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 教师资格证教育理论考试复习大纲教育学复习大纲总体要求:一、教学目标:首先要使学员掌握教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从理论上提高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认识。其次,结合中学教育的性质和教育对象的特点,自觉运用教育学理论分析、解决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其三,加深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增强对做教师的责任感,为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奠定必备的理论基础。二、教学要求:重点须讲清楚,还要尽可能涵盖所有的知识点,尤其是要结合中等教育的现实进行理论讲解。三、教学方法: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一、教学时数:2 课时二、教学重点:教育与教育学概念,各阶段教育发展的特征,教育学的建立和变革。
2、三、教学难点:教育与教育学概念,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四、主要知识点:1.有关概念:教育、义务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教育学(一)教育:广义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活动,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与人类同时产生,随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社会发展而发展。(二)义务教育: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阶段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教育。(三
3、)普通教育: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四)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五)终身教育: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六)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及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形式上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实体化教育):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制度化教育: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非制度化教育思潮:教育不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二)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
4、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到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制度教育有利于国际交流。3.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4.近代教育的发展变化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5.20 世纪以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古代教育思想: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论语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巩固等等)。 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
5、著。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产婆术;柏拉图的理想国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亚里斯多德的公共教育。7.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夸美纽斯 1632 年出版大教学论-教育学学科的萌芽。卢梭的爱弥儿 ,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康德;裴斯泰洛齐的和谐教育;洛克的“白板说” 。8.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规范教育学科的开始,三个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儿童中心,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9.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 ;呈现多元化的格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重点)一、教学时数:4
6、2 课时二、教学重点: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科技和文化的影响及作用。三、教学难点: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四、主要知识点:1.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觉得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的权利,觉得教育目的,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科研促进民主。2.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能力,教
7、育再生产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的再生产。3. 人力资本理论:什么是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4. 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观念,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教育能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推进科学研究的功能。5.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一) 两者的关系(1) 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 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 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信息技术智能化-实现教育的个性化,
8、因材施教的工具;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调动了积极性;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三次革命性的突破:-电报、电话、无线电的诞生和推广应用 ;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发明应用;计算机和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二) 网络教育(1) 理解:网络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 。(2) 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既可以个别教学,也可以进行协同式教学,还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育模式。(3) 网络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的关系:传统学校教育 网络教育金字塔形的等级教育 平等的开放式教育优劣标准依据的是筛选制度 掌握在自
9、己手中的兴趣选择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 夸年龄段教育或无年龄段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 跨时空教育6. 教育与文化大省相互关系,学校文化及其特征,学生文化及其特征(1)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教育是一种特殊文化,文化提高教育传递和传播。(2) 学校文化: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特征: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什么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分类:学校物质文化(环境文化、设施文化) ;学校组织制度文化(保证学校运行的组织形态) ;学校精神文化(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其中核心是学校精神文化。什么是学
10、生文化?学生文化的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学校亚文化:学校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课程亚文化、活动亚文化、教职工亚文化。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一、教学时数:42 课时二、教学重点: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三、教学难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及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四、主要知识点:1. 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及特殊性(1) 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2) 人的身心发展
11、的特殊性: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内发论的基本观点:强调成熟对发展的决定作用,人的发展顺序受基因决定。含义: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发展顺序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代表人物中国的孟子、外国的弗洛伊德、格塞尔外铄论的基本观点: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主要代表人物有洛克的“白板说” 、华生的“教育万能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中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
12、序性-循序渐进(2)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针对性(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同一方面发展速度在不同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同方面发展不平衡)- 关键期(4)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男女性别差异,智力构成方面的差异,身心发展水平差异)4.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素质、成熟、环境的概念及意义(一) 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 什么是遗传和遗传素质?(2) 遗传素质的作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二) 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 什么是成熟?(2) 成
