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及护理,静脉输液是直接地、大量地将药液输入血管内,所以对输入药液的质量所用器具以及输液时的操作,都必须严格要求。如果输入被细菌、致热源、微粒污染的液体,其危害可立即显现。常见的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有以下几类。,一.热原样反应,(一)、引起热原样反应的因素大致有以下3种 1、非代谢微粒 这种微粒的来源很多,如药物的澄明度质量不高,输液操作时空气对输液的污染,橡胶塞与胶管等带来的橡胶屑、纤维,打开安瓶时带入的玻璃屑以及药物的结晶等异物微粒。,2、某些药物 如右旋糖酐中带有大分子物质可有致热作用;生物制品含有微量蛋白质也可致热(为一种免疫学反应);其他还有类胆固醇类药物。3、
2、某些机械刺激 如输入静脉的液体温度与人体体温差异过大,输液速度太快,药物浓度太高、刺激性过大,都会造成机体反射性的发冷发热。,(二)、主要原因,1、输液质量问题 静脉用溶液是不含热源或仅有未超过限量的热源,个别瓶盖松动,储运过程中瓶身因碰撞发生破裂,使瓶内液体被空气污染,发生散在的带热原的输液。某些药液本身就易致输液反应,如白蛋白、-内酰胺类药物、细胞色素C等。,2、输液器具被污染 输液器具包括输液器、袋、管道及针头等,在洗、浸泡、包装、灭菌、保存等环节发生污染或除热原措施未达到要求时,均可导致临床热原反应的发生。输液器具的污染曾是临床输液热原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自从使用一次性输液装置以来已
3、获得极大改观,一次性输液器具控制不严,或因外包装简陋,造成在储运过程中磨损破裂、漏气等导致污染,仍是当前临床输液中,预防热源反应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二)、主要原因,3、联合用药 (1) 加入的药品生产过程中未严格无菌操作而被污染,或未按该类药品规定的要求进行保存,造成药品变质。(2)多种药物配伍,必须要在输液中频繁加药,这样反复穿刺瓶塞,自然导致污染机会增多。 (3)有些液体在加入某种药物后,可导致pH改变,或药物相互作用发生分解、聚合、沉淀及产生微粒而导致热原反应。,(二)、主要原因,4、护理操作过程不正规造成输液污染 输液环境的空气中各种微粒和微生物污染。5、病人机体自身因素 (1
4、)、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 (2)、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二)、主要原因,(三)、治疗处理,1、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2、对症处理。 (1)畏寒或寒战者,宜加被保暖,并给热 水袋和热饮料。 (2)高热者,给冷毛巾、冰袋、温水或乙醇物理降温。也可酌情应用解热镇痛药。(3)发绀者给予吸氧;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药。3、药物治疗 过去对输液反应多选择异丙嗪和地塞米松,这两种药的作用虽然可靠,但不能快速有效地控制寒战反应,终止发热过程。,(四)、预 防,1、输液前反应注意检查药物。例如失效期、瓶身包装有无损坏、瓶盖是否松动、液体的外观及澄明度是否正常与合格等。凡有上述情况之一者,均不得输注使用。2、加强
5、供应室的管理和质量的控制。要求输液器清洗干净、灭菌彻底、不带热原。每购回一批都应按有关规定进行热原抽查测试,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四)、预 防,3、输液环境应清洁卫生。治疗室要进行有效的消毒,输液操作者必须衣帽整洁,戴好口罩,有条件者应专设配液室和净化装置。4、减少联合输注、注意配伍。尽量减少多种药物输注,注意配伍禁忌;药物应现配现用,避免将瓶盖启开加药后,长时间放置后才输注。,(四)、预 防,5、控制输液速度、药液温度。6、加强责任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二、静 脉 炎,1、输液操作时,局部消毒不严,操作中针头被污染或由侧管加注其他药物时污染。2、输注碱性液体,因pH过高或过低而刺激血管
6、壁。3、输注氨基酸类制剂等高渗性液体。4输液中有玻璃屑、橡皮屑及其结晶物质等各类微粒5、输注的药液刺激性大。,(一)、原 因,(二)、静脉炎的分级,按INS的标准,静脉炎分为五级。1、0级:没有症状。2、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3、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4、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5、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2.5cm(1英寸),有浓液渗出。,(三)、临床表现,输液所致静脉炎 1、血栓性静脉炎 2、机械性血栓静脉炎临床分型:1、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红肿、 疼痛、触
