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学.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195819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艺术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环境艺术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环境艺术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环境艺术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环境艺术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园林:1.概念: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园林的定义: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运用一定的技能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园林的构成要素 水体 土地 植物 建筑.园林的类别:(1)古代园林;帝王的宫苑;贵族、官僚、地主和富商在城市里修建的宅园和郊外修建的别墅;寺院所属的园林和官署所属的园林等。(2)现代园林;(一)风景名胜区;(二)公共园林;包括公园、街心花园、小游园以及道路绿化等。(三)专用绿地;包括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等单位的庭园。(四)

2、街坊绿地;包括宅院二、园林学园林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很强的边缘科学,园林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观三个层次。1.传统园林学:主要包括园林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分支学科。2.城市绿化:是研究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确定城市绿地定额指标、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公园、街道绿地以及其它绿地的设计等。3.大地景观:是把大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当作资源来看待,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审美效益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和规划。在开发时最大限度地保存自然景观,最合理地使用土地。园林学包括的范围:1.植物学及相关知识;2.文学及艺术相关知识; 3.园林工

3、程及建筑;4.地理及风景地质;5.心理学;6.哲理;7.经济管理学;三、景观及景观学:不论是地理学、规划学、生态学、社会学、或者历史学中都对景观有着不同的解释。地理学将景观看作为区域概念,认为景观是区域内物质和非物质的现象综合,并且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与风景;建筑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流循环的载体; 旅游学家把景观当作一种资源; 关于景观的概念,俞孔间认为: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

4、印。景观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因而可被理解和表现为: 1、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2、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3、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4、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根据解决

5、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观设计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即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 ,前者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而对这个特定地方的设计就是景观设计。四、园林美:园林美的特征:1.自然美:凡不加以人工雕琢的自然事物,其声音、色泽和形状都能令人身心愉悦,产生美感,并能寄情于景的,都是自然美。2.生活美:环境、微域、避免噪音、植物种类丰富、方便的交通、适宜的建筑物。3.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生活美的高度提拔。园

6、林美应以自然美为特点,与艺术美和生活美高度统一。五、园林艺术:1.定义:园林艺术是主要研究园林创造的艺术理论,其中包括园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园林设计的艺术构思和总体布局,园景创造的各种手法、形式美构图的各种原理在园林中的运用等。2.园林艺术的特点:(一)园林艺术是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二)园林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三)园林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四)园林艺术是融汇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第二节 规划形式规则式、自然式、规则不对称式、混合式四种形式。1.规则对称式:(以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宫廷园为代表)特点:强调整齐、对称和均衡。有明显的主轴线,主轴线两边的布置是对称的,因而要求地势平坦,若

7、是坡地,需要修筑成有规律的阶梯状台地。2.规则不对称式:构图是规则的,所有的线条都有轨迹可循,但没有对称轴线,空间布局比较自由灵活。林木的配植多变化,不强调造型,绿地空间有一定的层次和深度。这种类型较适用于街头、街旁以及街心块状绿地。3.自然式:(以中国的山水园与英国的风致园为代表)特点:没有明显的主轴线,其曲线无轨迹可循,地形起伏富于变化。4.混合式:混合式园林是综合规则与自然两种类型的特点,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形式应用于现代园林中,既可发挥自然式园林布局设计的传统手法,又能吸取西洋整齐式布局的优点。其手法是在较大的现代园林建筑周围或构图中心,采用规则式布局;在远离主要建筑物的部分,采

8、用自然式布局。七、园林风格:1.定义:园林风格是指反应国家民族文化传统、地方特点和风俗民情的园林艺术形象特征和时代特征。(1)反应不同国家的风格特点(2)不同时代的风格特点(3)反应地方特点(4)个人风格a.同一规划形式下地域差异产生的风格差异:b.中国园林的地域特色:中国园林的地域特色,从大的范围可以划分为北方园林特色和南方园林特色两大类,细分可分为南北兼具特色、岭南园林特色等。对北方、南方、岭南三个地域的园林特色素有“北雄、南秀、岭南巧”的描述。一)北方园林 北方园林以北京为中心,受南方园林的影响,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对水的利用上。成功的北方园林都注重对水的应用。 总体来讲北方园林的