13、熟的意义: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为一定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的可能和限制。(三)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 什么是环境?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2) 影响: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四)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五)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5.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 的特殊功能(1)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
14、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坚决反对“教育万能论:。6.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心理、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生理活动:与人的身体发展相关,是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心理活动: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最高层次。7. 初高中教育对青少年发展的促进作用(1) 少年期待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
15、总体性的阶段特征。个体发展的主要任务: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 。“帮助少年起飞”: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在身体发展方面: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在认知方面: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意方面: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2) 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个任务。 (略)第四章 教育目的一、教学时数:4 学时二、教学重点:教育目的的概念及结构;我国的教育目的。三、教学难点:教育目的的概念及层次结构
16、;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四、主要知识点:1. 教育目的的概念及作用。什么是教育目的?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作用:导向作用(工作方向、奋斗目标) 、激励作用、评价作用(衡量标准) 。2. 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确定的依据:特定的社会领域、特定的社会层次、学校级别。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教育目的具有普遍性,培养目标是特殊的。教学目标(具体)与教育目的(抽象) 、培养目标的关系。彼此相关,不能代替。 。 。3. 制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一) 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背景(1) 不同的社
17、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2) 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3) 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二) 教育目的体现了人的教育理想(三) 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点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人朝向什么方向发展,取决于社会条件;从历史进程 看人的发展受社会分工的制约;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要求人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马克思预言,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4.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的表述(
18、1)1957 年毛泽东提“我们的教育方针是-”(2)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3)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4)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1999 年 6 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本精神: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 要坚持-,要求全面发展,脑体和谐-,要求适应时代要求,强调个性发展,培养-。5.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二)是全面发展
19、的教育;(三)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四)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精神状态。 (2)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相辅相成。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6. 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与基本要求(一) 德育:(1)含义(68 页) ;(2)基本要求(68 页,5 条)(二) 智育:(1)含义(68 页) ;(2)基本要求(68 页,3 条)(三) 体育:(1)含义(68 页) ;(2)基本要求(69 页,3 条)(四) 美育:(1)含义(69 页) ;(2)基本要求(69 页,3 条)(五) 劳动教育:(1)含义(6
20、9 页) ;(2)基本要求(69 页,2 条)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一、 教学时数:4 学时二、 教学重点:教师的职业特点及其专业素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三、 教学难点:学生的本质属性;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四、 主要知识点:1 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学生发展可能和可塑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理解含义)理解依赖性和向师性及其关系。2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权利:人身权 包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受教育权 受宪法保护的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公平评价权。义
21、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努力完成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的规章制度。3 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一) 性质: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专门职业、专门人员。教师是教育者,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二) 特点:职业角色多样化。传道者的角色、授业、解惑者的角色、示范者的角色、管理者的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的角色。4 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 学科专业素养:胜利完成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1) 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2) 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
22、法论。原来讲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提“水要是长流常新的小河” 。应具备哪些现代理念:心理咨询师、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发现真理;长流常新的大海。(二) 教育专业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热爱学生,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学生观。较好的教育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艺术、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教育机制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实践能力、总结能力、撰写教研论文的能力。(三) 教师的人格特征:优良的个性品质:善于交际,热情慷慨,乐于助人,有责任心,仁慈友善,合作合群,公平客观,耐心周到,幽默。学生喜欢的老师:热情、同情、尊重学生,知识渊博,耐心
23、周到。不良的个性品质:冷漠孤僻、木纳呆滞、悲观丧气、主观偏心、过分挑剔、嘲讽学生、无耐心,有敌意,对学生没有同情心,经常骂人,讨厌学生,经常训斥学生。5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什么是师生关系?(1) 师生在教育教学中构成的授-受关系。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收者。学生主体的形成,即是教育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自由发展。(2) 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平等;严格要求的民主党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的帮助关系(3)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从本质上说一种人-人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
24、知识上的、智力上的,更是思想上人格上的影响。第六章 课程一、教学时数:4 课时二、教学重点: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课程实施的结构、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三、教学难点: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课程评价模式。四、主要知识点:1. 相关概念:(一) 课程:广义的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狭义的课程:所学内容及其进程安排。 (1)某一类学校中所进行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 (3)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二) 基础性
