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怀念一百一十年前的一段爱情 2006-07-12 我怀念一百一十年前的一个外国白胡子老头。虽然现在肯定许多人已经不知道他了,但是我相信有一部分像我的人,会如想念一个传奇一样怀念他。他的名字叫做勃拉姆斯。 我想到他的样子时,他已经是个白胡子老头了。 那一年,六十三岁的勃拉姆斯拖着病危之躯,绝望而痛苦的行驶在欧洲大陆。从瑞士急匆匆地赶往法兰克福参加一场葬礼。由于,行色匆忙踏上了相反方向的列车,车载着他离要去的地方越来越远。当他赶到法兰克福的时候,那场葬礼已经结束。十字架后面睡着他永远无法再看到的人。 天苍苍,野茫茫,他一个人孤独的站在墓前。他把小提琴架在肩上,拉了一首无人知晓名字的小提琴曲,倾诉着
2、四十三年的情愫与四十年的思念。 听众唯有墓中人。 这位墓主的名字叫克拉拉,一位钢琴演奏家,音乐家舒曼的妻子,勃拉姆斯的师母。 一八五三年,二十岁的勃拉姆斯初次见到大他十四岁,并且已是几个孩子母亲的克克拉。 勃拉姆斯对克拉拉一见钟情。 在此后几年内,勃拉姆斯一直同克拉拉一起照顾生病的舒曼以及他和克拉拉的孩子,直到一八五六年,舒曼在精神病医院里死去。几年的朝夕相处加深了勃拉姆斯对克拉拉的爱意。但是,克拉拉是自己的师母,是他始终尊重如同父兄的老师舒曼的妻子。 我想,理智压制住了勃拉姆斯的感情,他用空间隔绝的方式把自己的爱也隔绝在绝望的思念里。所以,他选择离开,永远不相见。那一年,一八五六年。 勃拉姆
3、斯身体离开了克拉拉,但他的心是不是也离开了,无人知道。 在我所看到的资料里,有这样的记录:离开克拉拉的勃拉姆斯,曾经资助克拉拉全国巡回演奏舒曼的所有作品;他曾经无数次写给克拉拉情书,却始终没有寄出去;他一直和克拉拉保持联系,时刻关心着对方的生活;一八七五年,他完成献给克拉拉的C 小调钢琴四重奏,前后用了二十年;他一生所创作的每一份乐谱手稿,都寄给克拉拉;他一生未婚。 C 小调钢琴四重奏出版的时候,他对出版商说:“你在封面上必须画上一幅图画:一个用手枪对准的头。这样你就可以形成一个音乐的观念。为了这个目的,我将送给你一张我的照片,蓝外套、黑短裤和马靴是最合适的,因为我知道你喜欢彩色印刷。 ” 这
4、是在表达一种音乐理念,还是有言外之意呢? 在歌德的少年维斯特的烦恼里,维斯特爱上了朋友的妻子绿蒂,而绿蒂在对他也有好感的时候,却无法回报。最后,维斯特穿着马靴、蓝外套,用枪对准脑袋自杀了。 我想,勃拉姆斯在这里表现音乐理念的方式如此雷同维斯特,不仅仅是巧合吧? 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勃拉姆斯的音乐理念,一种穿越大脑的令人窒息的音乐理念。但是,我认为弦外之音更能合理解释他的想法绝望的爱情,刻骨铭心的想念,如同一把枪在指着脑袋,令人窒息而绝望。 爱情爆发时如同洪水猛兽,势不可挡。但是,勃拉姆斯始终没有让自己爱欲浪涛漫过理智的大坝。他把这种思念全部用音乐表现。他说:“我最美好的旋律都来自克拉拉。 ”
