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专题一检测.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189112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检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检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一检测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和 第 II 卷的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第 I 卷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第 II 卷一起上交。第 I 卷 (选择题,共 69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3 小题,每小题 3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

2、.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2.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 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范文澜)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3著名历史学者李慎之在“封建”一词不可滥用一文中写道:“历览前史,中国的封建时代恰恰是人性之花开得最盛最美的时代,是中国人的个性最为高扬的时代。”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兼相爱,交相利” B“天行有常”C“天人感应” D“存天理,灭

3、人欲”4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下列观点与理学家的思想明显不符的是A“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正君心,立纪纲,亲贤臣,去小2人”5“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学理论C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

4、,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B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C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 D. 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7.下图分别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这些都表明A商家均以仁爱作为打造品牌的工具 B孔子思想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行为准则C国人对社会和谐发展的真诚祈愿 D只要弘扬传统道德就能实现社会公平8.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江流

5、天地外,山色有无中9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出现的“百家争鸣”A使儒家学说引领学术潮流 B与学术下移同步进行C普遍重视礼乐的规范作用 D导致中国社会的分裂动荡10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3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11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

6、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12、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它在不同时期得到了不同阐释,儒家思想因而成为渊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孟子发展出了仁政思想 B.“二程”以为天理与仁密切相关C.朱熹认为仁是天理的反映 D.黄宗羲批判了君为臣纲的仁学思想13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 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是A发

7、明本心 B格物致知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14、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15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表明他A强调“大一统” B主张顺应自然 C推崇法的作用 D相信天人感应16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4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或法治17.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

8、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A光大儒家 B恢复礼乐秩序 C建立教育体系 D加强中央集权18、春秋繁露曰:“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材料主张的思想是 A、君权神授 B、天人感应 C、天人合一 D、大一统19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这两种思想都注重A调节人际关系 B倡导重义轻利 C讲究尚贤选能 D区别等级名分20“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这佛家偈语提倡的修炼方式类同的是A无

9、为寡欲 B格物致知 C内心反省 D经世致用21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 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 不算人类文化之高贵产品。”他评价的是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C李贽的焚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22、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此举A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 B履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C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D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之争23、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凝聚成对皇

10、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农民战争也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真正对这种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之“屠毒”者、“敲剥”者、“大害”者的人物及其著作是A董仲舒春秋繁露 B顾炎武日知录C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D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5(友情提醒:请将第 I 卷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第 II 卷 材料解析题(共 51 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4 题,共 51 分。24(14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

11、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材料二 “从根本上讲,儒家思想认为,社会治乱的根本在于人心,因此,要从根本上达到社会的治理,就应当从人心的治理入手。光靠法制和制度的健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治乱问题。重视人心治理的儒家学说在这方面则显然略胜一筹。这也是为什么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之后,统治者在百家中把以重视人心治理的儒家思想定为一尊的原因之一。” “爱智慧”的哲学与“ 实用主义”的儒家 兼谈西方儒学研究的误区材料三 易白沙(新文化运动时期学者)认为:为什么专制君王要独尊孔子而不抬举别人呢?从根本上讲,不得不归咎于孔子之自身。其一,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其

12、二,孔子讲学不尊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其三,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口;其四,孔子但重作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材料四 18 世纪法国一批学者高度赞赏孔子,几乎认定孔子是个完人。大思想家伏尔泰从 18 世纪后期起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做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同时代人“矮化”孔子的原因。(4 分)(2)依

13、据材料二、三,中国的专制统治者为什么独尊孔子和儒学?(4 分)(3)材料三作者对孔子持什么态度?其目的何在。(2 分)6(4)根据材料四,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2 分)(5)导致上述材料对孔子持不同观点的原因是什么?(2 分)25(12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

14、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以乏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弘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方且割万有,专

15、己私,侈身臂,矜总持,不纵以权,不强其辅,则所以善役天下而救其祸者,荡然无所利赖。 王夫之黄书材料四:16 至 17 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他认为君主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 分)(2)针对材料一存在的现象,顾炎武提出何种解决方法?理由是什么?(3 分)(3)材料三中王夫之实际上是否定了当时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2 分)7(4)综合材料一、二、二,指出三者思想的共同之处。结合材料四,从政

16、治、经济方面分析产生这种进步思想的原因,并对其作简要评价。(5 分)26(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

17、录原君【材料四】夫治天卞犹曳大木焉,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其实质是什么?(2 分)(2)材料二又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与材料一相比有何进步性?(2 分)(3)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基本政治观点。这一主张有何迸步性?(2 分)8(4)据材料四概括黄宗羲提出的限制君权的具体办法。(3 分) (5)材料三、四与材料一相比

18、,政治思想有何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3 分)27.(13 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材料三: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李贽焚书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藏书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4 分)

19、(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4 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 分)(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1 分)9考试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D B A C C D C C B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D A D B A D A A C2123 DCC24. (1)当时百家争鸣,各学派之间相互攻诘;孔子思想不适合当时社会变革的需要。(4 分)(2)儒学重视人心治理,有利于解决社会治乱问题;孔子尊君权,易于形成君主专制;孔子不许问

20、难,易于形成思想专制;孔子思想易于为民贼(专制君主)所利用。(4 分)(3)否定态度。反封建专制。(2 分)(4)儒家的某些观点是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儒家思想注重道德的说教。(2 分)(5)原因:时代背景和阶级属性不同。(2 分)25 (1)观点:抨击君主专制;(1 分)职责:应当是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使“天下为主,君为客”(1 分)(2)方法:分天子之权;(1 分)理由:集权导致混乱;天下之大;(2 分)(3)家天下、世袭等级制、中央集权制。(任答两点,得 2 分)(4)共同:抨击君主专制;(1 分)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21、萌芽出现。(2 分)评价;积极,促进了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为反对专制斗争起了推动作用。(1分)消极:提不出新社会方案,思想不完善,无法实现。(1 分)26(1)君权神授(1 分)实质:为皇权披上神圣外衣,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1 分)(2)君权天制(天人感应)。(1 分)进 步性:警戒皇帝,限制君 权。(1 分)(3)“天下为主君为客”,或:君10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1 分)进步性: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后世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作用。(1 分)(4)君臣平等共治;置相,用相权牵制、分割君权;以“学校”作为舆论监督的民主场所。(3 分)(5)由君主专权到限制君 权,君臣之 间由主奴关系到君臣平等。(1 分)原因:明代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腐朽性进一步暴露;商品 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民主思想萌生。( 2 分)27(1)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大一统。(2 分)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2 分)(2)主张:“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或写宣扬封建纲常、封建道德规范)。(2 分)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2 分)(3)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4 分)(4)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趋时更新。(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