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的民族事务目 录第一章 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 一、人口与分布 二、历史与文化 三、经济与社会 第二章 民族识别工作 一、民族识别的原因 二、民族识别的原则 三、民族识别的进程 四、民族识别的意义 五、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和语言大调查 第三章 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 一、社会背景 二、基本方针 三、民主改革 四、社会主义改造 五、西藏的改革 第四章 民族区域自治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保障 第五章 少数民族权益保障 一、政治权利保障 二、文化权利保障 三、宗教信仰权利保障 四、特需生活用品保障 第六章 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帮助 一、发展经济 二、发展社
2、会事业 三、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 四、扶持边境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五、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六、制定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第七章 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一、实行民族平等 二、维护民族团结 三、开展民族互助 四、增进民族和谐 第八章 民族工作机构 2一、人大的机构 二、政府的机构 三、政协的机构 四、其他机构 五、社团组织 第九章 少数民族研究 一、研究机构 二、重要成果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附录: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简表 第一章 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迄今为止,通过识别并由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56个,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 个民族人
3、口相对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悠久,与汉族一道,为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灿烂的中华文明、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进步作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中国的民族事务,是在这些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下进行的。一、人口与分布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分别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
4、、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持续增加。根据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少数民族人口1953年为3532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6.06%;1964年为398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78% ;1982年为672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70%;1990年为912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01%
5、;2000 年为1064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 。中国各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较大,人口多的如壮族,有1700万人;人口少的如赫哲族,只有4000多人。当前,人口在1000 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 2个,即壮族和满族;1000 500万人之间的有7 个,即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500 100万人之间的有9 个,即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100 50万人之间的有4个,即畲族、傈僳族、仡佬族、东乡族;50 10万人之间的有13 个,即拉祜族、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土族、仫佬族、锡伯族、柯尔柯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毛南族、
6、撒拉族;10万人以下的有20个,即布朗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兹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少数民族都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这种分布格局是在长期历3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交往互动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散居的情况,体现在“广、多、杂”等几个特点上。广,即处于散居状态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域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全国每一个县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
