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精心设计教学主线,优化历史课堂摘 要: 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课堂就是这门艺术的乐曲,而教学主线就是乐曲中的主旋律。教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主线,是历史课堂教学产生魅力的重要保证。优秀的课堂主线设计,必将为学生搭建起学习之桥,启发他们的思维,体验成功的乐趣。 关键词: 精心设计 教学主线 历史课堂 一堂高效的历史课堂,必定有一条清晰、明朗的教学主线,它是教师在反复钻研教材、教法、学法并针对本班具体的学情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思路。课堂教学主线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核心问题、焦点问题。教师作为新课程的积极推进者和实施者,应在备课时预设、编写一根思维之“藤” (教学主线) ,然后“顺藤摸瓜” ,引
2、导学生在主线上“添枝加叶”,将相关知识点和历史事件对号入座,这样我们就能把教材中一个个零碎的知识点串起来,让“死”的知识变得生动起来、鲜活起来,从而起到“抓一线带全身”的效果。 一、教学主线设计的重要性(以北师大版辽、西夏与北宋并立为例)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历史教学过程自然也不例外。历史学科以历史为认识对象,因此,就实质而言,历史教学过程是感受和理解历史的过程,亦即认识历史的过程,学生是认识主体的主要方面。历史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需要学生2有更多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主线,帮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形成有序的认知方
3、式,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例如,在我市历史教师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中,我参加的课题是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由于本课内容涉及的政权多、民族多、知识点多,课本原有设计比较凌乱,而本课又处于第二单元承上启下的教学地位,如果按照原有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很容易出现问题。 鉴于上述考虑,在参赛中,我设计出一条比较明晰的教学主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围绕主线展开,帮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形成有序的认知方式,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学习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引人入胜” 。具体是:第一个层次,把课本中“西夏的建立”提到前面来,与辽、北宋并立设计成一个表格,这
4、样三个政权建立一目了然(三个政权之间独立的关系);第二个层次,这三个政权之间的三角关系(和与战的关系,包括澶渊之盟);第三个层次,这三个民族在中华民族融合中的关系(相互学习、融合关系,中华民族大关系中的关系) 。这种主线清晰、层次分明的教学设计获得大家一致肯定。纵观近年来优秀的课堂教学主线设计,一种串“点”成“线” 、由“线”及“面”的主线式设计模式(“点”是教学环节, “线”是教学主线, “面”是教学目标)已成为时下课堂教学设计的主流,教学主线的优化设计在新课程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意义。概括地说,有如下几个方面:(1)活跃历史思维;(2)趣化课堂氛围;(3)强化知识技能;(4)深化3教学效果。
5、 二、教学主线设计的几种模式 1.以问题设计为主线 俗话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由。教学中教师设“疑” ,学生才有“解疑”之需。教师精心设疑鼓励质疑引导解疑的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表现。学生思考求疑大胆质疑创造性解疑的过程就是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最佳结合体现在“设疑”与“解疑”的结合中。教师可以多借鉴百家讲坛中“设疑”与“解疑”的讲演方法,是很有吸引力的。 2.以学生角色体验、穿越历史设计为主线(以北师大版国民革命的洪流为例) 以历史体验为主线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吸引学生一定的历史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6、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语) 。历史体验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掌握知识的内驱力,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通过角色体验表演,可以使学生更直接、更有逼真感,更能体会北伐战争轰轰烈烈的过程;通过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组成的叶挺独立团的先锋作用,也能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共青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表演前最好要事先给学生一定的准备和材料,否则学生表演会不真实,流于形式,事与愿违。 3.以认知规律为主线(以北师大版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为例) 4了解、理解、见解都是对事物认识的程度。了解是指对事物或知识初步的认识;理解是对事物或知识深入的认识。
7、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教师应在帮助学生了解、理解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其创新能力。能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在讲授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重返联合国”这一目内容,我是这样设计的:(1)了解表象图片蒋介石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说明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图片乔的笑说明中国重返联合国成功;(2)理解实质从前两张图片得出结论,中国是“重返联合国” ,而不是“加入”联合国;(3)见解(思维创新)设计一个虚拟情节:乔接受中外记者的采访,记者可能会问什么问题,他又可能怎样回答(基本是围绕“重返”成功的原因和意义) 。这样的
