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冰下不是虚无,有一团火在燃烧,他不甘在寒冷的黑夜中死寂,他相信春天是有的:今天是鲁迅先生 130 周年诞辰。三年前,我开始走近鲁迅,抱着年轻的骄傲 想在了解的基础上,有 “气场”地向 others 说明为什么自己不喜欢鲁迅一年后,即两年前,我写下这篇文章,骄傲受伤了,生命却从此发现了光。我最喜欢的鲁迅作品坟前六篇 人之历史、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以及娜拉走后怎样;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中的孔乙己、阿 Q 正传;小说集彷徨中的祝福、在就楼上、孤独者、伤逝;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他,包括两地书、关于珂勒惠支的版画、关于爱罗先珂的童话等。我最喜
2、欢的鲁迅研究者钱理群、王富仁、林贤治、高远东,因为他们的研究,也因为他们的深情;都深有启发;最后,萧红写的回忆散文也很真诚,把鲁迅先生表现得很生动、活泼;周作人关于鲁迅先生的论说,我至今存有偏见,但,不久即将重新阅读,希望有新的感受。无论我是一个如何“倔强”的女生,我也不得不承认:我走近鲁迅原只是去年的事情而已说实在话,以前我不喜欢鲁迅,甚至排斥鲁迅,所以也从来不主动去读“鲁迅”, 他凭什么对所有东西都指手画脚的,难道他连“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的简单道理都不懂么,他眼里怎么就似乎没有过“美好”的东西回想起自己往日的“激情慷慨”,真是好笑又尴尬,因为谁会预想得到今日的我竟是一个因为并且只因为“鲁
3、迅”而决心去读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的中文系学生呢?(一)要梳理我之鲁迅观为何有如此大转变的原因,恐怕还得由我之“被迫”读鲁迅说起。是的,我以前不喜欢鲁迅,但是我却很是喜欢周作人。但是,众所周知,周作人是一个有“政治污点”的作家,在一些话语体系里他甚至是“堕落知识分子”的头号代表,然而,一直以来做着“好梦”的我却迷醉般地陷入了他小品文唯美飘逸而略带苦涩忧伤的魅力深渊之中 甚至很是有种“相见恨晚”的遗憾对比起鲁迅作品里的“横眉冷目”,周作人的小品文确乎更容易为青春期正充满幻想的少女所接受和热爱。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大二上学期彭小燕老师 “周作人研究”的课上,我记得我上该课的第一次发言就很是自信地表达了
4、自己对周作人小品文的热爱和佩服,当然也连带说了几句“批判”鲁迅的话 大致内容如本文开始说阐述的那样可是,彭小燕老师的一句话“刺痛 ”了我,她说:“如果你没有认认真真地读过鲁迅,尤其是他的野草,你就没有资格去批判鲁迅”(大致是这个意思吧,原话记不清了。)约莫还是“傲慢”起了催化作用,我记得非常清楚,我那节课上就决定了非去“认认真真地”读读鲁迅不可,而且首先读野草!然而,戏剧性的情节出现了,我不自觉地被“野草”紧紧地纠缠住了而野草给我的第一个冲击波来自秋夜中关于“小粉红花”的描写:“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
5、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真的,当时“惊呆”了:这语言多么诗意啊,而这“小粉红花”说的明明白白不正是我自己吗,即使明知道社会上有着许许多多并不光明的现实存在,却仍然喜欢做梦,梦见春天、梦见蝴蝶、梦见蜜蜂?几乎是“一口气”地读完了野草,紧接着是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两地书与其说鲁迅给我的是一种“破灭好梦”的恐惧,我更愿意说鲁迅通过其作品为我打开了一扇神奇而此前一直紧闭着得门,走进门里,我看到的一切都深深地撼动着我年轻的心灵,我不再满足于幻想中的“好的世界”,不再满
