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溪诗眼 (宋诗话辑佚).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80520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潜溪诗眼 (宋诗话辑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潜溪诗眼 (宋诗话辑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潜溪诗眼 (宋诗话辑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潜溪诗眼 (宋诗话辑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潜溪诗眼 (宋诗话辑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宋诗话辑佚-潜溪诗眼 (宋)范温 撰 范温(生卒年不详) ,字元实,华阳(今四川双流)人。名臣范祖禹幼子,秦观婿。蔡絛铁围山丛谈载其轶事。 潜溪诗眼 ,不知卷数,原书久佚。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诗话总龟后集、 诗人玉屑等皆有录存。郭绍虞、罗根泽均曾辑其佚文,郭得二十九条,罗得二十七条。 郡斋读书志著录于子类小说类,作诗眼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作今名。郡斋读书志称范温“学于黄庭坚”, 潜溪诗眼根据黄庭坚尊杜重法之说,着重阐述杜诗的艺术风格、诗学渊源、谋篇布局、造句炼字等问题,为江西诗派重要诗学著作之一。 范温将杜诗的艺术风格概括为“高雅遒丽”。 “感兴自然 ”,直书所见,是“ 遒丽”

2、诗风形成的生活基础;“巧而能壮” , “工拙相半 ”则是其艺术表现的特征。遒与丽,壮与巧,拙与工,是对立的,然而都辩证地统一于杜诗,这就是杜诗成熟的标志。范温还指出,杜诗之“遒丽”,源于建安风骨,如“三吏” 、 “三别”等篇, “皆全体作建安语”,从而将尊杜与继承建安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结合起来,突出杜诗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及其遒壮、朴拙、自然的主导方面,较之黄庭坚仅以“到夔州后古律”为杜诗精萃,只着眼于“ 诗家法度 ”的诗学见解,已高出一筹。 范温论诗法,强调“以识为主”。所谓“ 识”,即善于体察“ 古人用意处”,明辨“一篇命意”和“句中命意”之底蕴。范温的“ 命意”,出于黄庭坚的“立意”,即依题

3、而立意制作,与苏轼“有意而言”、 “意在笔先 ”之“意”不同。所谓“ 一篇命意 ,即谋篇布局的法则:“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杜甫五古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平易委曲”, “布置最得正体”,为其典型。所谓“ 句中命意”,即造句炼字的法则:“句中当无虚字” ,应“ 以一字为工”,尤为重视“诗眼”。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是句无虚字的范例;“因惊四月雨声寒” , “轻燕受风斜” 等句中的“月”字、 “受”字,则是一字为工的范例。这种艺术分析,已经越出江西诗派“来处”的窠臼。 范温尊杜,在于示人以法度规范。杜甫的“自然法度行乎其间”,学

4、者可以力而致,范温以为诗之“正体” ;而苏轼的“ 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出自天分,学者难臻其妙,故以为“变体”。正变之别,在于可致与不可致,其间并无轩轾。 范温于尊杜之外,还推许柳宗元的“深远”,李商隐的“高情远意”,批评温庭筠“ 理不胜而词有余”和刘禹锡的“ 浅近”,其论诗主旨重在思想内容,而以词藻为次。 书中并将诗分为“形似之语”和“ 激昂之语”两体。前者, “如镜取形,灯取影也”,是对审美对象的真实摹写;后者, “初不可形迹考,然如此乃见一时之意”,则重在审美主体的情致表达,包括艺术夸张。 潜溪诗眼间以“悟门”、 “正法眠”等禅家术语论诗,如以杜甫樱桃诗似禅家之“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者”

5、,实近于严羽的“ 以禅喻诗”。 哈哈儿据中华书局 1980 年 9 月版宋诗话辑佚录校制作。 一、樱桃诗 老杜樱桃诗云:“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此诗如禅家所谓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者。直书目前所见,平易委曲,得人心所同然,但他人艰难,不能发耳。至于“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其感兴皆出于自然,故终篇遒丽。韩退之有赐樱桃诗云:“汉家旧种明光殿,炎帝还书本草经 。岂似满朝承雨露,共看转赐出青冥。香随翠笼擎偏重,色照银盘写未停。食罢自知无补报,空然惭汗仰皇扃。 ”盖学老杜前诗,然搜求事迹,排比对偶,其言出于勉强,所以

