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城市规划管理:目的:实现城市土地空间资源的使用和合理布局过程:组织制定城市规划,并依法对城市土地的使用和各项建设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引导、控制和监督结果:使土地资源系统和各项建设的空间关系形成合理的结构,促进城市建设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第一章、行政法学概述行政法是政府行政管理和实施依法行政的主要法律依据。依法行政是城乡规划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第一节 法律及行政法本节重点:行政法的概念、法政法治原则一、法律1、概念:泛指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狭义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2、特征:调控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
2、实施;法律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二、法律规范1、定义:构成法律整体的基本要素或单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逻辑上周全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组成要素:假定:规定适用该规范的条件部分处理:为主体规定的具体行为模式,即权利和义务制裁:违反规定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第六十五条三、行政法1、概念: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部门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仅次于宪法的法律地位
3、。2、行政法的渊源(表现形式)1)宪法最根本的渊源2)法律。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3)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主要渊源4)地方性法规5)自治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规章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四、行政法的原则1、行政合法性原则首要原则概念:指行政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包括:行政主体合法;行政行为依法;行政程序守法;行政权限合法2、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内容:正当性。主观上出于正当动机,客观上必须符合正当的目的。平衡性。情理性。符合客观规律,合乎情理。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行判断、自行选择和自由决定,以作出公正而适当的具
4、体行政行为的权力。2存在的合理性:是适应现代行政管理事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的需要;是行政效率价值追求的要求;是克服法律固有的不完善性的需要。行政合法性与合理性之间的关系1)是行政法两项基本原则,两者不可偏废。2)合法性原则是主要原则,合理性原则是补充原则。3)违反合法性原则导致行政违法,违反合理性原则导致行政不当。4)行政合法性原则既适用于行政管理,又适用于行政诉讼,而行政合理性原则不适用于行政诉讼。3、行政应急性原则在某些特殊的紧急情况下,处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采取没有法律依据的或与法律相抵触的措施。第二节 行政主体与行政行为本节重点: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行
5、政立法的概念、要求一、行政主体概念:依法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能代表国家,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及独立参加行政诉讼,并能独立承受行政行为效果与行政诉讼效果的组织。是一种组织,而不是个人;依法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行政主体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和参加行政诉讼;行政主体能独立承受行政行为所引起的法律效果和行政诉讼效果。二、行政行为1、概念: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实施国家行政管理而产生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必须具备五个要件:1)行为的主体 2)行为的客体 3)行为的内容 4)行为的形式 5)行为的结果2、分类按行政行为的方式和作用不同,可分为:1)抽象行政行为:法定行政主体制定普遍适用具有
6、法律效力的行政法律规范文件的行为2)具体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对具体事件或特定的人所作的具体处理或特定的争议进行裁决的行为三、行政立法1、概念: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与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行政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活动。立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定权限内,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目的在于执行宪法和法律,实现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内容是关于国家对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行政管理表现形式是制定行政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规和规章2、立法原则:依法立法、民主立法、加强管理与增进权益相结合、效率原则3、行政立法行为的主体我国的行政机关通过三种形式取得立法权:A 根据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取得职权性的行政立法权。B 根据有关法律
7、、法规规定取得授权性的立法权。C 根据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专项决定,取得特别授权性的行政立法权。我国获得行政立法主体资格的行政机关有: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3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4、程序编制立法规划、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审议通过、签署审批、发布备案第三节 行政程序本节重点:行政程序、行政复议一、定义: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的时间与空间方式,也即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必须遵循的步骤、方式之总称。目的:保障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扼制行政主体自由裁量的随意性;保障行政权力的有效行使,提高行政效率二、法律意义1、行政程序合法、
8、适当是构成行政行为的有效要件之一。2、行政程序违法、失当可以构成相对人申请复议、提请诉讼的理由之一。3、行政程序违法、失当可以构成权力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撤销其行为的理由之一。4、行政程序构成行政审查和司法审查的内容之一。三、程序的基本制度1、告知制度: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必须把相对人应该知道的有关事项告知相对人的一种行政程序制度。告知的内容:说明理由;告知权利和义务。告知的方式:公告、文书、口头、标志及手势告知等。2、听证制度: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决定前,由行政机关告知决定理由和听证权利,行政相对人有表达意见、提供证据以及行政机关听取意见、接纳证据的程序所构成的一