7、、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重庆、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地。多,一方面是指散居少数民族人口众多,达3000多万人,另一方面是指散居少数民族的民族成分多,55个少数民族都有散居人口。杂,是指各民族交错杂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分布格局。即使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也是多个民族共同居住。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处于散居状态的少数民族出现几个新变化:一是散居少数民族成分有不同程度增加。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居住的有11个,占31个省、区、市的35.5%,比10年前增加10个;有5055个少数民族人口居住的有17个,占3
8、1 个省、区、市的54.8% ,比10 年前增加5 个。二是各民族人口在地域分布上进一步扩展。从56个民族的地区分布平均值看,各民族平均分布在30个省、区、市,比10年前增加3个。有29个少数民族在大陆所有省份都有分布。分布范围小的民族也涉及22个省份。三是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均呈上升趋势。目前,少数民族散居人口超过50万人的有河南省(113万人) 、山东省(62万人) 、北京市(59 万人)和福建省(58万人) 。四是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和东南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流动趋势明显。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比例比总人口的增长率分别高出213.88%、77.63%、55.7
9、5%、41.20%。五是人口相对较少的少数民族向外地流动的趋势比较明显。中国少数民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分布的同时,相对聚居程度也比较高,主要体现在“聚、高、西、边”等几个特点上:聚,是指某一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相对集中。比如,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人口占蒙古族总人口的73%,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四川省的藏族人口占藏族总人口的70%左右,维吾尔族99%以上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壮族人口92%居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他如布依族、白族、傣族、哈萨克族等几十个民族,在西部某一省(区)的聚居程度都达98%以上。高,是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海拔相对较高。中国的地势如同阶梯,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呈三级分布。少数民
10、族人口主要分布在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和第二阶梯的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等地区。藏族基本上居住在青藏高原,蒙古族基本上居住在内蒙古高原,维吾尔族主要居住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周围和天山以北地区。这些地方,海拔基本上在1000 米以上,青藏高原地区海拔大都在 30005000米之间。西,是指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西部地区,即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四川、重庆、西藏、贵州、云南、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据2005年西部12省区1%人口抽样调查,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为8083.41万人,占西部地区总人口的22.5%,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5.5%。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总体上呈现
11、西密东疏的特点,与全国人口东密西疏的特点正好相反。边,是指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边疆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10个省、自治区,居住着占全国近70%的少数民族人口。西北、西南地区集中了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50%。4二、历史与文化中国的民族,在起源和发展上有四个突出特点:第一,起于多元。中国众多的民族,既不是由一个民族集团衍生而来,也不是只发端于某一个地区,在起源上有多元的特点。距今约四五千年以前,中国就已形成了众多的民族集团,较大的民族集团有五个:一是华夏。夏、商、周等民族吸纳周边一些部落群体,逐渐演变为“华夏”,这是汉族的前身。以聚居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为中心,
12、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布着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族群。二是北狄。在中原地区的北方、东北和西北方,主要是被称为“北狄”的民族和部落。北狄又可分为“狄” 与“ 东胡”两部分。狄就是后来被称为丁零和突厥的一些部落和民族,是今天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等民族的先民;东胡是现在主要聚居于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的蒙古、满、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的先民。三是东夷。先秦时期,今淮河流域和山东半岛等地的民族被称为东夷,商朝以后逐渐融入华夏族之中。四是西戎。居于今甘肃、宁夏、青海地区,包括氐、羌系统的民族。氐人曾于南北朝时在中原北部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灭亡后,氐人逐渐融入汉族之中;羌人中的一支“发羌”就是后来的吐