6、相去甚远。若非老杜在前,人亦安敢轻议?(说郛本、 丛话前二十三、 总龟后二十七、 竹庄六) - 诗林 “尝新” 作“ 伤心 ”。 竹庄 “丽” 作“ 健”,又竹庄吟至此。 诗林 、 全唐诗十二“转”作“ 传”。 昌黎集 “偏重” 作“ 初到 ”。 昌黎集 “照” 作“ 映”。 诗林 “写” 作“ 泻”。 昌黎集 “补” 作“ 所”。 二、橄榄诗 东坡橄榄诗云:“纷纷青子落红盐,气味森森苦且严。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 ”范景仁言橄榄木高大难采,以盐擦木身,则其寅实落,所以有“落红盐”之语。南人夸橄榄,北人夸枣。 (说郛本) 案:此则见王直方诗话 ,疑说郛本误引。又耆旧续闻引此作徐师川语

7、。 三、都梁香 古诗云:“博山炉中百和香,郁金苏合及都梁。 ”又云:“氍毹五水香,迷迭及都梁。 ”按广志:“都粱香出交广,形如藿香。迷迭出西域。魏文帝有迷迭香赋 。 ”(说郛本、 百家诗话抄本) 案:此则亦见王直方诗话 ,疑说郛本误引。 - 日人所刊百家诗抄无以上诸语。 四、诗宗建安 建安诗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风词高雅,格力遒壮。其言直致而少对偶,指事情而绮丽,得风雅骚人之气骨,最为近古者也。一变而为晋宋,再变而为齐梁。唐诸诗人,高者学陶谢,下者学徐庾。惟老杜、李太白、韩退之早年皆学建安,晚乃各自变成一家耳。如老杜崆峒 、 小麦熟 、 人生不相见 、 新安 、 石壕 、 潼关吏 、 新婚 、

8、垂老 、无家别 、 夏日 、 夏夜叹 ,皆全体作建安语。今所存集第一、第二卷中颇多。韩退之孤臣昔放逐 、 暮行河堤上 、 重云 、 赠李观 、 江汉 、 答孟郊 、 归彭城醉赠张秘书 、 送灵师惠师 ,并亦皆此体,但颇自加新奇。李太白亦多建安句法,而罕全篇,多杂以鲍明远体。东坡称蔡琰诗笔势似建安诸子。前辈皆留意于此,近来学者遂不讲尔。(丛话前一、 竹庄二) - 竹庄引至此。 五、渊明出处 东坡和贫士诗云:“夷齐耻周粟,高歌诵虞轩。禄产彼何人?能致绮与园。古来避世士,死灰或余烟。末路益可羞,朱墨手自研。渊明初亦仕,弦歌本诚言。不乐乃径归,视世嗟独贤。 ”此诗言夷齐自信其去,虽武王周召不能挽之使留

9、,若四皓自信其进,虽禄产之聘亦为之出。 盖古人无心于功名,信道而进退,举天下万世之是非,不能回夺。伯夷之非武王,绮园之从禄产,自合为世所笑,不当有名,偶然圣贤辨论之于后,乃信于天下,非其始望。故其名之傅 ,如死灰之余烟也。后世君子,既不能以道进退,又不能忘世俗之毁誉,多作文以自明其出处,如答客难 、 解嘲之类皆是也,故曰“朱墨手自研”。韩退之亦云:“朱丹自磨研。 ”若“ 渊明初亦仕,弦歌本诚言 ”,盖无心于名,虽晋末亦仕,合于绮园之出。其去也亦不待以微罪行, “不乐乃径归”,合于夷齐之去。 其事虽小,其不为功名累其进退,盖相似。使其易地,未必不迫踪二子也。东坡作文工于命意,必超然独立于众人之上

10、,非如昔人称渊明以退为高耳。故又发明如此。 (丛话前四、玉屑六、 竹庄十、 东坡诗话录下) - 竹庄 “禄产” 作“ 产禄 ”。 竹庄 “嗟” 作“ 差”。 竹庄无“盖古人无心计功名”至“ 故其名之传”十余句。 竹庄无“韩退之” 二句。 竹庄无“其事虽小其不为功名累”十字。 六、九十行带索 贫士诗云:“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近一名士作诗云:“九十行带索,荣公老无依。 ”余谓之曰:“ 陶诗本非警策,因有君诗,乃见陶之工。 ”或讥余贵耳贱目,使错举两联,人多不能辨其孰为陶,孰為今詩也。則為解曰:榮啟期事近出列子,不言榮公可知;九十,則老可知;行帶索,則無依可知;五字皆贅也。若淵明意謂至於九十