7、痛。 2、硬结型:沿给药静脉局部疼痛、触痛 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状感。 3、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 胀形成瘀斑至皮肌层。 4、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化。,(四)、治疗,1、患肢太高制动。2、局部治疗方法很多,如95%乙醇、50%硫酸镁湿热敷、贴渗液吸收贴、外涂洗疗妥软膏等。,(五)、预 防,1、静脉输液时最好选用上肢静脉,因为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容易发生血栓和炎症。2、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在瘫痪肢体做静脉穿刺和输液。3、穿刺局部消毒要严格,穿刺针固定要牢固,以防针头摆动引起静脉损伤。4、切忌在同一部位的一条血管上反复多次穿刺;长期静脉输注者,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五)、预 防,5、
8、选择适合的穿刺管及穿刺针,太粗对血管损伤大,推药速度难以控制。对浓度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选用中心静脉导管。6、输注非生理性pH药液,应适当加入缓冲剂,使pH尽量接近7.4为宜;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尤其是刺激性药物,浓度一定要适宜。7、严格控制各种微粒通过输液进入静脉。,三、静脉渗漏行损伤,(一)、原 因,1、主要因素 药液渗漏主要是由于穿刺不当,针头部位位于血管外,针头固定不牢等护理操作不当所致。(1)局部静脉内压增高的原因:静脉痉挛药物输入后局部刺激损伤血管内膜所致。血管硬化如老年人、糖尿病、动脉硬化、雷诺综合症、肝硬化等使血管硬化、官腔变窄、血流迟缓、静脉回流不畅,造成静脉内压增高。长期输
9、注高渗液或碱性液,引起局部静脉炎或静脉血栓。输液速度过快,如:静脉推注、加压输液等。(2)血管通透性增强的因素。,2、可致渗漏性损伤的药物(1)高渗性溶液:如50%葡萄糖溶液、甘露醇、 肠道外营养液。(2)阳离子溶液: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氯 化钾等。(3)碱性溶液:如碳酸氢钠、20%磺胺嘧啶钠等。(4)缩血管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阿拉明、多巴胺、垂体后叶 素等。(5)化疗药物:如多柔比星、长春新碱、丝裂 霉素、环磷酰胺、柔红霉素等。,(二)、机 制,1、渗透性损害。2、膜内外的离子失衡。3、局部酸碱平衡失调。4、缺血性坏死。5、细胞毒性作用。6、机械性压迫。7、感染因素及机体因素
10、。,(三)、渗出的分级,按INS的标准,渗出分为五级:1、0级:没有症状。2、1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2.5cm(1英寸),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3、 2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在2.515cm(16英寸)之间,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三)、渗出的分级,4、3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15cm(6英寸),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5、4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凹陷性水肿,皮肤变色、有瘀伤、肿胀,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 15cm(6英寸),循环障碍,中度到重度程度疼痛,任何容量的血制品、刺激性、腐蚀性液体的渗出。,(四
11、)、临床表现,渗漏性损伤多发生由于手背、足背级肘前窝等处,这可能与临床上较多的应用这些部位的血管做静脉注射或输液有关。药液渗漏后的首发症状是输液部位疼痛,为烧灼痛或刺疼,并且逐渐加剧和局部出现肿胀。,由于渗漏药液的种类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差别。高渗性药敏,多为急性损害,且此类药液外渗超出24h多不能回复,局部皮肤由苍白转暗红。碱性药液渗漏后可能范围不大,但易累及深部。细胞毒药物外渗后,局部并无苍白,而出现红斑,有的出现小水疱,形成硬结,45d后损伤边缘渐变硬,形成焦痂和溃疡;病损部位与正常皮肤交接处有炎症侵润,皮下脂肪坏死范围比较广。,(四)、临床表现,药物渗漏性损伤的表现还包括一些较为严重的合
12、并症。 神经损伤:如高渗液外渗造成尺、桡、正中神经损伤。链激酶渗漏出现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损伤。 骨筋膜室综合症:如手部间隔综合症,前臂筋膜室综合症。 晚期并发症:如关节挛缩、肌腱粘连等。,(四)、临床表现,(五)、处理方法,1、局部外敷,包括冷敷、热敷、硫酸镁湿敷、中药外敷等。2、局部封闭,用0.25%或1%普鲁卡因和玻璃酸酶(透明质酸酶),或二者合用。普鲁卡因可阻断局部恶性传导,减少局部组织血管收缩,改善局部组织缺氧。玻璃酸酶有促药物扩散、稀释和吸收作用。3、局部注射渗漏药物拮抗药。,(六)、预 防,1.提高护理操作技能输注,尽量做到一针见血,要准确判断针头完全位于血管内,固定要牢靠,输注药物
13、过程要勤观察,尤其对痛温觉不灵敏和不配合的病人应加强巡视。2.输注易致渗漏损伤的药物时,应选弹性好且较粗的血管,避免选用下肢静脉,尤其是老年人,糖尿病及动脉硬化病人更是如此。,(六)、预 防,3.切勿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否则易使血管受损,纤维化形成瘢痕后循环不畅,药液滞留,刺激血管造成闭塞性静脉炎;如果针眼尚未愈合,药液易从损伤处渗漏。4.抽吸化疗等有刺激性药物的针头不要直接接触病人,而且注射前宜用生理盐水做引路注射,同时使用几种化疗药,应先给刺激性小的。,(六)、预 防,5.穿刺前局部热敷,输注时以缓释型硝酸甘油敷贴局部,能有效的减少渗漏。输液速度不能太快,避免加压输液。6.对需要长期静脉输
