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会计上岗证考试培训经典财税独家笔记会计基础第三章.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05938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会计上岗证考试培训经典财税独家笔记会计基础第三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无锡会计上岗证考试培训经典财税独家笔记会计基础第三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无锡会计上岗证考试培训经典财税独家笔记会计基础第三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无锡会计上岗证考试培训经典财税独家笔记会计基础第三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会计等式:会计六大要素反映了资金运动的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它们在数量上存在着特定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用公式来表示,我们称其为会计等式(1)第一会计等式:为企业提供资产来源的人,对企业的资产就具有索偿权,这种索偿权在会计上称为权益。权益代表着资产的来源,资产和权益相互依存,没有权益就没有资产,没有资产也就无所谓权益,两者在数量上,体现为必然相等的关系。即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就必然有一定数量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量的权益也就必然有一定数量的资产,资产和权益在任何一个时点都必然保持恒等的关系,即:资产 = 权益企业的资产来源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形成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借入的资

2、金(形成债权人权益,即负债)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效益,而权益又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即:资产 = 债权人权益 + 所有者权益即: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此等式称为会计恒等式,又称为会计基本等式、第一会计等式,这一等式反映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某一特定时点上资产的分布和权益的构成,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金运动在相对静止状态下的基本内容,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试算平衡、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2)第二会计等式:广义而言,企业一定时期所获得的收入扣除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后的余额,即利润:收入 费用 = 利润此等式称为第二会计等式,是资金运

3、动的动态表现,体现了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 2. 六大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年初资金运动相对静止: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经过一个会计期间的生产经营:收入-费用=利润资产 + 利润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费用而企业的资产来源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债权人借入的资金,还有生产经营中产生的效益,那么一个会计期间结束后,下一个会计期间开始时,前一期的利润就转为新一期的资产了,所以:资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即:资产 + 费用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3. 复式记账法:记账方法:是根据一定的原理、记账符号,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

4、利用文字和数字,将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在有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分为:(1)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缺点:它是一种比较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不能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交易或事项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核对账户记录的正确性(2)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义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意义: 主要目的是能够如实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会计科目之间形成了清晰的对应关系 进行试算平衡复式记账法

5、的种类: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我国法定的记账方法,是我国所有企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都必须统一采用的记账方法。4.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 “贷”为记账符号,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以借贷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复试记账方法记账符号:是以“借” “贷”为记账符号,将会计科目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左方和右方,一般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分别用“借” “贷”两个记账符号来表示各会计要素的增加或减少。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取决于会计科目的性质及结构借贷记账法的一般规定:一般“借”表示资产、费用的增加和权益、收入的减少;“贷”

6、表示资产、费用的减少和权益、收入的增加。借贷记账法会计科目的结构:(1)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资产类会计科目的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数,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数,期初及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资产类会计科目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2)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权益类会计科目包括负债类会计科目和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权益类会计科目的借方登记权益的减少数,贷方登记权益的增加数,期初及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权益类会计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3)成本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与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一致,其发生额及余额之间的关系也相同。即成本类会计科目的借

7、方登记成本的增加数,贷方登记成本的减少数,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借方:成本类会计科目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1) 、 (2) 、 (3)计算期末余额共同的公式: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增加发生额 减少发生额例 1. 一个账户的增加发生额与该账户的期末余额总在一个方向。 (错) (一般情况下是在一个方向,不是总是)2. 哪方表示增加,余额就在哪方。 (错) (不一定,譬如预付账款、预收账款)(4)损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有收入类会计科目和费用类会计科目:收入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与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基本相同,即借方登记收入的减少数以及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会计科目的数额

8、,贷方登记收入的增加数,期末结转后该类会计科目一般无余额。费用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与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基本相同,即借方登记费用的增加数,贷方登记费用的减少数以及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会计科目的数额,期末结转后该类会计科目一般无余额注意:损益类科目期末转入本年利润,无余额,但是年末结账时,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无余额。 (即损益类期末无余额,本年利润平时(1-11 月)有余额,年底(12 月)无余额) 。制造费用,期末结转到生产成本,无余额,但它是成本类,不是损益类。本年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类,不是损益类。例 1. 下列哪些会计科目期末无余额( ACD )A 其他业务收入 B 本年利润 C 制造费用

9、D 管理费用2. 下列损益类科目期末无余额( AD )A 其他业务收入 B 本年利润 C 制造费用 D 管理费用3. 下列期末转入本年利润无余额( AD )A 其他业务收入 B 本年利润 C 制造费用 D 管理费用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例 1.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 (错) (注意“借贷”只是记账符号,不表示增减)5. 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会计科目之间形成一定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对应关系,就是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也称作会计科目的应借、应贷关系。存在着对应关系的会计科目称为对应科目。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及其金

10、额的记录。会计分录的三要素:借贷方向、会计科目、金额按照所涉及会计科目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一借一贷复合会计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注意:多借多贷会计分录,只有在某一项经济业务比较复杂,确实需要编制时才可以编制,一般不允许将不同的经济业务合并编制多借多贷会计分录。判断一个会计分录是否是复合会计分录,关键看一级会计科目的个数。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第一步,分析经济业务事项涉及哪些会计要素?第二步,分析这些会计要素分别用什么科目来表示?第三步,分析这些会计科目是增加还是减少?第四步,分析增加或减少用“借”还是“贷”表示?第五步,分析增加或减少的金额具体是多少?第六步,正确写出

11、会计分录(注意书写格式)会计分录书写格式:采用先借后贷、上借下贷,每个会计科目占一行;借方与贷方应错位表示,一般贷字应对齐借方科目的第一个字,金额也要错开写。6.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通过对所有会计科目的记录进行汇总和计算,来检查各类会计科目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试算平衡分为: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即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理论依据余额试算平衡法:以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作为理论依据,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平衡和期末余额平衡。注意:(1)所有科目必须全部登记入试算平衡表(2)如果试算不平衡,表示记账肯定有误(3)即使实现

12、试算平衡,也并不能说明记账绝对正确,譬如:漏记、重记、记反、记错会计科目,这几种错误是验证不出来的。7. 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1)两者的联系: 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相同 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相同(2)两者的区别: 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即总分类科目提供总括性指标,明细分类科目提供详细具体的指标 作用不同: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分类科目对总分类科目具有补充说明作用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科目,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科目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方法。平行登记的要求: 同据: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依据相同) 同向:借贷方向相同(方向相同) 同期:所属会计期间相同(期间相同) 同额:计入总分类科目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金额合计相等(金额相等)例 1. 记账人员必须在登记总分类科目的同一天登记明细分类科目。 (错) (是同一会计期间,不一定是同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