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灌肠拔罐法毫针法穴位注射中药熏洗中药保留灌肠1目的:将中药煎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2适应症:各种慢性痢疾、结肠炎,以及高温降温。3禁忌症:急腹症、肠道手术、肠伤寒、严重心脑疾患。4注意事项:操作中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腹部保暖。中药保留灌肠前应先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和肛管插入的深度,灌肠前让病人排空大便,必要时可先行清洁灌肠。药液温度应保持在 3941,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腹痛加剧,过高则引起肠粘膜烫伤或肠管扩张,产生强烈便意,致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吸收少、效果差。为使药液能在肠道内尽量多保留一段时间,对所使用药物刺激性强的病人可
2、选用较粗的导尿管,并且药液一次不应超过 200ml,可在晚间睡前灌肠,灌肠后不再下床活动,以提高疗效。中药保留灌肠操作流程图素质要求仪表端庄,整齐。查看医嘱并转抄。评估病人病情,核对,解释。用物准备医嘱单、记录单、治疗卡、治疗盘、滤好的中药煎剂 200ml 放入量杯中(贴有标签、床号、姓名、药名、量、用法)灌肠器(一次性输液装置一套) 、细、粗肛管各一根、弯盘、血管钳(经过高压灭菌) 、棉纤、胶布、卫生纸、橡皮布、治疗巾或一次性中单、水温计、石腊油、剪刀、便器、输液架、必要时备屏风。配 液 测温度(38-41C )查对,将药液倒入灌肠瓶中,套网套,插一次性输液器,贴治疗卡于瓶上。推车至病房核对
3、,解释,请排二便,关门窗,无关人员回避,必要时屏风遮挡。松被尾,输液架移近床旁。病人准备协助病人脱裤至膝并取左侧卧位,屈膝成 80C 角,臀部靠近床沿,用小枕抬高10cm,铺橡皮单、治疗巾于臀下,盖被,注意保暖。灌 肠挂灌肠瓶(三注意:核对、轻摇药液、高度) 。开包取弯盘放于治疗盘中,润滑肛管前端 1520cm 后放在弯盘中,备胶布于治疗盘边缘,拿弯盘、卫生纸放于床旁。排气,连接肛管,排少许药液后夹紧,管子理顺,置于臀下、腰部下。垫纸分开臀部显露肛门,轻插肛管入直肠 1520cm(指导深呼吸、哈气) ,松制水夹,使药液缓缓流入,调滴数(6880 滴) ,固定肛管,观察病人反应、药液滴入情况。灌
4、肠毕夹紧制水夹,撕胶布,用卫生纸包住肛管,血管钳夹肛管缓慢拔出置于弯盘中,分离肛管,按揉肛门。整 理撤弯盘于车下,盖被。肛瓶放车下,移开输液架,撤橡皮单、治疗巾于车下。助病人平卧、穿裤(臀下枕头 1h 后撤) ,整理床单元,交代注意事项,嘱休息 1h 后再排便。开窗,撤屏风。整理用物,擦盘、车,洗手。 记 录 药液量,滴注过程中是否通畅,病人的反应,时间,签名。拔 罐 法一、目的、适应症1、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2、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3、用于疮伤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二、拔罐的方法:火罐法、水罐法、抽气罐法三、操作程序1、物品准备治疗盘、火罐(玻璃
5、罐、竹罐、陶罐) 、血管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2、评估患者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患者体质、实施拔罐处皮肤情况、心理状况。3、患者准备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理体位,松开衣着,暴露拔火罐部位,保暖。四、拔罐法的应用1、留罐:又称坐罐,即拔罐后留置 10-15 分钟,罐大、吸拔力强的应减少留罐时间。单罐、多罐均可应用。2、走罐:又称推罐,一般用于肌肉丰厚的部位,须选口径较大的玻璃罐,先在罐口或所拔部位的皮肤上,涂一些凡士林等润滑油脂,再将罐拔住。然后用右手握住罐子,上下反复推移,至所拔皮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时为止。 3、闪罐:此法是将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
6、地拔上取下,取下拔上,直至皮肤潮红为度。4、针罐:此法是将针刺与拔罐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即先针刺待得气后留针,再以针为中心点将火罐拔上,留置 10-15 分钟,然后起罐起针。五、护理及注意事项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3、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5、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烫伤;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6、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
7、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7、如有以下症状者禁止拔罐: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拔 罐 法 护 理 技 术 操作 规 程 根 据 医 嘱 , 详 细 记 录 实 施 拔 罐 后 的 客 观 情况 , 并 签 名 记 录 协 助 患 者 衣 着 , 安 排 舒 适 体 位 , 整 理 床 单位 , 清 理 用 物 。 洗 手 整 理 一 手 夹 持 罐 体 , 另 一 手 拇 指 按 压 罐 口 皮肤 , 使 空 气 进 入 罐 内 , 即 可 顺 利 起 罐 起 罐 随 时 检 查 罐 口 吸 附 情 况 , 局 部 皮 肤 紫
