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会展经济与管理苏州节庆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范围的节庆活动比较频繁。据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节庆中华协作体不完全统计,2007年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各类型节庆活动约有21个类别、5000余个。苏州作为一个已有4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节庆活动资源,也已经出现了几个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节庆,如苏州丝绸旅游节、同里之春国际艺术节、周庄国际旅游艺术节等。这些节庆给苏州带来了积极效应,多方面地展示了苏州的文化,带动了苏州相关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了苏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是,苏州节庆活动虽然
2、数量多,但是规模小、缺乏总体规划,且精品少;政府举办多,市场化运作少。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结合苏州的节庆文化资源特色,深入探讨苏州节庆的分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苏州节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进一步引起学术界对苏州节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推动苏州节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进一步提高苏州节庆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苏州节庆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更好的传播苏州文化,提升苏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苏州的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苏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1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关于现代城市节庆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商业化节庆的兴起,国内对现代节庆的研究
3、随即出现。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进行全文检索发现,从2003年到2010年,以“节庆”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572篇论文,以“城市节庆”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仅有32篇论文。以“节庆可持续发展”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仅有6篇论文。尤其是随着近几年我国节庆的发展,人们对城市节庆活动的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11城市节庆的功能、意义、作用以及发展模式一些学者对城市节庆的功能、意义、作用以及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杜漪和张小梅指出现代节庆可以促进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完善市政设施,美2化市容环境,提高市民素质,促进城市对外开放,提升政府创新、高效、勤政、廉洁的个性形象等,并提出了扩大现代城市节庆效应的策
4、略。王昱和毕艳君指出节庆不仅能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树立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旅游竞争力,展现举办地民俗文化、弘扬了民族优秀文化而且能丰富当地旅游产品的结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吴必虎提出了节庆运作的大众化原则、确定性和规范性原则、市场化原则、产业化原则四个原则,并指出了五种发展模式。王重农提出应该从八个方面去努力培育和打造城市节庆品牌,即明确城市节庆举办原则准确确定城市节庆的定位精心做好城市节庆的策划突出城市节庆活动特色和创新精心组织城市节庆的市场化运作加大城市节庆的宣传促销力度切实加强城市节庆的联动以及努力构建城市节庆的运行机制。顾颖通过考察节庆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认为节庆投入大而影响
5、小的原因在于举办者忽视了节庆在满足生活内在需求上的基本内涵。节庆只有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城市节庆才能健康成长。12经济学角度一些学者还从经济学角度,对节庆的经济学内涵、产业组织结构、节事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吉文桥认为,节庆经济,是一个地区或行业以节庆为载体,从而加快发展所必需的“无形资产”,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节庆经济的发展趋势。张金科、张义对节庆经济的融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节庆经济在快速发展中暴露出的典型融资困境,主要原因是节庆的政府主办。政府退出主办角色,实行节庆市场化,是解决节庆融资困境的根本途径。张伦书认为,从产权经济学角度看,节庆经济也有一个交易费用的比较问题,因此要设
6、置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13节庆的现状一些学者从节庆的现状入手,对节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王昱、毕艳君在青海地方节庆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中指出,我国节庆数量多、规模小、缺乏总体规划;精品少,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活动多,旅游商品少;政府举办多,市场化运作少。史小珍在舟山市节庆活动优化整合研究中指出我国节庆的宗旨定位、主题定位和市场定位存在位移现象;政府“角色”错位,市场化程度低;群众参与性差,传统文化的根植度不够;节庆活动时空布局不合理,“以节促旅”效益不明显。王艳艳在山东现代城市节庆的可持续发展3问题研究中认为知名度高,走向国际的化的品牌节庆缺乏;政府色彩浓厚,市场运作化程度低;
