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 贵州省食品安全地方 标准 茶叶中多种农药残留测定气相 /液相法 编制说明 ( 征求意见 稿) 贵州省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13 一、工作简况 1.1 目的意义 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抓好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 2013 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 611 万亩,其中绿茶种植面积已居于全国第一位,综合产值达 86 亿元。近期,省委、省政府为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战略部署,着力推进我省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品牌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又制定了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 2016 年,全省建成茶园面积 700 万亩以上,其中投产茶园
2、 500万亩,形成加工企业 3000 家以上,茶叶年产量 27 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 500 亿元。茶叶质量安全是保障我省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中的重点保障项目及工作内容。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近年来国家加大力度投入质检体系的建设分别建立了省、地、县的三级检测体系。这些检测机构今后将面临大量的监督、检验、检测工作。采用合理、合法、高效的检测方法将是检测机构提高检测 技术,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需求。 而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方面,我国现行的标准主要有:茶叶中农药多残留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 23376-2009、茶叶中 448 种农药及
3、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 GB/T 23205-2008、茶叶中 519 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 -质谱法 GB/T 23204-2008 等方法。但是上述方法要求配置的气相色谱 -质谱仪、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仪等大型仪器设配,仪器设配价格昂贵、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没有适用于液相、气相等普及性较高 的设备的检测方法。目前我省各县级农产品质检站仅配备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常规检测仪器,无法使用上述国标中规定的检测方法。而 GB 5009 系列的方法又仅仅适用于单农残的检测无法满足现阶段多残留快速检测的检测工作需要,使我省各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在选择检测方法时出
4、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为了满足我省各县级农产品质检站检测需求,急需一种符合我省实际检测能力的检测方法。在此背景下由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持,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参与制定茶叶中多种农药残留测定气相 /液相法地方标准。 通过 研究制定茶叶中多种农药残留测定气相 /液相法地方标准,提高全省茶叶质量安全的监测能力。同时也为我省各县级农产品质检站选用合理、合法、高效的检测方法,提升检测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及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的选择。通过本标准制定将逐步改善我省在茶叶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储备不足、标准零散落后和与国际标准不接轨的问题,全面提升我省茶叶质量安