9、特色,主要体现在皇家园林上,一是平面布局比较严整,二是体量比较庞大,三是色彩比较富丽。因此,敦实、厚重、封闭,富贵气固存,而庸俗之处也在所难免。(二)南方园林 总体来讲,南方园林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私家园林上,一是平面布局比较灵活;二是建筑体量比较小巧;三是色彩比较淡雅;所以清雅、秀丽、轻巧、通透、开敞,其书卷气固在,而寒酸简陋也难免。(三)南北园林的介体扬州园林 扬州园林始见于汉代,扬州园林既有皇家园林金碧辉煌、高大壮丽的特色,又有江南园林的建筑小品,自成一格。因此扬州园林既不同于江南园林,又有别于北方园林,而园的风格则两者兼有之。扬州园林形成原因:1.人为因素:追求豪华,炫耀富有,附庸风雅;还

10、含有招待众多宾客作为交际场所之意。2.自然因素:花木:花木易于生长,由于地理原因,同一品种的植物姿态有别于南北方。石:扬州不产石,因此石材多引自外地,集合百家特色。建筑:外观介于南北之间,内部结构兼具两者之长。(四)岭南园林 1.地理位置:岭南之五岭以南,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州全省、广西东部及南部。有五岭为屏障,南邻南海,多山少地,河网纵横,受着强烈阳光的照射和海陆季风的影响,具有优良的气候条件。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 2.特点:(1)建筑:重在选址,不以华丽夺人,而以素构取法,抒发简朴清新的岭南气息。(2)平面布局与园林建筑的构建:底层平面成“

11、H”形状,中间为厅,四角为室,厅前厅后为庭院。岭南私家园林中各类建筑的组合布局,不像北方园林、江南园林那样采取散放布局,而是接踵而至。外墙的减少可以消减室外暴晒的热辐射。一旦建筑之间需要带型联系时,也不轻易采用空廊形式,而采以“冷巷”“桥廊”之法处之。园林建筑常与水面结合,建筑紧依水面,通过水体形成降温阴凉的小气候。(3)地域性植物和地域性材料的应用(4)雕饰的应用:龙、鳌鱼、龙鱼、鸟(5)正脊不像北方那样的横直线,而是两端高翘如船型脊,形成屋脊曲线。第四节 中国古典园林一、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以山水造景著称于世。中国园林的两种主要形式:人工写意山水园和自然山水园。人工写意山水园:人工山水园即在

12、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摹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这类园林均修建在平坦地上,它们的规模从小到大,包括的内容也相应由简到繁。自然山水园:自然山水园一般建立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规模小的利用天然山水的布局或片段作为建园基址,规模大的则把完整的天然山水植被环境圈围起来作为建园基址,然后利用原始动植物,再配以人工繁育的花木鸟兽和建筑营构。基址的原始地貌因势利导作适当的调整、改造、加工。中国的自然山水园的创作原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与美学意念在园林艺术中的具体体现,即纯自然与天地共融的世界观的反应。自

13、古以来,中国园林以山水园的特色著称。是在山水创作的基础上,根据园景立意、构思和功能要求,因山就水布局亭台楼阁、花草树木,使之互相协调地构成符合自然规律的环境空间,以回归自然,并展现高于自然的艺术境界。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力求神似2.蕴含传统文化中国古典园林享有“凝固的诗” 、 “立体的画”的盛誉。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一)构图之本中国诗文(二)园林景观的诗化文学品题匾额的类型1.描述性2.象征性3.表意性(三)诗文在园林流传过程中的影响概括为:园借文存,园借文传,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园林借助于诗文流传于后世第二,园林的

14、修复重建,依据诗文的题记第三,因文而存的毕竟为数甚少,大量的古园虽已不复齐全甚至已废,但是通过诗文可以让我们驰骋想象,品味她往日的风采神韵,是以园赖文而传。(四)文学与园林相互作用的关系a.文学是园林创作的源泉b.文学是园林的理论基础(五)绘画之道与构图之理(1)立意 造园中立意是指“因地制宜”的规划思想,称为“相地” 。(2)取舍(3)虚实(4)透视(5)掇山叠石三、传统构景艺术方式1.以人工造景为主,天然景观为辅特点:不是直接欣赏自然,而是把自然风景高度概括和提炼,利用山石、水池、树木、花草等自然素材,构成象征性的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2.以天然景观为主,以人工为辅特点:以自然的山水作为风

