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主讲人:纪政文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的的总体情况 2.掌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3.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发展道路 4.认识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三、中国的经济发展,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对外开放,2000年中国GDP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05年中国GDP突破2万亿美元2009年中国GDP超过5万亿美元2014年中国GDP约10万亿美元,1970年美国GDP为1万亿美元2001年美国GDP达到10万
2、亿美元,从世界范围内看中国经济建设与经济发展,2010年世界经济总量排名(GDP)经济增长速度,世界 61.963万亿 4.8欧盟 16.106万亿 1.8 1.美国 14.624万亿 2.8 2.中国 5.879万亿 10.0 3.日本 5.474万亿 3.9 4.德国 3.305万亿 3.5 5.法国 2.555万亿 1.5 6.英国 2.258万亿 1.25 7.意大利 2.036万亿 1.3 8.巴西 2.023万亿 7.0 9.加拿大 1.563万亿 3.0 10.俄罗斯 1.476万亿 3.95 ,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排名27位,1.瑞士 2.瑞典3.新加坡4.美国5.德国6.日本7
3、.芬兰8.荷兰9.丹麦10.加拿大11.香港12.英国,看到成绩,找出差距。 坚定信念,科学发展。 利用优势,借鉴他人。 自力更生,开放前进。,从世界范围内看中国经济建设与经济发展,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一)经济和经济建设(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一)经济和经济建设,经济:经济指的是整个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指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等活动。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经济制度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以建立
4、起来的基础。,经济”一词是“经邦”、“经国”和“济世”、“济民”,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文学中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概念,充满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和社会内涵,古代名联中一句“文章西汉双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这里面的经济就是经纶济世的意义。而我们可以看到“经济”这个词语在古代所代表的是知识分子的责任之一,而且是非常有深度、广度、高度的一个,一个社会的物质基础,是指一定社会经济制度赖以建立的生产力条件。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物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且只有不断发展与它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才能战胜旧的生产关系,并得到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
5、目的,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网址文化需要,同时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良好的物质基础。,(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分配制度的思想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关于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思想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1.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始终是社会主要矛盾,解放和发展生
6、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 社会主义要保持强大生命力,必须通过改革不断完善自己。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源泉,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3.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市场经济。计划 和市场都是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4.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5.关于分配制度的理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是防止两极分化、最终
7、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6.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对外开放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努力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7.关于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理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使经济各方面相协调。加强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和调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结构、速度效益等进行有计划调节。8.关于经济发展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是健康持续发展,坚持以科学
8、发展为主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经济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又称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主要指在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经济运行的具体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和结构、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机构设置和经济运行规则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二是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 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决定一个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其主要是确认生产关系即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
9、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配制度,分配制度是确认分配方式的制度。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主要是所有制方式决定的),一个社会的分配制度取决于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中去
10、;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灵敏的特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革命,要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重构新的体制,促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观念发生深刻变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自觉活动。,1.从改革的性质看,不是改变社会的根本性质,而是赋予社会主义制度新的生机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社会主义趋于健全和成熟。,2.从改革的社会力量看,是把党的领导与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目的是使人民群
11、众富裕起来。,3.从改革的内容看,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变革现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制度。,4.从改革的方法和手段看,是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循序渐进的进行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社会既和谐稳定又充满活力。,从两个方面对深化改革的认识: 一个问题是从制度层面上讲,最主要的是对基本经济制度认识的问题,实质是对所有制结构的认识,最根本的是对公有制与私有制问题的认识。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问题,也就是如何使二者结合得更好,既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12、性。,(二)深化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1.如何深化对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认识,(1)坚持公有制不影响走市场经济的道路,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打破了把公有制与计划经济联系在一起,把私有制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对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式,或者说,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它不具有制度属性。,(2)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影响中国成为发达国家,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发达国家,
