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综合实践活动课培训总结临清市康庄希望小学 郭爱华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位与教育功能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1.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学习的特点,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优越性。2.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类独立的
2、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作为学科的补充和延伸的学科活动,也不是传统意义上基于学生兴趣和爱好的课外活动,而是一类独立于学科之外的课程类型,是施于全体学生的必修课。它的四个指定领域并不是要求开设平行的四门课程,而是一门以四者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课程。基于此,综合实践活动课形成了自己的课程特点并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因而是不可替代的。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功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全方位的感受和认识。经受各种实践活动的锻炼,形成自我生存的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最基本素养,以及关爱自然和服务社会的品格 :(
3、1)经历基本的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实践的学习而不是为了实践的学习,深入挖掘实践学习的价值内涵,实施有效的教育,是课程成败的关键。(2)训练实践技能技能,包括心智技能,如运算、阅读、写作等;动作技能,如各种工具的使用;以及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践性技能等(3)学习实践方法方法,特别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作为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具有巨大的智能价值,掌握科学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智能水平。(4)开发实践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有利于能力的开发,布鲁姆甚至用“技巧或技能+知识=能力”加以表述。能力是知识和技能内化的结果,它不是人所固有的,而是可以开发的。(5)培养实践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自觉的反映,
4、它连接着人的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的认识过程,常常决定着人们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综合实践活动重过程,除了方法的学习和过程感受,还应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倾向。(6)引领 基 本 价 值 观综合实践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是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以求真为使命,以臻善和尚美为最高意境的价值观,学生的价值观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无为而至”的,必须兼顾真理、伦理和美学(真、善、美)的要求,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 人生来是平等的,张扬个性、民主和自由天经地义;社会是大家的,维护社会生存和发展是共同的责任,必须建立自我与责任相统一的社会伦理
5、观。 世界是美丽的,自然之美是规律、社会之美是和谐、人格之美是责任 、艺术之美在创新。发现美、呵护美和创造美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最高思想境界。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原则和策略(一). 课程实施与课程定位相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教育功能的达成,以课程设置和实施为前提。需要实践开辟道路,研究把握方向。面对全体学生发展的共同课程有效实施,必须具备与其功能定位相应适应的实施原则和策略: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要落实到课程的微观层面,要求每一项活动,都能够为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实的发展做出贡献。归根结底,课程的教育功能要依靠一个个具体活动的开发和实施才能
6、完成。 “细节决定一切”。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运行课程的常态运行,是从中观角度把握综合实践活动,使之作为“课程”在各地学校都能实施和运作。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校本课程,不能仅靠校长的良知和教师个人的积极性维持,它也不是课外活动,不能仅仅关注个别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要能够像语文、数学那样常规实施,必须走常态运行之路。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推进课程的区域推进,是宏观上推动课程发展的需要。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区域性实施的质量和水平,是衡量课程建设水平的根本标志。课程的区域推进,提倡扎扎实实,拒绝作秀包装,不满足星星点点,要追求万紫千红。为此,要努力在实践中发现和培植教
7、师、学校和小区域的先进典型,挖掘他们的经验,发挥他们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采用“理念先行,案例跟进,典型引路,滚动发展,区域推进”的办法,由点到面,由少到多,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广泛深入地发展(二). 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策略作为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制定正确的原则,还必须制定能够体现各项原则要求的适切性的策略: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统性实施零散的知识形不成智慧,作为学校课程的实践性学习只有系统化才有意义。无论是实践学习,完成事先设定的实用性目标,获得方法和技能的系统知识;也无论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培养和训练儿童获取知识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都需要经历
8、一定的过程仅靠校本开的办法,国家课程的任务是难以完成的,必需为学生研发和提供通用、系统和适切性的课程资源,用系统积淀智慧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性实施事物的性质是由事物的结构决定的。作为基于经验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担负着培养学生多方面实践性能力,全面完善学生素质的任务、活动的内容理应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只有结构性内容,才能保证课程实现其应有的教育功能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递进性实施依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开发与实施课程。施于中小学和高中不同学段的综合实践活动,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其内容既有差别,又有联系,整体应呈递进性发展的特点。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性实施国家课程中有活动类课