15、景主体,人工艺术的建筑庭园只是作为大自然山水的烘托和陪衬,二者相得益彰,天然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3.人工对环境的加工程度对两种构景方式的影响: 在此两种构景方式中,人工对环境的艺术加工程度,起着不同的作用:前一种构景方式或是通过写意手法再现自然山水,或是以人工点缀美化建筑环境;后一种构景方式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通过“屏俗收佳”的手法,剪辑、调度和点缀山林环境,使景色更加集中,更加精炼,从而美化自然山水,创造出高于自然的优美环境。四、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对世界的影响我国造园系统是世界三大造园系统之一(中国、古西亚、古希腊)素有“世界园林之母”之称第三节 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及特征一、现代园林的发展趋

16、势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是与生态保护运动相结合,强调引入自然,回到自然。二、现代园林的特征1.把过去孤立的、内向的园林转变为开敞的、外向的整个城市环境,从城市中的花园转变为花园城市,就是现代园林的特点之一。2.园林建筑密度减少了,以植物为主的景观取代了以建筑为主的景观。3.丘陵起伏的地形和建立草坪,代替大面积的挖湖堆山,减少土方工程和增加环境容量。4.新材料、新技术、新的园林机械,在园林应用越来越广泛。5.增加生产内容、养鱼、种藕以及栽种药用和芳香植物等。6.强调功能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用生态的观点去进行植物配植。7.体现时代精神的雕塑,在园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第四节 施工养护管理与规划设计的

17、关系一、项目规划流程(一) 、招标甲方发布项目信息,公开招标,乙方投标。(二) 、实地测量乙方投标后,对实地及外环境进行测量、记录。(三) 、绘制底图乙方将所测量的结果,反馈到图纸上。(四) 、初步设计乙方对项目进行初步的规划设计,确定方案主题、内容、规划形式。(五) 、方案汇报,竞标各乙方将各自的方案相甲方汇报,进行公开竞标。(六) 、详细设计竞标成功的乙方,对方案进行详细设计,把详细内容反馈到图纸上。(七) 、施工图绘制方案确定后,绘制详细施工图:包括总图、放线图、绿化、铺装、建筑等。(八) 、工程预算根据施工图进行工程预算。(九) 、施工依据施工图进行项目的施工阶段。(十) 、养护管理后

18、期一定的养护管理。二、施工养护管理与规划设计的关系(一)规划一经落实到地面,就难以改变,因此在做规划时必须慎重,反复推敲。(二)施工是实践设计意图的开端,但是由于构成园林的各种素材,如地形、地貌、山石、植被等,它们不像建筑中的一砖一瓦那样规格一致,假山石和植物有大小之分,形态各异,无一类同,在设计中很难详尽表示,必须通过施工人员创造性的去完成。(三)养护管理是实现设计意图的完成。第一章 造景基础第一节 地形改造的作用及其类型园林陆地的划分标准1、平地:坡度约为 1%-7%,其中须有大于 5的排水坡度。2、坡地:缓坡:坡度在 8%-12%之间,一般仍可作一些活动场地。陡坡:坡度在 12%以上,可

19、作为观众的看台,或植物的种植地。坡度超过 40%时,自然土坡不宜稳定。草坪的坡度最好不要超过 25%,土坡的坡度不要超过 20%。3、山地:包括自然山地和人工堆山叠石。山地的坡度一般大于 50%,山能构成风景,组织空间,丰富园林的景观,在园林中起到骨干作用。 第二节 堆山一、假山的定义及其分类:假山:是以天然真山为蓝本,加以艺术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山的景观。它以造景和游赏为主要目的。假山通常是土石相间的,可分为以土为主,以石为主两种类型。本来假山是从土山开始,逐步发展到叠石为山的。假山的常用手法:大山用土,小山用石 二、假山的堆叠艺术:1.要有宾主要突出群山中的主山和主峰。在群山和群峰之间,