5、全方面的技术水平。具体体现为保护消费者健康和权益、促进优势特色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提高我省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1.2 任务来源 承担单位: 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 中心 协同机构: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 1.3 主要工作过程 项目主持单位组织专家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并负责编制起草工作,确定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编制组成立后,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 查阅国际上茶叶中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农药残留检测的情况, 了解目前 茶叶中 不同 农药的最大残留 限量值。 ( 2)收集国内外有关 茶叶中农药多残留的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 测定方法和标准等资料。比
6、较研究了国内外的不同测定方法的有缺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善,为方法最终的确定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撑。 ( 3)调 查了国内许多单位 茶叶中农药多残留 测定方法的仪器设备和使用情况,为方法14 的普适性提供依据。 ( 4)为确定方法分析步骤、仪器测试条件及方法技术参数的评价,本单位和相关协作实验室进行了大量的方法研究、验证实验和数据统计、为标准的起草制定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在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必要的试验验证的工作基础上,根据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份: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 GB/T 20001.4-2001标准编写第四部份:化学分析方法所规定的内容和格式编写完成标准草案,
7、现已形成 征求意见 稿。 二、标准编 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2.1指导思想 针对我省茶叶生产过程中农药实际使用情况,结合我省各县级农产品质检站仅配备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的实际,重点采用国际广范使用的固相萃取技术,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固相萃取 SPE 小柱,通过一次样品前处理完成气相色谱仪或液相色谱仪的仪器检测,实现茶叶多种农药残留同时测定的目的,提高全省茶叶质量安全的监测能力。 2.2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编写制定过程以提高测试方法选择性、精密度、灵敏度、准确度和分析效率,降低分析成本为总原则,力求反映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和先进经验。遵循了标准制定 过程中的先进性、经济性和适用性原则。 在标准
8、的制定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与同体系标准及相关的各种基础标准以及配套使用的取样、试剂规格等标准相衔接,遵循了政策和协调统一性原则。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力求做到:技术内容的叙述正确无误;文字表达准确、简明、易懂;标准的构成严谨合理;内容编排、层次划分等符合逻辑与规定。 2.3编制过程及编制进展 本标准编制时间为 2014 年 6 月 2017 年 12 月。 为保证本标准的编写工作,成立了标准编写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各司 其职,于2014 年 5 月完成标准申请书填报工作后,即开始收集,查询相关资料,选择省内有代表性的地区,在茶叶生长季