5、 这句话令我想起了他的老师舒曼。舒曼曾经对克拉拉说过类似的话。 舒曼曾经用吕克特的诗献给克拉拉:“你是我的生命,是我的心;你是大地,我在那儿生活;你是天空,我在那儿飞翔” 是什么,让勃拉姆斯刻骨铭心爱了四十多年,却始终没有表达,反而把这种爱升华为另一种永恒纯洁的情感?难道是舒曼与克拉拉的爱情经历让勃拉姆斯望而却步? 舒曼与克拉拉的爱情是惊天地泣鬼神的。 克拉拉是舒曼的老师维克的女儿,非常巧合的是当年舒曼也是二十岁,而那个时候克拉拉十一岁。在克拉拉十八岁的时候舒曼向她表白了自己的爱,同时得到了爱的回应。他们的爱情遭到了维克的强烈反对,以至于他们付诸于法律,经过十一个月诉讼他们赢得了自己的爱情。
6、是勃拉姆斯不想打破老师完美爱情的传奇;是他没有承担对爱情的勇气;或者是他害怕遭到拒绝后,连友情也不能保持了? 这是我一直在想,却始终不明白的。 在音乐家的世界里,有好几位拥有这样的情感,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帕格尼尼等等,甚至半个音乐家的罗曼?罗兰对梅森葆夫人的忘年友情。他们似乎都存在着这种友谊之外的绝望的爱情情愫。 这一批人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是古典主义者。 我以为,他们把爱情的性欲与占有欲望上升为友谊,或者说是伯拉图的精神恋爱,应该有古典意义上的精神完美追求因素在里面。另外,就是远方没有得到的人,或许成了他们一个完美的想象。有句俗话说,没有得到的就是最美好的。这些让他们超越了普通人
7、的爱恋目的与形式,就算能得到也要离开,安徒生似乎选择了这样的离开。他们把人间的爱延展的更为宽阔。 我曾经做过一个设想,如果勃拉姆斯向克拉拉表达,他们的故事是不是要改写?随后,我想到克拉拉不可能感受不到勃拉姆斯的情感,但是没有资料可以证明过克拉拉对这种情感做出回应。我再次想到舒曼,那个克拉拉迈不过的大山。 在舒曼死后,克拉拉曾这样祷告着:“他的头很美,前额透明,微微拱起。我站在心爱的丈夫身旁,心如止水,一切感触都化为感激,感谢上帝终于让他解脱了。我跪在床边,充满了敬畏,仿佛他神圣的灵魂守护着我。啊!但愿能与他同去!” 我庆幸勃拉姆斯没有表达。因为,这样他成就了另一种永恒。 在从葬礼回来后,勃拉姆
8、斯老泪纵横的说了一句:“从今后再也没有爱哭的人了!” 在克拉拉死去后的次年,勃拉姆斯死亡。 我怀念那个白胡子老头的勃拉姆斯。怀念他孤独的站在克拉拉的坟前,独自拉着小提琴时刻。勃 拉 姆 斯勃 拉 姆 斯 Johannes Brahms(1833-1897)作 家 生 平 作 品 : 学 院 节 庆 序 曲 、 D 大 调 小 提 琴 协 奏 曲 、 德 意 志 安 魂 曲 、 第 一 交 响 曲 、 第 四交 响 曲 、 匈 牙 利 舞 曲 、 摇 蓝 曲 。学 院 节 庆 序 曲 作 于 1880 年 。 1879 年 3 月 ,布 雷 斯 劳 大 学 授 予 勃 拉 姆 斯 哲 学 博 士
9、 的 学 位 ,他为 此 写 了 这 首 曲 子 加 以 感 谢 ,但 作 品 直 到 1880 年 8 月 才 完 成 。 1881 年 1 月 由 作 曲 家 亲 自 指挥 首 演 于 布 雷 斯 劳 大 学 。 作 者 曾 说 这 是 “宴 席 上 欢 乐 的 学 生 歌 曲 的 集 锦 ”。勃 拉 姆 斯 D 大 调 小 提 琴 协 奏 曲 真 不 愧 是 音 乐 史 上 最 伟 大 的 四 大 小 提 琴 协 奏 曲 之 一 。 不论 技 巧 曲 风 都 足 堪 与 贝 多 芬 等 齐 名 。 有 人 说 如 果 贝 多 芬 的 小 提 琴 协 奏 曲 是 男 性 , 孟 德 尔 颂