20、都要高低错落,疏密有度。峰与峰之间要互相呼应,掩映和烘托,使宾主相得益彰。2.要有层次:层次有三一是前低后高的上下层次,山头作之字形,用来表示高远;二是两山对峙中的峡谷,犬牙交错,用来表示深远;三是平岗小阜,错落蜿蜒,用来表示平远。3.要有起伏:山势既有高低,山形就有起伏。一座山应具有山麓、山腰、山肩、山头、山坳、山脚、山阳以及山阴之分,这是一山本身的小起伏。山与山之间有宾有主,有支有脉是全局的大起伏。山麓:山麓指的是山坡和周围平地相接的部分为山麓。这个地形转折线常常是一个过渡的地带,山麓常为厚层的松散沉积物所覆盖,被称为山麓带。 山腰:山腰指山脚到山顶的部分。 山肩:山的某一部分上部或下部都

21、显得峻急,中部却是缓平,这一缓平地带称做山肩。 山头:山顶山坳:通常指在跨越分水岭山脉高处的要隘,山间平地。两山之间的部分。山脚山阳:山坡向阳的一面,山的南侧。山阴:山坡背阴的一面,山的北侧。4.要有来龙去脉5.要有曲折回抱6.要有疏密、虚实布置假山要有疏密相间和虚实相生。疏密相间,要做到疏而不见空旷,密而不见拥斥。三、中国园林叠山造景的特征1.叠山艺术的品评标准:“瘦、皱、漏、透”四字,主要评价峰石的分体形象特征;“丑、清、顽、拙”四字,主要评价峰石的整体形象气势。2.石质不同,景观各异:假山叠石从其所用石质原料来分,主要有湖石、黄石、英石三种。3.行望游居,功能齐全:园林中的假山应创造出可

22、行、可望、可游、可居等多种功能。4.山之大体,更宜散漫:在堆筑假山之前,对假山的峰、顶、峦、岭、岫(峰峦,山或山脉的峰顶) 、崖、岩、峪、溪、涧,都要布局在胸。5.一石代山,多方胜景:小中见大。6.有真为假,做假成真:以则然山景的意境来堆筑人工假山,人工假山就极像自然真山,力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7.就地取材,因材制宜:选石的准则,要求因地制宜,尽量取近,力壁远择。8.妙在得乎一人:要堆筑出艺术性高的假山,必须聘请具有高超艺术造诣和丰富建园经验的建筑师或建筑师群体。四、假山在园林中的布局第一种类型:把假山作主题建筑的对景处理。第二种类型:把假山布置在园地的周围。第三种类型:把假山布置在园的一角

23、第四种类型:假山在园内成“之”字型布置,把园分隔成既相互封闭,又相互流通的大小空间,保持空间的相对独立性、空间特色和空间景观深度,创造出林泉丘壑之美。第五种类型:在山水结合的构图中,如果以山体为主,水为辅,则山体宜临水面,造成峭壁悬崖,悬葛垂萝与水中倒影,虚实相辅,景色更加深沉。如以水为主体,则在山水结合中,居于辅助地位的山,应离岸有一定距离第六种类型:把假山布置在主要出入口的正面,第七种类型:以粉墙为背景,嵌石于墙内,饰以树木花草的做法,即把三度空间的山石作二度空间反映,可产生更浓的画意。第三节 置石一、定义:置石:园林中除用山石叠山外,还可以用山石零星布置,作独立或附属的造景布置,称为置石

24、或点石,二、置石的方式:1.特置2.对置3.散置4.群置第四节 山石与其它方面的配合一、山石与墙面结合二、山石与园林建筑结合三、山石与室外楼梯结合四、山石蹬道五、山石器设六、山石与植物结合七、其它第二章 风景艺术第一节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二、景的感受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三、景的观赏(一)赏景的视觉规律两个影响观景的因素:观赏点:游人在观景时所处的位置称为观赏点或视点。一般安排在主景物的南向。观赏视距:而观赏点与被观赏景物之间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二)观赏方式(1)识辨视距正常人的清晰视距距离为 25-30 米,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距离为 30-50 米,能识别景物的视距为 250-270 米

