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65152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乌鲁木齐市第 74 中学 刘松义一、桃花源记语段检测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 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 乱,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

2、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 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1桃花源记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2给画线处填上合适的原文_, _。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A阡陌交通 B无论魏普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落英缤纷4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项( )A、悉如外人 咸来 问讯B、屋舍俨然 便舍船,从口入C、武陵人捕魚为业 一一为具言所闻D、问今是何世 孰知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5、选出加线字的意义有错的一项( )A便要 还家 (要:邀请) B、鸡犬相闻( 闻:听见)C土地平旷(旷:空阔,宽

3、阔)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属于)6、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 字意义不同的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有些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四个 7、翻译句子(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译文: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译文: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4)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译文: 8、句中“ 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A 比喻 B 夸张 C 借代 D 对比 9第段中,作者是从 、 和 等三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表现了

4、桃花源 的自然环境、 的社会环境、 的生活状况和 的精神状况,这段描写表现了作者 和 。10、文中有个成语叫“豁然开朗”,这个成语的表意和我们学过的一句古诗“ , ”表意相近,出此以外,选文中还有成语 和 。11.“此中人语 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桃花源中人什么样的心理?12. .陶渊明的“ 世外桃源” 其 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2 分)答: 二、短文两篇:陋室铭 、 爱莲说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 1215 题。 (共 8 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斯是陋室,

5、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曰:“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 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注: 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不堪:无法忍受。1 2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_或_ 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求_。2.陋室铭采用了 的写法, 借陋室的_来衬托室主人_的美好,用主人_的美好来说明陋室_,表达室主人高 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中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 ;全文画

6、龙点睛的句子是: ”;“仙”和“龙”比喻 的人。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2 分)(1)有仙则名 名: (2)惟吾德馨 德馨: 4、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孔子云:何陋之有? _5、“无丝竹之乱耳”中的“ 之 ”字与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水陆草木之花 B予独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石青糁之 6、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的典故是为了说明( )A.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 都居住在陋室中。 B.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 齐名。 C.以古代名 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 贤的志趣和抱 负。 D.表明作

7、者怀念诸葛亮、扬 子云。7、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1 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 败亦可喜”二句,极手 谈(下围棋)之妙境:“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8、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 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 711 题。15 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8、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花烂漫 时,她在 丛中笑。 (毛 泽东卜算子咏梅)10、用原文的语句回答。(1)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 。(2)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 (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

9、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4)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 (5)“世人甚爱 牡丹” ,这是因为牡丹是: ;“予独爱莲” 的根本原因是: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从修辞角度看,是 句,从句子的整散角度看,是 句。1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 正衬,牡丹属于反衬 ;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 这首诗称颂 的应该是 花,文中作者把“ 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是 的人;从上下文 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

10、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 结尾的目的是 。12、选文第 1 节从 、 、 三个方面 对莲花进行了描写。13、翻译文言语句: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4.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 莲”来自比,又用” 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 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最喜爱的花是: 喜爱的原因是: 15【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 【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 分)16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 分)17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

11、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这 两种观点,你是怎 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18、甲文作者借选文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志趣, 联系你的志趣与追求,依托自己最喜爱的一种花,以“出水芙蓉冰清玉洁”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 为一组对偶句。三、核舟记阅读训练(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 苏泛赤壁云。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 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2、石青 糁之。 (3)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 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 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 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4)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 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戊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

13、,文曰“ 初平山人”,其色丹。(一)、阅读第(2)段,完成后面的练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 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 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石青 糁之。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 核舟 ”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 (不超过 12 个字)_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3.第 2 至 3 句的说明顺序是_。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4、(二)、阅读第(3)段,回答问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峨冠 gun B手卷 jun C不属 sh D矫 jio 首昂视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绝类 弥勒( 绝):很 B 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C如有所语(如):比如 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诎右臂支船(诎) 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 D绝类弥勒(类)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启窗而 现 ,雕 栏相望焉。 B中 轩敞者为舱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D其人视端容寂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苏、黄共阅 一手卷 译文:(苏、黄在一

15、起共 读一横幅的 书画。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 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同不因 势 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6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本文段的结构方式是 ;从表达方式看,侧重 ;以 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2、翻译下面句子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译文: 选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4 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别刻在船窗

16、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5 核舟雕刻的“ 苏、黄共阅一手卷”这一画面,表现出了画中人物怎样的神情?6 从什么地方看出船是顺流而下的? 四、 大道之行也阅读训练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 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一)、填空大道之行也一文选自_。 _是儒家经典之一。 “大道”是指_。研 读课 文填写:大道的内涵是 、 、。所 谓“ 大同”,用 现代汉语回答即是

17、。有两个成语出自课文,它 们 分别是 、 。(二)、根据所给的意思用文中的词语回答1老而无子的人。 ( )2老而无夫的人。 ( )3老而无妻的人。 ( )4幼而无父的人。 ( )(三)、解释下面加点的字不独亲其亲 ( ) 男有分,女有归( )( )(五)、翻译句子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乐。(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 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

18、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在原文划横线的空缺处填写原句。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交通: 户: 3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不同的是,甲文对理想社会进行了 ,乙文 则是 。4乙文中与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相对应的句子是 。5概括甲文的大意 五、 三 峡阅读训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 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

19、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 三峡巫峡长,猿 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虽( )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 )(2)晴初霜旦( ) (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 )夜分,不 见 曦( )月(4)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 转久绝( )2. 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B故:故渔者歌曰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C绝: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D素:素湍 绿 潭 可以调素琴3. 翻译下面的句子。(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0、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4第一段描写三峡_的景色, 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5第二段所写景物的特点是_。描写泉、树 、山、草的四个 词是_6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 这是采用的 手法,其作用是 。三峡夏段 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可用 概括,春冬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可用 概括;秋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可用 概括。7.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8、对本文结构安排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先总写三峡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层次分明,结构紧凑。B 本文是

21、以时间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的,从春夏一直写到秋冬,写出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C 本文是按空间方位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的,从瞿塘峡写到巫峡,又写到了西陵峡,写了沿途两岸美丽的自然风光。D 本文安排结构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按空 间顺 序,而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来展开的。9、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请默写这首诗。 六、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阅读训练(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22、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解释下面的加点词念无与为乐者( ) 遂至承天寺( )怀民亦未寝( ) 相与步于中庭( )用现代汉语翻译(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藻、荇 ”、是指 _,此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4 本文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 ,错的打“”。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 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B“念无与为乐 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 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 动 静结合,正面形容与 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二)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 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