14、注的病人,提倡使用静脉留置针或行中心静脉插管;药物最大程度地稀释,尤其是化疗药物。静脉输注过程中,若出现局部疼痛,应以渗漏处理,决不能认为有回血就不会有问题。,四、静 脉 输 液 危 象,静脉输液危象是指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病人出现休克样反应。 常见以下几种:气栓型 重度过敏型 超高热型 负荷过重型 晕厥型,较多见,(一)、静脉输液危象气栓型危象,1、原因 气体随液体进入人体静脉系统,大量过氧化氢治疗过程中也可发生。大量气体随静脉进入血循环至右心、阻塞右心室动脉口,妨碍血流进入肺内,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急性心衰,严重缺氧可危及生命。2、临床表现 眩晕、皮肤苍白、发绀、呼吸困难、心动过速、
15、后背痛、伴有窒息感,呈濒死感。,(一)、静脉输液危象气栓型危象,3、预防处理 (1)、输液检查输液器密封情况,排尽管腔内气体。 (2)、机制输液终了及时拔针,勿使液体流空。加压输液应在监控下进行,护士不得离开现场。(3)、一旦气体进入静脉,立即报告医生。给氧,嘱病人右侧卧位,病取头低脚高位,并取头低脚高位,使阻塞右心室的气体向上浮起,离开栓塞部位,避开动脉口。心脏收缩紧张把气泡混成气泡沫分次小量进入动脉,小量气体在血管内可以被吸收。,(二)、静脉输液危象负荷过重 型危象,1、原因 输液过多、过快,使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引起。液体过量,改变了肺内压力,电解质稀释血浆蛋白,使渗透压降低,
16、肺间质水肿,各脏器组织间水肿,致肾、肺负荷过重。2、临床表现 病人突然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大汗、咳嗽、咳泡沫血痰、烦躁不安、被迫坐位、脉搏细弱无力、四肢厥冷、可诱发心力衰竭而死亡。听诊:肺部布满湿罗音。,(二)、静脉输液危象负荷过重型 危象,3、预防处理(1)输液不可过多、过快。对心、肺功能低下、老年人及幼儿尤其注意。(2)出现肺水肿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使病人端坐,两脚下垂,减少静脉回流量;加压给氧,35%乙醇湿化吸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改善肺循环,缓解缺氧状态;肌注哌替啶,降低肌肉神经兴奋性,减少静脉回流;应用脱水剂细胞脱水;增强心肌收缩力。,(三)、静脉输液危象重度过敏型危象,1.
17、原因 输液过程中过敏热原进入静脉系统。 2. 机制过敏原通过免疫球蛋白作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使之释放组织胺、五羟色胺等活性物质,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等一系列变化,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三)、静脉输液危象重度过敏型危象,3. 临床表现 病人表现为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冷汗、发绀、头晕、眼花、烦躁不安、抽搐、血压下降、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重者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4. 预防处理(1)给药前询问过敏史,遵医嘱做过敏性试验,正确判断阳性指征。(2)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液,按过敏性休克处理。,(四)、静脉输液危象超高热危象,1. 原因 输液过程中致热原进入静脉系统
18、。2. 机制 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引起病理性体温升高,并出现一系列全身反应。 3. 临床表现 病人表现为寒战、体温高达40以上,神志不清,烦躁不安、脉搏快、血压下降,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四)、静脉输液危象超高热危象,4. 预防处理(1)严格执行操作前查对,如有效期、密封情况等。 (2)严格无菌操作,保持环境清洁。 (3)高热病人先降温再进行输液。输液时,不能食用冰冷食物及冷水,减少因冷刺激引发过敏反应。 (4)输液过程中出现寒战要立即停止输液,适当保温;病人高热时,用药物降温;抽搐时用安定、地塞米松等药物;物理降温时可用酒精擦浴与温水擦浴交替进行。,(五)、静脉输液危象晕厥型危象,1. 原因 病人体质弱、精神紧张、穿刺疼痛、环境不良等都可引起。2. 机制 该反应平均10分钟可以自行缓解。反应实质是血管性晕厥:精神紧张可造成迷走神经亢进,内脏血管扩张。 3. 临床表现 突然晕倒、出汗、面色苍白、口唇甲床发绀、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或测不到,呼吸加快,呈迷走神经亢进样反应。,(五)、静脉输液危象晕厥型危象,4. 预防处理 (1)穿刺前做好解释工作,细致观察、体贴病人,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 (2)体质虚弱者卧床。 (3)发生晕厥反应时立即将病人平卧床上,松解衣扣,约10分钟不能自行缓解者,吸氧,必要时药物治疗。,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