9、种法律制度。3、回避制度:指行政公务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不得参与与自己有某种利害关系的行政事务的处理,以确保行政的公正性的一项制度。 三类:职务回避;公务回避;地域回避。4、信息公开制度:是行政机关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公开政府文件、档案材料和其他政府信息的制度。5、职能分离制度:两类:同一行政主体内部实行职能分离;不同行政主体之间实行职能分离。6、时效制度: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某些程序上必须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权利或履行义务,否则就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的一种程序制度。三种类型: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其权利的,视为放弃权利。在法定时限内不履行其义务的,可以视为不履行义务。行政主体在法定期限应该作为
10、而不作为的,可以视为同意或拒绝。7、救济制度四、行政救济:当事人的权益因受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不法行政受到损害时,请求国家采取措施,使自己受到损害的权益得到维护的制度。形式:申诉、声明异议、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一)行政复议1、定义:Reconsider,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被申请人的上级领导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机关对原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纠正错误的一种监督制度。2、基本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合法性原则;公开性原则;及时原则;便民原则3、范围:行政机
11、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44、管辖(即向谁申请复议):上一级的行政机关5、参加人:当事人(申请人、被申请人) 、第三人和复议代理人6、程序及操作要求1)程序:申请、受理:五日内审查、审理、决定2)要求:申请复议的时效: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60 日内提出复议申请。受理条件:A 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B 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C 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 D 属于申请复议范围 E 属于受理机关管辖 及时审查:复议机关及时审查,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全面审理:原则上实行书面复议制度。复议期间,已经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对申请人仍有约束力。 复议决定:A 维持决定
12、B 补正决定程序不当,可作出要求被申请人补正的决定 C 撤销或变更决定(主要事实不清,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基本事实缺少证据,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或滥用职权、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引起不可抗力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自然原因,人类无法控制的大自然力量所引起的灾害事故;二是社会原因,如战争、罢工、政府禁止令等引起的。不可抗力因公民个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而成为民事活动中适用的一种免责理由。(二)行政诉讼1、定义:人民法院按照诉讼程序解决部分行政争议的活动。2、与行政复议的衔接:自由选择、复议前置;法定
13、复议后不得起诉:3、行政诉讼的程序:起诉与受理、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程序4、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行政复议是行政监督,行政诉讼是法制监督。从法律效力上来说行政诉讼优先与行政复议。三、行政赔偿:行政机关及执法人员违法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而侵犯公民、法人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第四节 行政法律责任与行政法制监督本节重点:行政责任的形式和构成条件、行政监督的内涵和基本要求一、行政责任1、概念: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当事人依法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2、包含的内容:行政主体的行政法律责任、行政相对人的法律责任、工作人员的行政法律责任3、形式:A 行政处分
14、:行政机关对公务员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的惩戒。B 行政补偿 C 行政处罚:行政相对人D 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等4、构成条件1)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已构成违法。2)行为人具有责任能力。年龄 16 周岁以上,智力正常。3)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考察行为人主观恶性程度。4)行政违法必须以法定职责或法定义务为前提。5、原则: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责任法定原则、责任自负原则、主客观一致原则二、行政监督1、含义:党、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国家公务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遵纪守法情况的监5察和督导活动。 (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主体是党、权力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企业、事
15、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对象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法制监督。2、主要任务是发现和纠正一切违反国家行政管理原则、法规、规章的行为,防止和纠正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偏差,保障行政目标准确、及时地实现。作用:预防作用、补救作用、改进作用3、类型:执行党的监督(核心作用)权力机关的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民与社会组织的监督。第五节 行政许可一、概念: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二、特征:1、依申请的行政行为。2、管理型行为。3、外部行为。4、准予相对人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三、分类1、普通许可行政机关准予符
16、合法定条件的公民、法人或其他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有附加条件活动的准许。没有数量限制。行政机关没有自由裁量权。2、特许: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向相对人转让某种特定的权利的行为。取得特许权应支付一定的费用;有数量控制;行政机关有自由裁量权。适用于: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有限公共资源的配置;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垄断性企业的市场准入3、认可: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是否具备特定技能的认定。通过考试;资格、资质证的认可,不能继承、转让;没有数量限制;没有自由裁量权。4、核准:行政机关对某些事项是否达到特定技术标准、经济技术规范的判断、确定。依据主要是技术性和专业性的;根据实地验收、检测决定;没有数量控制;没有自由裁量
17、权。适用于对特定的产品、物品的检验检疫。5、登记:行政机关确立行政相对人的特定主体资格的行为。未经合法登记取得主体资格或特定身份,从事社会活动是非法的;没有数量控制;对申请登记的材料只进行形式审查;没有自由裁量权。适用于:确立个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特定的主体资格、特定身份的事项。四、程序1、申请与受理申请人向行政机关提出拟从事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许可活动的意思表示行政机关进行形式审查,决定是否受理2、审查实质内容的核查形式:书面审查、实地核查、当面质询、听取第三人意见、召开专家论证会等。3、决定准予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公开;不予行政许可的,应说明理由并告知相对人救济权。行政许可的期限:行政许可法规
