国倡导了民众戏剧的观点;极力主张创作自己的、适合我们社会的戏剧;在舞台艺术方面,要求建立新的戏剧观念、表演技巧、导演制-_度等;在剧团体制方面,倡导非营业性质,不受资本家操纵,并独立于国家的支配存在,具有艺术实验性质 自由喜悦。19221,民众戏剧社的活动中心由上海转移到了北方,扩建为新中华戏剧协社。【上海戏剧协社】1921 冬1933,是接受“爱美剧”理论的影响,在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演剧

19、团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中国早期戏剧团体中历史最长的一个,成员最早有应云卫、谷剑尘等,后来欧阳予倩、洪深加入,增添了活力。19221,民众戏剧社转移到北京后,上海戏剧协社成为南方“爱美剧”活动的主力军,直到 1933 年,长达 12 年之久。其中洪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女演员登台演出;提出严格的剧场管理制度。洪深是早期中国戏剧奠基人之一。【南国社】1926 年,田汉与唐槐秋合办“南国电影剧社” ;1927 年,又将其扩大为“南国社” 。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话剧团体,先后办南国半月刊、 南国特刊 、南国电影剧社、南国艺术学院等,开展话剧运动在 1928 至 1929 年,多演出田汉创作的剧本。以

20、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其鲜明风格特色。 【语丝社】1、1924 年成立,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2、语丝是新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性的散文刊物,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莽原社】1、1925 年成立,由鲁迅发起和领导,以创办莽原周刊和半月刊而得名,主要成员还有高长虹、向培良等;2、莽原提倡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与语丝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向旧势力、旧文明发起攻击。【未名社】1、1925 年成立,由鲁迅发起和领导,主要成员还有韦素园、台静农等,是一个着重于翻译和介绍外国文

21、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团体;2、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乡土文学的成功之作。【狂飚社】1、1926 年,高长虹、向培良等从莽原社分裂出去,与高歌、尚钺等另组狂飚社,出版狂飚周刊及狂飚社丛书;2、狂飚社受尼采思想影响较深,表现出“虚无的反抗”的特色。【浅草社】1922 年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有林如稷、陈翔鹤、冯至等,创办浅草季刊,1925 年停刊。【沉钟社】1、1925 年浅草停刊,浅草社同人和杨晦等在北京成立沉钟社,创办沉钟刊物,至 1934年停刊;2、沉钟社是致力于创作的团体,文艺思想接近创造社,鲁迅评价它“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弥洒社】成立

22、于 1923 年,主要成员有胡山源等,创办弥洒月刊,文艺思想强调艺术无目的论和灵感作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 ) 】-_1、 1930 年 3 月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有沈端先、钱杏邨、鲁迅、田汉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讲演,是左联纲领性的指导文献;2、左联的成立,推动了革命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成为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先后出版北斗萌芽等刊物,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开展文艺大众化运动,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和培养青年文学作者等,同时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对中国革命、对新文学作出了重大贡献。3、1936 年由于形势变化,左联自动解散。【中国左翼

23、戏剧家联盟(“剧联” ) 】1、 1927 年以后,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中国现代戏剧运动也从“爱美的”戏剧向左翼戏剧运动发展。1930 年左联成立后,艺术剧社、南国社、青 鸟剧社等联合组成左翼剧团联盟,是年 8 月改名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2、剧联成立后,在学生、工人中组织成立剧社,开展戏剧演出活动,推动戏 剧的大众化建设。【中国诗歌会】1、 1932 年 9 月成立,发起人穆木天、杨骚、蒲风、任钧等,是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会刊新诗歌,除上海总会外,还在北平、广州等地建立分会,各 自出版诗歌刊物;2、诗歌会在诗的内容方面提出“要抓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

24、方面提出“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是一个自觉与无产阶级革 命取同一步调,以大众化为创作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 】1、 1938 年 3 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大会推举老舍、郭沫若、茅盾等为理事,理事会推选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工作;2、 文协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会刊抗战文艺,1938 年创刊,1946 年停刊,是抗战时期历时最长的文艺刊物;3、文协在成立大会上 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密切与工农兵群众的联系,起了积极作用。【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宣传厅)】1、1938