10、的 是 女 性 。 那 勃 拉 姆 斯 的 就 是 男 性 中 的 男 性 。 乐 评 家 说 贝 多 芬 的 小 提 琴 协 奏 曲 : 表 面 平静 骨 子 里 却 充 满 风 暴 。 那 勃 拉 姆 斯 的 小 提 琴 协 奏 曲 呢 ? 相 信 大 家 都 听 得 出 来 , 第 一 三 乐 章雄 劲 粗 犷 热 情 豪 放 , 巨 人 登 场 架 式 英 雄 纵 横 性 格 , 有 别 于 贝 多 芬 的 内 敛 。 这 也 是 勃 拉 姆 斯小 提 琴 协 奏 曲 特 别 雄 伟 壮 丽 的 原 因 之 一 。 可 与 其 第 一 号 交 响 曲 互 相 媲 美 彼 此 呼 应 。
11、 不 过问 题 好 像 也 是 出 在 这 里 ? 好 几 位 欧 美 日 本 乐 评 家 认 为 勃 拉 姆 斯 小 提 琴 协 奏 曲 成 熟 度 构 思 深 奥 曲趣 深 邃 , 几 乎 是 完 美 珍 品 , 为 他 曲 所 不 易 见 , 但 唯 一 的 瑕 疵 也 正 由 于 它 交 响 曲 个 性 。 难道 这 是 乐 团 结 构 使 然 或 是 小 提 琴 本 身 特 性 使 然 ?小 提 琴 协 奏 曲 就 不 能 色 彩 富 丽 爆 劲 磅 礴 吗 ? 勃 拉 姆 斯 第 1 号 钢 琴 协 奏 曲 也 有 交 响 性 格 , 乐 团 咄 咄 逼 人 , 但 争 议 好 像
12、 少 点 。 或 许 是 钢 琴 的音 量 大 馀 韵 深 远 , 置 身 在 管 弦 乐 团 风 雨 交 织 的 波 浪 中 , 仍 能 突 显 出 它 身 为 弹 弦 (击 弦 )乐 器相 异 音 色 的 特 性 , 别 有 一 番 美 感 。 而 小 提 琴 协 奏 曲 中 协 奏 夥 伴 正 是 弦 乐 器 与 管 乐 器 , 小提 琴 又 占 有 相 当 重 要 的 比 例 , 独 奏 小 提 琴 音 量 有 限 , 音 高 音 程 与 协 奏 小 提 琴 部 分 重 叠 , 一旦 面 临 总 奏 ,Solo 好 像 快 被 淹 没 吞 噬 了 ? 以 上 这 样 解 释 不 晓 得
13、 是 不 是 太 过 浮 面 ? 廿 世 纪 也有 一 首 协 奏 粗 旷 大 胆 鲜 丽 的 哈 察 都 量 小 提 琴 协 奏 曲 ,但 却 未 闻 因 曲 风 雄 伟 而 淹 盖 Solo 的 情形 ? 或 是 因 为 协 奏 曲 基 本 上 就 不 同 于 交 响 曲 , 不 适 于 “交 响 化 “。 或 是 因 为 协 奏 曲 的 表 达 内容 更 著 重 于 表 现 独 奏 乐 器 的 运 动 性 吧 。勃 拉 姆 斯 的 德 意 志 安 魂 曲 在 安 魂 曲 音 乐 中 的 特 殊 的 地 位 , 在 于 它 不 但 是 以 德 语 演 唱 的( “德 意 志 “在 此 有