8、设计,既达到了知识点落实的目的,又带动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 4.以整合知识的相关性为主线 新课改后,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成为考察教师基本功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如果对某些课的内容按照一个教学主线进行适当的知识整合的话,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比如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大都比较跳跃,相关知识的联系不强,我也大都会根据课标和学生具体情况重新对相关性的知识进行整合,这样学生知识更系统、印象更深刻,教学效果更佳。 5.以习题训练为主线 此设计思路尤以复习课为佳。习题训练是学习历史课程的有机组成5部分,是学生运用已学历史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观察、解释、评价历史及其
9、相关问题,进而走进、体验与感悟历史的过程,是客观历史与史学知识内化为学生认识的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在初三历史复习备考中,结合初三历史复习的现状,设计了“复习基础审题评题答题编题”这样一条教学主线,通过讲授、评题、答题、编题四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深入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在学生的书面回答中,引导学生找到平时回答问题过程中常见的如答非所问、口语化、笔误、忽略限制条件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找关键词、明确答案来源、明确回答方式、明确设问内容四个主观题的审题和答题四部曲。课堂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平实高效,得到了众多与会老师的首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6.以插图赏析为主线(以小球转动大
10、球一目为例) 插图作为一种形象生动的教学素材,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教材内容、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都有着单纯的文字叙述难以替代的作用。历史学界自古就有“左图右史”的说法。教学实践证明,图画带给大脑的刺激远远比单纯的文字叙述要强烈、直观得多, “插图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起到了促进作用” 。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很多信息还是第一次接触, “第一印象”对于完成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有时候是起着决定性意义的,这在近几年中考中不断得到印证。近几年中考图题结合的趋势越来越加强,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有意识对学生图形的认识。 7.以串联知识为主线(以北师大版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为6例)
11、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比如在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和发展一课中,以知识的串联为主线,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过程清晰地整理一遍,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的要求(如图所示) 。 8.以乡土历史为主线(以泉州历史为例) 乡土历史即本乡本土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是广义的历史概念。其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一个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
12、人口状况、风俗习惯、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和环境等许多方面的内容。这几年乡土历史在中考占有重要的比重,但乡土历史教学应在平时教学中穿插进行,不宜单独讲授。泉州有着丰富的乡土历史教学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地穿插引入乡土历史,能够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9.以模拟情境为主线(以北师大版大危机与新政为例) 人文知识具有反思性、个体性与隐喻性特征,决定人文学科的教学方式有着自己的特点,必须采用让学生参与、体验、移情、理解、对话和反思等方式促进学生感悟、反省、对话、理解。历史学习的对象早已逝去,若想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历史认识,需要老师在课堂中创
13、设一个7历史情境,组织学生围绕史料、围绕其中的问题,展开适当的想象、对话、探究。在大危机与新政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条情境主线:病症(危机)下药(措施)疗效(作用和影响) ,思路是:面对经济危机,胡佛“自由放任”的政策被美国人民唾弃了,而坚持“新政”路线的罗斯福,针对美国在经济危机中的“创伤” 、 “病症” ,一一采取措施, “对症下药” ,最终取得了疗效,获得了胜利。为了调动课堂气氛,也为了接轨新课标,我创设了一个历史模拟情境让学生自己“下药” ,发表解决危机的看法。起初,在创设的时候,总有一种担心,担心在课堂上,会不会出现学生照书本逐条来说的尴尬,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学生不仅各抒己
14、见,而且有“闪光点” 。可以说,这样的历史模拟情境的创设,无论是对于调动课堂气氛还是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实践证明,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主线,是课堂教学产生魅力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主线”的创设,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教学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努力钻研、积极探索,寻找新颖的“教学主线” ,赋予历史课堂以“灵魂” 。愿以此共勉。 参考文献: 1汪贤美.浅谈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的三要素J.安徽教育,2007,06. 2陈瑞意.激发学史兴趣,优化历史课堂J.文理导航(上旬) ,2010,04. 3黄黎斌.浅议如何优化历史课堂教学J.文理导航(上旬) ,8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