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doc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3282087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自从十九世纪中叶,赫尔姆霍兹提出了知觉经验论以来,心理学家有关知觉的直接性和间接性的争论就未停止过。有趣的是,不同观点的心理学家往往沿袭不同的实验思路设计各自的研究,于是得到的实验结果也就各自支持知觉的直接性和间接性。 一、历史渊源 直接知觉论和间接知觉论都不是凭空提出的,早在心理学家对其做实验验证之前,它们就已经是两种对立的理论观点了。 直接知觉论认为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知觉的刺激物说。刺激物说的思想最早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它的主要观点是:人们的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并不是对各部分的简单总和。比如:惠太海默(Wertheimer ,1880-1943)

2、就曾提出了一个知觉过程完整性的实证-形状恒常性。如果你将一本书放在桌子上,并站在桌子前,那么你的视网膜上就会出现一个矩形的影像,但是如果你向左或向右移动几米,那么视网膜上的影像就会变成梯形。尽管网膜影像发生了变化,但这时你所感知到的这本书还是矩形,这是因为知觉具有形状恒常性。可见,知觉具有独立于网膜影像之外的整体属性,格式塔心理学把这种整体属性称为”完形”,以往研究表明这种” 完形 ”似乎是先天的,这也就是说知觉过程是内在的或无意识的,它可能很少受到人的各类观念的影响。不过,格式塔心理学并未明确指出” 完形” 是属于 经验上的” 完形”,还是刺激本身的”完形”,所以格式塔心理学并不能算是纯粹的

3、直接知觉论。 发展了格式塔心理学有关”完形”的思想,并将其推到极致的要属吉布森(Gibson ,1950,1966,1979)。吉布森指出”完形”应是刺激的”完形”,提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觉的刺激物说。他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对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产生与之相对应的直接知觉经验。例如:由一个景物的光线分布形成的可靠线索可以直接为深度和距离知觉提供信息。自然环境中不同大小和位置的物体受到来自各种方向的光线照射,同时这些物体又反射出不同的光线,因此人在任何一个位置,观察周围空间时,都是有其特定的光线分布的,在周围空间每一点上的光线分布都含有一定的差别。比如,

4、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站在一条 砖路上向远方眺望时,近处的砖会显得大而清晰,远处 的砖会显得小而模糊。 这种近处稀疏、远处密集的光线结构显示出表面介质的密度级差(在下文深度知觉一节中会有所论及),而且随着视线通向远方,砖的网膜影像变小,视网膜单位面积所包含的砖的数目增加,也显示出同样的密度变化。换句话说,光线分布的结构或表面质地的密度与物体的网膜影像都是按照视角(在下文深度知觉一节中会有所论及)规律变化的,因此人可以直接知觉距离。 知觉具有直接特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如果在没有客观刺激的情况下,人们自动地产生了知觉,那这一定是幻觉,但是直接知觉论过分地强调了知觉的刺激驱动

5、性,未注意到知觉也会受到已有经验的影响,所以在二战后,这一理论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心理学家们转而开始关注间接知觉论。 早在 19 世纪中叶,赫尔姆霍兹 就提出了知觉经验论,他 认为 所有的视知觉都源于我们过去的视觉经验,他甚至把瞬 间完成的无意识知觉称为是一种 视觉习惯。一个多世 纪后,布鲁纳(Bruner ,1957)和格里高利( Gregory,1970)发展了这 一知觉经验论,他 们认为过去经验的最主要功能是提供假设,而知 觉是一种包含假设检验的 过程,人在知 觉时,接受感觉输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当前刺激是什么的假设,人 们可以重复地形成和 检验假设,直到验证了某一假设,才算

6、完成对 感觉信息的知觉组织。他 们的 观点在后来被称之为假设检验说。总地来说,间接知觉理论认为刺激本身的信息是模糊的、不完整的和不能对外界事物进行全面描述的,所以个体必须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刺激信息作出推断、评价和解释,才能实现对刺激的真正知觉。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间的争论常被描述为自下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up-bottom)加工之间的对立。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而自上而下加工则指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林塞和诺曼(Lindsay 和 Norman,1977)将自下而上加工称为 数据驱动加工(data-driven proces