14、“德 语 的 “及 “德 国 的 “双 重 意 义 ) 、 唱 词 摆 脱 了 传 统 的 拉 丁 语 经 文 的 规 范 , 而且 精 神 上 更 富 于 人 性 , 从 天 主 教 的 神 性 转 向 自 马 丁 。 路 德 以 来 在 德 国 兴 起 的 新 教 的 精 神 ( 在 这 个意 义 上 是 “德 国 的 “) 。 勃 拉 姆 斯 是 从 1857 年 开 始 创 作 德 意 志 安 魂 曲 的 、 那 年 他 才 24岁 。 到 1861 年 , 安 魂 曲 已 经 写 了 四 个 乐 章 。 1865 至 1866 年 间 , 为 纪 念 母 亲 的 去 世 , 勃 拉
15、姆斯 增 加 了 两 个 乐 章 。 到 1868 年 写 出 最 后 的 一 段 音 乐 ( 有 女 高 音 独 唱 的 第 五 乐 章 ) 后 , 此 曲 才 告完 成 , 创 作 前 后 历 时 11 年 。 最 终 版 本 的 德 意 志 安 魂 曲 共 有 七 个 乐 章 。 勃 拉 姆 斯 是 个 虔 诚的 新 教 徒 , 德 意 志 安 魂 曲 的 唱 词 是 他 自 己 从 路 德 翻 译 的 旧 约 和 新 约 圣 经 中 关 于 死 亡 、 信 仰和 永 生 的 段 落 中 精 心 挑 选 编 缀 而 成 的 。 由 于 勃 拉 姆 斯 极 其 熟 悉 圣 经 , 唱 词
16、编 来 浑 然 一 气 ,不 落 痕 迹 , 只 就 文 字 来 论 , 已 是 大 手 笔 。 他 写 的 音 乐 和 他 挑 选 的 唱 词 配 合 得 天 衣 无 缝 , 在 这 里 虽然 也 有 哀 悼 , 也 有 悲 伤 , 但 是 没 有 传 统 的 关 于 末 日 审 判 的 恐 怖 , 没 有 奉 献 、 赎 罪 、 超 拔 的 内 容 ,而 是 代 以 一 种 不 同 的 关 于 生 与 死 的 信 念 : 凡 有 血 气 的 , 尽 都 如 草 如 花 , 草 必 凋 残 , 花 必 谢 落 ; 但是 有 信 仰 的 , 死 亡 并 不 是 一 件 可 怕 的 事 , 他
17、们 会 从 上 帝 那 里 得 到 安 慰 。 如 果 把 这 里 的 “上 帝“换 成 “信 仰 “二 字 , 就 有 着 更 广 泛 的 涵 义 。勃 拉 姆 斯 虽 然 只 写 了 四 首 交 响 曲 , 但 仍 被 称 为 是 贝 多 芬 以 后 最 伟 大 的 交 响 曲 作 曲 家 之 一 。 他的 第 一 号 交 响 曲 被 世 人 称 为 第 十 号 交 响 曲 。 所 谓 “第 十 号 ”乃 是 指 本 曲 续 接 于 贝 多芬 “不 朽 的 九 大 交 响 曲 ”之 后 , 成 为 第 十 首 著 名 交 响 曲 之 意 。 乐 曲 中 充 满 斗 争 、 烦 恼 、 苦
18、闷 、失 意 、 喜 悦 等 人 间 七 情 六 欲 的 交 织 , 是 遍 历 人 世 沧 桑 者 最 伟 大 的 精 神 安 慰 , 也 是 勃 拉 姆 斯 留 给 世人 的 精 神 至 宝 。 有 趣 的 是 , 勃 拉 姆 斯 故 意 在 本 交 响 曲 的 最 后 一 个 乐 章 中 引 用 了 贝 多 芬 第九 交 响 曲 中 “欢 乐 颂 ”的 曲 调 , 不 负 其 第 十 号 交 响 曲 之 美 名 。 本 曲 的 作 曲 一 共 花 了 二十 一 年 的 时 间 ( 1855-1876) , 完 成 时 , 勃 拉 姆 斯 已 经 四 十 三 岁 。 本 交 响 曲 的 写