18、定了 20 日的一般期限;多个行政机关,实行统一办理或联合办理的,行政许可法规定办理时间不得超过 45 日;颁发、送达行政许可的期限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后的 10 日内完成。第二章 城乡规划法规体系本章重点: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组成、 城乡规划法6第一节 我国城乡规划法规的发展历程我国法律制度在历史上并不健全,1947 年制订了现代历史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都市计划法五个阶段: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年)1952 年成立建工部,同年 9 月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城市建设座谈会。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 年)1954 年,在建工部设城市建设总局,主管城市建设工作。195
19、4 年 11 月,国家建委成立,1956 年国家建委颁发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关于城市规划的法规文件。三、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1965 年)1960 年第九次全国计划会议上,草率地宣布“三年不搞城市规划” ,是一个重大失误。1961 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人口增长,新建工厂,尽量分散在中小城市。四、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年)1966 年至 1971 年,是城市建设遭受破坏最严重的时期1972 年,国务字批转国家计委、建委、财政部关于加强基本建设管理的几项意见 ,重新肯定城市规划地位。1974 年
20、, 关于城市规划编制和审批意见和城市规划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7 年至今)1、1977-1989 年1978 年全国城市工作会议,中央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 ; 1984 年国务院颁发了城市规划条例 ,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城市规划专业领域第一部行政法规,标志着我国的城市规划步入法制管理的轨道;1987 年 10 月,建设部在山东威海召开了全国首次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会议;1988 年在吉林召开全国第一次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研讨会,提出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2、1990 至今1990 年 4 月 1 日,新中国第一部城市规划专业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正式施行19
21、93 年 6 月 29 日,国务院颁布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1993 年 11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 (一法一条例)200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开始施行,标志着我国进入城乡一体化的新时代(共七章七十条) 。第二节 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城乡规划法规体系国家调整城乡规划和规划管理方面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及各种法规、规章的总和。(一)国家城乡规划法规体系1、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和发布7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1993 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2008 年)3、部门规章: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城镇体系规划编制
22、审批办法等4、其他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建设部:关于加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调整和修编工作管理的通知关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的通知相关部委的规范性文件5、国家技术标准(二)地方城乡规划法规体系1、地方性法规: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 (1998)2、地方政府规章:浙江省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实施办法 、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3、其他规范性文件4、地方技术标准二、纵向体系与横向体系1、纵向体系: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法律效力由高到低)2、横向体系城乡规划受到相关方面
23、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制约。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建筑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等。城乡规划体系: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相关法规章常以“。 。 。办法”形式出现。三、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体系 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包括 15 个部分。1、基础标准某一专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术语、符号、计量单位、图形、基本分类、基本原则等。城市规划术语标准、城市规划制图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代码2、通用标准针对某一类标准化对象制定的覆盖面较大的共性标准,它可作为制定专用标准的依据。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范、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镇
24、规划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3、专用标准针对某一具体标准化对象或作为通用标准的补充、延伸制定的专项标准,覆盖面一般不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城市绿地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第三节 城乡规划法2007 年 10 月 28 日人大常委会通过,200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城乡规划法共七章七十条与城市规划法比较 ,取消了城市新区开发与旧区改造一章,新增了“城乡规划的修改”和“监督检查”两章节一、 城市规划法的检讨A 城乡二元分治,不利于统筹发展 B 立法理念滞后(工业文明的直接反映)“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C 法律
25、实施的机制不全,可操作性不 强 D 监督机制缺失,责任追究制度缺乏 E 执法主体不明确,责权分配不合理 F 法律责任较轻,不利于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城市规划法第五章 8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没有行政强制权,面对违法建设,他们只能下达“责令停止建设” “限期拆除或者没收” “责令限期改正,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文书,相对应人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只能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二、 城乡规划法的特点A 首次明确把村庄纳入规划,标志着中国将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规划制度,进人城乡统筹规划管理新时代。B 对比上版最大的不同是强调城乡统筹,最显著的进展是强化监督职能,最明确的要求是落实政府责任。C 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
