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猪渗出性皮炎 猪渗出性皮炎是猪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由条件性致病菌葡萄球菌引起的,病猪会出现全身皮肤油脂样渗出性皮炎症状,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一般不会造成死亡,但是多会愈后不良。中文名: 猪渗出性皮炎 英文名: Exudative epidermitis 别名: 猪葡萄球菌皮炎 病原学: 猪葡萄球菌 季节分布: 四季 传染病: 是 传播途径: 直接传播,间接传播,空气传播 临床表现: 皮肤大面积出现渗出液并结痂 并发症: 圆环病毒 2 型感染;PRRSV;猪瘟;猪伪狂犬病 疫苗预防: 是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预防接种 寂寞是一条河流本词条中提到的,自制灭活菌苗预防是最简单而且方便的预防
2、方式,但是农业部有新的规定,不可以使用自制的灭活菌苗,因为不安全,对此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妥。猪渗出性皮炎 - 概述猪渗出性皮炎 猪渗出性皮炎(Exudative epidermitis,EE)主要由猪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yicus)引起。猪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条件致病菌,常寄居于皮肤、黏膜上,当动物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或皮肤、黏膜破损时,病菌便乘虚而入。渗出性皮炎的临床症状被认识已有 160多年。 猪渗出性皮炎 - 病原猪渗出性皮炎 猪葡萄球菌起先被 Sompolinsky 描述为微球菌,现已被确定为一种葡萄球菌。从分类上将猪葡萄球菌确定为导致猪渗出性皮炎的病原。该菌对生长条
3、件要求不高,可以在普通的琼脂板上生长,也可以在选择性指示培养基上生长。猪葡萄球菌还可以在含 50 mL/L 牛血清琼脂板上生长,其在血平板上长成光滑、灰白色、直径大约为 3 mm4 mm 的菌落,常呈不规则成堆排列,形似葡萄串状。脂酶试验为阳性,在血琼脂板上没有溶血现象,透明质酸酶阳性,热稳定性、DNA 酶阳性,接触酶阳性,VP 试验阴性,氧化酶阴性。糖发酵中果糖、葡萄糖、乳糖和蔗糖等为阳性,麦芽糖、甘露醇、木糖等为阴性。这些生化特性在常规方法中区分该病和其他来源于葡萄球菌时非常有用。 猪葡萄球菌可以产生几种不同的表皮脱落毒素,根据其抗原性的不同,分别命名为 ExhA、ExhB、 ExhC 和
4、 ExhD 并进行分型。不同的血清型毒株,毒力和致病力存在差异,但其生化和培养特性基本一致。强毒株常能引起仔猪皮肤油脂样渗出、形成皮痂并脱落,严重时导致脱水和死亡等临床症状。此外,猪葡萄球菌流行还有明显的特点,血清型 ExhB 最为流行,其次分别是血清型 ExhA、ExhC 和 ExhD。 葡萄球菌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的脓汁或血液中可以存活 2 月3 月,80 条件下30 min 才能杀灭,但煮沸可迅速使其死亡。葡萄球菌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一般的消毒剂均可杀灭。对磺胺类、青霉素、红霉素等抗菌药物较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 猪渗出性皮炎 - 流行病学 猪渗出性皮炎 猪葡萄球菌是猪常见的一种
5、共栖菌,经常可从健康猪鼻黏膜、结膜、耳朵或鼻、口部皮肤以及在小母猪和母猪的生殖道内分离到该菌,当饲养环境发生变化时或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转群、断奶、混群饲料突然改变或通风不良、免疫抑制性疾病)存在时,会导致该病的发生。 猪葡萄球菌的发生和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有发生。该病在猪群中一般呈散发性,病死率低,发病率一般在 2%5%之间,某些环境卫生差的猪场发病率能达到 10%左右,但在没有免疫力的猪群中病死率可达到 70%。该病痊愈后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速度,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感染 1 周龄5 周龄的仔猪,但强毒株也能造成更大的猪发病。仔猪出生时可通过母猪生殖道感染,当饲养环境变化时
6、特别是皮肤损伤时更容易感染发病。仔猪感染后首先是感染部位发生红斑,然后有皮脂样渗出,随之发展至全身,最后形成皮痂并脱落。该菌常被看成是一种继发性病原菌,有研究表明,猪群中存在圆环病毒2 型感染时,猪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会增加。在有其他疾病如 PRRSV、猪瘟以及猪伪狂犬病毒等感染时,可以加剧临床症状。 猪葡萄球菌对不利的条件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并能在环境中存活很长时间。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原菌的传播可能是通过直接皮肤接触,间接接触污染的墙壁和用具,该菌在感染猪舍空气中浓度可达 2.5104/m3,表明该菌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猪渗出性皮炎 - 发病机理 猪渗出性皮炎 猪葡萄球菌可分为有毒力和