19、 作 之 所 以 耗 时 长久 , 并 不 是 因 为 作 曲 者 忙 于 其 他 作 曲 工 作 , 而 是 他 态 度 十 分 慎 重 。 勃 拉 姆 斯 本 来 就 很 严 谨 , 在 交响 曲 创 作 方 面 更 是 如 此 。 他 立 志 : 要 写 便 写 出 能 和 “不 朽 的 九 大 交 响 曲 ”并 驾 齐 驱 的 作 品 ,以 不 辱 前 人 风 范 。 所 以 他 不 惜 半 生 的 推 敲 、 琢 磨 , 才 写 出 了 这 首 能 和 贝 多 芬 交 响 曲 相 提 并 论 的 ,登 峰 造 极 、 光 芒 万 丈 的 巨 作 。本 曲 完 成 于 1885 年 ,
20、 同 年 十 月 由 勃 拉 姆 斯 亲 自 指 挥 首 演 。 作 者 从 1884 年 夏 就 已 开 始 创作 本 交 响 曲 , 历 经 一 年 才 告 完 成 , 由 此 可 见 勃 拉 姆 斯 那 一 丝 不 苟 的 创 作 态 度 。 本 交 响 曲 和 作 者 其他 三 部 交 响 曲 在 性 格 上 迥 然 不 同 : 第 一 , 它 具 有 前 三 首 交 响 曲 中 所 没 有 的 忧 愁 色 彩 , 即 后 人 所 说的 “古 典 悲 剧 性 ”。 其 实 在 这 以 前 , 勃 拉 姆 斯 也 常 在 他 的 作 品 中 抒 发 忧 愁 的 情 思 , 但 像 本 曲
21、 这 样 ,以 忧 愁 作 为 乐 曲 的 基 调 , 却 属 首 次 。 它 的 第 二 个 特 征 是 , 全 曲 以 “古 老 ”的 手 法 写 成 。 当 然 ,古 老 、 典 雅 是 勃 拉 姆 斯 全 部 作 品 所 显 示 的 重 要 特 征 之 一 。 由 于 本 交 响 曲 具 有 这 些 特 征 , 所 以 一 直未 能 得 到 普 遍 的 理 解 。 但 本 曲 的 深 刻 隽 永 , 终 于 逐 渐 被 听 众 所 接 受 。 本 曲 在 勃 拉 姆 斯 生 前 , 就 已经 常 被 演 奏 , 而 且 经 常 博 得 满 堂 喝 采 。勃 拉 姆 斯 全 部 作 品
22、中 最 广 为 世 人 所 知 的 乐 曲 , 不 但 到 处 被 演 奏 , 而 且 被 改 编 成 各 种 不 同 形 式的 器 乐 曲 。 勃 拉 姆 斯 自 1852 年 开 始 创 作 这 一 系 列 乐 曲 , 当 时 他 在 维 也 纳 对 该 地 的 吉 普 赛 音 乐 颇感 兴 趣 , 于 是 记 下 了 许 多 吉 普 赛 音 乐 的 旋 律 。 1869 年 他 开 始 出 版 “匈 牙 利 舞 曲 集 ”, 实 际上 大 部 分 是 借 用 了 吉 普 赛 音 乐 的 旋 律 , 加 以 编 辑 和 整 理 而 成 。 勃 拉 姆 斯 的 匈 牙 利 舞 曲 是 由21
23、 首 “四 手 联 弹 ”钢 琴 小 曲 所 组 成 的 曲 集 , 虽 然 每 一 首 乐 曲 的 旋 律 和 风 格 不 尽 相 同 , 却 都 混 合着 匈 牙 利 民 族 音 乐 和 吉 普 赛 民 族 音 乐 的 特 色 : 节 奏 自 由 , 旋 律 有 各 种 各 样 的 装 饰 , 速 度 变 化 激 烈 ,带 有 一 定 的 即 兴 性 ; 形 式 虽 然 没 有 统 一 的 规 定 , 但 以 三 段 体 为 最 多 。 勃 拉 姆 斯 的 全 部 匈 牙 利 舞 曲都 可 归 为 世 界 名 曲 , 尤 以 前 十 首 最 受 世 人 的 青 睐 。这 首 常 用 于 小