6、足于“平安”却也“悲凉飘渺”的青春,更不满足于自我往日的生命状态 我告诉我自己,是时候要直面真实的社会了,麻醉自己庸庸碌碌还是激荡青春创造价值,必须做出选择 惨淡也罢,绚烂也罢,我要用我自己的方式去“与鲁迅相遇”,去经营自己的人生。(二)已经开始在读鲁迅全集了,关于那感受,我自己曾经写过一首题为未眠的小诗来表达,诗文如下:风声满山月半弯,独照东边小角楼。试问伊人怎未眠,梦里竟是火烧冰。可见,眼下我的感受是很纯粹和一面的,虽然我也隐约感觉到其中有许多需要更加理性对待的地方,我也知道只有以后真正遭遇生命困境和社会黑暗的时候,我才能更深切地走进鲁迅理解鲁迅,但是,在这里我所表达的确是现在的我一个 2
7、1 岁的中文系学生 的“鲁迅观”,“而已”。(三)鲁迅“是一个反对民族主义的土生子,一个反对爱国主义的爱国者,一个反对传统文化的叛逆者,一个反对一切压迫和奴役的解放者,一个反对集体霸权的个人主义者;在他的灵柩之上,从此永久性地盖上了一面旗帜:民族魂。”1林贤治先生对鲁迅的这一总结性的评述,个人是基本赞同的,但是相对于这有点“解构”味道的评述,我更加愿意说:鲁迅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他的心灵无时无刻不被周围悲惨的社会现实所激荡和刺痛,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黑暗中国及其苦难生民的伤与痛、血与泪、耻辱与愤怒、挣扎与沉沦,他的生命实践是一个良知者、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对社会苦难和人民悲苦的勇毅担当和坚决抗
8、争,集中地投射出他对“民族和民众的生存境遇”2至真、至诚的普罗米修斯般深沉的爱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鲁迅方才真正称得上是“中国的脊梁”和“民族魂”!从以上的言说中不难看出,我是倾向于从知识分子之“独立精神和关怀激情”3的角度来阐述“我之鲁迅观”的,因为,我始终认为一个伟大人物所有的生命践履都必然是建立在其独特的生命渴望和生命气韵之上的,并且只有深入地挖掘和体会其生命内里蕴藏着的意志精神才可能比较本质地体会到他深厚而持久的魅力所在我认为,“回到鲁迅那里”的本质意义也正是在这里。而精神轨迹之形成又是不能离开时代历史的现实而凭空产生的,所以,说鲁迅必不能离开其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唯有在这硕大的背景的
9、衬托下才会真正凸现出鲁迅的整体形象和生命之路。翻开历史,展现在我们眼前的 20 世纪之中国俨然一个“看不到尽头的茫茫黑夜”4,这昏昏沉沉的夜里笼罩着漫无边际、令人窒息的奴役压迫、生命屠戮和思想禁锢,寒烈的空气中纠缠着沉郁悲凉、难以言说的物质苦境和精神虚无,一幕幕生死挣扎的悲剧血肉飞溅、惊心动魄而在这个时代的黑越越的大背景下,鲁迅自我的生命遭遇又是另一番煎熬和苦辛:祖父入狱,家庭没落,父亲病逝,经济拮据,一个大家庭的沉重的担子过早地落在了作为长子承孙的鲁迅的身上,使他在少年时就饱尝人生的苦涩并过早地看见世人的冰冷面目;南京求学,留学日本,“把灵魂卖给鬼子”5;被迫回国,接受母亲赠送的礼物 一段无
10、奈的、毫无感情的封建包办婚姻,并为了生计早晚奔波,甚至灵魂也渐滑向了一条“自我麻醉”的不归之路 在这 “废墟与荒坟”似的社会中,经历着生命逐渐枯萎与意志悄悄沉沦的生活,用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中的话来说,鲁迅的一生似乎“就是走投无路的一生 ”。然而,鲁迅之成为鲁迅,就在于他并没有在深渊似的虚无中沉将下去,而是在这看似“走投无路”的境地中凭借旺盛的生命力量和坚韧的生命意志自觉承担和积极反抗,并且勇敢地将自己的顽强的生命之根愈来愈深地植入到了旧中国沉重的土地中去,直达旧中国物质和精神双重黑暗的最深处 鲁迅自觉选择了一条和“摩罗诗人”一样的“精神界战士”之路,他终其一生都在用他的思想和文学“对于