25、年 4 月在武汉成立。郭沫若主持,阳翰笙任该厅秘书,田汉掌管艺术宣传的第六处处长;2、第三厅领导了以武汉为中心的抗日宣传活动,并组织各种戏剧、电影演出,到全国各地进行抗日宣传,使文艺工作者扩大了视野,丰富了创作题材。【中国文艺协会】 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胜利会师陕北后,为了继续苏区的文艺传统,推动抗日救亡文艺运动的发展,于 1936 年 11 月 22 日,在陕北保安成立,是我党在陕北成立的第一个文艺团体。流派【鸳鸯蝴蝶派】1、 始于 20 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 19 世纪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因该派创办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

26、、李涵秋等;-_2、鸳鸯蝴蝶派提倡游戏的、消遣的文学趣味,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文学思想,其创作主流是言情小说,代表作品有徐枕亚 的玉犁魂、李涵秋的广陵潮等;坏的支流是黑幕小说,这些都受到了文学研究会的严厉批判和抨击;3、在中国小说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过程中,这一流派 的小说在形式和技巧等方面起过承前启后的作用,但是,鸳鸯蝴蝶派文学迎合市民趣味,一些作家以营利为目的,大量制作,粗制滥造,质量低劣,染上了浓重的商业气息。【学衡派】1、1922 年,吴宓主编的学衡杂志在南京创刊,主要撰稿人有梅光迪、胡先啸等,称为学衡派;2、学衡派都是欧美留学生,摆出一副学贯中西的架势,在学衡杂志上攻击新文化运动,反对言文

27、合一,称文学革命者“浅陋”,鲁迅、茅盾等著文批驳。【甲寅派】1、1925 年章士钊复刊甲寅周刊,称为甲寅派;2、章士钊维护封建教育,压迫北京女师大学生运动,提倡读经,在甲寅上举古书为例,赞美文言,非难白话,攻击新文化运动。鲁迅、郭沫若等批判了这一封建复古思潮。【小诗派】 20 世纪 20 年代出现在新诗坛的一种诗歌创作现象,主要诗人是冰沁、宗白华、徐玉诺、刘延陵以及何值三等人。他们泰戈尔的飞鸟集和日本的俳句影响,以短小的诗行抒写个人“零碎的思想” ,或把物喻理,或借景抒情,且常以哲理入诗。【新格律诗派(新月派) 】1923 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人发起成立新月社,开始是个俱乐

28、部性质的团体,共后,因提倡现代格律诗而成为在诗坛上有影响的社团。新格律诗派因此逐步形成,由于新格律诗派源自于新月社,所以也称为新月派。新格律诗讲究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象征诗派】 象征诗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新诗流,出现于 20 年代中期,代表诗人为“诗怪”李金发,这时期连出三本象征诗集:微雨 、 为幸福而歌 、 食客与凶年 ,以象征、暗示手法营构意象表现内心感受。同时还有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创造社诗人,这时期也致力于象征诗创作,各自出版象征诗集。冯乃超红纱灯加强了诗的色彩感,被称为“轻纱诗人” 。穆木天、王独清还发表谭诗等文阐述自己的象征诗理论见解。 初期象征派几乎与新月派同时出

29、现,他们并没有结成一个团体,也没有专门的刊物,只因都师法于法国象征诗派,才形成有共同思想倾向和艺术追求的流派。 【“自由人” 】指 30 年代初文化评论的胡秋原。他自称“我是一个自由人”,有着文艺脱离政治、脱离阶级而自由的倾向。他一方面批判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实在是反民族的文艺”,另一方面也批评左翼文坛“将艺术堕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由此引发了和左联的思想论战。【“第三种人” 】指 30 年代初现代的苏汶。文艺主张有着脱离政治、脱离阶级而自由的倾向。左联曾和他展开论辩,批评了他的文艺倾向。通过辩论,左联也检讨了理论上和策略上“左”的错误。【论语派】-_30 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

