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厚板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技术.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136356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厚板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钢筋混凝土厚板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钢筋混凝土厚板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钢筋混凝土厚板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钢筋混凝土厚板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主要以某工程 1.8 m 厚板转换层施工,简要的叙述了钢筋混凝土厚板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技术。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厚板转换层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该工程是一座多功能的综合性大厦,地上 33 层,地下 1 层,大屋面总高度为99.27m,总建筑面积为 60375m2,第 4 层为 1.8m 厚板转换层,将其上部 533 层的剪力墙结构体系转换成框架结构体系,见图 1。转换层厚板的平面尺寸为 1318m,钢筋重达850t,混凝土总量为 2430m3,强度等级 C40。2.确定施工方案厚板转换层自重及施工荷载为 51.3kNm2,采图 1 转换层

2、平面布置图用常规的支模体系,单靠下层楼板承受如此大的荷载势必会破坏下层结构,而采用分层卸载的方法则必须从地下室底板起搭设 4 层支撑架,靠各层楼面的变形协调来传递扩散荷载,这样既不经济也不能保证结构楼板不产生开裂现象。经过分析比较和计算,确定采用叠合梁的原理转换厚板,即将转换板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 0.8m 厚,待其强度增长达到 90后再浇筑第二层 1.0m 厚混凝土,利用第一层先浇板承受第二层后浇板的施工荷载,转换板的钢筋相应分两层绑扎。2 施工方法2.1 模板工程模板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钢管采用外径 48mm、壁厚 3.5mm 的焊接钢管。立杆用 3.6m 的整根钢管,中间不

3、设接头,间距为 0.5mx0.5m,立杆下满铺 2.5cm 厚木板,水平方向拉杆设 4 道,并设剪刀撑。顶端横杆与立杆的扣件下加设 1 个扣件,以增大抗滑移能力。顶端横杆上放 10cm10cm 木檩条,间距为 40cm。模板采用竹节板。转换层的侧模用 l4 钢筋在相应位置与暗梁主筋拉接,横纵间距见图2、图 3,外部与模板背楞固定。经验算,上述模板支撑体系满足第一步 0.8m 厚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图 2 先浇 0.8m 厚混凝土侧板安装示意图在转换层施工期间,13 层的梁板支撑均不拆除,在第一步 0.8m 厚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在第二步 1.0m 厚混凝土浇筑前,松开三层模板支撑顶端横杆与

4、立杆的扣件进行卸荷,然后再全部上紧,以使第一步 0.8m 厚混凝土板和模板支撑体系共同承受上部荷载。在第二步 1.0m 厚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全部模板及支撑。图 3 后浇 1。0m 厚混凝土侧板安装示意图2.2 钢筋工程钢筋绑扎分两次完成,先绑扎下层 0.8m 范围内 32110 和 2O200 两层钢筋,待混凝土浇筑完并处理好上表面后再绑扎上部 1.0m 范围内钢筋。转换厚板 1。8m 高整板各层钢筋网片的固定,使用钢筋作立杆焊接形成间距 1m 的架立网,作为各层钢筋的支撑体系。在 0.95m 高位置增设 2100 双向钢筋网,以提高混凝土抗裂性,避免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引起混凝土

5、开裂。2.3 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配合比。转换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提前进行试配,采用“三掺”技术,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砂:石予:水:粉煤灰:外加剂=1:2.06:3.09:0.53:0.22:0.023,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适量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泥水化热,可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出现,统筹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泵性;掺加适量 UEA 膨胀剂,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可控制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出现;掺加适量缓凝早强减水剂,以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可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混凝土的水胶比控制在 0.45 以下,砂率控制在 44以内,水灰比控制在 0.48 以下,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控制在

6、 140160mm,混凝土总含碱量不大于 3kgm3。(2)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为使转换板的整板的承载性能不因混凝土分两次浇筑而下降,必须在两浇筑层结合面采取特殊处理措施,来保证两层混凝土板协同工作嵋。预留坑槽:在先浇层板上表面留设间距 1m 呈梅花形布置的混凝土坑槽,槽深为100mm,平面边长 300mm,通过预埋木盒来实现。混凝土表面处理:对先浇层板混凝土上表面。在混凝土初凝前涂刷一道高效缓凝剂即界面剂,混凝土终凝后立即用水冲洗即可露出表面石子,下次混凝土浇筑前再充分水润。(3)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捣实混凝土。通过检测第一步 0.8nl 厚混凝土浇筑时留置

7、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判定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以确定第二步 1.0nl 厚混凝土的浇筑日期。(4)混凝土测温。测温点布置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沿浇灌高度,应布置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垂直测点间距为 500mm,水平测点间距为 5m。当使用热电偶温度计时,其插入深度可按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少于热电偶体径的 610 倍,测温点的布置距边角和表面应大于 50mm,并对测温数据进行分析,实施动态控制。(5)混凝土养护。由于转换层在春季施工,所以采用蓄水法进行养护,在混凝土初凝后先洒水养护 3h。随后进行蓄水养护,蓄水高度为 100mm。板侧面挂草袋(或麻袋)进行浇水养护,使其保持湿

8、润。根据在转换厚板不同深度各相关部位埋设的测温点,所显示的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混凝土的养护水温。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均小于 25。当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超过 25时,可提高养护水温;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超过 25时,可适当降低养护水温。反之亦然。3.结论分析(1)施工实践证明,采用叠合梁法原理将转换板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很好地解决了厚板的施工荷载传递问题,同时将第一次与第二次浇筑的施工缝做成梅花形布置坑槽,解决了混凝土叠合面的抗剪承载力问题。(2)测温数据显示,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期间,第一次浇筑时间为 2006 年 3 月 1 日至 3 月 3

9、 日、第二次浇筑时间为 2006 年 3 月 19 日至 3 月 21 日。环境温度为 1226,混凝土入模温度为 1923.1,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为 60.763.5。低于预控极限75;最大温升为 3640,低于预控极限值 45;内表温差最大值为 24245,表外温差最大值为 23.824.6,远低于预控极限值 30,温差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实践证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达到了低水化热温升的预期目的。(3)混凝土 28d 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显示,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20140,均值 126,试验结果表明,按设计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强度完全满足设计要求,质量稳定。(4)1.8nl 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浇筑 2 个月后(收缩基本已完成),经现场全面检查14 层楼板(包括转换层)未发现可见裂缝。4 结束语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跨度和承受的竖向荷载均很大,致使它的截面尺寸高而大,混凝土的连续浇捣施工强度大,施工过程比较复杂,有一定的难度。基于以往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实践,本文以该工程 1.8m 厚板转换层施工为例,阐述钢筋混凝土厚板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技术。该工程转换层施工,采用叠合梁原理、设钢筋网、改善混凝土品质、施工缝处理、有效解决厚板施工荷载传递和抗裂问题,以达到控制转换层整体质量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