11、根深蒂固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令其动摇”6。而“所谓旧文明”于洞见一切的鲁迅来说,却并不只狭隘地指向封建专制主义下伦理道德对人性的奴役压迫,而是广泛、深刻、犀利地直夺社会上“吃人”的恶现象的咽喉。所谓“吃人”,不单指专制社会对个人从生存到发展的各种“天赋人权”的野蛮剥夺和肆意践踏,也指个人自己“吃”别人、也“吃”自己,即一方面成为“刽子手”,帮忙“杀人”、筹办“人肉筵席”和分享“人肉大餐”,另一方面则自己已习惯于猪狗不如的奴隶处境,麻木冷漠,沉沦“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死的悲哀”7概括地讲,这“吃人”现象指向的是社会上所有的黑暗以及掩盖黑暗的行径,无论这黑暗和掩盖的力量来自何方,鲁迅都举起“战
12、士”的投枪使之颓然倒地。但是,战斗着的鲁迅并不是一个冷冰冰、高高在上的批判者,正如其幼年时“大家都赢”的善良天性,鲁迅的魅力还在于其精神内面对于贫苦大众的深挚的关怀,而这和他那个著名的“生存、温饱、发展”的“生命三段论”是紧密契合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并不完全赞同一些传统鲁迅小说评论片面地说鲁迅阿 Q 正传、孔乙己等小说“尖锐批判了旧中国的国民劣根性”,因为我认为这些评论都恰恰忽略了鲁迅对其笔下所有不幸人物的厚重的、深切的同情。但是,历史的悖论却是,鲁迅全生命的为民族和民众的悲苦境遇而战斗,非但没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反而被视为“社会的异类到处碰头 弄得创伤遍体,而终至于被一切人流放”8 ,
13、战士的鲁迅遭到了来自上、下、左、右、前、后等各个方面的敌人的“围剿”,尤其是知识分子内部的分裂、变化和夹杂着谩骂、诬陷的“内战”,更是让鲁迅陷入了一种“荒原野狼”9式的毫无支援的独战处境,因为他选择的是一条“精神独异者”的道路,破灭了许多人的“黄金世界”和平安“好梦”,揭露了一个为人们所不乐于接受的真实残酷的世界,并且采用了“一种与人们相悖的态度和方式对待这真实”10。然而如果仅从这点来定义鲁迅的一生是走投无路的、绝望的,就未免太不切入事情内里了,因为即便是这“孤独”之境也是鲁迅灵魂深处的自觉的选择 正是鲁迅自己拒绝了通往逍遥、美丽、舒适的 “好的世界”的路,而选择肩负起时代黑暗的闸门,承受严
14、冬凛冽的狂风,正如他自己在华盖集的北京通信里所宣告的“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试问,这样勇敢而坚决的选择不是我们一直所呼唤的“高贵”的表现是什么?(四)可以说,鲁迅的一生都始终“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11,他用自己坚决不返的生命践履,创造了自我生命真正不可磨灭的意义价值,并保持了一个现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最宝贵的尊严和人格,为“中国人的思想、趣味”12燃起一束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时刻
15、灼烧着人们的心灵,促人们反省和奋斗。之于我们现时代的青年人,鲁迅的意义并不静止在他那个独一无二、一去不返的时代,他那叛逆的猛士的“呐喊”穿越泥泞的时空,撼动着我们的青春的心灵,指示着我们的“应当向怎样的目标”13当然不是一条明确的所谓“路”了,而是一种指向生命深处的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启迪 我们正是青年的时候,何妨激情慷慨、意气风发,因为我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14,终有一日我们会 “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15!1 鲁迅的最后 10 年第 205 页,林贤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 4 月第一版