30、堂。以创办论语刊物而得名,后又办有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均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京派】1、 30 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作品较多在京津刊 物上发表,艺术风格在本质上有较为一致之处;2、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等;3、“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 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底蕴,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并有所发展变化。【新感觉派(海派) 】1、 也称海派小说,20 世

31、纪 30 年代中国现代小说的一个流派,源于 20 世纪 20 年代的日本,穆时英被认为是该派最成功的代表,代表作品有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上海的狐步舞;2、新感觉派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主要特点:1)在快速节奏中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病态生活;2)主观感觉印象的刻意追求与小说形式技巧的花 样翻新;3)潜意识、隐意识的开掘与心理分析小说的建立;4)思想上有一部分存在相当突出的颓废悲观乃至绝望色情倾向。【现代派】19C 末 20C 初,广泛流布于欧洲。现代派思潮是破坏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思潮运动,它使人们放弃熟悉的内容和形式。它首先是人们感到自己的存在没有意义或不合理,对知识、理性、个性、事物的因果关系以及语言

32、本身都产生普遍的怀疑,于是,现代派作家发掘的不是客观世界,而是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追求梦境和抽象的瞬间感觉。技巧上广泛采用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想象、意象、通感等。布局谋篇往往颠倒,时间没有了先后顺序,空间也失去了清晰的界线。【现代诗派】1、 1932 年现代大型文学杂志出版,在杂志上发表诗歌的人很多,一批诗人从思想到艺术有许多共同倾向,称之为“现代诗派”。现代诗派的首领是戴望舒,主要成员有徐迟、路易士、卞之琳、何其芳等;2、现代派追求的是“纯诗”,诗歌以象征主义为主,兼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意象派的特点。【社会剖析派】 三十年代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用

33、阶级斗争的眼光去观察并分析社会现实,题材多取自于农村和城市的阶级斗争,对中国城乡社会进行精微而准确有力的剖析与再现,以解决一些重大的社会历史命题,达到形象而准确地指导人们认识中国社会现实的目的,具有极强的历史真实性。茅盾是这个流派的代表作家,他的子夜 、 “农村三部曲” 、 林家铺子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在茅盾及其作品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社会剖析派” ,主要作家还有丁玲、沙汀、艾芜、吴组湘等。【东北作家群】1、指出身东北,九一八东北沦陷后流亡到关内的一批年轻作家,主要成员有萧军、萧红、端木贡良、骆宾基、舒群等;2、作品以东北人民生活和斗争为内容,以现实主义为基本倾向,具有激昂悲愤的感情色彩和浓烈

34、的乡土气息。【七月诗派】-_1、 因胡风主编的七月而得名,是贯串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2、 七月诗派发表了许多战斗的、以抗战现实为主要内 容、以自由体为主要形式的诗歌作品,以艾青、田间为首,并培育了绿原、阿垅、曾卓、鲁藜等一批青年诗人;3、主要刊物:七月希望泥土等。【九叶诗派】1、 40 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具有鲜明特色和影响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穆旦、辛笛、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诗歌主要发表在诗创造、中国新诗刊物 上;2、九叶诗派的特点:既忠于时代和斗争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在现实主义中又较多吸收了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现艺术和手法。现实主义

35、与现代主义在他们的诗里得到了较好的结合。【战国策派】 1、活动于抗战中期,因创办的刊物战国策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陈铨、林同济;2、文艺上主张以“恐怖狂欢虔恪”为创作的“三道母题”。代表作有陈铨的剧本野玫瑰,把国民党间谍作为民族英雄歌颂。【“中国新诗派” 】成立:抗战结束以后,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到了北平、天津,继续发表诗作与诗论。同期,南方的杭约赫曹辛之 、唐湜、陈敬容、唐祈因成为上海 诗创造的“四人核心” ,以后又加入了辛笛。1948 年,从诗创作中分离出来,创办中国新诗 ,与北方的穆旦等诗人联合起来,组成中国新诗派,提倡“新诗现代化” ,即“新传统的寻求” 。 主张:中国新诗派的诗歌观