11、猶不免行而帶索,則自少壯至於長老,其饥寒艱苦宜如此,窮士之所以可深悲也。此所謂“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古人文章,必不虚設耳。 (丛话前四、 玉屑十三、 历代三十一) - 历代无“陶詩本非警策”至些數语。 历代 “宜” 作“ 若常”;案此句似应于“如”字断句,宜 “似”当作“何”。 七、学诗贵识 山谷言学者若不见古人用意处,但得其皮毛,所以去之更远。如“风吹柳花满店香”,若人复能为此句,亦未是太白。至于“吴姬压酒劝客尝”, “压酒”字他人亦难及。“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益不同。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至此乃真太白妙处, 当潜心焉。 故学者要先以识为主, 如禅家所

12、谓正法眼者 。直须具此眼目,方可入道。 (丛话前五、 竹庄五、 诗林一) - 竹庄 “若” 作“ 苦”。 案:赵彦卫云麓漫钞十谓“此乃吴人方言耳,至今酒家有旋压酒子相待”之语。 诗林无此四字。 诗林有“要” 字。 诗林有“如” 字。 诗林有“者” 字。 八、杜诗学沈佺期 古人学问必有师友渊源,汉杨恽一书,迥出当时流辈,则司马迁外孙故也。自杜审言已自工诗, 当时沈佺期、宋之问等,同在儒馆为交游,故老杜律诗布置法度,全学沈佺期,更推广集大成耳。 沈云:“雪白山青千万里,几时重谒圣明君?”杜云:“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沈云:“人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 ”杜云:“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

13、花似雾中看。 ”是皆 不免蹈袭前辈,然前后杰句,亦未易优劣也。 (丛话前六、 草堂诗话一、 历代三十九) 案:此意亦本山谷,见渔隐丛话 ,后人推衍此意,论述益繁,详见王楙野客丛书卷七损益前人诗语条。 - 历代无此二字。 草堂诗话 “孙” 作“ 甥 ”。 历代无二“自” 字。 历代无此二字。 草堂诗话 “雪” 作“ 云 ”。 全唐诗四作“两地江山万余里”。 全唐诗 “几” 作“ 何”。 草堂诗话 “杜” 作“ 甫 ”。 历代无“沈云” 至此数语。 全唐诗四“如” 作“疑”。 历代无此二字。 草堂诗话有“也” 字。 五、律诗法同文章 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 十二月一日诗云

14、:“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 ”此诗立意念岁月之迁易。感异乡之飘泊。其曰:“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水船?”则羁愁旅思,皆在目前。 “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媚远天。 ”梅望春而花,楸将夏而(乃)繁,言滞留之势,当自冬过春,始终见梅楸,则百花之开落皆在其中矣。以此益念故国,思朝廷,故曰:“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云:“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夫人感极则悲,悲定而后喜,忽闻大盗之平,喜唐室复见太平。顾视妻子,知免流离,故曰:“却看妻子愁何在?”其喜之至也,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故曰:“漫展诗书喜欲狂。 ”从此有乐生之心,故曰:“白日放歌须

15、纵酒。 ”于是率中原流寓之人同归,以青春和暖之时即路。故曰:“青春作伴好还乡。 ”言其道途则曰:“ 欲从巴峡穿巫峡。 ”言其所归则曰:“ 便下襄阳到洛阳。”此盖曲尽一时之意,惬当众人之情,通畅而有条理,如辩士之语言也。 游子诗云:“巴蜀愁谁语,吴门兴杳然” ,巴蜀既无可与语,故欲远之吴会。 “九江春草外”,则想象将来吴门之景物。 “三峡暮帆前” ,则去路先涉三峡之风波。 “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 ”,君平之卜所以养生,毕卓之酒所以忘忧,今皆不能如意,则犯三峡之险,适九江之远,岂得已也哉?夫奔涉万里无所税驾,伤人世险隘,不能容己,故曰:“蓬莱如可到,衰白问群仙”,终焉。 (后之)骚人亦多此意,