26、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三、 城乡规划法的主要内容(一)城乡规划体系、原则和管理体制1、城乡规划体系2、城乡规划原则(1)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集约发展。(2)先规划后建设。 (3)环保节能,保护耕地。(4)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城乡特色风貌。(5)公共安全、防灾减灾。3、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第十一条: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二)城乡规划的制定1、城乡规划的内容(1)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2)城市、镇总体规划强制内容: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27、、水源地和水第、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3)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乡规划应包括村庄发展布局2、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程序3、科学、民主制定规划的要求设计单位资质。基础资料。公众参与。(三)城乡规划的实施1、实施原则政府实施城乡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在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实施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在乡、村庄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实施规划规划实施过程中禁止擅自改变用途的原则2、近期建设规划:制定、重点内容、实施3、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制度9(1)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2)建设用地规划管理(3)建设工程规划管理(4)乡村建设规划管理(四)城乡规划的修改
28、1、规划修改的前提条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向原审批机关报告。涉及强制内容的,要提出专题报告。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修改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征求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并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涉及强制内容的,应先修改总规。修建性详细规划: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因修改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依法给予补偿。乡规划、村庄规划: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讨论同意。2、规划修改的报审程序:基本是按原规划第 3 章 城乡规划管理基础知识本章重点:1、政府的主要职能2、公共政策3、城乡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4、城乡规划管理的依据、内容与方法第一
29、节 公共行政基础知识一、公共行政1、含义:政府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管理活动。国家行政机关为主的公共管理组织的管理活动。公共-公共权力、公共利益、公共事务行政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与指挥2、范围:公共领域基本公共产品领域和混合公共产品领域3、作用:导向作用、管制作用、服务作用、扶助作用2、公共行政的主体和客体1、公共行政的主体:政府-行政机关及独立的行政机构。由不同层级组成,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2、公共行政的客体公共事务国家事务:国防、外交共同事务:跨行政区域的,如大经济区协作地方事务:城市规划管理、交通管理公民事务:户籍管理三、行政机关1、概念又称政府,国家依法设立并代表国家行使行政
30、权,掌握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的职权是国家赋予的行政权。实行首长负责制。2、分类:根据管辖领域,可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3、结构1)纵向层次层级制结构:下一层次对上一层次负责,上下层次之间构成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2)横向结构职能结构:在一个层次中由若干平行部门组成,每个部门相对独立。4、政府的基本职能1、政治职能:保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维护社会治安、界定和保护产权2、经济职能:宏观经济调控、区域性经济调节、国有资产管理、微观管制、规划并组织国家的大型经济建设项目。3、文化职能:领导和组织精神文明建设4、社会职能:通过专门机构对
31、社会保障、福利救济等社会公益事业实施管理来实现。105、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1、行政权力(1)含义:各级行政机关执行法律,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解决一系列行政问题的强制力量与影响力。特征:公共性、强制性权力的行使依据法律进行、约束性接受广大民众的监督(2)内容:立法参与权、委任立法权、行政管理权、司法行政权2、行政责任(1)法律上的行政责任(2)普通的行政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道德责任第2节 公共政策一、含义及本质1、含义:政府为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行为规范。2、实质政府对全社会的利益所作的有权威的分配。政府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1)利益选择政府
32、分配利益,要与政府价值偏好一致。(2)利益整合政府考虑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政策。(3)利益分配能够保护多数人的利益。(4)利益落实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整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二、基本功能1、导向功能:政策对人们的行为、事物发展加以引导。2、调控功能:政府运用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所起的作用。首先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与需要。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3、分配功能: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三、特征权威性公共政策得以实施并发挥作用的基本保障动态
33、性不同时期随着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公共政策适时而变层次性国家、区域、地方4、基本价值取向1、社会公正准则2、发展效率准则3、实践检验准则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住建部建委、建设厅市规划局县建设局镇规化管理人员(高至低)第三节 城乡规划管理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根据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a. 城市规划管理是政府的一项行政职能b. 城市规划管理的核心包括:1、城市规划的组织编制、审批管理2、城市规划实施管理3、规划的监督检查管理二、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特征1、服务与制约的特性(就职能而言)2、宏观与微观管理(就管理对象而言)3、专业性与综合性(就管理内容而言)4、阶段性与长期连续性(就管理过程而言)三、城乡规划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