7、无毒力菌株,把有毒力的猪葡萄球菌的纯培养物接种于无免疫力猪的划痕皮肤上能够复制该病,通过皮下注射于 SPF 小猪也能复制成功。普通猪有可能对这种处理有抵抗力,表明免疫作用可能是重要的保护因素。 发病机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可能是产生表皮脱落毒素,其属于一种外毒素,分子质量约为 30ku,被认为是一种热不稳定蛋白。猪葡萄球菌可以产生几种不同的外毒素,根据其抗原性不同,分别命名为 ExhA、ExhB、ExhC 和 ExhD,四者均为金属蛋白。在该菌液体培养物上清液中存在表皮脱落毒素,先后用其粗制品或纯化物,给仔猪局部皮下注射,成功复制出临床 EE 所见的皮肤病变。据报道,从患有渗出性皮炎的猪分离到猪葡萄
8、球菌的几率是 100%,然而从健康的猪群中分离的几率只有 35.4%,但两者的生化和培养特性都是一样的。猪葡萄球菌的培养滤液中有可以导致仔猪发生渗出性皮炎的外毒素。从发病和健康猪分离菌株的培养上清液可以使 1 日龄雏鸡的表皮脱落。因此从患病和健康猪分离的猪葡萄球菌都能产生毒素,从患病猪和健康猪分离到的菌株产生毒素的几率分别为 87.5%和 76.1%。用能产生毒素和不能产生毒素的菌株做攻毒试验进行观察,接种不能产生毒素的菌株,在接种部位可以观察到红斑并在 48h 内消失,但接种产生毒素的菌株,直到接种后 7 d 还没有消失。在接种产生毒素菌株的仔猪中可以观察到典型的临床症状,如油脂样渗出、形成
9、皮痂和表皮脱落甚至脱水死亡。猪葡萄球菌在皮肤里大量存在,并可从局部淋巴结和流出的血液中分离到。毒素使表皮中的细胞分离,特别是使上部的棘细胞层的细胞分离,从而使细菌在表皮内迅速扩散并浸入深层,造成表皮脱落常伴有大量的皮脂分泌物和浆液渗出物,最终导致脱水或因败血症而死亡,表明表皮脱落毒素是造成皮肤病变和脱落的主要因子之一。 渗出性皮炎与人的葡萄球菌性鳞片状皮肤综合征(SSSS)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两者主要分别感染小猪和新生儿,可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的表皮脱落,并排出大量皮脂性分泌物。两者主要是由毒素引起,并具有相似组织病理学变化。人的葡萄球菌性鳞片状皮肤综合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该菌产生两个不同型的毒
10、素,即 ETA 和 ETB,被认为是造成表皮脱落的主要因子之一。 猪渗出性皮炎 - 诊断 猪渗出性皮炎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与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本病。本病的诊断一般可根据病猪的发病春秋及初期的特征性病变(渗出性皮炎)进行确诊,但在诊断中应与营养不良所致的皮疹、接触性湿疹和病毒性皮炎区别。二为此,可采取渗出液或痂皮下组织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即可区别。涂片镜检 于病初仔猪丘疹处取病料,做成触片,瑞氏染色,发现大量散在、成对或短链状排列的圆形或卵圆形细菌;血液琼脂平板上单个菌落制成的细菌涂片,革兰染色,发现大量葡萄球状革兰氏阳性球菌。 分离培养 猪渗出性皮炎 将无菌采取的病料,接种于血液琼脂平面培养
11、基上,37培养 24h,细菌生长旺盛,菌落附近有显著的溶血环,菌落呈灰白色,40保留数天后,菌落呈淡黄色。血清学检查 因为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培养常泛起阴性结果。因此,可通过检查葡萄球菌抗体或抗原,作 Il-PI 早期诊断。动物接种试验 将分离的葡萄球菌培养物肌肉接种于 40-50 日龄健康鸡胸肌,经 20h 可见打针部位泛起炎性肿胀,破溃后流出大量渗出液。24h 开始死亡。据症状与病理变化大体与天然病例相似 1 。猪渗出性皮炎 - 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 猪渗出性皮炎 猪条件性致病菌。因此加强猪群饲养管理, 特别是仔猪出生、断奶时的管理, 合理搭配饲料以增强抵抗力。同时要搞好环境卫生, 对猪体、
12、圈舍、场地定期彻底消毒, 杀灭病原。 预防接种 免疫预防是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研制能预防猪葡萄球菌的疫苗是成功预防该病的关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正规疫苗生产,自制灭活菌苗预防是最好的办法。从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病猪分离猪葡萄球菌培养制成灭活苗免疫可取得满意的效果。猪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脱落毒素可能是惟一的保护性抗原,所以提取猪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脱落毒素进行灭活制成灭活苗免疫,其产生的抗体能有效中和表皮脱落毒素对皮肤的侵害,同样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规模化猪场预防本病的发生和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猪渗出性皮炎 - 治疗 猪渗出性皮炎 该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严重感染的动物则可能不见效。根据临床试验,采取对症治疗,抗菌消炎、抗病毒感染等措施都有良好的效果。全身性治疗可降低皮肤病变的程度,使病变仅发生浅层,并可促进愈合过程。猪葡萄球菌经常能产生耐药性,所以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指导给药。对其有效的药物有联合使用三甲氧苄二氨嘧啶、磺胺或林可霉素、壮观霉素等。用以上药物进行体内外结合治疗该病都有良好的效果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