25、,能辨认景物轮廓的视距为 500 米,能明确发现物体的视距约为1300-2000 米,但这已经没有最佳的观赏效果了。至于远观山峦、俯瞰大地、仰望太空等,则是畅观与联想的综合感受了。(2)最佳视阈人在观赏景物时,有一个视角范围称为视阈或视场。人的正常静观视阈,垂直视角为 130、水平视角为 160。但按照人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视角小于 30、水平视角小于 45。超过此范围,就要转动头部或转动眼珠以扩大视域,但并不是所有景物都需要明视距的,因为有些景观适合远视,有些景物适于朦胧欣赏。(3)适合视距a.欲将景物的高度纳入最佳垂直视阈,其适合视距为: D=3.7(H-h) H:景物高;h:人眼高;

26、建筑师认为,对景物观赏的最佳视点有三个位置:景物高的 3 倍距离、景物高的 2 倍距离、景物高的 1 倍距离。景物高的 3 倍距离,是全景最佳视距;景物高的 2 倍距离,是景物主题最佳视距;景物高的 1 倍距离,是景物细部最佳视距。 b.欲将景物的宽度纳入最佳水平视阈,其适合视距为: D=1.2W当景物的高度大于等于宽度时,适合视距按公式 D=3.7(H-h)计算;粗略计算,大型景物,适合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 3.5 倍;小型景物,则适合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 3 倍。当景物的高度小于其宽度时,应比较 D=3.7(H-h)与 D=1.2W 的值的大小,以大的值作为适合视距的取值标准。 (二)观赏方式

27、1.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第二节 景观的艺术处理一、主配手法主景:在园林绿地中起控制作用的景叫“主景” , 配景:配景起衬托作用,可使主景突出突出主景的手法有:(一)主景升高(二)把主题放在主轴线的端点上(三)动势向心(四)空间构图重心二、层次手法景色的空间层次模式可分为三层,即前景、中景与背景;也可分为近景、中景与远景。三、借景手法借景是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可透视、感受的范围中来,称为借景。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而借四、景观组织手法 景观组织手法有对景、透景、障景与隔景等。五、前景处理手法 前景处理手法有框景、夹景、漏景和添景等。第三章 园林色彩构图第一节 利用天然色彩美化

28、环境一、光对景物色彩的影响二、空气透视与色消失的景观效果三、利用气象变化的自然色彩组成景观四、利用山石、水体和动物、植物等的天然色彩美化环境第二节 利用人为色彩美化环境园林建筑的色彩具有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我国现代园林建筑已突破传统色彩的束缚,在色相上化繁为简,在饱和度上变深为浅,在亮度上以明代暗。配色要点:(1)建筑用色要考虑建筑性质、环境和景观要求,三者要结合考虑。(2)用色者必须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才能有创新、不落俗套。第三节 色彩的艺术处理(一)单色处理或类似色处理(二)对比色处理(三)调和色处理(四)渐层(五)中性色的运用(六)色块的镶嵌应用(七)多色处理第四章 园林建筑及小品第一节

29、 园路园路:是园林绿地构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各景区、景点以及活动中心的纽带,具有引导游览,分散人流的功能,同时也可供游人散步和休息之用。一、园路的类型园林道路按其性质和功能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游步道三种类型。1.主干道:主干道是园林绿地道路系统的骨干,与园林绿地的主要出入口、各功能分区以及风景点相联系,也是各区的分界线。主干道的宽度为 4-6 米,一般不超过 6 米。通常视园林绿地规模大小和游人量多少而定。2.次干道:一般由主干道分出,是直接联系各区及风景点的道路,以便将人流迅速分散到各个所需去处。次干道的宽度为 2-4 米,要求能通行小型服务车辆。3.游步道:是引导游人深入景点,是寻胜探幽的道路,多曲折布置。一般设在山岔、峡谷、水涯、小岛、丛林、水边、花间和草地上。游步道是最接近大自然的道路。游步道的宽度为 1-2.5 米。三、园路系统规划园路的规划形式是道路系统规划的依据,而规划形式是根据地形地貌、功能分区和景色分区、景点以及风景序列等要求来决定的。 “因景设路,因路得景”是中国园路设计的总原则。园林道路的艺术布局:1.交通性和游览性2.主次分明3.因地制宜4.疏密有致5.曲折迂回园路曲折迂回的两种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