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辨析题答案.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38493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辨析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克思辨析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马克思辨析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马克思辨析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马克思辨析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辨析: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进行社会管理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进行政治统治,在此基础上兼有社会职能。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职能即是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自己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统治和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为做到这一点,统治阶级必须把国家政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2 辨析 是否承 认社会 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错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

2、。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 观。主 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唯心史观。一些唯心史观 也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3辨析: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此观点正确。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资本家不把货币投人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

3、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4 辨析:资本主义的工资是工人劳动的报酬。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工资,不是工人劳动的报酬。工人的劳动创造的价值有两部分:一部分由资本家以工资的形式发给工人,它仅仅是工人劳动创造的一小部分,用以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的必要生活,即劳动力的再生产;另一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是资本家发家致富的源泉。如果资本家发给工人的工资是工人所有劳动的报酬,那么,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就不会存在剥削关系,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也就不会存在贫富差距,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资本家以工资的形式发给工人,并声称这是工人所有劳动的报酬,其目的是为了掩盖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剥削和

4、被剥削的关系1用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经济危机,又称“ 经济恐慌”。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 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生产相对过剩是这种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就生活资料来说,是相 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里,由于各种原因,也曾出现过社会经济的极大恐慌和混乱,但那是一种生产严重不足的危机,而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了。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危机的可能性才变成了现实性。

5、从 1825 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差不多每隔 10 年左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故称作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后来,还发生过几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其中,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一切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生 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有两种表现形式直接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313 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化的大生产使各企业、各

6、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空前地加强了,整个社会生产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这种社会化的大生产要求按照社会的需要而由社会统一管理生产。但是,由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形式的存在,生产过程由资本家私人管理,这就把整个社会生产的联系割裂开来,各个企业生产什么,生 产多少,由一个企业的资本家决定。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计划、无政府状 态。个别企业生产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上述情况使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比例关系失调,特别是生产和需要的比例关系失调, 这种比例失调以尖锐的形式爆发出来,就表现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二)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千百万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

7、本家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不断改进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产品越来越多。但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工人的购买力相对缩小。这一矛盾是产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马克思指出:“ 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 卷第 548 页)。经济危机造成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社会化的生产力之间存在着对抗性的矛盾。危机的加深和日益频繁,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愈来愈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列宁科学地分

8、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和历史地位,他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 史阶段。这种特殊性分三个方面:(1)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2)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3)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列宁 选集第 2 卷第883 页)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它必然引起停滞和腐朽的趋势。在规定了垄断价格的情况下,技术进步的动因,就会在相当程度上消失,而且有可能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随着 垄断统治的加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寄生性或腐朽性的加深,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各种矛盾日益加剧。从竞争变为垄断,使生产社会化有了巨大的发展,而社会化了的生产资料仍旧是少数人的私有财产。私有经济关系和私有

9、制关系已经变成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外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大矛盾空前激化。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了。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和不断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榨取超额利润,由于工人 阶级的斗争, 资产阶级采取了一些改良主义措施,无产阶级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加强了,剥削率大大提高,资产阶级占有无产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比资本主义上升阶段高得多。其次,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由于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迫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起来反抗帝国主

10、义统治。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先后取得独立,但这些不发达国家长期遭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经济文化落后,并未因政治上的独立而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仍以各种形式,保留其在原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特权,并利用经济技术优势,通 过贸易和资本输出,控制 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加重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剥削和政治渗透,使矛盾进一步尖锐化。最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趋于尖锐化。帝国主 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垄断资本主义在全世界为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斗争,是无法调和的,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本世纪已经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1、引起的。三大矛盾的尖锐化,使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日益成熟。这一切表明,垄断资本的统治决定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但是,列宁又指出:“ 帝国主义是衰朽的但还没有完全衰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但还没有死亡的资本主义。 ”(列宁全集中文第 2 版第 29卷第 479 页)“ 如果以为这 一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不,在帝国主义时代,某些工 业部门,某些 资产阶级阶层,某些国家,不同程度地时而表现出这种趋势,时而又表现出那种趋势。” (列宁全集中文第 2 版第 27 卷第 436 页)2根据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说明改革

