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建设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223627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生态建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区域生态建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区域生态建设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区域生态建设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区域生态建设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9 年秋电海中学高二地理教案第 1 页 共 8 页第二章 区域生态建设【课标与考纲】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考纲解读1.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位置,掌握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和相应的自然景观特征,理解干旱是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也是西北地区各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是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和发展的地理背景。2.掌握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理解人类活动在荒漠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3.掌握荒漠化防治的核心问题和措施。4.了解热带雨林的环

2、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理解热带雨林的脆弱性。5.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研究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6.了解黄土高原的基本概况,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危害。结合黄土高原的区域特点,分析黄上高原脆弱的环境和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综合治理的措施。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基本考点】考点一 荒漠化的概念和发生过程1.荒漠化的概念教学方法:注意:沙漠化是指单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沙漠化荒漠化。2.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植被破坏地表裸露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土壤中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考点二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范围自然界线:大兴安岭以

3、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行政界线: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分。降水界线: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 400mm 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教学设计:3.西北荒漠化的自然因素09 年秋电海中学高二地理教案第 2 页 共 8 页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具有发生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类型多、面积广,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丰富的沙质沉积物有关。如下图所示。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降水变率大。一般而言,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相反,如果气候异常,多年持续干旱,导致地表植被受损,会加剧荒漠化的进程。考点三 荒漠化的人为原因1.荒漠化的发

4、展过程注意:西北内陆地区的荒漠既有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原生荒漠,也有一部分是人 类活动造成的次生荒漠。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别是半干旱地区,调查表明, 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90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2.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教学设计:考点四 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古代(唐宋至明代) 近代(清代) 现代(建国后至今)人为因素盲目垦耕、战争、瘟疫 人口剧增、移民增多,导致农垦规模扩大人口压力,管理失误荒漠化的空间演化与分布河西走廊大部分古绿洲废弃,塔里木盆地南部边缘古绿洲成为沙漠而被迫放弃秦汉以来形成的农牧界限向北推进,导致内蒙古东南部过渡地带荒漠化旱作农业区和草原牧区、干旱绿洲边远地区、河流冲积扇地

5、区、工矿区等出现荒漠化考点五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深居内陆 荒漠化09 年秋电海中学高二地理教案第 3 页 共 8 页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教学设计:2.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因地制宜地对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进行综合治理。3.措施:(教学设计:4.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1)建立了一批融科学实验、治理和开发利用于一体的防治荒漠化实验推广站,创造出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许多成功的治理措施。(2)我国政府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3)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的努力,正在艰难而又坚定地进

6、行。【实战演练】例 1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 脆弱,据此回答( 1)(2)题。(1)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A.6月 B.7 月 C.8 月 D.9 月(2)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上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融化,增加河水的补给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解析 塔里木河是冰川融水补给,与气温呈正相关,但山顶上气温最高时要推后 1 个月左右,故水量最大的为 8 月。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案 应该是全流域均衡使用。例 2读全球荒漠化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7、。(1)全球荒漠化分布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B)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09 年秋电海中学高二地理教案第 4 页 共 8 页A. B. C. D.(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为 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有(B)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全球二氧化碳排发量增加A. B. C. D.(3)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冬春沙尘天气频发。下列受沙尘天气危害较严重的城市是(A)A.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 B.成都、武汉、南京C沈阳、天津、青岛 D.贵阳、昆明、重庆解析

8、 气候干旱是形成荒漠化的基础条件,特 别是持续干旱,导致地表植被受损,就会加剧荒漠化的进程。根据图中荒漠化的分布可知,荒漠化分布地区主要有两种气候类型,一是深居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二是长年受副高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荒漠化扩大和加剧的趋势,既有人类活动影响,也与气候异常变化有关。我国受沙尘暴影响的城市主要位于内 陆地区。答案:B B A【能力提升】有关荒漠化的几个名词解释(1)次生盐碱化: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因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地下盐分在地表聚集的现象。在我国多发生在华北和西北地区。(2)石质荒漠化:在我国的石质山地,坡地上的水土物质容

