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家校合力在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实施性分析摘要:心理危机是当前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所导致的行为异常现象日益引起各大高校及社会的关注与高度重视,如何有效地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也是困扰各大高校学生工作的难题。作为学生的主要监护人,学生家长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合理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对于辅导员有效干预学生心理问题至关重要。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辅导员;学生家长 一、引言 目前,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对外部世界的纷繁复杂充满了憧憬和好奇,但是心智和情商并没有成熟到足以应付这一过程可能会遭受的挫折或打击,使他们的心理状态难免会出现危机状态。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日益
2、多样化,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已然成为困扰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难点和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从而引起社会及高校的高度关注,因心理问题呈现多重性、阶段性等特点,干预难度较大,需要多方的理解和支持。然而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中最难权衡的就是学校、学生以及家长的关系,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对危机事件的处理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对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 90 后大学生被定义为幸福的一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满足了他2们的物质需求,自我意识较强,个人主义膨胀,较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条件使他们的成长道路较为平坦和顺利,削弱了 90 后直面挫折和失败的能力,有些 90 后缺乏挫折锻炼,逆反心理特别强,容易产生心理问
3、题。武汉大学一项调查中显示,关于“遇到挫折后”的心态调查表明:大多数“90 后”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 72.3%的人表示自己心理会留有阴影,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有 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 9.4%的新生表示愿“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 90 后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家庭因素,家庭的完整性、父母的地位、父母的管教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项调查显示,有 57.31%的同学认为父母关系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35.97%的同学认为会产生轻微影响;面对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的孩子时,47.04%的同学会在与其交往过程中,注意措辞,避免触碰伤痕
4、,有 2.37%的同学会觉得这类同学会有心理阴影,需要谨慎对待。 由此可知家庭的环境是塑造学生性格的主要环境,父母的影响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影响学生的心智,是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家长的行为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学生家长对于危机干预的态度分析 经过高中魔鬼式的学习,来到相对自由的大学校园,学生会出现各种心理不适情况,而众多的家长对于此类问题的态度不容乐观,选择将责任推卸给高校的管理模式或是放任学生的个体行为,不予理会。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有的家长不能够正确面对,不能同辅导员进行有效沟通,甚至不信任辅导员采取的干预措施。导致出现以下几种不理性情3况。 忽视问题,
5、放任行为。由于学生家长个人生长环境的原因,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健康心理的培养,以及对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都存在一定态度和行为的误区,或者学生家长本身就存在心理偏激的情况,对待辅导员反馈的学生心理危机情况不以为然,固执的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还劝说辅导员不要太大惊小怪,放任学生的不适当行为。笔者曾遇到一起心理危机干预事件,因家长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女学生有重度抑郁,当心理压力过大时,选择割腕释放负面情绪,家长对于此现象不以为然,提到学生在高中的时候也有这样的行为,学生不会自杀的,这很正常,让辅导员不要太在意。 曲解危机,延误干预。部分学生家长因为缺乏心理健康的普及知识,平时没有
6、接触或是听说过这类问题,不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把心理问题曲解为精神病,无法接受事实,坚决不认可自己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事实,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家长将学生出现心理异常现象联想为中邪,从而采取一些驱邪行为。这些做法都极大的影响了辅导员和家长的有效沟通,延误治疗和解决学生问题的最佳时机。 固执已见,推卸责任。当知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需要家长联合进行有效干预时,有些家长并不关注于解决孩子自身的问题,而是把矛头指向别人,不从学生本身或是家庭寻找导致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而是将学生出现的心理异常归结为学校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偏执的认为孩子入校时健康、乐观,怎么在学校学习后就出现问题,甚至怀疑辅导员的行