16、题桃(树)诗云:“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 ”此诗意在第一句:旧堂小径,从来不斜,又五桃遮掩之,已若图画矣。中间四句皆旧日事。方*,家给食足,有桃实则馈贫人,故曰:“高秋总馈贫人实。 ”和气应期而至,人意闲而乐之,故曰:“来岁还舒满树花。 ”家家有忠厚之风,处处有鲁恭之化,故曰:“窗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 ”及题此诗时,所向皆寡妻群盗,何暇如此,故曰:“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时也。然所谓意若贯珠, 非唯文章,书亦如是。欧阳文忠言:“用笔当使指运,而腕不知,方其运也,左右前后,不免欹侧,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 ”山谷称:“公主担夫争道,其手足肩背皆有不齐,而

17、舆未尝不正。 ”指与担夫,则如遣词;腕与舆,则如命意。故唐文皇称右军书云:“烟霞云敛,状若断面还连;凤翥龙盘,势如斜而反直。 ”与文章真一理也。 今人不求意处关纽,但以相似语言为贯穿, 以停稳笔画为端直, 岂不浅近也哉。 (丛话前七、 竹庄六、诗林一、 历代四十一) - 案此杜甫诗。 少陵集 “水” 作“ 濑”。 竹庄无“乃” 字。 案杜诗原题有“河南” 二字。 竹庄 “即路” 作“ 节归 ”。 杜诗详注 “到” 作“ 向 ”。 诗林无“十二月一日”至此数语。 诗林有此二字。 历代无“后之骚人亦多此意”数字。 竹庄 “桃” 下有“ 树”字;案杜诗原题作“桃树”。 历代 “已” 作“ 意”。 少

18、陵集 “树” 作“ 眼”。 少陵集 “窗” 作“ 帘”。 少陵集 “正” 作“ 已”。 竹庄作“故曰: 非今日 乃往年车书正一家时也”。 诗林无“题桃诗云”至此数语;历代无“ 然所谓 ”至此数语;竹庄无“ 非唯文章”至此数语。 竹庄 “处” 作“ 思”;诗林作“趣”。 诗林 、 历代无此语。 一、杜诗用月字例 有一士人携诗相示,首篇第一句云“十月寒”者。余曰:“君亦读老杜诗,观其用 月字乎?其曰:二月已风涛,则记风涛之早也。曰:因惊四月雨声寒, 五月江深草阁寒,盖不当寒而寒也 。五月风寒冷拂 骨 , 六月风日冷 ,盖不当冷而冷也 。 今朝腊月春意动,盖未当有春意 也 。虽不尽如此如 三月桃花浪

19、 , 八月秋高风怒号 , 闰八月初吉, 十月江平稳 之类,皆不系月,则不足以实录一时之事。若十月之寒,既无所发明,又不足记录。 退之谓惟陈言之务去者,非必尘俗之言,止为无益之语耳。然吾辈文字,如十月寒者多矣 ,方当共以为戒也。 ”(丛话前八、 玉屑六、 诗林一、 历代四十一、 乐趣二) - 诗林 、 历代有此三字。 玉屑 、 杜诗详注 “拂”作“ 佛”。 诗林 、 历代有此三字。 乐趣 “当” 作“ 尝”。 乐趣 、 历代 “意”下有“ 也”字。 乐趣此五字,作“至”。 诗林无“录” 字。 历代无此数语。 历代无“方”“共” 二字。 一一、炼 字 世俗所谓乐天金针集 ,殊鄙浅,然其中有可取者,

20、 “炼句不如炼意”,非老于文学不能道此。又云:“炼字不如炼句”,则未安也。好句要须好字,如李太白诗:“吴姬压酒劝客尝”,见新酒初熟,江南风物之美,工在“压” 字。老杜 画马诗:“戏拈秃笔扫骅骝” ,初无意于画,偶然天成,工在“拈”字。柳诗:“ 汲井漱寒齿 ”,工在“ 汲”字。工部又有所喜用字,如“修竹不受暑” , “野航恰受两三人 ”, “吹面受和风”, “轻燕受风斜”, “受”字皆入妙。老坡尤喜“轻燕受风斜” ,以谓燕迎风低飞,乍前乍却,非“ 受 ”字不能形容也。至于“ 能事不受相促迫”, “莫受二毛侵” ,虽不及前句警策,要自稳惬尔。 ( 丛话前八、 玉屑六、七,竹庄一) - 以上玉屑七引