7、sing),而将自上而下加工称为 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ually-driven processing)。直接知觉论只讲究自下而上加工,而间接知觉论则讲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加工相结合,即刺激信息和内部经验的匹配。今天的心理学家,绝大多数都已经承认,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加工同时并存于人类的知觉过程之中;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纯粹的直接知觉或纯粹的间接知觉,所有知觉都是直接和间接一体两面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看上去直接知觉论和间接知觉论都能够获得部分实验支持的原因之一;而另一部分原因,则要归于这些实验在具体设计上的不同。 然而在心理学家达成上述共识之前,有关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的争论是十分激烈的。争

8、论的双方各自设计并执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以期论证自己的观点。今天,重新回顾和审视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知觉在直接性和间接性上一体两面本质的理解。二、直接知觉实验 证明知觉直接性的实验中,最关键的实验设计要点,就是排除过去经验对被试的影响。如果在排除过去经验的情况下,被试的实验结果和未排除时一样,那么即可证明知觉无须已往经验的支持。这样,直接知觉论才能得到支持。以此思路为指导,有些研究者曾试图使用婴儿、刚出生的动物、或者某些由于生理、生活环境缺陷无法习得某一方面经验的特殊人群作为被试,以期消除过去经验对被试的影响。其中最广为人知的研究便是吉布森和沃尔克(Gibson 和 Walk,1960

9、 )的视崖实验: (一)实验背景 视崖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深度知觉,这是知觉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研究领域,因为它涉及人如何将网膜上的二维投影加工成三维信息的奇特能力。曾有研究表明,深度知觉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是后天的。例如有研究报告了一个先天盲人 SB,在他 52 岁的时候通过视网膜移植手术获得了视觉,但是却不能和正常人一 样感知深度:有一次他朝医院窗外看的 时候,他发觉窗外地面上的车子很小,竟然好奇地爬出窗的边缘,准备用手去抓那些车辆,幸好医院的工作人员及时阻拦,他才不至于从窗口掉下去。这一事例似乎说明:尽管 SB 可以看到事物,但是由于他没有任何有关深度的经验,所以还是不能感知深度。可见深度知觉很大程

10、度上是依赖于后天经验的,所以大部分研究者支持深度知觉间接论。不过也有理论从深度知觉的生态学意义出发,支持深度知觉的直接性,吉布森和沃尔克的理论便是其中之一。他们假设深度知觉是原始生物机制的一部分,它是自动出现的,并非是经验的产物。他们的理论假设依据以下逻辑:没有深度知觉,生活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会变得寸步难行,例如在走路时,如果我们不能判断前方的障碍物有多远的话,我们就会撞到障碍物。因此两位研究者认为,深度知觉应当是直接的、先天的;换言之,即使是几乎没有什么后天经验的被试也应该具备深度知觉。 (二)实验方法 在这一实验中,由于要排除后天经验的作用,所以吉布森和沃尔克选择了 6 个月到14 个月大的

11、婴儿和刚出生的小动物作为被试。但是问题也由此产生:婴儿和动物没有基本的语言能力,在无法使用言语报告作为实验因变量的前提下,如何进行实验呢?婴儿和小动物不具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如果用诸如是否撞到某物或从高处摔下来等行为作为是否具有深度知觉的指标的话,那么这是具有伤害性的,怎样来排除这些伤害呢? 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吉布森和沃尔克设计了一种实验仪器-视崖(visual cliff)。视崖为一张高为 4 英尺的桌子,表面是一整块厚玻璃,半边的玻璃是不透明的,紧贴玻璃下方就有一块红白格子的布,此为”浅滩”,而另半边的玻璃是透明的,不过在相距 4 英尺远的地面上同样放着红白格子的布,此为”视崖”,如果被