16、。5 鲁迅全集(第一卷)之 呐喊自序,第 437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年 6 月第一版。9 荒原野狼:鲁迅,杨兹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0 年 1 月第一版。11 鲁迅全集(第二卷)之野草 淡淡的血痕中,第 226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 6 月第一版。12 鲁迅全集(第一卷)之坟 题记,第 4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 6 月第一版。关于鲁迅先生,我思索再三,觉得还未有一定的资格予以评说。他是众多作家里面,很值得我钦佩的其中一位。他在文坛上所孕育的丰硕之果,即使教名家们拿着舆论的秤杆,都难以掂量,更何况,我们这一众小辈,岂能承受它沉重的万分之一。孩提时代
17、,看其作品甚为懵懂,但从朝花夕拾中也拾掇了些童年的乐趣,于是,先生童年回忆的作品文风,亦成了我后来进行写作的一个模仿对象;而到少年时代,稍泛读了呐喊、彷徨后,才不知不觉地,开始对其作品思想的深刻性进行小小的钻研。恰在彼时,先生已于我的心里炫射出神圣的光芒,直至读了野草一文,他的整个的最最主要的,体现国民性的创作思想便牢牢地扎根我心。当然,之后的时间,便鲜有接触、了解并认识鲁迅先生的机会,其精神虽还在脑海中升华,其作品的大部分内容却模糊得忆不起来了。所以,这段时间的重读,令我又受了很大的震撼。忽然记起孙郁的被亵渎的鲁迅,里面都是当时文人对鲁迅的一些反面的批评,而到这个时代,想来,要是如此草率进行
18、一番严肃的评价,那或许也会是一种亵渎。不如,仅凭对他的喜爱,随笔作点感想,别太正式了,顺带应了“我之鲁迅观”的题目。我想,先生应该是个很懂得抓住儿童心理的人,倘若在这个和平的时代,他或许会是一位很好很好的父亲。在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一系列关于童年片段的回忆,是那样的真实,甚至令人身临其境,彷佛随他一起去“听山海经”、“捉鸟”一般。如此带有温馨场景描写的文章,我认为可以作为中国式童话的典范,不要崇洋媚外地去关注一些外国公主和王子的故事,那并不现实,只是在心理上空有一个欢喜罢了。即使,有人认为先生的创作是受了苏俄一派的影响,他的文字或多或少带有了些模仿的痕迹,但这不要紧,先生早已将其“中国
19、化”了。这些童年场景的安排,我们是感受得到的,这种童话的色彩也是饱满的,比起“公主和王子”,我们在看了先生的文章之后,孩子们如有条件,会有付诸一些实践的。相比之下,如张爱玲的童言无忌、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一类,或许就处于作者的童年的真实,多多少少带了点海派小资情怀抑或官宦家族情结,甚至还带有少许悲戚的成分在里头,所以,当时的中国,我认为最受启迪的,最能够为大多数孩童所接受并引起共鸣的,还是当推先生的某些追思童年之作。另外,作为一个成年人,作为一个极力倡导女性主义的成年人来说,我觉得先生应该可以被颁个“上海牌男人”的荣誉称号。何谓“上海牌”?即是尊重女性、特别是疼爱妻子的一类新好男人。且勿说他待朱安