13、蕃,即今天藏族的先民。五是南蛮。商朝、周朝时期,在长江以南及巴蜀等地的民族被统称为南蛮,是今天的苗、瑶、彝、黎等民族的先民。第二,源于本土。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其主体民族主要是自外国迁入的。而中国的绝大多数民族都源自本土,许多民族是在一个区域内逐渐发展起来的。以藏族为例。在距今4000多年前,藏族的先民就聚居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公元六世纪,藏族地区进入奴隶制社会,当时已有小王44个,小邦12 个,互不统属。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了藏族各部,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国。至此,一个统一的藏族出现在西藏高原上,并引进唐王朝的文化。佛教也于这一时期传入。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
14、嫁给松赞干布,吐蕃与唐形成“甥舅”关系。此后,吐蕃王国开始向外扩展,并融合了其他一些民族。今天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也有几个民族是自境外迁入的,如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等。第三,互相吸收。各民族经过各种不同形式的交流、互动,从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今天的大多数民族,都是历史上融合了多种民族成分形成的。以汉族的前身华夏族为例。华夏族形成始于夏朝。到秦朝统一时,原散居于中原的少数民族已大部分融入华夏族之中。在汉族形成以后的2000多年里,各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地区迁徙,特别是当少数民族入据中原时,随之而来的是少数民族人口大规模融入汉族之中。几千年来,也有许多汉族人口融入少数民族之中。比如,秦始皇将
15、中原地区50万汉族人口迁到今广东、广西地区,其中很多人就融入当地少数民族之中。又如,维吾尔族是由原蒙古草原上的回纥人和新疆南部的原有居民融合而成的。回纥原为古代丁零人的一个部落,操突厥语,游牧于蒙古草原。公元744年,回纥在蒙古草原上建立了回纥汗国。公元840年,由于自然灾害和外族的进攻,回纥汗国崩溃,蒙古草原上的回纥人四处迁徙。南迁的一支以后逐渐融入中原地区汉族之中。西迁的回纥人分为三支,一支进入河西走廊今甘肃省张掖地区,以后与当地的蒙古、汉等民族融合,形成了今天的裕固族;另两支迁入今新疆南部,与绿洲上以农业为生的土著民族融合,逐渐形成了5今天的维吾尔族。再如,回族主要是唐朝、宋朝以后,由来
16、自西亚和中亚地区的穆斯林与中国的汉族等民族相融合,至元朝、明朝时期形成的。第四,有盛有衰。中国历史上民族众多,但有的民族延续至今,有的却在历史上消失了,如匈奴、月氏、鲜卑、柔然、吐谷浑、突厥、党项、契丹和塞种人等。消失的原因主要有:融入其他民族、战争、自然环境恶化、改换名称等。以突厥为例。公元六世纪,北狄人后裔中的阿史那氏族强盛起来。他们联合其他铁勒部落,于公元552年在蒙古草原建立了突厥汗国。此后,突厥一词一直沿用至今。突厥汗国强盛时,其疆域东起兴安岭,西至中亚锡尔河以北地区,南到阴山。公元583年,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公元744年,唐朝联合回纥部落将突厥汗国灭亡。突厥各部落一部分南
17、下进入中原北部,逐渐融入中原地区的汉族之中,还有一部分逐渐西迁,由今新疆北部到咸海、里海、高加索一带,最远的到了今土耳其。他们分别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形成了数十个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中国目前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撒拉族等。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汉朝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随着疆域的扩大,华夏族吸收了更多周边民族的成分,形成了汉族。汉朝在西部今新疆一带设置管理机构;在北方统一了南匈奴,即今内蒙古;在南方,它的行政机构一直设立到海南岛。中国多民族国家在
18、这一时期得到发展。西晋、东晋及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各民族在冲突、交往中不断融合。为躲避战乱,汉族人口大量南迁到长江中下游和甘肃、四川、辽宁、内蒙古等地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民族迁徙,导致了各民族大杂居的局面。隋、唐(公元581-907年)时期,原杂居共处的各民族不断融合,两个王朝都与少数民族关系密切。依靠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兵,唐朝统治了北到黑龙江和贝加尔湖、西到巴尔喀什湖和中亚两河流域的地区。元朝(1271-1368年)时,西藏也正式归入中央王朝的版图,元王朝疆域进一步扩大。清朝(1644-1911年) ,平定内乱,收复台湾,通过 尼布楚条约与俄国确定
19、了新的边界,现代中国的版图基本形成。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汉族最先开发了黄河流域的陕、甘地区和中原地区,东夷各族最先开发了沿海地区,苗族、瑶族等民族的先民最先开发了长江、珠江和闽江流域,藏族最先开发了青藏高原地区,彝族等西南各族最先开发了西南地区,东胡各族最先开发了东北地区,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各族最先开发了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各民族最先开发了西北地区,黎族最先开发了海南岛,高山族最先开发了台湾。国家统一的局面是各民族共同开创的。除汉族建立的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外,在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宋辽
20、金时期,都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即使一些民族处于割据状态的时候,他们在局部地区的统一,也为全国的大统一创造了条件。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于中央政权往往具有很强的向心性和认同感,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国家统一成为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共同愿望。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中华民族凝聚力逐渐形成、强化。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亡国灭种的危机使各民族进一步认识到了共为一体、命运相连,“中华民族”成了各民族普遍认同的概念,成为生活在中华大地上各民族的统称。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认为中国的民族是多元的(有56 个民族) ,