13、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选择。主张走私有化道路的观点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实行私有化,发展中国家要想富强必须走这条路。这一观点是以目前的发达国家都是私有制国家为样板,得出我们中国要成为发达国家也必须走私有化道路的结论。 目前,世界上实行私有制的国家和地区有近200个,其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是极小一部分,落后国家是绝大部分。这说明,并不是实行私有制就能成为发达国家。,(3)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影响高效率 第一,公有制和私有制哪一种具有更高的效率,不能简单化作出结论。 第二,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有自身的优势,相互之间不能替代,在一些领域,特
14、别是社会公共领域,公有制更具有自己的优势,这些领域的范围越大,公有制的适用范围也就越大。 第三,以公有制为主体,既有经济发展的因素,更有社会价值目标的因素,选择公有制为主体是我们的价值目标决定的,当然也符合生产力标准。,2.如何深化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认识,(1)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双向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三个方面论证过这一对立关系。第一,从生产关系本质层次上论证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对立。 第二,从经济运行层次上论证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对立。 第三,从生产力层次上论证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对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新贡献,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现实条件出发,以社会主义和
15、市场经济出现的新变化为依据,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建立是通过把市场经济“手段化”来实现与社会主义结合的。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一种手段,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可以用,都可以与之结合。,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身也能够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能够成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经济主体,从而使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单向结合发展为双向结合。不仅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手段能够和社会主义结合,而且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一个经济主体也能够和市场经济结合,这就使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从理论上得到更充分的论证。,(2)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设公有制企业,第一,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设公有制企业。现代企业
16、制度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好企业的产权问题,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理顺企业产权关系,做到产权清晰的根本是建立企业法人财产权。第二,公有制公司企业或公有资本控股的公司企业不受政府的直接干预,以一个独立的企业法人身份参与市场活动。在市场经济中,正常情况下,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这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并不需要特别强调。,(3)按公有制经济要求建设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理论内涵包含这样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要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具有的优势;二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要符合公有制经济的要求,以克服市场经济运行本身的缺陷。,要解决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符合公有制经济要
17、求的问题。一是解决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过低的问题。 二是解决好分配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三是解决好地区和城乡差距问题。,三、中国的经济发展,(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市场条件(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条件(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条件,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1.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2.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基础3.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五、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对外开放,(一)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开放提出的新挑战(二)如何深化对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认识,(一)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开放提出的新挑战
18、,第一,世界经济金融化发展对我们提出的挑战。这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首先是以金融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或者说,现代经济危机首先集中地表现为金融危机。 第二,世界各国贸易条件不稳定对我们提出的挑战。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各国普遍出现了经济增长的下跌,为了保证国内经济发展的回升,各国都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对进口加以限制,由此导致的贸易摩擦也有日益加剧的势头。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出口大国,而且主要是以大宗商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来说,受到的冲击是非常大的。,第三,如何防范和应对国际经济发展的各种风险对我们提出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
19、离不开中国,这已经是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客观描述。金融危机的发生,又使这种关系有进一步的发展。因为在金融危机中,我国不仅看到各国经济联系加强具有的积极作用,而且也看到了这种密切的经济联系也会使经济发展中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地相互传播和相互影响。 第四,经济全球化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推进的,全球金融危机也是首先爆发于发达国家,但受其影响的不仅是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并且,发达国家还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危机。在这样的世界发展格局中,发展中国家要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实行自身的发展,也面临着挑战。,(二)如何深化对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认识,首先,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提升对外贸易的水平和质量,
20、把外贸的着力点从数量的扩张转到质量的提高。当今国际贸易竞争中表现出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外贸的竞争力主要不是体现在产品的生产能力上,而是体现在对技术、品牌的控制上。 其次,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这是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引进来”和“走出去”反映了我们利用外资的不同发展阶段。“引进来”为主的发展阶段反映了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经济实力还不强,主要是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缺乏技术和销售渠道等问题,在对夕卜开放方面采取的主要形式。,最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把扩大服务产品和文化产品出口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广义的服务也包括文化产业。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物质生产的地位和作用在相对下降,服务和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在提高。在发达国家,服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物质生产部门,服务和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思考题,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坚持和发展?2.为什么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3.为什么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4.为什么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5.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实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什么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