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83960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利用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利用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利用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利用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利用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摘要: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教学效率 在初中数学教学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教学效果比不分层的传统教学要好,初二和初三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差别会更大,进行分层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以下谈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教学效果: 一、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策略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首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 A 层

2、: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也较好。 B 层: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 C 层:数学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或思维能力较好但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品质不够好。 2D 层:数学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一般或中下。 当然,这样将学生进行分层我是不告诉学生的,只要自己心中有数,教学有针对性就行了。 对学生分层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较高要求和开小灶。要求他们除完成课本习题外,尽量多看些有关解题和数学竞赛的数学课外书,鼓励他们提数学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 B 层 提高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数学基本运算技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一部分能向

3、 A 层转化。 C 层 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其中一部分向 B 层转化。 D 层 尽量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部分学生向 C 层甚至 B 层转化。 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教学效果 2001 学年,我担任初二两个数学基础一样的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一班我用传统教学法,在二班我试用分层教学法, 以便探究分层教学法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下我主要谈谈我在二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 3(1) 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导学方法,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 课堂上多让 A

4、和 B 层学生探求问题(例题,习题或老师和同学提出的数学问题) ,讨论问题,最后独立地或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答案,并多鼓励他们质疑已有答案(或解法,证法)和对数学题进行一题多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对 C 和 D 层次的学生则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后还加强个别辅导。 上课前的复习提问,课堂的练习,课外的作业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开层次,一般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分基础题(必做)和提高题(选做) ,提高题鼓励 A 层次和 B 层次的学生做,C 和 D 层次的学生可以不做,但仍鼓励他们尽量去做,能做几题就做几题。 (2)采取多举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或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尤其是 C,

5、D 层次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性质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班 C,D 层次的学生基础较差,有一次,我发现他们老是把解方程当作式题计算来做,知道他们对解方程的同解原理不理解,我就这样引导他们认识解方程的同解原理: 通过这样举例讲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 C,D 层次的学生理解了用同解原理解方程的原理,以后他们都会用同解原理按解方程的步骤来解方程了。 (3)对学生的引导由少到多,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所需的启发 在初二几何中的梯形中位线定理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4分层教学: 要求学生先回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梯形中位线的概念。 (鼓励C,D 层次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出来

6、以后,我提出问题: 梯形中位线有没有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类似的性质呢? (要求学生画图探讨和讨论,然后讲出答案或猜想答案) 学生讲出答案(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且等于梯形两底之和的一半)后,我把学生讲出的答案作为命题板书在黑板上,再要求学生就这命题画图写已知求证。 然后抽一个 B 层次的学生板书他自己所写的关于这命题的已知求证。该学生板书后,通过让 C,D 层次学生提问,该学生作答,老师再引导的办法纠正学生所写的已知求证。 我作引导 1: 能不能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来证明?引导后检查 A,B层次学生有多少能写出证明过程(发现还有很多学生没能写出证明过程) 。我再作引导 2: 如何把你画的梯形转化成以

7、梯形中位线作为它的中位线的三角形? 我再作引导 3: 如图在梯形 ABCD 中,过 D,M 作射线交 BC 的反向延长线于点 E 得DEC.引导后,我再检查又有多少学生能写出证明过程(发现 B 层次部分,C 和 D 层次的多数学生还是没能写出证明过程) . 我再作引导 4:能不能证明线段 MN 是DEC 的中位线?点 N 已是 DC边的中点,要证 MN 是DEC 的中位线先要证明什么? 5提问 B,C,D 层次学生,学生答出:要证明点 M 是 DE 边的中点即DM=EM.我再问:要证明 DM=EM 先要证明什么?(提问 B,C,D 层次学生)学生答:要证明ADMBEM. 够条件证明这两个三角形

8、全等吗?(提问 C,D 层次学生,直到他们答对为止) 然后,抽一位 B 层次的学生板书他对这命题的证明过程。学生板书后,我请 A,B 层次的学生纠正。要求 C,D 层次不能写出证明过程的学生认真看黑板上正确的证明过程,鼓励他们对不理解的地方提问。并让A,B 层次的学生回答。最后,为了使 C 和 D 层次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再讲解一次这命题的证明思路和证明过程。 (2)两班年终考数学成绩对比: 显然,使用分层教学法比使用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要好。差生减少了,而优生增多了。其原因就是教学中体现出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了数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资料: 1.张春莉 (2002 年第 7 期) 2王国海 杨树才 (2002 第 7 期) 3周俊 肖婵婵 分层导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中学数学研究2000 年第 6 期) 4李铁军 数学课 “激趣”方法小议 (中学数学研究2002 年第 1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