21、又统属于中华“一体” 。 “中华民族 ”一词虽是20世纪初出现的,但凝聚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6历史,是对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特点的总结和概括。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从总体上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四个鲜明特点:一是土生土长、源远流长。人类的历史有多久远,文化的历史就有多长。共同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中国少数民族,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并创造和发展了土生土长、源远流长的文化。以少数民族文学为例,各民族先民很早就创作并传承了很多文学作品,如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 、纳西族的创世纪 、壮族的布洛陀 、蒙古族的乌恩射太阳 、彝族的葛梅及阿细的先基 、瑶族的米洛陀 、苗族的苗族古
22、歌以及南方各民族的洪水神话等。时代稍后一些,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英雄史诗,如藏族的格萨尔 ,蒙古族的江格尔 、 格萨尔可汗 ,壮族的莫一大王 ,纳西族的鲁般鲁饶等。这些作品,时代久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灿若群星,形成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展示了这些民族的先民在远古时期及不同地域的生活。藏族史诗格萨尔 ,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十分宏伟的史诗,历史悠久,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这部史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天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发愿到藏
23、区,做黑头发藏人的君王 即格萨尔王。他是神、龙、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格萨尔降临人间后,施展天威,东讨西伐,征战四方,降伏了入侵岭国的北方妖魔,战胜了诸王,降伏了几十个“宗”(藏族古代的部落和小帮国家) 。在降伏了人间妖魔之后,格萨尔功德圆满,与母亲郭姆、王妃森姜珠牡等一同返回天界。史诗从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断演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在不断演进中又融汇了不同时代藏民族关于历史、社会、自然、科学、宗教、道德、风俗、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代表了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二是多种类型、各具特色
24、。中国地域辽阔,各个民族源于多元,这就决定了各个民族的文化,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各具特色。仅以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戏曲艺术为例。民歌如蒙古族的长调民歌,哈萨克族的“牧歌”,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等民族的“花儿”,赫哲族的“依玛坎” ,壮族的“ 排歌”,侗族的“大歌”,维吾尔族的 “木卡姆”,布依族的“八音座唱”等。传统的乐器如维吾尔族的“独他尔” 、 “热瓦甫”,塔吉克族的鹰笛,哈萨克族的“冬不拉”,蒙古族的“ 马头琴 ”,藏族的“根卡”、 “扎木聂”,朝鲜族的“伽耶琴”、 “长鼓”,南方一些民族的“巴乌” 、 “芦笙”等。舞蹈如蒙古族的盅碗舞、安代舞,维吾尔族的“ 赛乃姆”,傣族的孔雀舞
25、,柯尔克孜族的挤奶舞,景颇族的“目脑纵歌”,南方一些民族的“锅庄舞”、 “跺脚舞”等。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字少腔长,旋律悠远舒缓,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意境开阔。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借景抒情。蒙古族长调一般在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以独特的演唱形式讲叙着蒙古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伦理的感悟,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人民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集音乐、文学、戏剧、舞蹈于一身,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在世界民族艺术史上极为罕见,被誉为东方音乐文化
26、的一大奇迹。十二木卡姆被誉为一部用音乐语言叙述维吾尔族人民生活的文化百科全书。三是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中国少数民族有许多创造发明,在科学技术上为人类做出了很多杰出贡献。天文历法方面,傈僳族、鄂伦春族、佤族、独龙族、基诺族等曾使用过反映各种物候特点的自然历,藏族的藏历、彝族的太阳历、傣族的傣历、信仰伊斯兰教各7民族使用的伊斯兰教历、水族的水历、云南白族的集圣历等,在各民族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傣族的傣历是阴阳合历,分为大、小傣历,是在吸收汉族地区历法、印度历法、佛历并结合傣族地区实际而形成的历法。西双版纳等地区一直遵循使用小傣历,以泼水节为新年,纪元于公元638年,至今(公元2008年)137
27、0年。其纪年和纪日系采用十个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所得60个数首尾循环以纪年、日,而以12 地支纪月,年长为365.25875日,月长29.530583日节日。一年分冷、热、雨3季,平年皆12月,月序由6月始,顺序至 5月止。从古至今,小傣历一直是中国傣族地区生产生活的指南针。医学方面,历史悠久的藏族医学、蒙古族医学、满族医学、维吾尔族医学、彝族医学、白族医学、傣族医学、苗族医学、瑶族医学、朝鲜族医学等,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方面,维吾尔族人鲁明善用汉文撰写的农桑衣食撮要 ,是中国科技史上第一部按照农家月令体例记述各族人民农牧业活动的农书,内容十分广泛,其体例的完整性远远超过当时同一类
