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任务分析的步骤和方法.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78022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任务分析的步骤和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任务分析的步骤和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任务分析的步骤和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学任务分析的步骤和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学任务分析的步骤和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学任务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教学任务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1.确定教学单元数学课程的内容一般是由若干个单元构成的。数学教学任务分析,首先要确定单元,明确单元教学的任务。(1)单元的组织。数学课程的各个单元可以有这样三种关系:各个单元的课程内容是相对独立的(如图 3.2)。课 程单元 1 单元 2 单元 3 单元 单元 n图 3.2 相对独立的单元一个单元为另一单元的基础(如图 3.3)。各单元之间的联系是综合型的(如图 3.4)。课 程 课 程 单元 1 单元 2 单元 1 单元 2 单元 3 单元单元 3 单元 4 图 3.3 前后有联系的单元 图 3.4 综合型的单元了解各单元的关系,就能从

2、总体上合理安排和组织课程。相对独立的单元, 如:珠算乘法、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分数的初步认识,在教学顺序的安排上可以互换位置,编制教材和安排教学计划时,就要比较每一种安排的利弊,选择合理的方案。前一个单元为后一个单元的基础,教学顺序的安排就不能任意调换, 如:约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就不能颠倒教学的顺序。对前后有联系的单元进行任务分析时,宜于从最终的任务着手分析, 便于掌握知识、技能之间的前后联系。各单元之间的联系是综合型的,如: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千克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分、秒,有些单

3、元的教学顺序可以调换,有些单元的教学顺序就不能任意调换。根据每册教材各个单元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确定一册教材各个单元的组织方式,为编制教材和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提供了依据。(2)任务的确定。单元确定后,就要根据课程目标确定单元教学的任务,即学生通过学习后,必须完成哪些学习任务。一般一个单元完成一项主要学习任务。因此,任务分析首先要根据课程目标,确定单元的主要学习任务,即单元教学的总目标。每个单元的主要任务又是由若干项子任务组成的,为此,就要根据单元教学的总目标和教学的实际需要,确定构成系统的各项子任务(图 3.5)。一个较大的单元,可以根据需要按各项子任务再划分成若干个小单元。划分小单元的一般原则是

4、根据任务的性质,以及教学时间的长短而定。一般一个单元解决一个任务,教学的时间为五、六节课左右,不宜过长,超过了人的记忆容量 72 个组块,不利于教学设计人员从整体思考各个环节的设计。1单元教学目标任务 1 任务 2 任务 3 任务 n任务 4 任务 5 图 3.5 单元教学任务其工作程序如图 3.6 所示。开始 列出工作的主要阶段(通过观察、查阅资料、采访等)列出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能不能没有完成了鉴别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列出特殊情况中的附加任务论证所列出内容的准确性结 束 图 3.6 确定任务的工作程序*例如,根据百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的各种情况,如加减一位数和加减两位数,不进位和进位,不退位和退

5、位等不同类型, 可以列出它的主要学习任务。下面是百以内数的加减法的主要学习任务:主 要 阶 段 主 要 学 习 任 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能 否 将 某 些任 务 合 并 到 另 一 些任 务 中 去 ?进 一 步 分 析 , 列出 层 次 相 同 、 独立 的 工 作 任 务是 否 将各 阶 段 任 务 都列 出 了 ?对 下 一 阶段 任 务 作同 样 的 分析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

6、位数的退位减法百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学习任务也可以这样划分:主 要 阶 段 主 要 学 习 任 务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同一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可以有不同的划分。但是,不论怎样划分阶段,任务不会改变。也就是说,学习任务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组织成不同的学习阶段。在各种不同的组织方式中,有些学习任务可以根据任务的性质适当合并。如,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

7、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分别合并成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这样可以减少学习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单元确定后,哪些应该先学,哪些应该后学,一个教学的基本框架就形成了。(3)任务的分类。明确了学习任务后,就要区别各项学习任务的性质。按照加涅学习分类的理论,数学学习任务一般可分为言语信息, 概念、规则、问题解决等智慧技能的学习和认知策略的学习,以及动作技能的学习。例如,“百以内数的加减法”是智慧技能学习中的规则学习。 “角的认识”涉及以下几种学习类型。角的认识 概念学习角的大小 规