8、 红 色 为度 , 其 疗 效 最 佳 。 疼 痛 、 过 紧 , 应 及 时 起 罐 观 察 检 查 罐 口 有 无 缺 损 裂 缝 。 一 手 持 火 罐 , 另 一手 持 止 血 钳 夹 95 酒 精 棉 球 点 燃 , 深 入 罐 内中 下 端 , 绕 1 2周 后 迅 速 抽 出 , 迅 速 将 罐 口扣 在 选 定 部 位 ( 穴 位 ) 上 不 动 , 待 吸 牢 后 撒手 , 适 时 留 罐 拔 罐 再 次 核 对 ; 遵 医 嘱 选 择 拔 罐 部 位 及 拔 罐 方 法 定部位位33位穴 核 对 姓 名 、 诊 断 , 解 释 , 取 合 理 体 位 , 松 开衣 着 ,
9、暴 露 拔 火 罐 部 位 , 保 暖 患 者 准 备 治 疗 盘 、 火 罐 、 血 管 钳 、 95酒 精 棉 球 、 火 柴 、 小 口 瓶 等 物 品 准 备 护 士 准 备 洗 手 、 戴 口 罩 主 要 临 床 表 现 、 既 往 史 、 拔 火 罐 部 位 的 皮肤 情 况 、 对 疼 痛 的 耐 受 程 度 、 心 理 状 况 等 评 估 毫针刺法操作规程一、进针方法(一) 刺手与押手针刺时分刺手与押手。所谓“刺手” ,就是持针的手,临床上多数医生以右手持针,故称右手为“刺手” 。持针姿势主要有:执笔式持针法,即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夹持针柄,以无名指抵住针身。二指持针法,即以
10、右手拇、食二指夹持针柄。所谓“押手” ,是指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的手,多以左手为“押手”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使针刺人皮肤,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震刮搓,并施行出针时的手法操作。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的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刺痛,协助调节、控制针感。临床施术时,刺手和押手常配合使用。进针时一边按压,一边刺人,使针尖透入皮肤,(二) 进针方法毫针的进针方法主要分为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和针管进针法。1单手进针法单手进针法即用刺手将针刺人穴位的方法。常用的单手进针法有插入法和捻
11、人法两种。插入法:以右手拇指、食指夹持针柄,中指指端靠近穴位,指腹抵住针尖和针身下端,拇指、食指随之屈曲,运用指力不加捻转将针刺人皮肤。捻人法:右手拇、食两指夹持针柄,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稍加捻转将针刺人皮肤。2双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即左右手配合将针刺入穴位皮肤的方法。常用的双手进针法有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和提捏进针法四种。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的旁边,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人腧穴。适用于短针的进针。夹持迓针法:以左手拇、食二指夹持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的皮肤表面,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
12、,左手拇、食两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人穴位皮肤。适用于长针的进针。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指、食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中间刺人。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皮肤的上端将针刺人。此法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等。二、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一) 针刺的角度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主要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和医生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定。一般分为直刺、斜刺、横刺。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90角左右垂直刺人。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13、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45角左右倾斜刺人。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平刺: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15角左右沿皮刺人。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腧穴等。(二) 针刺的方向针刺的方向是指进针时针尖对准的某一方向和部位。一般依经脉的循行方向、腧穴的部位特点和治疗需要而定。依循行定方向:是根据针刺补泻的需要,为达到“迎随补泻”的目的,在针刺时结合经脉的方向,或顺经而刺,或逆经而刺。一般地说,当补时,针尖须与经脉循行的方向一致而当泻时,针尖须与经脉循行的方向相反。 依腧穴部位定方向:是根据所刺腧穴所在部位的特点,为保证针刺的安全,某些穴位必