28、农书。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以其多样性、实用性等特点,丰富了中国和世界的科学技术宝库。四是多元一体、相互影响。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主要在于各民族的文化争奇斗艳、兼容并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相互交流,水乳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促进中国文化形成了统一性和多样性的鲜明特征。历史上,中国各民族间的文化交往始终不曾间断,文化交流对各民族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唐朝文成公主进藏带去了大量的汉文典籍和汉族工匠,藏族天文学中的五行、十二生肖、六十甲子搭配、八卦九宫、二十四节气等,就是从汉族天文历法中吸收的。在现在保存的大量藏文天文历法文献中
29、,有一百多种是直接从汉文翻译的。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吸取了中原地区汉族文化和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许多养分。回族文化则是汉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中西合璧”的结晶。水族使用的水书,有的是象形的图画字,有的是借汉字,有的是汉字的变形,或斜或倒,其来源都是汉字。许多少数民族把汉族的春节作为自己一年最大的节日,本民族的年节则慢慢弱化。同时,汉文化也从少数民族文化中吸取养分。早在汉民族形成以前, 诗经中主要是“国风”和“小雅”中的一些篇章,就是来自当时各民族中流传的歌谣。后来,从楚辞、乐府到宋词、元曲,从内容到体裁都有少数民族文学的成分。三、经济与社会历史上,中国少数民族主要从事农业、牧业、渔业、狩猎等多种生产方
30、式。这些传统生产方式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也有一些民族的生产方式有了较大改变。当前,55个少数民族都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有的民族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达90%以上。中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生活在山区、牧区、荒漠区,这些地区并不适宜于农业生产。但是,长期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如新疆维吾尔族在沙漠上开垦绿洲,修渠引水,利用“坎儿井”这一独特的地下引水系统,发展了独具特色的绿洲灌溉型农业。云南的哈尼族等民族,依山凿田,在群山中开辟出一道道梯田,犹如天梯直抵云端,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奇迹。中国的草原草场占国土面积的40%。生活在草原地带的蒙古、藏、哈萨
31、克、柯尔克孜、塔吉克、鄂温克、裕固等民族,目前仍以畜牧业为主。维吾尔、达斡尔、羌、锡伯、乌孜别克、俄罗斯、塔塔尔等民族,也有部分人口从事畜牧业生产。中国从事畜牧业的民族,历史上大都“逐水草而居” ,居无定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政府的帮助下,大部分实现了定居或半定居。以蒙古族为例,这个曾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绝大部分牧民实现了定居。近一半的蒙古族,从原来单一自然放牧的生产方式转向“种、养、加”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并逐步走上生态畜牧业发展道路。8一些民族的传统狩猎生产方式有了较大改变。以鄂伦春族为例。1996年,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实行全面禁猎,政府组织猎民下山,划给猎民4.2万亩草场,
32、扶持猎民发展畜牧业,猎民全部纳入低保,鄂伦春族从以狩猎业为主转为以农牧业为主。2000年,全国鄂伦春族各行业人口为3211人,其中,从事农、牧、林、渔业的为1284 人,占整个行业人口的40%。目前,仍然有一些民族部分保留狩猎和采集的传统,如羌族、景颇族等。中国一些少数民族有经营商业的传统,如回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等。目前,相当数量的回族群众在全国各地从事各种商业活动。多数中国少数民族都从事传统手工业。藏族的手工业是青藏高原三大传统产业之一,历史悠久。藏族手工业品,技艺精湛,加工方法独特。产品主要有卡垫、藏被、氆氇、围裙、毡垫、帐篷、家具、金银首饰、铁器、刀具、陶制品、工艺美术及旅游纪念品
33、等。维吾尔族的手工业,历史也很悠久,传统的手工业有冶金、玉雕、纺织、酿酒和皮革加工等。中国少数民族由于居住环境、风俗习惯等不同,在服饰、饮食等方面各有特点。比如,北方民族的服装以皮袍、长裤为主要款式,以冬装夏装有显著区别为主要特色,普遍使用毛皮,穿各种靴子。南方民族的服装,就女性来说,除生活于高寒地带的民族外,款式基本上是短上衣和裙子,普遍重视女装的刺绣装饰和首饰、配饰。饮食方面,北方少数民族的主食是小麦、玉米,从事畜牧业的民族以肉乳为主食。南方农业民族则主食大米,藏族、彝族、羌族、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等以玉米、青稞、荞麦、大米等为主食。居住风格方面,可分为八种类型,即北方草原
34、民族的蒙古包和新疆毡房,东北、内蒙古地区从事农业的少数民族的砖瓦房,西北地区的平顶土房,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牧业民族的帐篷,青藏高原的木结构楼房,西南山地民族的土掌房、木垒房、石头房,中南、东南地区民族的泥墙瓦顶房、竹木结构茅草房,南方民族的干栏式民居如吊脚楼等。各地民居,都因自然环境、生产生活需要而各具特色。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众多。按照节日主要活动内容分,大致分为七大类,即:(一)宗教节日,如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主要是信仰伊斯兰教人口比例较高的10个少数民族群众过这些节日。 (二)农事节日,如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开秧门、迎新谷、吃新米等节日。还有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望果节、侗族的