20、是个例外,实际最体现 “上海牌男人”特性的,便也在此。面对一场被安排的婚姻,面对一个你不爱的女人,出于对封建社会舆论压力的考虑,先生并未将朱安休弃,而是让她避开了更多是非的议论,即使,封建舆论的蛮流总想找些缝隙来侵入这个痛苦的家庭,在先生与许广平走到了一起的时候,是非了一把,可最终还是冲不垮这个男人。他继续用着文字来宣扬他的女性主义的思想,并以身作则地告诉了人们:第一,对上,我尊重的第一个女性,那就是我母亲,我以孝道,完成了我与朱安结婚的程序,了了母亲心愿;第二,我成功挽救了一个女性,让她尽量避免遭受来自封建制度的名誉摧残;第三,我又令一位爱我的女性享受到了我的关爱,冲出了反对自由恋爱的牢笼。
21、在这种随时都会得罪任意一位女性的时代里面,先生便是将两难抉择处理得如此近乎完美。或许,有些人可能还替朱安感到无辜,其实,那是彼时的社会造就的无奈。假如,先生被迫和她爱了,那即是两份的痛苦,为自由将她弃了,那她的痛苦恐怕应是现状的几万倍。所以说,先生这一步,已是将痛苦降低到最低程度了的。我不由得再次感到钦佩呀!记得好几年前,网上曾有个关于中国名人堆中,老夫少妻的排名。先生与许广平位列第一,而余秋雨与马兰亦在其中。我想,这幸福度最高的,还属于先生的。至于余秋雨大师,虽也是我至崇的偶像,但仅凭他在文革期间的某些举措来分析,老婆与名誉,那还是名誉要紧的。当然,我绝不会以此拒绝了余秋雨大师其悲天悯人精神
22、的熏陶。除此,我本还想谈点关于先生伤逝一文的现实意义。确实来说,鲁迅精神,是永不过时的,鲁迅文章,也永不会过气,因为关于人性方面的思考,乃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过,由于那天课堂上,刘虹蔚老师的一席深刻阐述,让我觉着与我之前所已写了的有很大的共同之处,包括话语、包括例子,等等,皆不谋而合,只是相比之下,我的观点或许还有稍次一些,于是,便不再此处班门弄斧了。鲁迅先生的话题,怕是越聊越多的。还有关于先生是否是当时中国“文坛领袖”的探讨,我想有必要说一两句。领袖概念,不仅是指一个改革中最高的领导者,更重要的,他是能够“为人表率”并“ 为人所表率 ”的这么一个人,而先生其精神的引领,刚好体现了这一点。他
23、的敢于对封建势力批判、敢于向黑暗势力反抗的精神,一直在鼓舞着当时及后来的,甚至是当下的人们,而他文章里面所体现的人性探索的精神,也俨然成了一面旗帜,为我们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可以比较全面而准确一点地说,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坛永远的精神领袖”之一。最后的这个定义,我想算是适合的吧。圣像一旦熄灭了光环,得到的决不是亵渎,而是真正由衷的敬仰和礼赞。鲁迅在中国人的心里,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圣像,而今,越来越多的探索者,从膜拜的跪垫上站起,走过这尊雕像,去抚摸、敲打以至解剖。鲁迅,作为中华民族现代精神的集合体,正在被重新认识,重新雕塑。在这一过程的进行中,我们会愈来愈清晰地看到,鲁迅体内交织着那么多相互矛盾
24、的二重性格,又是我们去进一步开掘、分析与探讨。最终将会发现,正是这些对立统一的二重性格,组成了鲁迅这一伟大而复杂的有机体。鲁迅的言语之间、行动之间以及言与行之间,常常涂满着矛盾色彩。他最喜欢把两个反义的概念、现象并列在一处。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于无声处听惊雷”,“炎天凛夜长”等等。他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常常好像很不一致。他一方面说文艺不能“俯就大众”、“媚悦大众”,说全部大众化“只是空谈”;另一方面又主张“将文字教给一切人”。一会儿肯定“一切文艺都是宣传”;一会儿又说要“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文艺与革命)一面强调“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另一面又说“无产者无论写什么,都有贡献意义”。