14、须刺向某一特定的方向和部位。如针刺哑门穴时,针尖应朝向下颌方向缓慢刺人;针刺廉泉穴时,针尖应朝向舌根方向缓慢刺人;针刺背部某些腧穴,针尖朝向脊柱方向刺人。依病情定方向:即根据病情的治疗需要,为使针刺的感应达到病变所在部位,针刺时针尖应朝向病所,也就是说要达到“气至病所”的目的,采用行气手法时须依病变部位决定针刺的方向。(三) 针刺的深度年龄:年老体弱及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年轻体壮者宜深刺。体质:身体瘦弱者宜浅刺;身体肥胖者宜深刺。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腧穴部位:凡头面及胸背部腧穴及皮薄肉少部位腧穴,宜浅剌;四肢、腹部、臀部及肌肉丰满部位腧穴宜深刺。经络:凡循行于肘臂、腿膝
15、部位的经脉较深,宜深刺;循行于腕踝、指跖部位的经脉较浅,应浅刺。针法:用补法宜卧针浅刺;用泻法宜直刺深刺。时令:时当春夏之时而刺,宜当浅刺;时当秋冬之时而刺,宜当深刺。得气:施针时针下酸麻胀重感应大、出现快者宜浅刺;针下感应迟钝、出现慢者宜深刺久留针。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这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平刺。三、行针手法行针,亦名运针,是指将针刺人腧穴后,为了促使得气、调节针感及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手法。行针的手法一般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大类。(一) 基本手法行针的基本手法,是毫针刺法的基本技术,常用的有提插法和捻转法两种。1提插法 是指将针刺人腧穴
16、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作方法。使针从浅层向下刺人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对于提插幅度大小,层次的变化,频率的快慢,和*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人体质、病情、腧穴部位、针刺目的等灵活掌握。使用提插法时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提插的幅度一般掌握在 3-5 分。提插的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刺激量就大;提插的幅度小,频率小,时间短,刺激量就小。2捻转法 是指将针刺人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夹持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作方法。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要根据体质、病情、腧穴部位、针刺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使用捻转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
17、般应掌握在 180-360左右,不能单向捻转,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刺时疼痛和滞针等。一般认为捻转的角度大,频率快,时间长,刺激量则大;捻转的角度小,频率慢,时间短,刺激量则小。以上两种基本方法,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配合运用,在临床上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 辅助手法辅助手法是进行针刺时用以辅助行针的*作方法常用的有以几种: 1循法 是以左手或右手于所刺腧穴的四周或沿经脉的循行部位,进行徐和的循按或叩打的方法。此法在未得气时用之可以通气活血,有行气、催气之功。若针下过于沉紧时,用以宣散气血,使针下徐和。2 刮柄发包 是指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后, 用指甲
18、刮动针柄的方法 .针尾,用拇指或食指抵住针尾, 用拇指或食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刮动针柄, 或以拇指和中指夹持针根部位用食指从上而下刮动针柄,此法称之为单手刮柄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夹持针根,用右手的拇指或食指从上而下或从下而上刮动针柄的方法称之为双手刮柄法。本法在不得气时用之以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与扩散。3弹柄法 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轻轻振动,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的方法,称为弹柄法。*作时用力不可过猛,弹的频率也不可过快,避免引起弯针。此法有激发经气、催气速行的作用。4飞法 将针刺人腧穴后,若不得气,右手拇、食两指夹持针柄,细细搓捻数次,然后
19、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之为飞法。此法有催气、行气、增强针刺感应的作用。5摇法 是将针刺人腧穴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进行摇动,如摇橹之状。此法若直立针身而摇,多自深而浅随摇随提,用以出针泻邪;若卧针斜刺或平刺而摇,一左一右,不进不退,如青龙摆尾,可使针感单向传导。6 震颤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 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动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以促使得气.四、得气、候气、催气和守气针刺之所以能治病,是因为具有“调气”的作用。如灵枢刺节真邪中说:“用针之类,在于调气。 ”针灸大成说:“宁失其时,勿失其气。 ”都精辟地论述了“气”在针刺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气的得失变化。兹就有关内容分述如下: (一) 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