24、 提 琴 独 奏 的 摇 篮 曲 , 原 是 一 首 通 俗 歌 曲 , 作 于 1868 年 。 相 传 作 者 为祝 贺 法 柏 夫 人 次 子 的 出 生 , 作 了 这 首 平 易 可 亲 、 感 情 真 挚 的 摇 篮 曲 送 给 她 。 法 柏 夫 人 是 维 也 纳 著名 的 歌 唱 家 , 1859 年 勃 拉 姆 斯 在 汉 堡 时 , 曾 听 过 她 演 唱 的 一 首 鲍 曼 的 圆 舞 曲 , 当 时 勃 拉 姆 斯 深深 地 被 她 优 美 的 歌 声 所 感 动 , 后 来 就 利 用 那 首 圆 舞 曲 的 曲 调 , 加 以 切 分 音 的 变 化 , 作 为
25、这 首 摇篮 曲 的 伴 奏 , 仿 佛 是 母 亲 在 轻 拍 着 宝 宝 入 睡 。 原 曲 的 歌 词 为 “安 睡 安 睡 , 乖 乖 在 这 里 睡 ,小 床 满 插 玫 瑰 , 香 风 吹 入 梦 里 , 蚊 蝇 寂 无 声 , 宝 宝 睡 得 甜 蜜 , 愿 你 舒 舒 服 服 睡 到 太 阳 升 起 。 ”那恬 静 、 优 美 的 旋 律 本 身 就 是 一 首 抒 情 诗 。 后 人 曾 将 这 首 歌 曲 改 编 为 轻 音 乐 , 在 世 界 上 广 为 流传 , 就 像 一 首 民 谣 那 样 深 入 人 心 。玉露凋伤枫树林勃拉姆斯音乐的意境 勃拉姆斯的生活经历极为平
26、淡,既没有莫扎特式的传奇,也没有贝多芬、柴科夫斯基式的强烈个性特征;他的作品内容虽然那样丰富,却又始终显得“晦涩”缺乏起码的文学性和明确动人的主题,而所有这些似乎又总是以文字介绍音乐时必需的落笔之处。既然他的音乐没有那些人们通常在浪漫主义音乐中期望的东西,那么,究竟是什么别的内容深深吸引着我们?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在勃拉姆斯逝世三年后说:“一处被雾霭和云翳遮掩着的境界,在那里我们能发现古老教堂的遗迹,它像希腊神殿一样伫立,这就是勃拉姆斯!”格里格只比勃拉姆斯小十岁,但是他偏偏要用这样一个比喻表达自己对勃拉姆斯的崇敬,这是为什么呢? 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欧洲音乐文化中的一切,似乎都曾被李斯特和瓦格纳领导的新德意志乐派掀起的巨大进步浪潮笼盖无余;而偏偏在这样的时候,勃拉姆斯却能以自己的恪守古典主义传统而独树一帜,这似乎是一个奇迹。十九世纪以后,在贝多芬留下的巨大遗产基础之上,在社会生活那样激烈的变革面前,浪漫主义音乐终于获得了空前广阔绚丽的舞台。我们仅仅从任何局部音乐技法的变化(比如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技巧) ,都能给当时几乎整个音乐思想和音乐体系带来那样广泛和深刻的推动,就可以知道这种激越的波澜实在是蓄势已久。人们热切地追求诸如李斯特钢琴音乐、柏辽兹的管弦乐作品那样眩目骇俗的音乐色彩、肖邦诗画般的音乐境界、极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