25、课程:注意学生基础学力培养,三基为中心基础教育。(三) 拓展性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知识视野。(四) 研究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五) 国家课程: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六) 地方课程:省、直辖市、自治区编制和审定的-(七) 学校课程: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及学校-(八) 课程目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九) 课程设计: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的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十) 教学计划: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依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学校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十一) 教学大纲: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学计划,用纲
26、要的形式制定的各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十二) 教材与教科书: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此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和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十三) 课程实施: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十四) 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例。(十五) 课程评价: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2. 课程的分类: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有关概念) 。重点掌握它们的关系(89 页) 。3. 制约
27、课程的主要因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4. 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教育目的: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课程目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教学目标:学科教学中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四个规定性:时限性:同特定教育阶段相联系;具体性: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水平;预测性:学生发展状态的理想规划;操作性:目标明确可付诸实现。5. 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现状、需要、兴趣和兴
28、趣差异;对社会的研究:考虑社会需要;对学科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6. 课程设计的概念和意义意义: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修改或重新认识。7.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一) 教学计划:(1)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三个基本特征A、强制性(义务教育法) ; B、普遍性(全部学校) ;C、基础性(打好基础) 。(2)教学计划的构成(中心问题):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3)怎样使用教学计划?(二)教学大纲(1)什么是教学大纲?(2)教学大纲的构成:说明:包括目的、意义、任务、指导思想
29、、选编原则;本文:包括主要课题、要目、章节、教学要点、时数、练习。(3)怎样使用教学大纲?(三)教科书(1)什么是教科书?(2)教科书的构成;(3)教科书的编排;(4)作用;(5)编写应遵循的原则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体现科学性、思想性。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第三,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考虑现实水平和现状-适用性。第四,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第五,兼顾内容上的衔接。(6)怎样正确使用教科书?8.课程实施的结构(1)安排时间表遵循的原则: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2)分析教学任务: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学生所要形成的智力、能力、体力;学生所要养成的情
30、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3)研究学生学习的特点: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9.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 评价模式(CIPP 是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词英文第一个字母的缩略语) 。10.课程评价的过程(1) 基本问题:评价概念是否合适;搜索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2) 基本阶段:把焦点集中在课程现象上;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材料,报告结果。第七、八章教学一、教学时数:6 学时二、教学重点:教学概念、
31、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教师如何备课、上课;班级上课制;教学策略。三、教学难点:对教学及其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教学策略。四、主要知识点:1.教学的概念及意义(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怎样理解呢?(1)学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和学两方面组成;(3)具有多种形态,共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认识教学与智育的关系,辨清几种错误的认识:教学等同与智育、教学就是上课、教学就是传授知识。(二)教学的意义(中心地位):(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必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
32、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途径。(三)学校要以 “教学为主,全面安排”1)学校为什么要以教学为主?2)怎样以教学为主?2.教学的一般任务(一)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什么是双基教学?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双基教学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二)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和创造才能。什么是能力?什么是智力?什么是创造才能?智力和知识是什么关系?(三)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基础。长知识、长身体、长品德的关系。(四)关注学生个性发展。3.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112 页)(二)我国理论界关于教学过程理论的主要观点(1)教学过
33、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活动,内部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受认识规律的制约。(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具有间接性、认识具有交往性、认识具有教育性、是有领导的认识。学生(主体)-课程教材(客体)- 教师(领导)(三)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A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B、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C、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A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B、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C、两者
34、有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注意: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必须科学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学生操作和活动、重视差异、培养良好个性。(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统一:教学具有教育性,要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双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四)教学过程的结构引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中心环节)分为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两个阶段。巩固知识(复习环节)运用知识(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形成技能)检查知识(反馈环节):注意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注意阶段之间内在联系,不要割裂;
35、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4.教学原则什么是教学原则?(121 页)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的区别(121 页)我国教学原则及运用(一)直观性原则:(1)什么是直观性原则?(2)依据;(3)基本要求(二)启发性原则:(1)什么是启发性原则?(2)依据:(3)基本要求(三)巩固性原则:(1)什么是巩固性原则?(2)依据;(3)基本要求(四)循序渐进原则:(1)什么是循序渐进原则?(2)依据:(3)基本要求(五)因材施教原则:(1)什么是因材施教原则?(2)依据:(3)基本要求(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什么是-?(2)依据:(3)基本要求5.教学方法(一)什么是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A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B、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C、学生特点;D、教学时间、设备、条件;E、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二)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A、什么是讲授法? B、讲授法的三种方式;C、讲授法的基本要求(2)谈话法:A、什么是谈话法? B、谈话法特点;C、谈话法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