21、;又竹庄一引至此。 一二、形似语与激昂语 形似之语,盖出于诗人之赋,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是也;激昂之语,盖出于诗人之兴,“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是也。 古人形似之语,如镜取形,灯取影(也。故老杜所题诗,往往亲到其处,益知其工) 。激昂之言, 孟子所谓“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初不可形迹考,然如此乃见一时之意) 。余游武侯庙。然后知古柏诗所谓“柯如青铜根如石”,信然,决不可改。此乃形似之语。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此激昂之语,不如此则不见柏之大也。文章固多端, 警策往往在此两体耳 。(丛话前八、 仕学规范三十七引古今类总诗话 、鉴衡一引古今

22、诗话 、 历代三十八、 杜工部诗话 ) - 历代 、 杜工部诗话作“诗有形似之语,若诗人赋云云是也,有激昂之语,若诗人兴云云是也”。 仕学规范三十七引古今类总诗话 “出于”二字亦均作“若” 。 古今类总诗话 “如镜取形,灯取影也”句,作“ 必实录是事决不可为 ”。 杜工部诗话无此数字。 杜工部诗话 “志” 下有“ 者”字;无“初不可”云云二语。 历代无“古人形似之语”至此数语。 杜工部诗话 “此” 下有“ 乃”字。 历代无此三字;古今类总诗话 杜工部诗话 “警策”上有“然”字。 历代 “往往” 作“ 处端 ”。 古今类总诗话 “在”作“ 是”。 杜工部诗话无“耳”字。 古今类总诗话 “耳”作“

23、 尔”。 一三、诗贵工拙相半 老杜诗凡一篇皆工拙相半,古人文章类如此。皆拙固无取,使其皆工,则峭急而无古气,如李贺之流是也。然后世学者,当先学其工者 ,精神气骨,皆在于此。如望岳诗云:“齐鲁青未了”,洞庭诗云:“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语既高妙有力,而言东岳与洞庭之大,无过于此。后来文士极力道之,终有限量,益知其不可及。 望岳第二句如此,故先云:“岱宗夫如何?”洞庭诗先如此,故后云:“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使洞庭诗无前两句,而皆如后两句,语虽健,终不工。 望岳诗无第二句,而云:“岱宗夫如何”,虽曰乱道可也。今人学诗多得老杜平慢处,乃邻女效颦者。余旧日尝爱刘梦得先主庙诗;山谷使余读李义

24、山汉宣帝诗,然后知梦得之浅近。又尝爱崔涂孤雁诗云:“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八句;公又使读老杜“孤雁不敢啄”者,然后知崔涂之无奇。 老杜补遗云:“鲍当孤雁诗云:更无声接续,空有影相随 ,孤则孤矣,岂若子美孤雁不饮啄,飞鸣犹 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含不尽之意乎?”(丛话前九、 玉屑十四、 仕学规范三十九引古今类总诗话 、 鉴衡一引古今诗话 、 历代四十一) - 古今诗话引有“而”字。 古今诗话引有“者”字。 古今诗话引“故后”作“ 后乃”。 玉屑 、 历代引至此;“者”作“ 耳”;又仕学规范引古今类总诗话 、 鉴衡引古今诗话亦至此, “者”下有“ 耳”字。 全唐诗二十五“塞”作“ 去”

25、。 全唐诗 “念尔” 作“ 片影 ”。 杜诗详注 “犹” 作“ 声 ”。 一四、山谷言诗法 山谷言文章必谨布置;每见后学,多告以原道命意曲折。后予以此概考古人法度 ,如杜子美赠韦见素诗云:“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此一篇立意也,故使人静听而具陈之耳 。自“甫昔少年日”至“再使风俗淳”,皆儒冠事业也。自“此意竟萧条” 至“蹭蹬无纵鳞” ,言误身如此也。则意举而文备,故已有是诗矣;然必言其所以见韦者,于是有厚愧真知之句。所以真知者,谓传诵其诗也。然宰相职在荐贤,不当徒爱人而已,士故不能无望,故曰:“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果不能荐贤则去之可也,故曰:“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又将入海而去秦也

26、。然其去也,必有迟迟不忍之意,故曰:“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则所知不可以不别,故曰:“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夫如此是可以相忘于江湖之外,虽见素亦不得而见矣,故曰:“白鸥没(21)浩荡,万里谁能驯”,终焉(22) 。此诗前贤录为压卷, (盖) (23)布置最得正体,如官府甲第厅(24)堂房室,各有定处,不可(25)乱也。 (26)韩文公原道 ,与书之尧典盖如此,其佗皆(27)谓之变体可也。 (28)盖变体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出于精微,夺乎天造,不可以形器求矣。然要之以正体为本,自然法度行乎其间。譬如用兵,奇正相生,初若不知正而径出于奇,则纷然无复纲纪,终于败乱而已矣。 原道以仁义立意,