9、程,校本课程也有活动类课程,它们的教育理念相通,教育功能又有不同,二者相辅相成。将二者整合起来实现整体开发,既可以克服现有课程实施中的矛盾,又可以促进课程的健康发展。三、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活动的有效性1 .树立精品意识,创造高效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在研究学校教育各科教学共同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依据实践学习本质特征和特殊要求,切实把握该课程所具有本质的规律性,从三个层面努力提高活动的教育功能2.从实际出发准确提炼适切的活动目标准确地确定适切性活动目标,是活动成功的重要条件,提炼活动目标的能力是教师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和水平的体现。3.活动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活动有规律,指
10、导的有优法。综合实践活动涉及诸多领域,呈现多种类型。活动内容不同,各有不同特点,然而它们又有共同之点:认知规律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个认知过程,循着人们认知的轨迹设计和组织活,才有可能得到预期的结果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活动遵循的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活动过程中要防止教师以自己的认知代替学生的认知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不同活动的特点和要求出发,选择适宜的指导策略和恰当的方式方法,才有可能顺利完成活动,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4.精心组织活动 突破关键环节综合实践活动重结果,但更重过程。任何活动过程都充满方法和运筹因素。只有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运筹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学生也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感受,才能
11、升华成为资源,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5.坚持主流价值观导向主流价值观是我国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和现代进步价值观的融合,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实施,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主流价值观,并将其贯穿于全部活动的各个环节。当前社会价值观多元并存,青少年涉世不深,缺少经验,对各种不同的价值观缺少分析能力,需要善加引导。从活动课程的特点出发,尤应着重在开发智慧和弘扬道德的关系问题上予以深入研究。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亮点? 难点?1.亮 点课程内容的开放性(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超越学科知识的界限)课程组织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兴趣,自主选择课题研究)课程实施的实践性(活动 参与 经历 体验)课程资源的生成性(自主构建 动
12、态生成)2.难 点无课程标准无课程资源无专业教师无保障机制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领域:1.研究性学习. 2.劳动与技术教育.3.信息技术教育. 4.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六.综合实践课的总目标1、拓展经验,增进社会适应能力与创新精神。2、融入生活,形成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3、参与实践,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服务社会,对他人富有爱心。5、亲近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6、促进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七、课程实施 实施的基本原则1、亲历性原则。 2、自主性原则3、协同性原则。 4、整合性原则。 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的管理(一)问题引导,参与策划1、带领学生观察社会、
13、认识生活2、帮助学生归类问题,提炼主题3、参与方案制定,指导实践过程(二)多方配合,整体推进(三)承认差异,重点扶持(四)提供机会,共同反思九.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学生评价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学习态度 2.合作精神 3.探究能力 4.社会实践、交往能力5.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6. 劳动态度与习惯 7.设计与操作能力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教师管理一、指导教师的培训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 专家指导与自我研修二、选择指导教师什么样的老师最适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选择指导教师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学生的意愿、教师的组织能力、学校统一安排、专业素质和工作责任心等。三、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和工
14、作量化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职责:1、围绕学校规划设计班级活动 2、制定学期或学年班级活动规划 3、帮助学生建立研究小组,根据主题需要研制活动表格 4、全程指导活动,及时纠正偏差 5、提供展示舞台,开展积极评价 6、搞好学生总结 7、教室小队的分工与合作 十一、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十大理由1.时代拒绝“书呆子”我国的基础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明显不足。面对复杂的信息化社会、开放的时代、全球化浪潮,以及竞争激烈的生存环境,仅仅会考试,缺乏充分的问题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难以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2.“处事”胜于“解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德洛尔报告
15、”,即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面对时代的挑战,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务必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和工作、学会生存”,并把这“四个学会”称为“基础教育的四大支柱”。3.实践出真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诚教授说,在我国大学优秀毕业生中,90%以上都是在大学期间参与实践学习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较多的学生,在重点大学中,这一比例更高。世界著名大学,比如哈福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每年在中国录取的高中学生中,100%都是在普通高中阶段经常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且实践能力特别强的学生,这些学生绝对不是中国各地普通高中考试成绩最高的学生。4.全人教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活动,知识获取也不是教育的全部任务和职责,即使是知识,它也不仅仅是个科学的问题,而是与学生的命运、幸福有关的问题。教育指向的是一个整体的人的全面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