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地质记录详细要求以及例子.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135691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外地质记录详细要求以及例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野外地质记录详细要求以及例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野外地质记录详细要求以及例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必须做好记录,地质记录是最宝贵的原始资料,是进行综合分析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也是地质工作成果的表现之一。1 、 野外地质记录要求详细记录: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必须做好记录,地质记录是最宝贵的原始资料,是进行综合分析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也是地质工作成果的表现之一。 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 即看到什么记什么,如实反映,不能凭主观随意夸大或缩小或歪曲。但是,允许在记录上表示出作者对地质现象的分析、判断。因为这有助于提高观察的预见性,促进对问题认识的深化。 记录清晰、美观,文字通达: 这是衡量记录好坏的一个标准。 图文并茂:图是表达现地质现象的重要手段,许多现象仅用文字是难以说清楚的,必须

2、辅以插图。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地质现象,包括原生沉积的构造、结构、断层、褶皱、节理等构造变形特征,火成岩的原生构造、地层、岩体及其相互的接触关系、矿化特征,以及其他内、外动力地质现象,要尽可能地绘图表示,好的图件的价值大大超过单纯的文字记。2、 野外地质记录内容综合性地质观察的记录,要全面和系统,例如进行区域地质测绘,常采用观察点与观察线相结合的记录方法。观察点是地质上具有关联性、代表性、特征性的地点。如地层的变化处、构造接触线上、岩体和矿化的出现位置以及其他重要地质现象所在。观察线是连接观察点之间的连续路线,即沿途观察,达到将观察点之间的情况联系起来的目的。观察点、观察线的具体记录内容如下:日期

3、和天气。实习地区的地名。 路线:从何处经过何处到何处,要写得具体清楚。 观察点编号:可从 No.01 开始依次为 No.02 , No.03 ,。 观察点位置:尽可能交代详细,如在什么山、什么村庄的什么方向,距离多少米,是在大道旁还是在公路边,是在山坡上还是在沟谷里,是在河谷的凹岸还是在凸岸等,还要记录观察点的标高,即海拔高度,可根据地形图判读出来。观察点的位置要在相应的地形图上确定并标示出来。 观察目的:说明在本观察点着重观察的对象是什么,如观察某一时代的地层及接触关系,观察某种构造现象(如断层、褶皱),观察火成岩的特征,观察某种外动力地质现象等。 观察内容:详细记录观察的现象,这是观察记录

4、的实质部分。观察的重点不同,相应地有不同的记录内容。如果观察对象是层状地质体,则可按以下程序进行记录:岩石名称,岩性特征,包括岩石的颜色、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和工程特性等;化石情况,有无化石,化石的多少,保存状况,化石名字;岩层时代的确定;岩层的垂直变化,相邻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列出证据;岩层产状,按方位角的格式进行记录;岩层出露处的褶皱状况,岩层所在构造部位的判断,是褶皱的翼部还是轴部等;岩层小节理的发育状况,节理的性质、密集程度,节理的产状,尤其是节理延伸的方向;岩层破碎与否,破碎程度,断层存在与否及其性质、证据、断层产状等;地貌、第四系(山形,阶地、河曲等),河谷纵、横剖面情况,河谷阶地及

5、其性质,水文,水文地质特征及物理地质现象(如喀斯特、滑坡、冲沟、崩塌等的分布,形成条件和发育规律,以及对工程建筑的影响等) ;标本的编号,如采取了标本、样品或进行照相等,应加以相应标明;补充记录。上述内容尚未包括的现象。如果观测点为侵人体,除化石一项不记录外,其他项目都应有相应的内容,如项应为侵入接触关系或沉积接触关系;项应为岩体,是岩脉、岩墙、岩床、岩株或岩基等;项应为岩体侵入的构造部位是褶皱轴部或翼部,是否沿断层或某种破裂面侵入等。上述记录内容是全面的,但在实际运用时,应根据观察点的性质而有所侧重。沿途观察、记录相邻观察点之间的各项地质现象,使点与点之间的关系连接起来。 绘各种素描图、剖面

6、图,一般在记录簿的右页记录,在左页绘图。 路线小结,扼要说明当天工作的主要成果,尚存在哪些疑点或应注意之点。以上记录项目应逐项分开,除日期和天气在同一格内之外,其余各项均要另开新行定点:1 点号:7-07-01点位:东经 11751.409,北纬 3137.875.位于麒麟山脚的白塔的北偏东 25约 300m点性:岩性观察点、C1h- C2h- C2c- Pq 分界点描述:点东:以煤层为分界,其上为栖霞组,灰黑色页岩可见诸多小团块黄铜矿船山组:煤层下约 56m,下为灰黑色厚层微晶碳酸灰岩,上伟深灰色亮晶生物碎屑岩球藻灰岩,可见米粒状球藻化石和核型石点西:黄龙组:灰色、肉红色中厚层至厚层白云质灰岩,生物碎屑岩,解理众多,多共轭现象,如 NW35040, SW22557 ,可见断层面上有明显擦痕和阶步、缝合线指示两盘运动方向,有血丝状解理。和州组:表面为顶部,灰色、黄褐色炉渣状、姜状生物碎屑白云质灰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