9、节现场调研病虫害发生情况、农药使用种类、用量、用药次数、安全间隔期等。在此基础上,于 2015 年 6 月确定了茶叶中多种农药残留测定气相 /液相法中所涉及到的检测参数。 为了确保本标准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能符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标准编写小组又对标准中的有关技术性问题反复试验;并与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做了大量的比对试验、验证试验。向部分县级农产品质检站的一线检测技术人员进行实际操作试验,及时修改完善了出现的各种问题。于 2017 年 4 月完成了茶叶中多种农药残留测定气相 /液相法草案的编制工作。并于 2017 年 7 月课题组组织相关标准制定专家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内部评审
10、。目前标准草案制定已完成,待相关验证单位验证数据汇总后即可报主管部门审议批准。 2.4确定主要技术内容的依据 目前,茶叶中多残留的测定,国内已经有标准方法。方法为“茶叶中 448 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 GB/T 23205-2008、茶叶中 519 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 -质谱法 GB/T 23204-2008”。该方法在样品的提取净化部分采用乙腈提取,氯化钠水溶液液液萃取,茶叶专用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前处理方法相对比较繁琐,而质谱方法限制了这两个方法在县级质检站的推广和应用。另一个方法是 NY/T 761-2008 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
11、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15 定。该方法无疑是国内多残留检验检测最为成功的标准,样品的提取净化部分采用乙腈提取,氯化钠水溶液液液萃取,分取三个部分测定了有机磷、有机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多组分。由于茶叶的基质比蔬菜水果更为复杂,该方法不能实现 一次净化同时进行有机磷和有机氯类农药的检测,且没有兼顾液相色谱的方法,使得日常的检验检测的工作费时费力,并且也不符合我省关于着力加快推进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品牌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要求。因此该方法在茶叶农残检测工作中不能得以改编和推广。通过上述几个标准可以看出通过 QuEChERS 方法进行提取,然后根据检测器和多残留
12、组分的不同,一次净化达到检验检测的目的,因此而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法加上固相萃取法来说更加快速、环保。因此,在现有茶叶中农药多残留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 23376-2009、茶叶中 448 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 GB/T 23205-2008、茶叶中 519 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 -质谱法 GB/T 23204-2008、 GB 5009 系列标准方法基础上,我们对样品的提取净化过程进行改进和优化,研究确定了相对简单快速且能同时进行气相液相检测的前处理方法,该方法可有效的测定茶叶中多组分的农药残留。茶叶样品含有茶多酚、茶碱和茶油脂等,
13、具有更多水溶性的杂志,更深的色素,除去色素对于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均有提高,因此,在现有文献方法的 基础上,我们对茶叶提取净化过程进行改进和优化,研究确定了使用相对简单快速的前处理的液相色谱 -质谱法进行检测,该方法可有效的测定茶叶中的农药多残留。 2.5 检测参数的确定 在茶叶生长季节现场调研病虫害发生情况、农药使用种类、用量、用药次数、安全间隔期等;结合我省近年来茶叶农药残留例行监测数据;针对我省茶叶生产过程中农药实际使用情况确定检测参数。 2.6 范围和内容 本标准主要应用于贵州省范围内茶叶(包括绿茶、红茶、普洱茶、乌龙茶)中百菌清、三唑酮、 敌敌畏、甲胺磷、甲基对硫磷、毒死蜱、氟氯氰菊