25、(二心集.关于小说题材的通讯)他的一些做法也似乎令人难以理解。他到日本留学,是弘文学院江南班里最早剪掉象征封建压迫的辫子的,并且拍了断发照片同时寄给周作人和许寿棠。但是他 1905 年暑假省亲,却装上了假辫子。当日本学生以教员漏题给鲁迅的暗喻侮辱他时,他一面提出强硬的抗议,消灭了流言,另一面却又妥协式地退还了匿名信。他一方面能够宽容那些伤害过他的种种青年、文人,另一面却又坚持着“执滞在几件小事情上”,没有一丝一毫的“费厄泼赖”。鲁迅认为人生是苦的,可他又不肯逃避,而是“专和痛苦捣乱”,在奋斗中寻找乐趣,不像周作人、林语堂等主张无所作为。他认为艺术是苦的,却偏偏抛弃了医学来稿艺术。他对中国的传统
26、文化一方面大加挞伐,甚至主张青年“少看甚至不看中国书,多读外国书”。(华盖集.青年必读书)另一面,却又进行了大量艰苦细致的搜集、整理工作,还写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著作。他既相信未来会有“黄金世界”,又认为“将来会变成现在”,“将来就没有黑暗了么”。既对世人满腔热血,却又总怀着“人心惟危”的念头。他既担心与“害马”的爱情会影响了战斗,却又没能像野草中的“过客”那样拒绝了小女孩的布施总之,他既爽朗,又阴郁;既豁达,又念仇;既果断,又彷徨;既机智,又呆板;既深刻,又幼稚;既诚朴,又狡黠几乎一切中国人视为两极的品行都被他力挽双驹地融为一炉。以上所举的鲁迅性格的种种矛盾表现,并非是他一人所偶然
27、独具的。在许多同时代的先进知识分子身上都可以发现这样那样的性格矛盾。如李大钊作为向一切封建传统宣战的最前列的勇士,却与旧式婚姻结合的夫人相敬如宾。郁达夫在文坛上声名日振,生活上却沉沦难以自拔。纵观世界历史,每一变革时期的先觉者,不论是俄国文学史上的“多余人”、“新人”,日本文学史上的自然主义大师,欧美文学史上的所谓“垮掉的一代”,还是我国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都各自表现出具有时代烙印的性格两重性,只不过这一点在鲁迅身上体现得尤为全面和醒目罢了。鲁迅的二重性格首先是时代的反映。“五四”前后不到十年的时间,国外各种文化蜂拥而入,世界上几乎每一角落的思想都直接间接的投影到这块昏
28、睡百年的土地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巨大的喘息抗拒着、挣扎着,同时也不得不容纳着,吸收着。最古老、陈旧的,与最年轻、崭新的,在同一狭小的时空里进行着决战。各种势力、各种阶层的代表思想鱼龙混杂,在同一舞台上演着千百种戏。各种矛盾的思想犬牙交错,互相影响与被影响,形成大大小小的矛盾思想体系。所有这些矛盾思想体系的合力矢量,就是这场决战的总趋势。而这个总趋势必然要反映到最具有时代典型意义的某些、某一个有若个人甚至是一个人构成的思想体系上,那么,这个人,就正是鲁迅。这种历史角度的偶然性转到个人角度就又有了必然性。恩格斯说人的性格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鲁迅的这种二重性格也不例外。社会关系中的关键部分是教
29、育,鲁迅所受的教育正是一个庞大的矛盾体系。他生于破落的书香门第,厅上悬着“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平和”的对联,从小读的是“粤自盘古,生于太荒”的鉴略,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后来又就学于章太炎,造诣日深,古文运用得游刃有余。不仅能写出斯巴达之魂那样字字金石的文言小说和摩罗诗力说那样运斤成风的万言宏著,而且连自诩国粹大师的章士钊之流也被鲁迅在“小学”方面所击败。但另一方面,鲁迅又接受了世界上一切最新的思想。进化论的影响他终生也未能完全摆脱。他学过矿务,学过医学,而且在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化学和生理卫生教员时,给学生们讲解生殖系统,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是破天荒之举。他不仅翻译了许多社会科
