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散数学Discrete Mathematics,第三章 集合与关系,本章主要讲授集合论的基本知识,包括集合运算、包含排斥原理、笛卡尔积、关系及其性质、关系的运算、特殊关系(包括等价关系、相容关系、序关系)等。重点是集合的运算、关系及其表示、关系的性质、关系的闭包、等价关系、偏序关系。难点是关系的性质、等价关系、偏序关系的证明。,学习集合与关系这章的要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目的是介绍集合的基本概念,讲授集合运算的基本理论,关系的定义与运算。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集合是数学的基本语言,掌握主要的集合运算方法和关系运算方法,为学习后续章节打下良好基础。,二、知识点1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
2、法;2集合的运算;3序偶与笛卡尔积;4关系及其表示、关系矩阵、关系图;,5关系的性质,符合关系、逆关系;6关系的闭包运算;7集合的划分与覆盖、等价 关系与等价类;相容关系;8序关系、偏序集、哈斯图。,三、要求1识记 集合的层次关系、集合与其元素间的关系,自反关系、对称关系、传递关系的识别,复合关系、逆关系的识别。2领会 领会下列概念:两个集合相等的概念几证明方法,关系的闭包运算,关系等价性证明。,学时分配,3-1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法,要求:1、掌握如下概念: 集合、有限集、无限集、集合相等2、掌握集合之间的关系(相等、包含、真包含)3、会证明两个集合相等,求集合的幂集。,组成集合的对象称为集合
3、的成员(member)或元素(elements)。,集合是一些确定的、作为整体识别的、互相区别的对象的总体。,一、集合的基本概念,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表示元素。 例如A表示一个集合,a表示元素,如果a是A的元素,记为:aA,读作“a属于A”、“a是A的元素”、“a是A的成员”、 “a在A之中”、“A 包含a”。 如果A不是A的元素,记为: aA ,读作“a不属于A ”、,空集和只含有有限多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有限集(finite sets),否则称为无限集(infinite sets)。有限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称为集合的基数(cardinality)集合A的基数表示为 A。,二、集合的表
4、示方式有三种:,(l)列举法 将集合的元素列举出来。,(2)描述法 利用一项规则(一个谓词公式),描述集合中的元素的共同性质,以便决定某一物体是否属于该集合。,(3)归纳法用递归方法定义集合。,1、列举法:将集合的元素列举出来例:A=a,b,c,d,A1=1,3,5,7,9,使用列举法,须列出足够多的元素以反映集合中成员的特征。如:B=2,4,8,若x=2n,则 B=2,4,8,16,32,若x=2+n(n-1),则 B=2,4,8,14,22,2、叙述法:A=x|P(x)或A=x:P(x)例: C=x|1x5,xR, D=(x,y)|x2+y21,x,yR F=x|x是中国的一个省,说明:1
5、、描述法中C=x|1x5,xR与C=y|1y5,xR表示同一个集合。2、集合中元素是无序的。a,b,c,b,c,a,c,a,b表示同一个集合。3、集合中的元素可能也是集合,例:A=1,2,1,1,2,3,1A,1A。,三、集合的关系相等(外延性公理):两个集合是相等的,当且仅当它们有相同的成员。 两个集合A和B相等,记作A=B,两个集合不相等,记作AB。0,1=x|x(x2-2x+1)=0,x I0,11,2,抽象原理 对任意谓词公式P(x),均存在集合S,使得 S = xP(x),两个集合 A和 B相等当且仅当它们具有相同的元素。即对任意集合A、B, A=B x(xAxB),外延公理,概括公
6、理 对任意个体域,任一谓词公式都确定一个以该域中的对象为元素的集合。即对给定个体域U,对任意谓词公式P(x),存在集合S,使得 Sx xUP(x),定义3-1.1 设A、B是任意两个集合,如果A的每一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合(或子集,subsets),或称A包含在B内,记为AB ;或称B包含A,记为BA 。 即 AB x(xAxB),设A,B,C为任意集合,根据定义,显然有: 包含关系具有自反性:A A 包含关系具有传递性:若A B且B C,则A C。,注:可能AB或BA ,也可能两者均不成立,不是两者必居其一。,含n有个元素的集合称为n元集。它的含有m个元素的子集称为它
