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17823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四章 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四章 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1. 19 世纪德意志和意大利两国在统一方式上有何异同点?答案一:相同点:根本原因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束分裂状态;都有一个核心邦国;都有一个杰出人物;统一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都存在封建残余。不同点:德意志是完全通过王朝战争来实现统一的,而意大利除了主要由撒丁王国领导进行统一运动外,加里波第领导志愿军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解放了两西西里,统一了意大利南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三次王朝战争,只有普法战争是法国先侵略普鲁士,普鲁士在普法战争具有反侵略性质,而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重点则是驱逐奥地利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势力,还具有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答案二:1.

2、 相同点:背景方面,工业革命都促进了两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各地间的联系;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各自资本主义的发展;都面临着奥地利、法国等国的阻挠;过程方面,都出现了一个领导统一的核心力量和中心人物(德意志是普鲁士和俾斯麦,意大利是撒丁王国和加富尔) ;都采取王朝战争和外交相结合的手段,通过 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统一,是统一过程中的最大特征; 影响方面,统一的实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说明国家统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统一后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 不同点:德意志统一是完全通过王朝战争来实现的,意大利统一除这种形式外,还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武装起义,加里波第领导

3、的志愿军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意大利统一运动借助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且很大程度上具有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2. 俾斯麦结盟体系是怎样形成和调整的?答:俾斯麦体系的建立1871 年,普法战争结束后,欧洲大陆上的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法国丧失了克里米亚战争以来的霸主地位,四分五裂的德国和意大利都得到了统一。尤其是德国的统一使欧洲列强感到忧虑不安。而且,德国在法兰克福和约中对法国割地赔款的要求使得两国长期交恶。为了防范法国、孤立法国,德国首相俾斯麦的外交策略是防止其他欧洲大国与法国结盟,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处理好德国与俄国和奥国之间的关系是关键。1873 年 6 月,俄奥两国在德国的推动下拟定了一个政治

4、协定-兴勃隆协定 。同年 10 月,德国加入该协定,从而三皇联盟形成。然而,俄奥两国在东方问题上的冲突使三皇联盟存在瓦解的危险。1875 年,东方问题再起,1877 年俄土战争爆发。在战争中,俄国同土耳其签订了圣斯蒂法诺条约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这引起了英国和奥国的不满。1878 年,列强在柏林召开会议讨论东方问题和圣斯蒂法诺条约引起的问题。这次会议避免了一次大国间的战争,但由于东方问题,三皇联盟失去了彼此协调的作用。面对这一形势,俾斯麦通过联合奥国迫使当时在国际上孤立的俄国回到王朝联合的道路上来,而奥国也希望同德国订立抵制俄国侵略的防御条约。这样,1879 年 10 月,双方签订了德奥同盟条约

5、。德奥的接近引起了俄国的警觉,由于当时英国对俄国利益的损害大于奥国对俄国的损害,为了防备英国,重新控制巴尔干事务,1881 年,德、奥、俄三国在柏林签署三皇同盟条约。这样,德国也就重新控制了欧洲局势。与此同时,意大利在收复领土和殖民地争夺中处于劣势,国际地位也十分孤立,意大利希望与德奥结盟换取他们的支持。而德国认为法俄有接近的迹象,三皇同盟尚不足以保证德国的安全,于是同意与意大利结盟。1882 年,德、奥、意三国订立了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是一个针对法俄的同盟。德国可以牵制俄国的力量,进一步孤立法国。随后,俾斯麦还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也拉入自己主导的体系内。至此,一个以德国为中心的俾斯麦体

6、系形成。体系的调整1885 年,保加利亚危机爆发。这样,俄奥两国在巴尔干问题上再起冲突。奥国联合英国抵制俄国恢复在保加利亚的控制,俄国则视奥国为扩张的主要障碍。俄奥两国在巴尔干扩张的对立使得三皇同盟条约瓦解。同时,法国也企图利用保加利亚危机进攻德国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三皇同盟瓦解、法德关系恶化,这给俾斯麦体系带来严重冲击,于是俾斯麦决定强化三国同盟。1887 年三国同盟续约使三国同盟成为一个侵略性的军事同盟。俾斯麦还有一个考虑,希望英国也能加入到牵制法俄的路线上来。因为,英国在地中海和巴尔干与法俄都有矛盾。但英国并不信任俄国,只希望与奥、意订立一种不承担明确义务的协定,并将范围界定在维持地中海

7、地区的现状。1887 年 2-3 月,英、奥、意三国签订第一次地中海协定 。12 月,三国又签订了第二次地中海协定 。这样,德国就增加了对付法俄的力量。但是, 三皇同盟条约没有续订,法俄存在接近的可能,这是俾斯麦必须全力避免的。而俄国有意从德国那里取得其在巴尔干和海峡问题上的支持。1887 年 6 月,德俄在柏林签订了再保险条约 ,暂时防止了法俄的接近。体系的瓦解1890 年,俾斯麦首相下台,接替他的卡普里维放弃了俾斯麦时期的路线,主张放弃与俄国的妥协,全力加强与英国的联系以抗衡法俄集团。新内阁的第一项外交措施就是取消了与俄国续订再保险条约 ,这无疑是把俄国推向了法国。但德国对英国的拉拢却收效