7、雷同现象严重,特色活动少;节庆的宣传不到位。柴寿升在我国城市节庆经济的发展研究中提出,虽然中国节庆活动数量多,呈遍地开花的趋势,但由于在节庆理念上的缺乏或偏差,国内许多节庆活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片面追求“哄动效应”的倾向,在诸如主题选择、操作方式、活动内容、管理模式等方面雷同现象严重,使得人们对时下的一些节庆活动失去了兴趣。我国当前节庆活动虽然名目繁多,可真正为公众所喜闻乐见,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获得双赢局面的节庆尤其是国内外知名的品牌节庆为数寥寥,节庆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不足,难以做大做强。14节庆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学者从节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入手,提出了节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侧重节庆产业可持续
8、发展对策研究,但是只是提出了节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却没有对节庆产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具体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于可持续节庆的概念,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界定,学术界对此争议较大,但人们比较趋向于世界节庆组织WTO给出的定义。即“可持续节庆是指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这一定义,既较好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本来的思想,又反映了节庆产业本身的特质。戴光全、保继刚在城市节庆活动的整合与可持续发展以昆明市为例提出了通过整合节庆活动促进节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但并未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发展
9、方针和策略。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节庆的研究起步较早。现代意义上的节庆活动最早始于上个世纪的60年代,与此同时,国外对于节庆相关领域的研究随即开始。最初,国外是从旅游的角度来对节庆进行研究的,常常把节日和特殊事件放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称为节事,英文简称为FSE。国外节庆研究者主要从节庆活动的市场开发与运作、节庆活动的资本运营、节庆活动的营销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西方对各种类型的事件及事件旅游进行的相关研究最早是在一些非旅游专业的刊物和专著中出现的。1961年,美国学者DANIELJBOORSTIN的IMAGEA4GUIDETOPSEUDOEVENTSINAMERICA一书,是目前可知的
10、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相关研究的最早文献,他从旅游角度首次给出了节事旅游的定义从长远或短期目的出发,一次性或重复举办的、延续时间较短、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外界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认同、增强其吸引力、提高其经济收入的活动。1970年,MEYER按照节庆的主题进行了分类,并对美国和加拿大的旅游节事进行了对比研究。1982年,国际旅游专业刊物旅游研究纪录发表了一篇关于贸易会展的研究报告。这是专业旅游刊物对事件及事件旅游最早的研究纪录,比BOORSTIN的概念迟了21年。90年代之后,国外对节庆旅游的研究更加活跃和深入。比较著名的有唐纳盖茨的FESTIVAL,SPECIALEVENTSANDTOURISM和EVE
11、NTMANAGEMENTANDEVENTTOURISM对节庆旅游和节庆管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他在活动型旅游和真实性的困境一文中,阐述了如何正确看待节庆旅游等活动型旅游与文化的真实性之间的矛盾。伊恩约曼IANYE0INAN等五位从事节庆旅游的专家共同编著的节庆活动的组织管理与营销一书,从节日体验、节庆活动的营销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案例分析和系统研究。目前,国外节庆研究者主要从节庆活动的市场开发与运作、节庆活动的资本运营、节庆活动的营销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3结论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重点研究了节庆的意义、作用以及节庆的现存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苏州的节庆文化资源特色,深入探讨
12、苏州节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原则、思路与对策。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进一步引起学术界对苏州节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推动苏州节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进一步提高苏州节庆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苏州节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更好的传播苏州文化,提升苏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苏州的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苏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4参考文献1戚能杰宁波城市节庆活动的文化表达与可持续发展J改革与开放,2009122王昱青海地方节庆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J民族经济研究,200913张金科,张义节庆经济融资困境及出路J商业时代,200764史小珍舟山市节庆活动优化整合研究J现代经济,20084
13、55杜漪,张小梅城市节庆对城市形象的塑造J发展,200616王重农城市节庆品牌的培育和打造J中国会展,200677柴寿升我国城市节庆经济的发展研究J求实,200528顾影节庆与城市J城市问题,200439张伦书论节庆经济持续创新力与评价指标体系J桂海论丛,2002310唐纳盖茨活动型旅游和真实性的困境J全球旅游新论,2001211伊恩约曼等节庆活动的组织管理与营销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ANDERSSONT“STAKEHOLDERMANAGEMENTSTRATEGIESOFFESTIVALS”JJOURNALOFCONVENTIONANDEVENTTOURISM,2007913JAGOL,CHALIPL,BROWNG,ETALBUILDINGEVENTSINTODESTINATIONBRANDINGINSIGHTSFROMEXPERTSJEVENTMANAGEMENT,2008814BERNADETTEQUINNPROBLEMATISINGFESTIVALTOURISMARTSFESTIVALS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INIRELANDJ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