9、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导致土地性状的全面改变。当坡地被开垦或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后,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最终成为裸岩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形成类似荒漠的景观,这就是石质荒漠化,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表现尤为明显。具体分析喀斯特地貌区石质荒漠化的成因主要包括:山地地形、坡度大、土壤层贫瘠、单薄,极易造成水上流失。降水多且集中,对地面冲刷剧烈。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如滥垦耕地、砍柴伐薪等,造成地面植被的破坏,使地面失去保护。(3)红色荒漠:红色荒漠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由于雨水冲刷和流水冲蚀作用,使裸露的红壤丘陵地区的土壤成片、成块地流失,导致土层变薄甚至缺失而不能生长植物,称红色

10、荒漠。例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区域,正确的是( )A.江南丘陵次生盐碱化 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C.西北干旱区荒漠化 D.黄淮海平原石漠化答案:C09 年秋电海中学高二地理教案第 5 页 共 8 页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基本考点】考点一 森林生态效益与分布1.森林的生态效益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其作用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此外还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环保功效。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2.世界森林分布现状教学设计:3.森林的破坏教学设计:考点二 雨

11、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热带雨林的分布教学设计:说明: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赤道穿过亚马孙河流域的中部,终年受赤道低气 压的影响,高温多雨; 亚马孙河流域地势平坦宽广,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河流域南、西、北三面 为高原、山地, 东面向大西洋敞开,由 东北、东南海上吹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 终年降水丰沛;南美洲北宽南窄,略成倒三角形,亚马孙河流域位于南美大 陆的最宽处。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被称为环绕地球的“绿色腰带” 。其全球生态环境效益如下图示:09 年秋电海中学高二

12、地理教案第 6 页 共 8 页考点三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教学设计:考点四 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被毁的原因教学设计:2.巴西政府的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2)移民亚马孙平原(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这些计划加剧了雨林的破坏。考点五 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世界雨林的现状(1)全球的热带雨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2)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的前景不容乐观。2.开发与保护保护放在第一位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保护;从当地人们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看开发。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把保护放在第一位。3.保护措施教学设计:09 年秋电海中学高二

13、地理教案第 7 页 共 8 页【实战演练】例1下列不属于森林全球环境效应的是( )A.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之为“地球之肺”,影响着地球上的碳氧平衡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C.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D.森林具有美化环境、防风固沙的功效解析 森林美化环境、防风固沙的功效是在区域范 围内的 环境作用。答案: D例 2 读原始雨林迁移农业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发展过程,四幅图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 丙乙甲丁 C.乙丙甲丁 D.丁甲丙乙(2)请回答出图甲中农民的疑问: 。(3)分析这种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对水循环的影响: 。对生物资源的影响: 。

14、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解析 迁移农业 作为一种传统 的耕作方式,在人口数量很少时,对雨林破坏是有限的;当人口过多,迁移农业频率和规模过 大时, 对雨林的破坏是严重的。在迁移农业中,同一块土地被再次利用的周期至少需要 15 年。雨林遭到破坏,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答案:(1)B (2)对土地只种不养,作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使肥力耗竭,几年后土地变得贫瘠 (3)气候恶化 水分蒸腾量和下渗量减少,原有的水循环规律被打破 使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能力提升】湿地的含义及功能湿地的概念: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 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

15、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水域。它一种广义的定义。这个定义包括海岸地带地区的珊瑚滩和海草床、 滩涂、 红树林、河口、河流、淡水沼泽、沼泽森林、湖泊、盐沼及盐湖。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主要有:(1)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09 年秋电海中学高二地理教案第 8 页 共 8 页库”)。(2)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 调蓄洪水(“ 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 围 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

16、、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 “ 地球之肾” )。(5)湿地的其他功能:美化环境,可作 为旅游地,具有航运功能,是各 种动物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例 读下表完成 12 题。表 某区域 20002004 年湿地的转化 单位:hm 2旱田 城镇用地 工矿用地 草地 其他河渠 489 7 0 235 48海涂 43 155 2027 0 17627水库坑塘 25657 33 211 5694 926水田 76 793 1053 0 0注: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1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A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B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库坑塘C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海塘D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2与 2000年相比,2004 年该区域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水鸟栖息地减少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湿地面积减少教学心得:转 化来 源湿 地类 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