35、活路节等。 (三)纪念性节日,如锡伯族的西迁节等。 (四)商贸性节日,如壮族的药市,白族的草药会、三月街等。(五)文体娱乐节日,比较典型的是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藏族的雪顿节等。 (六)庆贺性节日,主要是庆丰收,各个民族都有。 (七)生活社交类节日,如以促进健康为主题的达斡尔族药泉会,以敬老爱幼为主题的朝鲜族、哈尼族老人节,以社交或恋爱为主题的苗族姊妹节、侗族姑娘节等。这些节日,具有比较鲜明的民族性、群众性、地域性,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少数民族大多信仰宗教。藏族、蒙古族、土族和裕固族等民族的群众信仰藏传佛教。傣族信仰小乘佛教,德昂族、布朗族中也有人信仰小乘佛教
36、。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苗族、彝族、景颇族、拉祜族、佤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的部分群众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京族、仫佬族、白族、彝族部分群众还信仰道教。信仰萨满教的主要是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及东北地区的锡伯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满族、赫哲族和达斡尔族中的部分群众。俄罗斯族信仰东正教。纳西族曾信仰东巴教。其他少数民族尚无一致而明确的宗教信仰,但大都信仰某些神灵或保持着原始的多神崇拜。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得到法律和政策的充分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1978年以后,中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
37、取得了显著成就。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截止到2007年,少数民族地区铁路营9业里程达1.82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83万公里。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07年,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3 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生产总值达到25068亿元。各族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2007年,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92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0元。以地处中国北方的内蒙古自治区为例,1978-2007 年,全区生产总值由58.04亿元增加到6091.12亿元,增长25.4倍,年均增长11.9% ,增速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居第6 位,在西部各省区市中居第1位。从
38、1995年起,连续13年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其中2002-2007年连续6年增速全国第一。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全国第25 位跃居到2007 年的第16 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1元增加到2007 年的 1237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31元增加到3953 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7.16倍和5.56倍,年均分别实际增长7.5%和6.7%。以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例,2008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51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全州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为 22256元,比上年增长15.1%;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23 元,比上年增长
39、19.6%。以地处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为例, 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30.8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61元,比上年增收67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0元,比上年增收1022 元。在2008年全国“百强县(市) ”排名中居第38位,名列西北地区第一。以主要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山心、澫尾、巫头(俗称“京族三岛”) 、人口仅2.25万的京族为例, 2007年,澫尾村人均纯收入近6000元,彻底改变了过去“养猪过年,养牛耕田,养鸡养鸭换油盐”的状况。纵向比,中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横向比,由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广大,各民族因地理环境、
40、自然资源、历史发展等各不相同,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第二章 民族识别工作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是,中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对于这个情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是不清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帮助各民族实现平等权利,中国政府开展了民族识别工作,经过长时间努力,全面掌握了中国各民族的基本情况,确认了56个民族成分。一、民族识别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少数民族的族称情况十分复杂。在1953年进行的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各地自报的民族名称多达400余种。其中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60多种。其次是贵州省,有80多种。在众多的族称中,有些是同一