7、的m元子集。,四、特殊的集合1、空集定义3-1.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x|p(x)p(x)例如:X=x|x2+1=0,xR是空集。注意:,定理3-1.2:对于任意一个集合A,A。证明:反证法,假设存在一个集合A,使得A为假。则存在x且xA,这与空集的定义矛盾,所以A,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推论:空集是唯一的。证明:设1,2是两个空集,则12,21,得1=2,所以空集是唯一的。,2、全集定义3-1.4: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所有集合均是某一集合的子集,则称该集合为全集。记作E。 E=x|p(x)p(x)3、幂集定义3-1.5:给定集合A,由A的所有子集为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的幂集,
8、记作(A)或2A。 (A)=u|uA例:设A=1,2,3,写出A的幂集(A)。解:(A)=,1,2,3,1,2,1,3,2,3,1,2,3,一般地如果|A|=n,则A的0元子集有Cn0=1个,即空集,1元子集有Cn1个,2元子集有Cn2个,n-1元子集有Cnn-1个,n元子集有Cnn个。所以A的子集个数为:Cn0+Cn1+Cn2+Cnn=2n。有:定理3-1.3:如果有限集A有n个元素,其幂集(A)有2n个元素。,例:A=a, ,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1) A,(2) A,(3)A(4)A,(5)aA, (6) aA,(7)aA, (8)aA,,结论(1)、(2)、(3)、(5)、(8)正
9、确。,练习86页(1)-(10),3-2 集合的运算及其性质,要求:1、掌握如下概念: 交集、并集、补集、绝对补、对称差2、熟练掌握集合运算定律,会使用运算定律证明两个集合相等。,一、集合的运算1、交定义3-2.1:设任意两个集合A和B,由A和B的所有共同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和B的交集,记为AB。 AB=x|xAxB文氏图,例1:A=0,2,4,6,8,10,12,B=1,2,3,4,5,6,AB=2,4,6例2:设A是平面上所有矩形的集合,B是平面上所有菱形的集合,AB是所有正方形的集合。例3:设A是所有能被K整除的整数的集合,B是所有能被L整除的整数的集合,AB是所有能被K与L最小公倍数
10、整除的整数的集合。,性质:a)AA=Ab)A=c)AE=Ad)AB=BAe)(AB)C=A(BC)f)ABA,ABB,例题4:设AB,求证ACBC。证明:对任一x AC,则x A且x C, 因为有若x A,则x B, 所以x B且x C,故x BC。 因此ACBC。,2、并集定义3-2.2:设任意两个集合A和B,所有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和B的并集,记作AB。 AB=x|x Ax B文氏图,例1:A=1,2,3,4,B=2,4,5,AB=1,2,3,4,5例2:设A是奇数集合,B是偶数集合,AB是整数集合,AB=。,性质:a)AA=Ab)AE=Ec)A=Ad)AB=BAe)(A
11、B)C=A(BC)f)AAB,BAB,例题3:设AB,CD,求证ACBD。证明:对任一x AC,则x A或x C, 若x A,则x B,故x BD; 若x C,则x D,故x BD。因此ACBD。,定理3-2.1 设A,B,C为三个集合,则下列分配律成立。a)A(BC)=(AB)(AC)b)A(BC)=(AB)(AC),证明:a)设S= A(BC),T= (AB)(AC),若x S,则x A且x BC,即x A且 x B或 x A且 x C,x AB或x AC即x T,所以S T。反之,若x T,则x AB或x AC, x A且 x B或 x A且 x C,即x A且x BC,于是x S,所以
12、TS。因此,S=T。b)证明完全与a)类似。,定理3-2.2 设A,B为任意两个集合,则下列吸收律成立。a)A(AB)=Ab)A(AB)=A,证明:a)A(AB)=(AE)(AB) =A(EB)=AE=Ab)A(AB)=(AA)(AB) =A(AB)=A,定理3-2.3 AB,当且仅当AB=B或AB=A。,证明:若AB,对任意x A必有x B,对任意x AB,则x A或x B,即x B,所以AB B。又B AB ,因此得到AB=B 。反之,若AB=B,因为A AB ,所以A B 。同理可证得AB=A,3、差集、补集定义3-2.3:设A、B是任意两个集合,所有属于A而不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
13、B对A的补集,或相对补,(或A和B差集)记作A-B。 A-B=x|xAxB文氏图,定义3-2.4:设E为全集,任一集合A关于E的补,称为A的绝对补,记作A。 A=E-A=x|xExA文氏图,性质:a)(A)=Ab)E=c)=Ed)AA=Ee)AA=,定理3-2.4 设A,B为任意两个集合,则下列关系式成立。a)(AB)=ABb)(AB)=AB定理3-2.5 设A,B为任意两个集合,则下列关系式成立。a)A-B=ABb)A-B=A-(AB)定理3-2.6 设A,B,C为三个集合,则A(B-C)=(AB)-(AC)定理3-2.7 设A,B为任意两个集合,若AB,则a)BAb)(B-A)A=B,4、对称差定义3-2.5:设A、B是任意两个集合,集合A和B的对称差,其元素或属于A,或属于B,但不能既属于A又属于B,记作AB。 AB=(A-B)(B-A)文氏图,性质:a)AB=BAb)A=Ac)AA=d)AB=(AB)(AB)e)(AB)C=A(BC),作业95页(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