8、甚微,这样,德国更加珍视三国同盟。1891 年,德、奥、意续订三国同盟,这次续订反映了一致对法的立场,英国也对三国同盟表示支持。这促使俄法两国于 1891 年达成了一项政治协定,次年,两国订立军事协定。1894 年,这项军事协定在两国相继获得批准,法俄同盟遂告成立。3. 俾斯麦体系为何会瓦解?一、保加利亚危机和三皇同盟的终结 保加利亚亚历山大大公力图摆脱俄国控制,保俄关系紧张。1885 年 9 月,东鲁米利亚爆发反土起义,自行宣布与保加利亚合并。沙皇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4)不能容忍一个不听命于俄国的统一的保加利亚的存在,要求列强施加压力,迫使亚历山大大公解散保的合并。1885 年 1

9、0 月,君士坦丁堡会议,俄国建议恢复柏林条约规定的现状。俾斯麦支持俄奥合作。 1886 年 8 月,俄利用保国内亲俄势力发动政变,废除亚历山大大公。但保摄政当局在英奥支持下对俄进行抵制。1887 年 7 月,保另立斐迪南为保加利亚大公,俄失去对保的控制。奥同英抵制俄在保恢复控制的努力,使两国关系恶化。俄将奥视为它在巴尔干扩张的主要障碍,奥则认识到三皇同盟根本不足以遏制俄的扩张野心。俄奥在巴尔干扩张利益的对立性注定了俾斯麦强求俄奥合作的努力将归于失败。1887 年, 三皇同盟条约期满未续,俾斯麦体系重要一环脱节。 二、法德关系危机和 1887 年三国同盟续约 保加利亚危机期间,俾斯麦担心法国趁机

10、进攻德国。为吓阻法国,俾斯麦采取加强德国军事力量的威胁手段。俾斯麦决定加强德奥意三国同盟关系,以确保德国的安全。意也有意续订三国同盟条约以获益。1887 年 2 月 10 日, 三国同盟续约 。通过三国同盟续约 ,意在条件允许时若主动对法开战,将得到德国的援助,这使得三国同盟演变成具有侵略性的军事同盟。 三、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 俾斯麦构建结盟体系的重要考虑:希望通过英意和英奥之间的协约联系,将英国也拉入到牵制法俄的路线上来。英意在地中海存在着遏制法国的共同利益,英奥在巴尔干问题上也存在遏制俄国的相同立场。如果英国加入反法俄阵营,德国就可以在地中海和近东调动起足够力量对付法俄,同时又赋予

11、德国与法俄交往时更大的回旋余地。 英虽与法俄有利益矛盾,但不信任德国。首相索尔兹伯里洞察俾斯麦想把对抗法俄的责任推至英国身上而自己坐收渔人之利的意图。他认为英国的政策是既要反对法俄的扩张野心,又要避免卷入与法俄的冲突。他主张与意奥只订立一种不承担明确援助义务的协定,并将范围界定在维持地中海地区的现状。 1887 年 2-3 月,英意奥以互相交换照会的形式达成了第一次地中海协定 。12 月,三国又以照会形式达成了第二次地中海协定 。德国虽没有参与这两个协定,但通过其盟国意奥的参与而间接地实现了与英国的非同盟性联合。但由于协定条款规定了英国承担义务时的模糊性,又揭示了英德合作的有限程度。 俾斯麦希

12、望与俄国订立协定,获得三皇同盟所规定的俄国杂法德战争时采取善意中立的保证。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也有意从德国那里获得其在巴尔干和海峡问题上的支持。 1887 年 6 月 18 日, 再保险条约 。 自三皇同盟终结后,俾斯麦借助三国同盟续约 、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 ,实现了对其结盟体系的调整,而其目标就是要牵制法俄的力量,阻止法俄结合,确保德国在欧洲大陆占据支配地位。但调整后的结盟体系仍很脆弱。首先,法德、俄奥之间存在着根本对立矛盾,俾斯麦对此始终未能解决。由于德奥间存在同盟关系,一旦俄与德关系再恶化,它就极有可能寻求与法国联合。其次,英国态度暧昧。英国虽与法俄在殖民扩张上有矛盾,但它宁愿信奉自

13、身实力也不愿依靠大陆结盟。俾斯麦如不能很好地处理与英国的关系,其大陆结盟体系的前景仍是未知数。最后,结盟体系深深打上了俾斯麦个人的烙印,反映了他联合奥意、拉拢俄英、孤立法国的策略思路。这一思路有待于德国政府继续通过卓有成效的外交去实践。但自威廉二世(1888-1918 )上台后,俾斯麦与之政见冲突不断。1890 年 3 月,俾斯麦被迫辞职。新内阁的政策措施开始与俾斯麦拉开距离。此后,英德矛盾不断上升,法俄不断靠拢,结盟体系遂趋于瓦解。 4. 德国的崛起对欧洲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答: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最终结束了德意志在政治上的长期分裂的局面,扫除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把德国

14、的历史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但英国的统一是经由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的,所建立的政权是容克地主和资阶联合专政,在政治、经济上保持了大量残余。它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使德国在以后欧洲军国主义的堡垒、世界战争的欧洲策源地。德意志统一使欧洲大国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法国由于战败遭到削弱,丧失了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的欧洲霸主地位。一个在人口、资源、军事实力和经济潜力方面在欧洲占据相对优势的德国的崛起,成为列强的焦点。欧洲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对德国的潜力和政策趋向感动忧虑不安。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标志着维也纳体系的崩溃(维也纳体系意在维持德意志分裂的状态) ,标志着支配欧洲政治大国的移位和新的国际格局的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