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词鉴赏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2011 年 12 月赏析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词】摊破浣溪沙 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译】曾几何时,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凌波出尘,幽幽溢冷香。却如今满目红消翠减,苒苒物华休。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风乍起,漾漾涟漪,渌波轻蹙。白驹过隙,又怎奈衣带渐宽,与菡萏韶光患难与共,不忍入目。烟雨濛濛,南柯梦回,角声远远悠悠。江畔阁楼中,牵牵绊绊欲理还乱,冰寒的玉笙在素手中呜咽,彻夜未眠。独倚江楼,妆泪阑干,滴滴哀愁、点点心忧,又如何酿一壶相思将你守候。
2、【知人论事】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真挚的心,纯粹的词,自由的灵魂,却被迫指点天下。造化弄人,人就捉弄了天下,愁,也就从此而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十三中称此词“乃古今独赏”: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生寒” ,故知解人正不易得。这首词,将一个女子的悲秋念远抒发得淋漓尽致,充满感伤哀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夫妻离别给妇女带来的莫大痛苦。全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前写悲秋,后写念远。构思奇巧,自然天成。充分体现了南唐词坛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的特色。下面进行逐句具体赏析:“菡萏香销翠叶残”:词作开篇第一句,遣
3、词造句上便已传达出深微细腻的感受。 “菡萏”出尘脱俗, “翠叶”盎然生机。然如此菡萏却香消玉殒,如此翠叶却繁华不复,将最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是鲁迅先生心中难掩的悲剧;在其灼灼光华时扼断呼吸,亲眼见证那一寸一寸撕裂般的凋零,又是如何的肝肠寸断,即使凉薄之人未免感时伤怀,又何况是高不胜寒,难觅钟期的南唐中主呢。词人虽未直抒胸臆,但其对美好生命消逝摧伤的哀感,已不言而喻。“西风愁起绿波间”:珍美的生命在萧索中瑟瑟发抖,满目惶恐。 “西风”二字本已代表秋的萧杀凄清,其下又接“愁起绿波间” ,就人而言,满眼风波,内心自然动荡凄凉;就花而论, “绿波”原为其托身所在,而今绿波风起,便更是惊心的悲感和惶惧
4、。 “愁起”者,愁随风起,风起堪愁,愁起难落,漾满绿波。“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韶光”即“春光” ,引申为青葱岁月。 “韶光”后紧跟“憔悴” ,既是美好时节的憔悴,也是人间年华的凋零。所以下面的“不堪看” ,才有无限深重的悲慨,笔力千钧,字字泣血。是啊,节物更替、生命无常,敏感的词人又怎会错过这微小的心中一悸,菡萏香消玉殒,荷池满目疮痍,岁月剥落了所有灵物的光鲜,让人目不忍视。即使曾经光华万丈,彪炳千古亦逃不过黄土一抔,长眠地下。 “物极必衰,沧海桑田”终是亘古不变的真谛。上阕景中虽也有人,但基本是以景物之感发为主;下阕则是写已被景物感发的人之情意。“细雨梦回鸡塞远”:此句呼应上阕。 “
5、鸡塞”代指边塞远戍之地。全句寄托思妇之情,情之所系,梦之所牵,才有着“细雨梦回”的情意。而终魂悸魄动,南柯一梦,又是美好破碎,令人心中一紧。“小楼吹彻玉笙寒”:“小楼”高迥, “玉笙”珍美, “吹彻”深情,方能体会到“细雨梦回” “小楼吹彻”之苦想与深悲,这种彻夜不眠的相思如大雪纷飞,拂了一身还满。我不由得忆起春江花月夜中的女子,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也是如此心境吧。“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到此方将前二句所渲染的悲苦之情一泻而出,正像引满的弓箭,一举中的。然而一发之后,却又戛然而止,把文笔一推,不复再作情语,而只以“倚栏干”三字做了结尾。遂使得前一句 “泪”与“恨”也都更有了一种悠远含蕴的余味。几个简单的景物,几笔若有似无的勾勒,便是一幅感情。倩影一抹倚楼头,玉笙呜咽寒清秋。月华流照南柯梦,妆泪凝结琉璃愁。 深夜静坐,恍惚中楼台歌榭剪影横斜,一个清冷的身姿于深深浅浅、平平仄仄中吟哦喟叹。历史是缓还是急?一千多年的时光是长还是短,我的船徜徉于历史的长河,思绪之楫激起了飞花碎玉般的怒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