14、酯、氟氰戊菊酯、甲氰 菊酯、氧乐果、联苯菊酯、氯氟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三唑磷、水胺硫磷、溴氰菊酯、 吡虫啉、啶虫脒、多菌灵、除虫脲、氟虫腈、灭幼脲、辛硫磷、阿维菌素 等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本标准规定了茶叶中多种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原理、步骤,气相等相关主要仪器设置参数及色谱柱的选用等主要检测技术要求。 三、方法的确定 3.1 称样量的确定 本 方法参考 茶叶中农药多残留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 23376-2009、茶叶中448 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 GB/T 23205-2008、茶叶中519 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
15、-质谱法 GB/T 23204-2008、 GB 5009 系列标准 方法 确定称样量 为 5-10g。在 GB/T 23204-2008 方法 中称样量为 5g, 提取溶剂乙腈 的体积为 30 mL; 在 GB/T 23204-2008 方法 中称样量为 10g, 提取溶剂乙腈 的体积为 60 mL。 我们对不同称样量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确定了茶叶等称样量为 5 g。此外,在我国的常规实验室所配置的离心机与离心管通常为 100ml,根据 QuEChERS 方法样品量与提取溶剂加入量的关系, 5 g 的称 样量更易于操作,所以本实验确定样品的称样量为 5g。 3.2 提取液 类型和是否加水浸
16、泡的 确定 结合 GB/T 23205-2008、 GB/T 23204-2008、 NY/T761-2008、农业部 2010 蔬菜、水果和食用菌农药残留检测细则以及部分文献,选择了乙腈作为提取剂。 由于茶叶是干样,在实际的检验检测工作中,直接加入乙腈提取会导致部分水溶性较好的农药回收不好,像多菌灵、吡虫啉等,因此在提取前加入 10 ml 水先浸泡茶叶半小时,再16 加入提取溶剂乙腈,增加水溶性农药的提取效率。 加入乙腈后: 15 000r/min 匀 浆提取 2 min(在 1min 左右时加入 4gNaCl) ,4 000 r/min 离心 5 min,取上 20 mL 上清液于梨形瓶中
17、, 40 水浴旋转蒸发至 1 mL 左右,待净化。 3.2.1 气相方法部分 3.2.1.1 气相固相萃取柱的选择 依据现有标准和文献方法,以及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方法中填料的净化回收效果,初步选定了 3 种惰性吸附剂 (ODS、石墨化碳、弗洛里硅土柱 )固相萃取柱 对样品的净化回收效果进行评价。 此外,我们比较了 石墨炭黑氨基复合柱 的净化回收效果。在以往的农残分析中,GCB 固相萃取小柱 用于去除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 对茶叶中的色素去除效果好,但是对部分农药吸附太大导致回收不好。 弗洛里硅土柱虽然净化效果好,但是有机磷农药的回收率却整体偏低; C18 固相萃取小柱的除色素能力太低,气相色谱仪
18、维护的频率过高,再加上 C18固相萃取小柱下有机氯农药的回收氯偏低。 综合考虑回收率和净化效果,本实验中选择石墨炭黑氨基复合柱作为茶叶样品净化填料 。 各萃取小柱的使用方法见附录。 表 1 不同分散固相萃取填料的净化回收效果 SPE 柱 剂量( mg) 农残回收率(毒死蜱)( %) C18 20 34 100 44 200 52 氨基柱 20 84.0 100 88.6 200 90 3.2.1.2 气相淋洗液的种类和体积的确定 实验对比了选用乙腈、国标 23204-2008 和 23205-2008 标准中的洗脱液乙腈:甲苯 =3:1, NY/T761-2008 标准中的洗脱液正己烷:丙酮
19、=9: 1。实验结果表明,当选用乙腈作为洗脱液时对于平面型化合物来说回收率偏低;而选用洗脱液正己烷:丙酮 =9: 1 时无论是有机氯还是有机磷的农药组分都偏低。选用乙腈:甲苯 =3: 1 作为洗脱液时,回收率整体优于前两个洗脱液。因此选用了乙腈:甲苯 =3: 1 作为洗脱液。 依据 现有标准和文献方法,淋洗液的体积主要有 20ml、 25ml、 30ml。对比了不同淋洗体积对添加回收的影响,发现在淋洗液 20ml 的时,对固相萃取小柱有较强保留的组分,不太容易在此淋洗体积下被洗脱下来,从而回收率偏低,而当淋洗液体积在 30ml 的时候,被洗脱下来的溶液变得浑浊,而且在气相色谱图上上基线噪声偏高
20、,洗脱体积为 25ml 时,回收率比 20ml 时和 30ml 时要高,基线噪声相对较低,因此,本实验选用 25ml 作为淋洗体积。 3.2.1.3 气相旋转蒸发温度的确定 依据现有标准和文献方法,对比旋转蒸发温度为 35、 40、 45、 50下的添加回收率,结果表明在 35和 40的情况下回收良好,但是 35下旋转蒸发的时间过长,不利于样品前处理; 45和 50下旋转蒸发的时间大幅度缩短,但是敌敌畏等沸点较低的农药组分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回收率逐渐降低,因此选用 40作为旋转蒸发的温度,并且在蒸发的过程中只能蒸发至近干,否则部分农药组分的回收率会偏低。不同旋转蒸发温度的回收率见下表。 17