7、为和出发点,认为辅导员不愿作为,学校怕担责,想以此理由让4学生退学:更有甚者学生家长以学生出现心理危机为由和学校讲条件要求给予学生特殊照顾,严重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秩序。 盲目庇护,隐瞒实情。目前 90 后的大学生生长在“6+1”的家庭结构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孩子的成就和荣誉代表着家族的未来。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部分家长采取隐瞒的态度,觉得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是件见不得人的事情,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家的情况,也有些家长担心学校知道自己孩子得过心理疾病的情况会影响孩子的学业、就业等问题,所以有些家长在学生患病后避开同辅导员的交流,带孩子进行隐蔽的治疗,诊断结果和治疗进展不肯告知辅导员,更有甚者
8、连学生本人都不知晓自身的实际情况。笔者曾碰到过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学生,学生于寒假期间在母亲的陪同下,确诊病情,家长担心学生会被要求退学,隐瞒学生病情,而不考虑学生当时的身体状况必须要接受住院治疗的事实,家长来校陪读,当学生病情被辅导员发现时,学生病情已经恶化,耽误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四、如何有效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 要做好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工作,需要处理好学校、学生以及家长的关系,作为学生的主要监护人,在危机干预中,家长的态度和理解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理及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具有桥梁纽带作用,辅导员既是危机干预直接参与及处理的人员,也是衔接学校心理咨询
9、中心和学生最重要的接力者,同时也是联系沟通家长的联系人,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多与家长沟通、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保持与学生家庭的良好关系。 (一)5消除误解,正视学生心理问题。 当人的心理脆弱到无法去承受外界的打击或是压力时,会产生心理异常现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在日常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及时关注学生心理情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有效应对心理异常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处理与心理异常学生家长的关系中,辅导员应该摆正心态,正视心理异常现象的产生,包容和理解所有的学生,而不是站在对立的角度来看待心理异常学生,这样才能在处理危机事件中摆正角色。 (二)
10、从心出发,理解和关爱学生 当学生出现心理异常时,更需要身边的理解和关心,这对于学生有效的应对心理问题,摆脱事件困扰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辅导员,作为学生主要寻求帮助的主体人员,要用真心去理解和包容学生的异常行为,真正的关心和关爱心理异常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予学生帮助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真情、集体的温暖,从而让学生家长了解到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消除家长对于辅导员工作的质疑,理解学校的育人工作。 (三)保持沟通,构建良好关系 辅导员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尤其是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学生的家长,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各项
11、表现情况,让家长实际感受到学校对于学生的关心和关注,同时有效的要求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工作,共同约束和规范学生行为,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对于学生的育人态度,从而与学生家长构建良好的关系,从关6心和关爱的角度帮助家长正确看待自己的孩子,正视辅导员的工作立场,理解学校的育人工作和管理要求,这样在心理危机干预中才能有效的争取家长的支持,有效地避免因突兀的联系或是告知家长学生现状,让家长措手不及,一时无法接受现实,从而怀疑辅导员的用心、学校的立场,不利于危机事件的有效干预。 (四)摆正立场,理解家长心情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线力量,言行举止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因此辅导员在处理危机事件中,要全面考虑个
12、人身份和立场,维护学校的形象和教育的权威;但是在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时,不可一味的用教育的口吻面对家长,袒护学校,要学会站在家长的立场,包容和理解家长因爱子之心而产生的不恰当举止和激动行为,用情用心说服家长对于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看法,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的争取到家长的力量,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五)加强学习,增加知识储备 辅导员适当运用心理学理论于日常工作中将有利于多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掌握心理学知识有助于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引导学生正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问题,用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思想意识,帮助他们形成健全人格。辅导员掌握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对于加强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很好地运用专业知识,才能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信服。 五、结论 心理危机作为影响高校校园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越来越受到多方7面的关注,如何有效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也是高校工作的重点和重心,在危机干预中需要学校、家庭和学生的良好配合才能达到有效干预,然后目前学生家长对于心理危机的不合理态度却制约着心理危机的有效干预,因此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摆正立场,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用心用情引导学生家长正视心理问题,争取学生家长参与到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