27、而道德从之,故老子舍仁义,则非所谓道德,继叙异端之汨正,继叙古之圣人不得不用仁义也如此,继叙佛老之舍仁义则不足以治天下也如彼,反复皆数叠而复结之以先王之教,终之以人其人,火其书,必以是禁止而后可以行仁义,于是乎成篇。若尧典自“若稽古帝尧”至“格于上下”,则尧之大略也;自“克明俊德”至于“ 于变时雍 ”,言尧修身以及天下也。于是“ 乃命羲和”言天事, “若予采”、“若时登庸”言人事, “洪水方割 ”言地事,三才之道既备,继之以逊位终焉。然则自古有文章,便有布置,讲学之士不可不知也。 (丛话前十、 草堂诗话一、 仕学规范三十七引古今类总诗话 、 鉴衡二引古今诗话 、 竹庄五、 总龟后三十一、 历代

28、四十一、又鉴衡一引诗宪亦引至谓之变体可也,惟中间删详论杜诗诸语) - 草堂诗话 “山谷” 作“ 黄鲁直”。 古今诗话 “山谷言”作“ 古人”。 总龟 “告” 作“ 言”。 草堂诗话无“每见后学”至此数语。 总龟草堂诗话 “以”下有“ 此字”。 古今诗话及古今类总诗话均无“每见后学”至此数语。 草堂诗话有此三字;古今诗话 、 古今类总诗话作“老杜”。 杜工部诗话 “见素”作“ 左丞”。 古今诗话 、 古今类总诗话 “使人”作“ 令”。 古今诗话无“具” 字, 总龟 、 竹庄及古今诗话 、 古今类总诗话无“耳”字。 原脱“再字” ;古今诗话 “再”作“致”。 总龟 、 竹庄作“自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

29、宾,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古今诗话 “故” 作“ 固 ”。 古今诗话 “荐” 作“ 进 ”。 古今诗话 、 古今类总诗话 “不能荐贤”作“ 无益 ”。 古今诗话 、 古今类总诗话 “又将”作“ 必”。 古今诗话 “然其” 作“ 其子”。 古今类总诗话 “然其去也”作“其去,于人情。 ” 古今诗话 “如此是可以”作“ 如是则”。 古今诗话 、 古今类总诗话 “不”下有“ 可”字。 (21) 古今诗话 “没” 作“ 波”。 (22) 草堂诗话 “终焉”作“ 也”。 (23) 草堂诗话无“前贤录为压卷盖”七字, 古今诗话无“盖”字。 古今类总诗话“盖”作“为其”。 (24) 竹庄 “厅” 作“

30、 门 ”。 (25) 古今诗话无“可”字。 (26) 草堂诗话引至此。 (27) 古今诗话 “皆” 作“ 虽”。 (28) 竹庄 、 总龟 古今诗话 、 杜工部诗话与古今类总诗话均引至此。 一五、命意用事 诗有一篇命意,有句中命意。如老杜上韦见素诗,布置如此,是一篇命意也。至其道迟迟不忍去之意,则曰:“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其道欲与见素别,则曰:“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此句中命意也。盖如此然后顿挫高雅。又有意用事,有语用事。李义山“海外徒闻更九州” ,其意则用杨妃在蓬莱山,其语则用邹子云:“九州之外,更有九州”,如此然后深稳健丽。 (丛话前十、 玉屑六、 竹庄五、 草堂诗话一) - 玉

31、屑 、 竹庄 、 草堂诗话引至此。 一六、杜诗巧而能壮 世俗喜绮丽,知文者能轻之。后生好风花,老大即厌之。然文章论当理与不当理耳,苟当于理,则绮丽风花同入于妙;苟不当理,则一切皆为长语。上自齐梁诸公,下至刘梦得、温飞卿辈,往往以绮丽风花累其正气,其过在于理不胜而词有余也。老杜云:“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亦极绮丽,其模写景物,意自亲切,所以妙绝古今。其言春容闲适,则有“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蜒款款飞”, “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言秋景悲壮,则有“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其富贵之词,则有 “香飘合殿春