21、3.2.1.4 气相定容溶剂种类和体积的确定 依据现有标准和文献方法,对比了正己烷和丙酮作为定容溶剂对添加回收的影响,得出在丙酮作为定容溶剂时有机磷 类农药的回收率比有机氯类农药回收偏高,有机氯类农药的回收率与以正己烷做定容溶剂时的回收率相比较低,但是无显著性差异,并且添加回收 80%。由于待测样品需要用两个不同类型的检测器检测,因此在满足方法检出限、方法定量限和GB2763-2016 最大残留限量的情况下本实验将丙酮作为定容溶剂。由于丙酮易挥发为提高待测样品的准确度及进样效率,用丙酮定容至 2.5ml,装入两个 1.5ml 进样瓶,供气相 ECD 和FPD 检测。 3.2.1.5 离心过滤
22、将高速匀浆后的样品于 10000 r/min 下离心 5 min。吸取 1-2 mL 上 述离心液清液,过 0.2 m 滤膜净化。依据现有的国际标准及文献方法,多采用聚丙烯( GHP)滤膜。而 GHP 滤膜的价格比较昂贵,所以在本研究中比较了两种不同材质的滤膜。一种是进口的聚丙烯( GHP)滤膜,另一种是国产的有机相滤膜。通过比较发现,两种滤膜对样品的回收率及净化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从成本角度考虑,本方法选用经济的国产有机相滤膜。 3.2.1.6 气相条件的优化 本实验依据 NY/T 761-2008 方法确认了本方法的气相色谱仪的设置参数,根据各农药组分的出峰时间,优化了标样分组。 3.2.
23、2 液相方法部分 3.2.2.1 液相固相萃取柱的选择 依据现有标准和文献方法,以及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方法中填料的净化回收效果,初步选定了 5 种固相萃取小柱 (ODS、 NH2、 HLB、 MCX、 MAX)固相萃取柱 对样品的净化回收效果进行评价。 GCB 主要用于去除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对茶叶中的色素去除效果好,因此 GCB 是去除色素的首选,但其对液相参数的农药吸附较强,未见相关文献和标准使用 GCB 柱 。 C18固相萃取小柱对阿维菌素的吸附较强,使阿维菌素的回收整体偏低。而 HLB、 MCX、 MAX 柱子由于采用通过模式时对茶叶色素及杂质的吸附有限,导致 洗脱下来的溶液比较浑浊,
24、在后面的旋转蒸发的过程中容易析出固体物质。 综合考虑回收率和净化效果,本实验中选择氨基固相萃取小柱作为茶叶样品净化填料 。 各固相萃取小柱的回收率见下表,各萃取小柱的使用方法见附表 表 2 不同分散固相萃取填料的净化回收效果 农药 SPE 吡虫啉 啶虫脒 多菌灵 除虫脲 氟虫腈 灭幼脲 辛硫磷 阿维菌素 C18 56 68 47 70 23 58 67 49 NH2 35 67 49 64 37 63 48 56 HLB 46 48 21 32 51 28 34 56 MCX 74 25 63 46 57 14 65 44 氨基柱 78 82 94 82 74 96 87 73 3.2.2.2
25、 液相淋洗液种类和体积的确定 实验对比了选用乙腈、国标 23204-2008 和 23205-2008 标准中的乙腈:甲苯 =3: 1 的洗脱液,农业部 2010 蔬菜、水果和食用菌农药残留检测细则中提到的二氯甲烷:甲醇 =99: 1的洗脱液,实验结果表明,当选用乙腈作为洗脱液时对于平面型化合物多菌灵来说回收率偏18 低,选用乙腈:甲苯 =3: 1 和二氯甲烷:甲醇 =99: 1 作为洗脱液时,回收率无明显差异,但是后者的 回收率不太稳定,因此选用了乙腈:甲苯 =3: 1 作为洗脱液。 依据现有标准和文献方法,淋洗液的体积主要有 20ml、 25ml、 30ml。对比了不同淋洗体积对添加回收的
26、影响,发现在淋洗液 20ml 的时,对固相萃取小柱有较强保留的组分,不太容易在此淋洗体积下被洗脱下来,从而回收率偏低,而当淋洗液体积在 30ml 的时候,被洗脱下来的溶液变得浑浊,而且在液相色谱图上基线噪声偏高,且色谱图前面的干扰较大,因此决定选用 25ml 作为淋洗液的洗脱体积,在添加回收实验中 25ml 作为淋洗液的回收率比 20ml 时和 30ml 时要好一些,并且杂 峰也要稍微好一些。 3.2.2.3 液相旋转蒸发温度的确定 依据现有标准和文献方法, 对比旋转蒸发温度为 35、 40、 45、 50下的添加回收率,结果表明在 35、 40、 45的情况下回收良好,但是 35下旋转蒸发的
27、时间过长,不利于样品前处理; 50下旋转蒸发的时间大幅度缩短,但是不好控制旋转蒸发最后的近干过程,容易导致固体小颗粒包裹农药组分在梨形瓶上,使农药组分的回收率会偏低。因此确定旋转蒸发温度为 45。 3.2.2.4 液相定容溶剂种类和体积的确定 依据现有标准和文献方法,对比了丙酮、甲醇、甲醇:水 =1: 1 作为定容溶剂时对添加回收的影响,得出在丙酮作为定容溶剂时容易出现溶剂效应导致色谱图前端有较高紫外吸收;甲醇作为定容溶剂时回收率偏低,并且甲醇复溶后色素以及杂质都进入了醇相,导致在色谱图上影响了目标峰出峰;甲醇:水 =1: 1 作为定容溶剂时,如果事先加入已经配置好的该定容溶剂,那么很明显的看