36、念中的一个基本观念:“综合” ,即“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 ; 强调“诗的思维与语言的根本改造” ,这集中体现中国新诗派诗人的反叛性与异质性。他们的“现代诗”的定义:“现代化的诗是辨证的、包含的、戏剧的、复杂的、创造的、有机的、现代的” , “现代诗接受了现代文化底复杂性、丰富性,而表现了同样的复杂与丰富” 。【“山药蛋派”/“山西作家群 ”/“山西派”/“火花派” 】赵树理等山西作家因创作上有某些共性而被称为“山药蛋派” 。马烽、西戎等的共性地域:长期生活、工作在山西,作品写的也多为山西农村生活; 写作与农村“实际工作”的关系:主张在生活中“不作旁观者” ; “写实”的风格,作品的思想、形

37、象,来自“当前生活的底层” ; 重视故事性、语言通俗【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领导全边区文化运动的群众性组织,包括许多种类的文化团体,如“社会科学研究会” 、 “国际教育研究会” 、 “国际科学社” 、 “世界语学者协会” 、 “民众娱乐改进会” 、 “音乐界救亡协会” 、“抗战文艺工作团” 、 “诗歌总会”等,都是“文协”的团体成员。【归来的诗人】70 年代末逐步深入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诗歌主题从大悲大喜的歌颂、怀念和控诉,转向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感受与思考。最初在诗坛上主要还是 50 年代、60 年代活跃的诗人,贺敬之、严辰、李瑛、邹荻帆、严阵、顾工、雁翼都曾有较大社会影响的

38、作品,他们的诗基本上是 50 年代、60 年代诗的延续,只是诗中的政治内容、政治观点有了变化。随着一批批冤、假、错案的平反,诗坛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归来”诗人群。他们包括“七月”派诗人鲁黎、绿原、牛汉、曾卓、冀方、卢甸、彭燕郊、罗洛等,在“反右派”斗争中被处置的诗人艾青、公木、吕剑、唐祈、唐湜、苏金伞、公刘、邵燕祥、流沙河、胡昭、梁南、昌耀、孙静轩,也包括于 50 年代退出诗坛的九叶诗人。 -_文体【林译小说】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林纾(即林琴南 )为适应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的需要,从 1897 年开始用桐城派古文翻译欧美小说,如巴黎茶花女遗事 、 黑奴吁天录 、 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等,凡 170

39、 余种,被统称为“林译小说” 。由于林纾不通外文,他的翻译以意译为主,不仅良莠不齐,而且误译、删节较多。尽管如此, “林译小说”仍影响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在近现代文学史和翻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谴责小说】 中国旧小说的一种。兴起于清末维新运动以后,以暴露社会黑暗,指摘政治腐败为题材的一类小说。代表作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 、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曾朴的孽海花、刘鹗的老残游记等。谴责小说虽然针砭时弊甚力,但“辞气浮露,笔无藏锋” (鲁迅语) ,在文学革命兴起后逐渐衰微。【新青年】1、 1915 年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始;2、 1917 年

40、1 月、2 月,胡适和陈独秀分别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标志着“五四”文学革命的正式开始;3、 3、1918 年 1 月首次刊登胡适等人创作的白话新诗。同年 5 月,刊登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这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实践的正式开始;4、 4、“五四”新文学的发展进程中,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 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同时出现了一个被称作“新青年”作家的创作群体,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杂文包含各种文体。狭义的杂文,指文艺性短评,即杂感,它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但以议论文为主,它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灵活

41、、篇幅短小。【双簧戏】1、 1918 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 “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 幕。2、 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 ,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人的文学】1918 年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一文,提出新文学应以“人道主义” 即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为本,彻底抛弃 “非人的文学” ,创造反映人的“灵肉二重一致的文学” 。【平民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中的一种文学主张。1918 年周作人以“仲密”为笔名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平民文学一文指出:“平民的文学正与贵族的文学相反” , “平民文学是以普通的文体,记普遍的思想与事实” , “平民文学是以真挚的文体,记真挚的思想与事实” , “平民文学决不是慈善主义的文学” ,也不是说通俗文学就是平民文学。周作人所说的“平民”实际上只是指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平民文学”的主张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对反对封建的贵族文学,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文学的格局与发展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