32、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麒麟不动炉烟转,孔雀徐开扇影还” 。其吊古则有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 。 皆出于风花,然穷尽性理,移夺造化。 又云:“绝壁过云开锦绣,疏松夹水奏笙篁。 ”自古诗人巧即不壮,壮即不巧,巧而能壮,乃如是也。(丛话前十, 竹庄一、二十三、二十四, 草堂一、 历代四十一)- 历代 “长” 作“ 常”。 草堂诗话无此三字。 竹庄引至此。 竹庄二十三引至此。 草堂诗话有“其” 字。 竹庄及少陵集 “转”作“ 上”。 竹庄无此联。 竹庄及少陵集 “篁”作“ 簧”;又草堂诗话无此三语。 草堂诗话 “壮” 作“ 庄 ”,下同。 历代作“有如

33、是乎”;又竹庄二十四引至此。 一七、山谷论诗文优劣 孙莘老尝谓老杜北征诗胜退之南山诗 ,王平甫以谓南山胜北征 ,终不能相服。时山谷尚少,乃曰:“若论工巧,则北征不及南山 ;若书一代之事,以与国风 、 雅 、 颂相为表里,则北征不可无,而南山虽不作未害也。 ”二公之论遂定。时曾子固曰:“司马迁学庄子 ,班固学左氏 ,班、马之优劣,即庄左之优劣也。 ”公又曰:“司马迁学庄子既造其妙,班固学左氏 ,未造其妙也。然庄子多寓言,架空为文章;左氏皆书事实,而文调亦不减庄子 ,则左氏为难。 ”子固亦以为然。 (丛话前十二、 竹庄十二、王正德余师录四) - 竹庄引至此。 丛话 “左” 误作“ 老”。 录师录有

34、“学” 字。 一八、杜诗体制 山谷常言少时曾诵薛能诗云:“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 ”孙莘老问云:“此何人诗?”对曰:“ 老杜。 ”莘老云:“杜诗不如此。 ”后山谷语传师云: “庭坚因莘老之言,遂晓老杜高雅大体。 ”传师云:“若薛能诗,正俗所谓叹世耳。 ”(丛话前十四、 总龟后三十六、 玉屑十四) - 全唐诗话五、 唐纪六十“欺”作“ 催”。 案全唐诗话 、 唐纪亦言此诗无子美大雅之度。 一九、柳子厚诗 子厚诗尤深远难识,前贤亦未推重。自老坡发明其妙,学者方渐知之。余尝问人:“柳诗何好?”答云:“ 大体皆好。 ”又问:“君爱何处?”答云:“无不爱者。 ”便知不晓矣。识文章者,当如禅家有

35、悟门。大法门百千差别, 要须自一转语悟入。如古人文章直须先悟得一处,乃可通其他妙处。向因读子厚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一段,至诚洁清之意,参然在前,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微言异可冥,缮性何由熟”。真妄以尽佛理,言性以尽薰修,此外亦无词矣。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盖远过“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予家旧有大松,偶见露洗而雾披,真如洗沐未干,染以翠色,然后知此语能传造化之妙。 “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盖言因指而见月,遗经而得道,于是终焉。其本末立意遣词,可谓曲尽其妙,毫发无遗恨者也。哭吕衡州诗,足以发明吕温之俊伟;哭凌员外诗,书尽凌凖平生;掩役夫张进骸 ,

36、既尽役夫之事,又反复自明其意,此一篇笔力规模,不减庄周、左丘明也。刘梦得伤愚溪三首,有“溪水悠悠春自来,草堂无主燕飞回”,又“残阳寂寞出樵车”,又“ 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谓之佳句,正如今之海语,于子厚了无益,殆折杨 、 黄华之雄,易售于流俗耳。 (丛话前十九、 玉屑十五、 竹庄八、 诗林一) - 诗林无此二语。 竹庄及柳集 “微”作“ 遗”。 竹庄 、 玉屑及柳集 “异”作“ 冀”。 诗林 “可” 作“ 杳”。 诗林 “真妄” 前有“ 盖谓 ”二字。 竹庄 “尽” 作“ 喻”。 竹庄 “此外” 作“ 外此 ”。 诗林 “盖” 作“ 又”。 竹庄 “过” 作“ 胜”。 诗林引至此;竹庄作“无毫发遗恨耳”。 竹庄 “凖” 上无“ 凌”字。 竹庄引至此,凡分三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