8、则学习角的度量 动作技能学习角的分类 概念学习角的和差 规则学习明确学习的类型,有助于分析学习的条件,掌握学习的方法。2.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单元教学任务明确后,就可以根据课程目标和单元教学的各项任务列出一系列较具体的子目标,即单元教学目标。例如,百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单元目标可以这样制定:课程目标:会计算和在 100 以内的加减法。单元目标:目标 1 会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目标 2 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目标 3 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目标 4 会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目标 5 会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9、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目标 6 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目标 7 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一般小学教材将目标 6 和目标 7 安排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学习时完成, “百以内数的3加减法”只要求完成前五项目标。)单元目标明确后,课程目标就具体了,任务分析也就有了方向。3.内容的评价单元目标确定后,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习的需要,就要通过目标与内容是否一致的检验,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以提高教学的效度。学习内容的评价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所选定的学习任务是否为实现课程总目标所必需的?还需要补充什么?有哪些内容与目标无关,应该删

10、去?(2)单元教学的各项任务的排列顺序是否符合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是否反映出基本的知识结构?是否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3)学生已掌握哪些内容?教学从哪里开始?评价的方法:主要通过向学科的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获得需要修改、调整的意见。为此,教学设计者需要将所制定的课程目标、学习任务、单元目标,按一定的顺序列出,并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从不同类型的学生处了解到的有关信息,对有关内容作必要的说明。在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后,作出必要的增删和调整,使教学任务更符合数学学习的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4.任务分析确定了与目标相符的内容后,就要对列出的学习任务逐项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分析。这是一项进一步明确

11、终点目标和使能目标之间, 使能目标和使能目标之间联系的实质性的分析工作。任务分析的方法,一般是从终点目标开始,运用逆向设问法,反复提问并回答这样的问题:学生要掌握这一水平的技能,需要预先获得哪些更简单的技能,一直分析到学生的原有起点为止。例如,对上述目标 7,教师要学会作如下的分析:从最终要“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入手想,学生要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就需要掌握口算方法,即把两位数加两位数转化为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进行计算。为此,学生就需要知道两位数的组成和会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此外, 还需要学生有记忆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即任务分析首先要分析各项学习任务之间

12、的联系,并将分析结果列出结构层级表(如图 3.7)。终点目标 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如: 3728)使能目标 掌握口算方法: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 记忆和处理数据(3728 转化为:37208) 的 能 力(记 忆 和 处 理 :57 8)会把两位数分解成 连加口算整十数和一位数 (把 28 分成 20 和 8) 两位数加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口 算 口 算 (3720) (57 8)图 3.7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学习结构表通过上述分析,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任务和教材的结构,也就比较明确了。同时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关键是把它转化为两位数加一位数。学

13、生在口算 37 加28 时,只要听到“加 20”就要能算出 57,这样再算 57 加 8 就方便了。由此可见采用什么口算方法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并可以知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是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基础。学生不仅要有视算的能力,而且要有听算的能力,才能具有在头脑中记忆和处理 57 加 8 的计算能力。这样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要求也就明确了。4通过对每一个目标的分析,从终点目标的分析得到一系列使能目标(达到终点目表的必要条件),也就能对教学的每一个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弄清了各项要素之间的联系后,就可以对有一定联系的学习任务用以下方法加以组织:(1)按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排列。数学教学内容组

14、织的一种方法,就是按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排列。如,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通过任务分析可以得到这样一条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和训练的系列:两位数加一位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口算 进位加法口 算为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准备(视算听算) (视算听算) 相同数 乘积加 乘加两步 连 加一位数计 算为学习乘法准备(如:888) (如:247) (如:384)图 3.8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教学和训练序列这样教学的目标也就能比较明确,每一环节的教学就能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打好基础。训练时也就能做到重点的内容经常练,有难度的内容分散练。如:同样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乘积加一位数(如:248)应比非乘积加一位数(如:2

15、38)更需要熟练;在乘积加一位数中,进位的要比不进位的训练机会相应要多些;在所加上的一位数中,与相应计算中产生的进位数有关的计算应作较多的训练,如:249 在今后乘法计算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即不可能出现进位 9),可以少练。248 只有在学习乘法口诀时,需要作一定的练习。而 24 加上比 8 小的数,今后在乘数是一位数乘法中经常会遇到,需要作重点的训练,才能为乘法计算打好基础。这样就能得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学教学序列。(2)按先概念后规则的顺序排列。数学教学内容组织的另一种方法,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顺序排列。按照加涅的学习层级累积理论,就是按辨别、概念、规则到高级规则的顺序排列。如,公约

16、数和最大公约数的学习,通过任务分析可以得到这样一条由概念到规则的教学序列:智慧技能终点目标 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规则)智慧技能使能目标 (规则)智慧技能(概念应用)言语信息(概念)能说出最大公约数的概念 能识别互质数 智慧技能能说出互质数的概念 (概念应用)言语信息能说出公约数的概念 (概念)知 道 所 有 公 有 质因 数 的 乘 积 是 它们 的 最 大 公 约 数会 用 分 解 质 因 数的 方 法 求 出 两 个数 公 有 的 质 因 数知 道 两 个 数 公 有 的质 因 数 , 就 是 这 两个 数 的 公 约 数 。会 根 据 两 个 数 的 公约 数 , 说 出 这 两

