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产业的哲学思维.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243531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文化产业的哲学思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文化产业的哲学思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文化产业的哲学思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文化产业的哲学思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创先职称论文发表网浅谈文化产业的哲学思维摘要:我国的文化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很多精髓,在现代的发展中不断流失,因此,传统文化也要加以保护。文化有很多种,它是生活的体现,民间文化艺术更是丰富多彩,其实文化中包含着不一样的思维。文化的丰富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那怎样发展文化产业也会成为相关机构关注的话题。关 键 词:大众文化;文化产业;生产;意识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在阶级社会中,又具有阶级性,同时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形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

2、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广义的文化包含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含物质方面的内容;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具有阶级性、民族性、地域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 对文化也作了类似的定义:“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能力、物质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 ”文化定义莫衷一是的现象,反映了文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复杂联系。它不仅体现了文化与人类社会进程的关系,而且还体现了文化与人类社会整体的联系,这种联系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

3、。作为人类社会特殊的构成内容,文化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它又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 ,形成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关于大众文化的涵义,在法兰克福学派代表性人物的理论表述里,“大众文化特指 20 世纪以来由文化产业制作的诸如电影、广告、流行音乐、通俗小说、电视节目等文化产品,也常称为大众艺术、通俗艺术、流行艺术等,其特点是通俗易懂、机械复制和传播迅速。 ”“大众文化”成为“文化工业”这种文化经济类型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开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它并没有正式提出大众文化的概念,而是对“肯定的文化”的批判。1936 年霍克海默在利己主义

4、与自由运动一文中提出了“肯定的文化”的概念,其实就是大众文化的前身。到了 40 年代,大众文化则成为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重点对象,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有其特定的语境:由于阿多诺等人生活在法西斯文化专制的时代,他们所感受的那种文化工业对民众的思想控制,实质是法西斯利用手中的权力对民众思想的控制,他们理所当然地对当时普及的大众文化持激烈的批判态度。阿多诺和霍克海默认为,与“文化工业”一词相对应的文化形态就是“大众文化”,文化工业与大众文化是互为依存的,文化工业是大众文化的生产体系,大众文化是文化工业的最终产品。在启蒙辩证法的草稿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继续沿用了“大众文化”的表述方法,该书在 1

5、947 年正式出版时,为避免“大众文化”被误解为“大众的文化”,他们改用了“文化产业”一词,意在强调“文化工业”是比“大众文化”更具批判性的概念。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文章中,这两个词也是经常互换的。英国文化学者威廉斯在 1976 年出版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词汇表中说,大众文化迄今仍带有两个旧有的含义:“ 一是指低等次的作品,二是指可以刻意炮制出来的以博欢心的作品。 ”从中反映出大众文化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中性的与高等次作品相对立的低等次文化;二是指肯定性的,可以博得大众欢心的文化 ;三是批判性的刻意炮制出来的文化 ,即“文化工业” 。 “大众文化”之所以与“文化工业”难分难辨,是因为文化工业

6、以“大众文化”为名创先职称论文发表网将自己合法化,模糊了人们的视线。实际上,文化工业不是产生于大众,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而是按照资本运作的逻辑生产出来的。资本在完成对物质产品的控制之后,逐步转向精神文化领域,把文化至少是其中的一大部分纳入商品范畴,把文化作为一种产业,使其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和途径。文化产业因为资本而存在,依靠资本而存在,资本是文化成为文化产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可见,当代资本的势力已扩张到以前未曾受到商品化影响的精神、文化领域,正是在资本的驱动之下,文化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市场化、商品化的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文化产业”受资本控制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一部分,而在中国

7、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文化产业仍要受资本控制,不同的是,资本的主人由“资本家”变成了“人民” 。二、文化产业的精神特征文化产业依托的是大众文化,目的是追逐市场利润。那么,除了满足企业的经济利益,文化产业还有哪些功能呢?笔者认为,文化产业属于精神生产范畴,它可以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同时也具有意识形态性。(一)精神生产马克思第一次使用“精神生产”概念是在神圣家族中,他指出:“在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中,某物品是否应当生产的问题,即物品的价值问题的解决,本质上就取决于生产该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因为社会是否有时间来实现真正的人类的发展,就是以这种时间的多少为转移的,甚至精神领域也是如此。 ”马克思之所

8、以这么说,在很大程度上是想证明,劳动时间是劳动产品的度量这条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在精神领域也不例外。马克思真正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直接论述精神生产,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可见,社会生产不仅仅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生产(宗教、法律、道德、艺术等)。马克思还从人的角度考察精神生产,把精神生产理解为“全面生产”的一部分,是“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

