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3 课 史料与解析1陆九渊的学说和朱陆之争材料一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 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而已。材料二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材料三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朱熹的字)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 陆之教人为太简, 陆 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 【解读】陆九渊,自号象山居士,南宋思想家,是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提出的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就是天理。他批评朱熹的理学为“支离”,即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当下感奋,挺立起对儒家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首书册,日积月累地追求外在的知识,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所以他不
2、像程朱那样致力于注经解经,因而他的著作不多,汇集在象山先生全集中,这部集子中包括他的书信、杂著、讲义和诗作,他没有写一部注经的书。陆九渊的心学理论虽不严密,但他的思想言论却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在当时和后来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朱、陆对“理”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他们在治学方法上的分歧。朱陆二人方法论上的一次重要的争论发生在鹅湖寺会上。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参加这次会的朱亨记述了他们的分歧:朱熹批评陆的学术方法太简单,陆评朱熹用前人思想中支离破碎的语录来教人。(1)陆九渊主张用本心去体验天理;(2)南宋时心学的兴起也正说明理学的弊端已经显现;(3)这一时期学术活动活跃的现象说明了思想界比较开放,学术思想
3、能够有自由交流的空间,统治者的思想控制不严格。2白鹿洞书院学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 笃行之事, 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所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解读】书院是中国士人进行文化积累、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唐初产生于民间,经千余年的发展得以遍布中国各地,为中国教育、学术、文化、出版、藏书事业的发展,对民俗风情的培植,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的养成都做出了很大贡献,甚至走出国门,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传播。书院得以普及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理学家的提倡,并把它作为替代以考试为目
4、的的功利教育的方式;二是印刷术普及后,识字的大众增加,官学没有办法负担教育这么多人的重任。书院学规最早见于宋代,最有名的要数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宋理宗曾经将此篇手书赐示国子监诸生,遂成为天下共遵的学规。23陆王心学 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 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王阳明全集卷三传习录下:汝中举先生教言,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功,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全集卷一
5、传习录上:忠与孝之理,在君亲身上?在自己的心上?若在自己心上,亦只是穷此心之理矣。 王阳明全集卷二传习录中答罗整庵少宰书: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王阳明全集卷一传习录上: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王阳明全集卷三传习录下: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崖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
6、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全集卷八书魏师孟卷: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其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强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也。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 王阳明全集卷三传习录下: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工夫。 王阳明全集卷一传习录上: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
7、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凭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 【解读】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以及论学书信的简集,为明代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人,是心学的完成者。他论证了“心即理也”的命题,提出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之说,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程朱理学将社会的纲常名教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并将其视为一种外在的绝对的东西,严
8、重脱离现实生活,早在宋朝时期就有不少思想家开始对程朱理学进行反思,陆九渊心学就是代表。明朝时,王守仁建立的系统的心学体系就是在对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建立的。王阳明早年生活在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学术3氛围之中,他曾经深信朱熹的格物之学,而且付诸行动,上面叙述的这件事是他后来对弟子们追忆一件往事。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年轻时代的王守仁已开始怀疑朱学。王阳明思想的形成还与他个人经历有密切关系。首先是研究禅学的学术经历,所以他吸取了佛学对心性的论证与直觉的修养方法;其次是政治经历,在为官时看到封建伦理道德败坏社会风气沦丧,他忧心忡忡,在镇压农民起义时,他进一步悟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道理,因此他的哲
9、学思想的主旨是“培养君德(君子的道德)端其志向”。王阳明心学着重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强调应当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格竹”失败引起王守仁学术思想的转变,即由向外的学术转为向内的精神道德追求。但我们要认识的是,朱子的格物并不是对物呆想,它包括读书、讲论等一系列活动。4.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1.相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 “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3)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
10、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2.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 ,是客观唯心主义理学;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 ,认为本心是“理” ,是主观唯心主义理学。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 ;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5.神秀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字面意思是: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这种修炼的意境与那种哲学相吻合?慧能对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字面意思是:菩提树原本就不是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镜子。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慧能修炼的意境与那种哲学相吻合?(孔孟之学、老庄哲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