17、个数 的 最 大 公 约 数 。会 根 据 两 个 数 的 约 数 , 说出 这 两 个 数 的 公 约 数 。5图 3.9 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教学序列通过任务分析,就能把握教学的任务,明确教学的目标,使数学教学的各项任务合理、有序地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5.课时的划分课时的划分和课时教学任务的分配,是在教学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参考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书给的总课时数,联系学生的实际,以及教材的例题与练习来考虑。一般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的性质确定新授课的任务和课时数,根据练习的要求和数量确定练习课的任务和课时数。新授课的课时数一般按学习目标划分。当总目标与子目标之间是一种包含的关系,总目标是通过子目标

18、的实现而获得的,完成了各个子目标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总目标的任务,这时,新授课只要按子目标设置课时。例如,“混合运算”这一单元教学任务是由“会运用不含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演算三步计算的式题” 、 “会运用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 演算三步计算的式题” 、 “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等学习目标组成的,新授课可以按每一条学习目标设置(如图 3.10)。其中,学习目标 3 又包含了两条不同要求的子目标(学习目标 3-1、学习目标 3-2), 学习目标 3 是通过学习目标 3-1 和学习目标 3-2 去实现的。所以, 学习目标 3 需分为学习目标 3-1 和学习目标 3-2 两个课时。第一课时

19、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图 3.10 总分结构的课时划分如果学习目标之间是一种层级关系时,就需要先进行使能目标的教学,再完成终点目标的教学,这时,终点目标和使能目标都需要设置课时。如,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分别需要三个课时去完成(如图 3.11)。终点目标第三课时使能目标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图 3.11 层级关系的课时划分练习课课时的划分,也需要根据教学的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来确定。例如,学习三角形面积单 元 目 标 :1.会 演 算 三 步 计 算 式 题2.会 列 综 合 式 解 文 字 题学 习 目 标 3会 解 答 两 步 计算 的 文 字 题学 习 目 标 2

20、会 演 算 含 有 小 括 号的 三 步 计 算 式 题学 习 目 标 1会 演 算 不 含 有 括 号的 三 步 计 算 式 题学 习 目 标 3-2会 用 综 合 法 列含 有 括 号 的 算式学 习 目 标 3-1会 用 分 析 法列 不 含 括 号的 算 式学 习 目 标 3会 计 算 三 角 形 的 面 积学 习 目 标 2能 识 别 三 角 形 的 底 和 高学 习 目 标 1能 识 别 三 角 形6计算后,需要学生掌握以下一些技能:会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能正确选择三角形的底和高,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会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三角形的底或高;会运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知识,解

21、答有关面积计算的问题;会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解答一些多边形的面积计算问题。明确了练习的任务,也就能根据任务确定需要的练习课时数。如,上述任务可以分配在 34 节课完成。根据各单元的教学任务划分的课时数,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和增减,没有统一的、一成不变的规定。特别是练习课的划分,更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确定。6.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单元教学计划是在对任务分析的结果作进一步评价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份阶段教学的计划。单元教学计划不仅保证了学期教学计划的落实,而且使每一堂数学课都处在一个有序、发展的整体之中。单元教学计划应包括: 单元名称、单元教学目标、教学时间、课时安排与课时教学

22、任务几个部分。下面是一份单元教学计划的举例。单元名称:连乘、连除应用题教学时间:6 课时( 月 日 月 日)教学目标:会列综合算式解答连乘、连除两步计算应用题。课时安排:课 时 教学内容 教 学 任 务 练 习 备 注123456连乘应用题练习练习连除应用题练习练习会 分 析 连 乘 应 用 题 的 数 量 关 系 ,会 列 综 合 算 式 解 答 连 乘 应 用 题会 列 综 合 算 式 解 答 求 一 个 数 的 几倍 是 多 少 的 连 乘 应 用 题会 列 综 合 算 式 解 答 连 乘 应 用 题 和其 他 两 步 计 算 应 用 题会 分 析 连 除 应 用 题 的 数 量 关 系 , 会列 综 合 算 式 解 答 条 件 的 叙 述 与 解题 步 骤 一 致 的 连 除 应 用 题会 列 综 合 算 式 解 答 条 件 的 叙 述 方式 有 变 化 的 连 除 应 用 题会 列 综 合 算 式 解 答 叙 述 方 式 有 变化 的 连 除 应 用 题 和 两 步 计 算 应 用 题练 习 二 十1 45 89 13练 习 二 十 一1 56 1011 14(根据京、津、沪、浙四省市全日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内容制定)摘自叶季明编著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