12、试具有深度知觉,那么他们会感觉到两边红白格子布的深度是不同的。由于有着厚玻璃的阻隔,这一仪器可以防止被试从悬崖上掉下去。 在实验中,将婴儿放在视崖的中间,并要求他们的母亲站在视崖深的一端和浅的一端召唤他们,观察他们是否会跟着母亲的召唤,向”视崖”或”浅滩”爬去。这里自变量为视崖的深浅,它有两个水平,一为”视崖”,另一为” 浅滩”;因变量为婴儿爬向视崖边缘的行为,也有两个水平,爬或者不爬,所以两者都为离散变量,只能进行定性研究。对于小动物来说,也进行同样的实验,只不过实验时不能使用母亲召唤的方式,而是要看动物的其他行为表现,比如:在将动物放在”视崖”处,动物是否出现明显的防御行为或是全身肌肉紧张

13、等。 (三)实验结果 在以婴儿为被试的情况下,视崖实验发现几乎所有的婴儿在母亲的召唤下,都愿意爬向”浅滩”;但是只有 1/3 的婴儿在极其犹豫的情况下,爬向了”视崖”,即使在母亲用手敲击玻璃,向婴儿示意玻璃的坚固性时,另外 2/3 的婴儿还是不愿意爬过来,这表示婴儿已经感知到了视崖的深度。 不过,婴儿实验是否真地表明深度知觉是先天的呢?在这个实验中,婴儿至少是 6 个月大的,很难排除他们没有任何深度经验的可能。然而视崖实验又不能采用新生儿作被试,因为实验要求被试至少具有爬行的能力。对此,吉布森和沃尔克认为”处在爬行或蹒跚学步阶段的婴儿可能会从高的地方掉下来,但当他们一旦获得了肌肉协调能力后,这

14、种事故就可以避免”,也就是说深度知觉是某种先天的生存机制,婴儿之所以磕磕碰碰并不是由于他们不能感知深度,而是由于他们的肌肉协调能力不佳,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只有在他们的控制能力完全成熟之后,他们的深度知觉能力才得以表现。他们后来用小动物所做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观点。 动物视崖实验的结果进一步支持了直接视觉论:一旦动物的生存需要深度知觉的时候,它们的深度知觉能力便得以展现。实验显示,24 小时大的鸡雏便具有深度知觉。对于山羊来说,情况也差不多,当实验者将一天大的山羊放在”视崖”时,小山羊会感到害怕,并作防御姿态;但是如果将其放到”浅滩”,它就会表现得很放松。 老鼠身上获得的实验结果和小鸡

15、、小羊大不一样。小老鼠并未对”浅滩”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吉布森和沃尔克的解释是这样的:老鼠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不依赖于视觉,它们的视觉系统并不完善,通常习惯在夜间活动的老鼠是依赖于气味和鼻子上的触须来寻找食物的,由于实验中视崖两端的触觉感受一样,所以对老鼠来说,它们没有分别。然而,在同样是夜间活动的猫身上却得出了不同的实验结果。大约 4 周左右的小猫就在视崖实验中表现出卓越的深度知觉。吉布森和沃尔克的解释是猫是捕食者,它必须要感知老鼠的运动,这有赖于深度知觉,所以在猫差不多能移动自己身体的时候,它们就有了深度知觉。 总之,吉布森和沃尔克自圆其说地将视崖实验的结果解释为深度知觉的生态学意义,并从一个

16、侧面验证了深度知觉的确具有先天性。但是,要完全证明知觉纯粹直接性、先天性的实验看来都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我们不能在婴儿或动物出生的同时,对它们进行实验,我们不可能从知觉中完全剥离经验的成分。正是由于这一点,对间接知觉的验证似乎相对简单,这方面的实验研究也更多,下面我们将着重介绍几个具体的研究。 三、间接知觉实验 间接知觉论并不完全否认直接知觉的存在,它只是在肯定刺激信息的基础上,更强调经验信息,即当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互相协调时,它们共同作用,形成知觉,而当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互相矛盾时,经验信息往往会压倒刺激信息,而在知觉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相互协调时,很难辨别两种信息是否真的在