41、民族的不同自称或他称,如云南的傣族,由于居住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自称,居住在西双版纳地区的自称“傣仂”,居住在德宏等地区的自称“傣纳” ,居住在孟连等地的自称“ 傣绷” 、 “傣赛”,居住在新平、元江、红河及金沙江沿岸的自称“傣雅”。有些因生活习俗而得名,如“白裤瑶”、 “黑苗”、 “白苗”、 “红苗”。有些是以居住地区的地名为族称,如东乡族由于历史上居住在河州(今甘肃临夏)的东面而得名,保安族因居住在青海同仁县保安城、下庄、尕沙尔(俗称“保安三庄”)而得名,毛南族因其居住地史称“茅滩”、 “茆滩”、 “冒南”或“ 毛难”而得名,怒族和独龙族因其居住地区的江河而得名。有些与其族源密切相关,如云南
42、的布朗族、崩龙族(又称“布龙”,现改为德昂族) 、佤族(自称“布牢”、 “布伦”) ,都来源于“濮”,和古代濮人有渊源关系。有些族称与其经济生活有密切关系,如畲族,因其随山种畲,故而汉族称之为畲。类似的还有拉祜10族、羌族。还有一些族称是汉语的不同译音,如“吐蕃”、 “蕃”、 “博”,都是汉语对藏族自称的不同译音。中国少数民族的族称情况之所以复杂,主要是因为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很大的演变,逐步形成了族体众多、支系复杂、族称殊异的情况。中国各民族历史来源不尽相同,有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世居民族;有的是历史上很早迁入中国,之后又同中国的世居民族融合,逐渐繁衍发展为一个民族;有的是近
43、一、二百年内迁入中国,而后逐渐繁衍发展为一个民族。多样的族源,造成了众多族称的出现。秦汉以来,中国各民族历经了很大演变。历史上,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戌边等引起各民族人口的流动,各少数民族逐渐形成了既有自己的聚居区,又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状况。在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下,各民族经过长期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有的民族虽然特征逐渐淡化,但仍作为一个单独的民族存在;有的民族原来的特征逐步衰弱、消失,融合于其他民族之中;有的在与其他民族相融合过程中,发展成为新的族体。民族间的不断分合变化,造成了族别情况的复杂化。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各民族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就是在同一民
44、族内部也存在很大差异,这种状况又与各民族的不同自称、他称交织在一起,使中国民族的族称情况更为复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开展民族识别,成为少数民族群众的普遍愿望,也成为政府在民族工作方面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自1950年起,中国政府组织包括学者和民族工作者在内的研究队伍,对众多名称的族体进行识别。识别任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识别认定某一民族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二是识别该族体是单一的少数民族还是某一少数民族的一部分;三是确定这一族体的民族成分和名称。二、民族识别的原则在民族识别中,对不同名称的族体,无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居住地域大小、社会发展水平高低,一律平等对待。在这个总原则下,民族
45、识别主要依据两个具体原则。一是依据民族特征。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斯大林提出的现代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斯大林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斯大林说的 “民族” ,是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形成的人们共同体,他提出的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是针对现代民族而言的。但中国的实际情况却是,待识别的人们共同体大多处于资本主义以前或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一般都不完全具备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因此,在民族识别过程中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灵活掌握民族特征。如共同地域这一特征。中国有些少数民族,其形成之初具有共同地
46、域,但由于不断迁徙,居住地域逐渐分散,但仍保持着一定的社会联系和显著的共同心理素质,或语言相同,或风俗习惯相同等等。例如东北地区的雅库特、通古斯和索伦三个族体,族源相同,三百多年前游猎于黑龙江流域,后因战乱等原因,长期分隔,散处于大兴安岭两侧,但他们语言相同,风俗习惯相近,都信仰萨满教。根据他们的要求,民族识别中将他们作为一个族体,以共同的自称“鄂温克”为族称。又如锡伯族,早在明代就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嫩江、绰尔河、松花江一带,十八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东北部分锡伯族调往新疆塔城一带,不久又移驻伊犁河南岸,造成了锡伯族人民分居东北和西北两地的情况,但他们仍保持着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共同性,都属于锡伯族。又如苗族,在历史上很早就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多个聚居区域,在贵州、湖南、广西、云南等地都有分布,他们虽然丧失了连片的共同地域,但却有共同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语言共同性,因而都属于苗族。如民族语言这一特征。从理论上讲,一个民族一般都共同使用一种语言。但中国的实际情况是,有些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们共同体不一定是同一个民族,如汉族和回族都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