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合资源 创新模式全面加强乡村青少年宫阵地建设平邑县位于沂蒙山区腹地,辖 16 个乡镇,738 个行政村,总面 积 1825 平方公里,素有“ 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石材之乡”美称。近年来,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拼搏进取, 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连续被评为省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被临沂市委确定为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唯一试点县。平邑现有总人口 100 万人,其中未成年人 14.8 万余人,而乡村未成年人有 10.2 万人,占未成年人总数的 69%。按照中央文明办关于建设乡 村少年宫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们在学习桓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因 势利
2、导,科学规划,整合现有资源,形成了乡镇、社区、学校三 级建设模式,促进了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1、加强组织领导。为推动乡村青少年宫的建设,平邑县改变过去由教育局组织实施的方式,确立了“县委领导、宣传部牵头、文明办主抓、部门联动,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领导格局,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乡村少年宫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乡村少年宫建设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并把乡村少年宫建设情况列入对各有关部门的年度考核与文明城市考评内容之中。各乡镇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各相关社区、学校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工作中建立完善了联席会议、调度、督查等制度,协调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按照“因地制宜、分步实 施
3、,突出特色、发挥作用” 的工作思路,我们对全县乡村青少年宫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整体布局,在乡镇、社区、学校同时展开建设,确保无缝隙覆盖。同时,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利用综合文化站、文化大院、农村社区等场所,规划设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场所,条件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稳步推进,全面铺开。2、采取多层面建设模式。立足农村实际,坚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形成了三个层面的模式。一是与乡镇综合文化站相结合的集中模式。选取相对独立的场所,建设规格高、设施全、有特色的中心型少年宫,能够开展特色活动或者重大活动。比如仲村镇中心青少年宫,在该镇综合文化站基础上拓展建立,建成后面积 3000 平方米,设有各种室内、室外文体
4、器材、活动设施,可开展舞蹈、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科普教育、小剧场演出等多项活动内容,并结合农村文化建设开展了“乡村文艺汇 演” 等活动。二是与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开辟青少年活动场所,整合社区文化场所、辅导教师等资源,能够开展多种文体活动、亲子教育、联谊活动等,更好地发挥社区文化阵地作用。例如西苑社区少年宫,在辅导内容设置上,突出电脑制作、心理辅导、留守儿童共建等,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效果明显。三是与学校课外活动场所建设相结合的独立模式。采取少年宫活动室与常规教室分离的方式,在学校内安排独立校舍作为少年宫活动场所,能够相对独立地开展活动。三种模式相辅相成,
5、较好解决了活动场所问题。3、加大建设资金投入。采取政府投资、上级扶持、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办法,多种渠道筹措乡村少年宫建设和运行资金。各级党委、政府将乡村少年宫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实行财政倾斜政策,对中心少年宫进行重点扶持。同时,积极引导文明单位参与共建,并鼓励社会资金支持,吸引社会各界支持乡村少年宫建设。如西苑社区一次性投入建设资金120 万元, 较好地解决了建设场所及配套设施问题。目前,全县投入资金 500 多万元,第一批乡村少年宫建设试点已投入使用。全县新增投资 1000 万元,为全县中小学配备微机 3200 台,多媒体教室 70 处;投资240 万元, 对教学仪器、科普设施进行更新配套,
6、有力地保证了乡村少年宫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 4、建立充实辅导员队伍。少年宫的主人是广大未成年人,少年宫运行的组织主体是辅导员队伍。平邑县以各校教师为主要力量,通过培训、走教、轮岗等,实行周六、周日轮流坐班制度,实现一专多能和师资共享。积极发挥“五老” 作用,开辟“ 四点半课堂” ,积 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进行民间传统艺术、地方戏曲传授,聘请了县“百灵” 老年 艺术团为辅导团,在全县青少年宫开展辅导、文艺联合演出等。组织县书法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等协会会员开展义务辅导活动,同时招募社会志愿者 500 余名,不断扩充辅导员队伍,积极参与到未成年人教育中。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和寄托。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意义深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平邑县将认真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大乡村少年宫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各项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