12、开放是发展中国家特色社会的强大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社会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是具有非对抗的性质:具有基本适应与部分不适应的特点。我们可以也只有通过不断改革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中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开辟道路。在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通过改革加以解决,再出 现矛盾,再通过改革加以解决,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 义发展的直接

13、动力,是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保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的矛盾一直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有时缓和,有时激化。生产关系实际就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人们会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社会分工和产品分配关系。生产力发展了,也就意味着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提高了,社会财富会生产得多了。这时如果仍然按照原有的生产关系进行社会管理和分配,就会损害大部分人的利益,影响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人们也就不会采用新的生产技术,这样就会阻碍社会生产的发展,实际就是使社会生产的速度减慢,社会财富创造的速度减慢。人 们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国力就会减弱,国家会受到侵略。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的矛盾尖锐了,

14、 这时就要改变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例如奴隶社会时代,由于生产力的落后,一个人不可能单独完成生产任务,所以必须进行大规模的集体劳动。奴隶虽然被剥夺了全部劳动成果,但总还能维持生命,如果不当奴隶,恐怕迟早要饿死。这就是奴隶制度 虽然很残酷但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当生产力提高,个人的能力已经能够维持生产生活的时候,再把 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成果剥夺,就会引起劳动者的不满, 劳动者就不会再努力劳动。 这时就要采取封建生产关系,让劳动者能够占有一部分劳动成果,这样会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劳动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成果,就会想办法提高劳动技能,生 产更多的社会财富,剥削者实际也能剥削到更多的财富。生产力也会

15、得到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不断在发生,人们也就要不断调整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采取更有利于提高生产力,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生产关系,于是人类社会就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即是客观历史演进的过程有是人的价值实现的过程。社会发展的动力源自于人自身,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 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工作。以人为本作为历史观,它强调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观,它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

16、造人;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 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也要确立和运用人的尺度,关注人生活的世界急人的生存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认为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使中国社会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改革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革形式,它是在

17、同一社会形态中,通过调整、 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经常出现的、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社会改革是走向社会革命的一个步骤,是革命的前提和准备;而在革命后,它又往往是巩固革命成果、完善社会制度、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和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 动社会发展的两种方法和手段,两者互相补充,共同推 动社会不断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

18、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 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是一种“制度创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改革是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所以改革也是一场革命。3了解真理的具体性“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注: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10 月第 2 版第 1 卷,第 507 页。)。而 “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5 月第 1 版第 2 卷,第 103,103,83 页。 )“多样性的统一” 表明,真理是作为一个理论体

19、系而存在着的系统整体。真理的这种系统整体性是由其反映着的对象的系统整体性存在所决定的。按照现代系统科学的观点,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自成一个系统,其中包含着多个要素、多个部分。每一个要素、部分都与其它要素和部分发生着横向和纵向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由此造成一个有层次的立体结构。由于这个立体结构的存在,不但构成事物的每一个要素、部分因其特定位置、特定功能而获得了各自的规定性,而且事物本身也获得了一种为任何一个要素、部分所不能单独具有的系统质,从而能够以整体而存在,并与周围的环境建立起联系。在实践基础上发生的主体的认识,经历着一个由感性认识阶段(或感性形态)到理性认识阶段(或理性形态)的辩证飞跃过程。在

20、感性认识阶段,主体将客体或对象之信息输入大脑后,被感 觉、知 觉、表象等形式所整合,然后再反馈到客体,从而形成关于对象的现象层面的完整的认识即感性具体(马克思称之为“ 表象中的具体 ”、“完整的表象” );在理性认识阶段,主体将主客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现象进一步概括、重构、升华,将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又把抽象的规定综合起来,统一起来,从而以理 论观念的形态,在系 统本质和规律的层面上,将客体或对象完整地再现出来,即到达了理性(思维)具体。以 这种理论观念(经过实践观念)为指导的新的实践活动如果取得了预期的结果,达到了预想的目的,那么这种理论观念就是真理。因此可以说,在 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以获得真理,也就是由感性具体升华到理性具体以形成理论观念。所以,真理作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以观念形态存在着的理性具体或理论体系。这种理性具体具有全面性、普遍性和条件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