30、学书籍,而且还介绍了许多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如居里夫妇发现的镭。鲁迅除了得到正式教育外,受各种民间文化的熏陶也很深厚,形成了他那种真正全民的文化观。所以鲁迅不仅精通子曰诗云,也懂声光化电;既背过“非礼勿视”,也看过衍太太的春画;既明了佛门弟子的普度众生,也牢记吴越祖先的复仇雪耻,既肯定“民亦载舟,民亦覆舟”,又大力主张“任个人而排众数”,一切对立的思想在他的灵魂深处互相消长着。鲁迅的人际关系网也是复杂的。由最先进的无产阶级战士瞿秋白、李大钊、陈独秀,有发动复古的章太炎、章士钊,还有趋向恬淡幽默的周作人、林语堂。有学识渊博的钱玄同、沈钧儒;也有目不识丁的章运水和阿长。由最先进、解放的新女性许广平
31、、刘和珍、萧红,也有仍戴着封建枷锁的母亲鲁瑞和朱安夫人。由正直善良的左翼青年柔石,也有吮血肥己的另一类“文学混混”。这些活生生的人对鲁迅产生的影响也许比书本更大,鲁迅对待他们及他们所代表的更多的人必须要采用不同的交往态度和交往方式,这本身就是一片矛盾的环境土壤。鲁迅的个人经历也一直是顺境与逆境的交织。幼年的家庭人欢书朗,接着忽然由“小康陷入困顿”。鲁迅求学江南水师学堂,使被人视作走投无路,只得将灵魂“卖给洋鬼子”的,母亲只能给他筹办了八元川资。临近毕业又前途暗淡时,他又有幸被派往日本留学。在日本他由寂寞转为呐喊,弃医从文。归国后又陷于沉寂。婚姻问题的烦恼,兄弟失和,自己在社会上名声日震,被视为
32、“思想界的权威”,却又只能“忍看朋辈成新鬼”;南北流寓,与许广平的结合,投入无产阶级的营垒,却又频遭背后的冷箭曲折坎坷的人生旅途铸就了他矛盾重重的世界观。时代的要求加上鲁迅的个人条件产生了他复杂的二重性格体系。他的精神之所以能够代表我们民族,是因为这种二重性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化的多元归一的倾向。中国文化能够长期保持海绵性结构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存在一个辩证思维的指导机制,虽然它有时堕落为中庸之道。这种民族性的辩证思维能够轻易地吞噬掉单一的外来文化侵袭。而当它受到四面八方扑来的与它相矛盾、而且自己之间也相互矛盾的文化大围攻时,便表现出时左时右,进退不定的矛盾状态,实际上是以无数个局部的矫枉过正
33、来与其结果的互相消长达到整体上的本质稳定和海绵体的良性膨胀。这个过程就是无数个两极对立和总体上由渐进而渐变的统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既看到鲁迅身上存在那么多的矛盾之处,而又觉得他的性格是完整统一的原因。鲁迅在其性格各个侧面的种种矛盾的推动下,整体思想上一步步接近了时代的制高点,最后成为了一名冲锋陷阵的民族文化战士。他的性格达到了一个新的统一高峰。但作为一个具体的人,其种种典型的二重性格并不因此而消失,而是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发展、消长。因此,他的二重性格绝不能妄谈为无一定之规的二重性格,甚至是只为个人利益的实用主义。正是这种二重性格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造就了这样一个大思想家,这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结晶,因此,我们说这种二重性格是伟大的。这一伟大性格直到今天还似乎仰不可及,固然是一种历史的悲哀。但要承认,无论“黄金世界”何时到来,鲁迅永远不会消逝的,它的二重性格已经沉浸到我们的血液中,代代相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