17、共同起作用,所以间接知觉论的基本验证方案往往是创造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相矛盾的情境,来分离只有刺激信息独立作用时和只有经验信息参与时的两种不同知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研究者设计了一些不可能图形、特殊的三维图形和错觉图等。 (一)不可能图形 不可能图形(或不合理图形)(impossible figure)是一种无法获得整体知觉经验的图形,也可说是一种特殊的错觉,它可以分离经验信息独立作用时和刺激信息独立作用时的两种不同的知觉结果。图 7-1 便是一幅典型的不可能图形,它是由荷兰画家埃斯切尔(Escher,1961)所作的版画瀑布。埃斯切尔有效地利用了知觉中的某些线索,如形状和大小的单眼线索、深度知

18、觉、线条透视和视角等,使这个图乍看之下似乎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图的每一组成部分本身都是完美无缺的,这就是只有刺激信息作用时,我们知觉到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再仔细一看,便会发现它有点问题:图的各个部件组合不妥当,这一瀑布既无始也无终;瀑布一泻而下,汇集到池子中,然后顺着水渠往下流去。可是拐了几道弯之后突然又回到了瀑布口!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高度间的落差才会产生瀑布,当我们纳入知觉经验的时候,表面上显得天衣无缝的瀑布图变成了怪图,因此,我们前面所知觉到的瀑布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有无经验信息的作用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知觉结果。我们的知觉系统要受到理智的修正,这便是知觉的间接性。 (二)三维图形的知觉

19、测验 三维图形的知觉测验是哈德森(Hudson,1960)设计的,它表明深度线索方面的经验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这一测验中各个图片的感知。此测验包括 7 幅图,每一幅图都以不同的形式包含了三条深度知觉线索:熟悉大小、重叠和透视。熟悉大小(familiar size )指的是图形中远处的事物看上去总是比近处的要小。重叠(overlap)是指近处物体部分地遮挡了远处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透视(perspective)是指两条原本平行的线常被画成相交在一起的景象,事实上,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两条平行线向远处延伸时,看起来就像相交于一点,我们常用这样的方法来画消失在远处的道路或轨道。从内容上来说,

20、测验中这 7 幅图的每幅图画都可以包括 7 个组成部分中的若干个:一只羚羊、一只大象、一个人、一棵树、一条路、几座小山和一只正在飞翔的小鸟。见图 7-2。 实验时,哈德森(1960)在非洲的许多地区选取了不同部落的被试进行实验。测试中,他向被试随机地呈现一些图画,同时用被试的母语进行提问,问题主要包括:”你看见了什么”,”这个人在做什么” ,”羚羊和大象哪个比较近”等等。 研究者发现,如果被试具有深度经验,则他们的回答会是正确的,比如:对图 7-3 中的上图,他们会回答”这个男人正试图戳杀那只羚羊” 或是” 大象在远处 ”,哈德森称此类被试为三维知觉者;而如果被试不具有深度经验,那么他们会回答

21、”这个男人正试图戳杀那只大象”或是”大象在人与羚羊的中间”,哈德森称此类被试为两维知觉者。实验发现非洲班图人是典型的两维知觉者,而班图人的生活环境恰好无法提供他们如此尺度的深度经验! 因此,是经验帮助人类感知外部世界,这也就支持了间接知觉论的观点。此后,哈德森又设计了一个图形测验来分离有无经验信息的两种不同知觉结果。图形测验中所采用的刺激材料是两个三叉戟图形,一个是常见的三叉戟图形,另一个则是图 7-3 所示的矛盾的三叉戟图形-三个叉子在三叉戟的柄部看起来似乎是交汇成了两个叉子。一般具有三维知觉经验的人会判断后一三叉戟为视错觉。 实验要求赞比亚的学龄儿童临摹上述两个图形。结果发现,这些儿童中具

22、有三维知觉经验者,在临摹那个矛盾图形所需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临摹普通三叉戟,正是因为经验在知觉间接性中所起的作用,使得他们无法理解矛盾的三叉戟,复制此图就显得非常困难。而那些没有三维经验,他们临摹普通和矛盾三叉戟所需的时间相等。 张厚粲等(1980)的研究,采用了主观轮廓图作为实验材料。主观轮廓是一种错觉现象,指人们在一片完全同质视域中知觉到的轮廓,如图 7-4 中看似存在一个白色三角形,但其实是没有任何轮廓线的。 张厚粲等的实验解析了主观轮廓的成因:研究者变化了主观轮廓图中提供的三维深度线索,结果发现被试对主观轮廓的知觉鲜明程度、识别时间都明显地依赖于刺激图形是否提供深度线索。由此研究者提出,主

