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题 3 制取氧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2) 认识分解反应。(3) 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制取氧气的实验,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2) 通过在活动中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等实验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制取氧气并收集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实验,体验实验过程,尝试实验成功的快乐。(2)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欲。教学重难点1.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2.难点:催化剂的概念。教学方法实验演示、合作探
2、究、归纳总结等教学准备:演示实验:实验 25实验准备: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大试管、木条、酒精灯、火柴等。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情境:出示两瓶无色气体并提问:这里有一瓶氧气和一瓶空气,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区别它们?哪个同学愿意完成实验鉴别气操作?导入:想知道这瓶氧气是怎样制得吗?本节课,我们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课题 3 制取氧气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承启:提出问题下面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高锰酸钾、 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 空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氧气的工业制法(学生阅读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法。引入:在实验室里常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分解
3、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一)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2活动 1实验演示:实验 25教师出示高锰酸钾,介绍仪器、装置及其作用并演示。学生讨论并完成下表实验编号 现象(1)(2)分析得出高锰酸钾分解的文字表达式加热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活动 2过渡:实验室除了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外,还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出示:教师出示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等学生观察颜色、状态;介绍仪器、装置及其作用。演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检验。设疑:(提出问题)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就有氧气生成。有信息告诉我们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能缓慢放出氧气,
4、那么二氧化锰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呢?活动 3提出问题: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中起什么作用?猜想与假设:1.二氧化锰有某种特殊作用,使过氧化氢的分解加快。2.二氧化锰是反应物,加入的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氧气。设计方案:验证 1:常温时在盛有过氧化氢的溶液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常温时在盛有过氧化氢的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比较反应快慢。验证 2:在反应后的剩余溶液里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活动 4演示: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归纳: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讲解:实验表明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度,而实
5、验中二氧化锰好像永远也用不完。如果我们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我们会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没变。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实验编号 现象 分析(1)(2)(3)结论3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学生阅读化学技术社会 催化剂的作用)出示:催化剂概念 催化作用讲解: 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强调:二氧化锰书写位置)二氧化锰过氧化氢 水 +氧气活动 5过渡:除了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还可以用加热分解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讲解
6、: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还有氯化钾。文字表达式如下:二氧化锰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加热多媒体出示:三个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加热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二氧化锰过氧化氢 水 +氧气二氧化锰氯酸钾 氯化钾 + 氧加热讨论:分析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归纳:上述三个反应都是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其特征是一变多,而化合反应是多变一。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 78、氧气 21、其他气体和杂质12、如图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气泡在导气管口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气体,其目的是A为了检验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B为了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C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破裂3(课本上的习题 2 选择题)4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总结;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有何收获?五、布置作业1、P 41 1、32、家作 4六、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