9、行”的生产,是人的“真正的生产”,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生产,是“关于意识的生产” 。由此可见,精神生产是马克思全面生产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他还认为: “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 ,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文化产品是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物化成果出现的,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文化产品主要以自己的精神属性和精神要素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是它区别于物质产品的本质特征。作为产品的精神文化,其“有用性”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劳动时间,因此也形成了文化产品的交换价值,构成了文化产品参与商品交换的内部驱动力。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条件下,文化产品的商品化是一种不

10、可逆转的趋势,正在按照产业标准进行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并且在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上形成了文化产业。在 1990 年 10 月召开的意大利佛罗伦萨会议上,世界银行提出:“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也将是世界经济运作方式与条件的重要因素。创先职称论文发表网”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文化满足市场趣味性、效益性的要求;市场推动文化的发展,体现出了文化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产业属性日趋明显。文化产业是以市场为依托进行社会精神财富生产的社会生产部门,是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生产或服务的行业,是在高度工业化、技术化和商品化的条件下,以技术性、复制性

11、、批量性、商品性的方式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行的生产和再生产。其中,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要,是文化产业的功能,也是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部门的最根本的区别。精神生产是以人类脑力劳动为基础的文化生产发展的形态。随着以科技、教育为先导的精神生产的崛起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精神生产必定与物质生产并驾齐驱。文化产业只有在精神生产范畴之中才能显示其本质和作用,唯物史观关于精神生产的理论,是我们研究文化产业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二)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性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体系,它的意识形态功能是不可避免的,它的审美、教化、启悟和激励作用被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可。有些学者认为,文化产业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而笔者认为,文化产

12、业属于精神生产,而精神生产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具有意识形态性,所以文化产业也具有意识形态性。19 世纪初,法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特斯杜德托拉西在意识形态概论中首先使用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他认为意识形态是考察观念的普遍原则和发生规律的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于 1845 到 1846 年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正式创立。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唯物史观,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出发,对意识形态概念第一次作了详细系统的描述:“在由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社会的结构中,意识形态属于观念的上层建筑,是社会生活过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意识形态没有自己

13、绝对独立的历史,并且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倾向性” 。马克思恩格斯把意识形态作为和经济形态相对应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法兰克福学派坚持了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早期的否定性的认识,认为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是维护其统治的,其本质具有虚假和欺骗的性质,阿多诺就曾指出:“意识形态就是不真实虚假意识、谎言。 ”批判理论家认为,在文化工业的支配下,消遣享乐也具有资产阶级启蒙精神的内在倾向,因为享乐意味着放松身心,头脑中什么也不剩下,忘记一切痛苦和忧伤,这实质上意味着人们对被支配的现实拒绝反思和批判,是人们思想无能的表现。阿多诺等人关于文化工业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商品具体化的理论扩展并应用于大众文化,阿多诺

14、和霍克海默对文化工业批判的力量,在于它表明了商品结构如何出乎意料地、不被察觉地进入到艺术作品之中。由此可见,阿多诺等人对文化工业进行剖析的理论武器之一是马克思的商品与商品拜物教理论,这一点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应当忽略,这也是考察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一个逻辑起点。正是因为商品拜物教把资本主义的经济利益、动机、资本的逻辑、交换价值的秘密全部铭写在文化工业所制造出来的产品中,我们才把商品拜物教看作是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文化工业一方面被建造出了自己的意识形态(商品拜物教), 一方面又成了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思想载体。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对人民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制造社会的意识形态氛创先职称论文

15、发表网围,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把一定的思维方式和信念灌输给社会成员。这种意识形态不仅在理论上是由“政治观念、法律观念、宗教、哲学和艺术”等各种具体的意识形式构成的有机的思想体系,而且在实践中发挥着“国家软机器”的作用。另外,意识形态还充当着人类发展中重要载体的角色,它作为既定的环境,制约着人们创造文化的视点;它作为既定的思维模式,制约着人类创造文化的方式。在阶级社会中,统治者利用意识形态维护自己的统治,是以种种方式、通过种种层次深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并内化为人们的日常思维和行为方式来实现的。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经营活动,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选择和发明的意识形态的可实践状

16、态,并且以这种形态具体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演进。意识形态是一种价值观体系,任何一个阶级或利益集团掌握政权之后,无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变为全社会的价值观,以自己的意识形态作为全社会的意识形态,用来维护本阶级或集团的根本利益,在任何社会都是如此,资本主义如此,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如此。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曾指出: “在下一个世纪,采取侵略的代价将会更加高昂,而经济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将成为决定因素。 ”在中国,一切关于思想文化的有效传播都必须借助于文化工业这一具体载体才能实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现代传播手段,才能传达到千家万户。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软实力”这

17、一概念,明确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以市场化手段提供主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本途径。为此,必须做到,把文化产业列入国家战略,大力推动和扶植文化产业,做到“国家硬实力”和“国家软实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参考文献1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 M.顾建光,高云霞译.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2.2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3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4王先霈等.文学批评术语词典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5单世联.现代性与文化工业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