23、观轮廓其实就是人们对二维图形中提供的深度线索的主观解释,是过去经验促使视知觉”完整化”的倾向所致。显然,这个实验结论是符合并支持知觉的间接论的。 (三)知觉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 (perceptual constancy )是指当距离、缩影比、照明改变的时候,虽然网膜影像已在一定程度发生改变,但人们对物体大小、形状和颜色的知觉仍相对稳定。由于在纯刺激作用下,我们总是只对网膜影像反应,不可能产生知觉恒常,所以我们将其解释成经验的作用。比如:腾布尔(Turnbull )有关一个长期生活在丛林中的土著人肯格(BaMbuti Pygmy Kenge)的报告显示:坎根在远距离时,无法感知事物的真正大小,

24、他会指着远处的一头牛说:”那是什么虫子? ”。由于没有大小恒常性的经验,坎根只能依据网膜大小进行反应。可 见,有关知觉恒常性的研究可以被作为支持知觉经验论的依据。 由于知觉恒常性的种类很多,这里,我们仅以形状恒常性(shape constancy )为例。形状恒常性是指从不同角度观看一个熟悉的物体时,虽然这个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映像都不相同,但是我们仍把它知觉为一个恒常的形状。一扇门只有从正面看时,它在网膜上的映像才是长方形的,从其他任何角度看,都是不同的梯形,然而我们总是把它知觉为矩形。 但是我们的知觉也不总是尽善尽美的,它无法总是作到恒常,我们有时仍会不可避免地按照网膜影像对事物进行判断,从而

25、出现错觉。在形状恒常性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做了大量关于知觉形状与倾斜知觉关系的实验,因为物体倾斜程度的信息是我们正确判断一个物体形状的基础之。邵勒斯(Thouless,1931)发现,观察者对测验物体的判断形状大多介于物体的真实形状与倾斜形状之间。判断条件越少,判断形状与真实形状的差异越大,但即使在正常的视觉条件下,观察者也很少表现出完全的恒常性。莱博维茨(Lelbowitz,1967)研究了年龄与形状恒常性的关系。被试年龄范围从421 岁。实验中,首先在实验仪器上被试向呈现一个目标刺激-倾斜成各种角度的一个圆形,然后要求被试在四种倾斜角度的比较刺激中选择一个与目标刺激看起来同样的形状。这些比较

26、刺激是一系列从圆形到逐渐拉长的椭圆形。图 7-5 列出了部分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形状恒常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经验更多的成年人却显得更易直接按照网膜影像进行判断而出现错觉,乍看,这种结论似乎很难解释。但是在此前,爱波斯坦等(Epstein 等,1963)的一项研究却说明人们进行形状匹配时,会受到指导语的影响,成年人可能更易受指导语的影响,而故意按照网膜大小进行形状匹配。爱波斯坦等人的实验所用的材料为简单的几何图形,图形以不同的倾斜角度呈现。指导语分为三类:一组被试的指导语是要求他们根据客观的或已知的形状来判断观察图形的形状;另一组则要求他们根据物体的网膜像的形状来判断;第三组要求根据观察图形的表面形状或现象上的形状来判断。实验结果;第一组的布氏比率 1 平均为 0.58;第二组为 0.21;第三组为 0.30。这表明要求被试按客观形状来判断的指导语所产生的形状恒常性最小。 以上我们回顾了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这两种理论观点,和各自获得的实验支持。当前的研究者们的观点则相对较为折衷:一方面,正如视崖实验所揭示的那样,知觉确实存在先天、直接的一面;而另一方面,错觉研究、SB 的案例等都无可辩驳地说明,知觉也绝不可能没有丝毫的经验参与。因此,直接知觉论和间接知觉论都说出了真相的一个侧面,两者的结合恐怕才是最贴近真理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