28、见回收氯是偏低的,但是如果先加入甲醇涡旋后再加入水,回收率比前面试验选用的溶剂还高,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明显的发现最后定容的溶液颜色比较浅,而且梨形瓶上的附着的色素和杂质作为沉淀块状和小颗粒存在于最后定容的溶液中,色谱图中也 看见基线干扰少了很多。因此选用先加入 1ml 甲醇涡旋后再加入 1ml 水作为定容溶剂。 在满足方法检出限、方法定量限和 GB2763-2016 最大残留限量的情况下,最后用选用先加入 1ml 甲醇涡旋后再加入 1ml 水作为定容至 2ml,装入两个 1.5ml 进样瓶,供液相PDA&VWD 检测。 3.2.2.5 液相条件的优化 3.2.2.5.1 色谱柱的选择 结合农业部
29、 2010 蔬菜、水果和食用菌农药残留检测细则、部分文献选用的普通的 C18色谱柱对上述 8 个目标化合物都有保留,从而实现检验检测的目的。在色谱柱的粒径和内径上,考虑到大部分 县级质检站仪器公司配的大部分是 250mm 4.6mm, 5um,但是这款色谱柱满足不了 GB 2763-2016 的要求。因此我们选用了 Watwes C18 Column( 3mm 250 mm,5 m)的这款色谱柱。 3.2.2.5.2 流动相的选择 农业部 2010 蔬菜、水果和食用菌农药残留检测细则以及部分文献上的流动相有甲醇和水、(甲醇 +乙腈 =7: 3):水 =15: 85 以及甲醇:乙腈:水比例的流动
30、相。大部分质检站液相配的都是二元泵,因此我们对前面两个不同的流动相在流速为 1ml/min 时进行了考查,发现要实现峰分离甲 醇和水体系需要的时间较长,需要 48min,而且在梯度运行的过程中压力比(甲醇 +乙腈 =7: 3):水 =35: 65 体系高,基线没有后者平稳,因此选用了(甲醇 +乙腈=7: 3):水 =35: 65 作为流动相和初始流动相比例。 3.2.2.5.3 吸收波长的确定 将上述目标物配成 1ug/ml 的单一标准溶液,在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液相色谱上寻找19 各化合物的最佳吸收波长,并参考相关文献确定的最佳吸收波长如下。 表 2 波长变化表 时间, min 0 6.3
31、16.00 17.7 21.5 波长 /nm 275 245 225 280 245 3.6 色谱条件的选择 3.6.1 流动相梯度 表 6 梯度洗脱程序表 a)柱温: 40 ; b)流速: 0.2 mL/min; c)进样体积: 5L。 时间( min) 5 mmol/L 乙酸 铵 -0.5%乙酸水 溶液 (流动相 A) 5 mmol/L乙酸 铵 -0.5%乙酸甲醇溶液 (流动相 B) 0 85 15 1 60 40 3.5 60 40 6 50 50 10 45 55 15 5 95 20 5 95 23 85 15 28 85 15 2 3.7 精密度 3.7.1 重复性 同一实验 室,
32、同一实验人员、不同种类的茶叶,在低于定量限、定量限附近、 10 倍定量限、 MRL(最大残留限量限量)、高于最大残留限量的这 5 个含量点做 6 平行添加回收测试,所得结果用回收率、标准偏差表示,并要达到 GB/T32465-2015 中的技术规范要求。 3.8.2 再现 性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不的 3 家实验室,分别记为实验室 1、实验室 2、实验室 3,由不同操作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对本方法进行了验证。通过向红茶、绿茶中添加 3 种不同浓度水平,每个样品平行测定 3 次,分别计算不同样品的平均值、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等各项参数。 3.9 方法的检出限 将标准溶液配置到一定浓度,按照方
33、上述法规定的仪器条件进行检测,是单一标准溶液的组分或是混合标准溶液中各组分的信噪比 S/N=3。记录下此时的各组分标准品的浓度。通过添加一定体积和浓度的混合标准溶液进入实际的空白样品,使最后的检测值等于信噪比 S/N=3 的浓度。此时测定浓度的含量就是实际样品的方法检出限。 四、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份: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0001.4-2001标准编写第四 部份:化学分析方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5009.1-2003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 总则 S,北京:
34、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测试方法的精密度 通过实验室间试验确定标准测试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SGB/T6379-2004,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6. 5. 茶叶中 448 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 GB/T 23205-2008、 6. 茶叶中 519 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 -质谱法 GB/T 23204-2008 7. NY/T 761-2008 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 8. 农业部 2010 蔬菜、水果和食用菌农药残留检测细则 3 4 附录 4
35、.1 气相部分固相萃取小柱 5.1.1 黑炭黑氨基柱 在墨炭黑氨基固相萃取柱(茶叶专用柱)用 5 mL 淋洗液( 4.6)预淋洗固相萃取柱,弃去流出液。下接梨形瓶,将 6.3 中待净化的浓缩液转移至固相萃取柱中,用 2 mL 淋洗液溶液洗涤梨形瓶,重复三次,并将洗涤液移入柱中,在柱上加装 50 mL 液器,再用 25 mL 淋洗液淋洗小柱,收集上述所有流出液于离形瓶 中, 40 水浴旋转蒸发近干,准确加入 2.5ml 丙酮溶液,混匀,用气相色谱测定。 5.1.2 氟罗里硅土柱 氟罗里硅土小柱 依次用 5.0ml 丙酮加正已烧 (10+90)、 5.0ml 正已烧预淋 洗活 化。当溶剂液而到达柱
36、吸附层表面时,立即倒入待净化的浓缩液,用 15ml 刻度离心管接收洗脱液。用 3ml丙酮加正己烷 (10+90)清 洗 梨形瓶 淋洗 氟罗里硅土 柱,并重复 三 次。将盛有淋洗液的离心管置于氮吹仪上,在水浴 温度 50 条件下,氮吹蒸发至小于 5ml。用正己 烷 准确定容至 5.0ml,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匀 .分别移入两个 2ml 自动进样器样 品瓶中,用气相色谱 ECD 和 FPD 测定 。 5.1.3 氨基柱 氨基柱预先用 5.0ml 乙腈 -甲苯( 3:1)预淋洗活化。 当溶剂液而到达柱吸附层表面时,立即倒入待净化的浓缩液 , 下接梨形瓶 , 用 2mL 乙腈 -甲苯溶液洗涤梨形瓶,重复三
37、次,并将洗涤液移入柱中,在柱上加装 50mL 液器,再用 25mL 乙腈 -甲苯淋洗小柱,收集上述所有流出液于离形瓶中, 50 水浴旋转蒸发 近干 , 正己烷定容至 5.0ml, 过膜 0.22 m 有机膜后 分别移入两个 2ml 自动进样器样品瓶中,用气相色谱 ECD 和 FPD 测定 。 5.1.4 GCB 柱 采 预先用 5mL 正己烷 :丙酮( 1:1)活化,将待净化的浓缩液加入到活化的 SPE 小柱中,用2mL 正己烷:丙酮( 1:1)溶液洗涤梨形瓶,重复三次,并将洗涤液移入柱中,在柱上加装50mL 液器,再用 25mL 正己烷:丙酮( 1:1)淋洗小柱,收集上述所有流出液于 梨 形
38、瓶中,50 水浴旋转蒸发 近干 ,收集全部过柱的洗脱液,浓缩至近干, 过膜 0.22 m 有机膜后 分别移入两个 2ml 自动进样器样品瓶中,用气相色谱 ECD 和 FPD 测定 。 5.2 液相部分固相萃取小柱 5.2.1 氨基柱 分取 10ml 提取液放入 100ml 烧杯中,将烧杯放在 80水浴过上加热,杯内 缓缓通入氮气或是空气流,将乙腈蒸发近干,加入 2.0ml 甲醇 +二氯甲烷( 1+99)溶解残渣,盖上铝箔,待净化。将氨基柱用 4.00ml 甲醇 +二氯甲烷预淋洗条件化,当溶剂页面到达柱吸附层时,立即加入上述待净化溶液,用 15ml 离心管收集洗脱液,用 2.0ml 甲醇 +二氯
39、甲烷( 1+99)洗烧杯后过柱,并重复一次。将离心管至于离心管上,水浴温度 50,氮吹蒸发近干先用 3ml 甲醇复溶,再加入 2ml 水。过膜后供 LC 测定。 5.2.2 氨基柱 氨基固相萃取柱上用 5 mL 淋洗液( 4.6)预淋洗氨基固相萃取柱,弃去流出液。下接梨形瓶,将待净化的浓缩液转移至氨基固相萃取柱中,用 2 mL 淋洗液溶液洗涤梨形瓶,重复三次,并将洗涤液移入柱中,在柱上加装 50 mL 液器,再用 25 mL 淋洗液淋洗小柱,收集上述所有流出液于离形瓶中, 40 水浴旋转蒸发至近干,用甲醇水溶液( 1: 1)定容至 1mL,用液相色谱仪测定。 5.2.3 MAX 柱 取待净化液转移至 MAX 小柱中(依次用 5mL 甲醇, 5mL 水预洗),分别再用 5ml 5%的氨水和甲醇溶液淋洗固相萃取小柱,弃去流出液,在负压下抽干,用 2%的甲酸甲醇洗脱,收集全部洗脱液至 10ml 比色管中, 40氮气吹近干 , 2ml 流动相复溶,过膜后上机待测。 5.2.4MCX 柱 取待净化液转移至 MCX 小柱中(依次用 5mL 甲醇, 5mL 水预洗),分别再用 5ml 2%的甲酸水和甲醇溶液淋洗固相萃取小柱,弃去流出液,在负压下抽干,用 5%的氨水甲醇洗脱,收集全部洗脱液至 10ml 比色管中, 40氮气吹近干, 2ml 流动相复溶,过膜后上机待测。 5.2.5HLB 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