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述.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57585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述摘 要: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正在开展创新教育工作,着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但是,处于起步阶段的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只能说初见成效,在教育模式、内容、实践等诸多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对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研究分析,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的基本现状、主要研究内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等方面进行阐释,以便为学界在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创新起源于经济学领域的运用,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 1912 年提出了创新的

2、概念。20 世纪 40 年代诞生了创新教育,并于 70年代后期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迅速兴起,国外学术界在创新教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把创新教育发展带入正轨,走向成熟。我国创新教育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在内的九所大学作为试点高校,积极开展将创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活动探索,在国内掀起了创新教育的研究热潮。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既是职业教育必然的发展趋势,是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高职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对2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实行改革方案,

3、越来越多的院校围绕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培养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探索。 本文通过搜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上的文献,对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述,以期为未来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提供全面可靠的文字资料,对创新教育进一步深化研究。 一、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概况 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输入“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培养” ,发现第 1篇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关的论文发表于 1983 年,自 1998 年相关研究论文逐渐增多起来,但都是本科院校的相关研究,最早有关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论文发表于 1999 年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期刊,2008 年第1 篇硕士论文发表,至此有关高职学生创新培养研究方面的论文逐渐

4、热起来。可见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潜力很大。 从研究角度看,普遍认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很有意义,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据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何小青1认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关乎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要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意志力、进取心等六个方面的创造性入手,构建有利于实施创新个性培养的高职教育体系。孔英2提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创新第二课堂活动,设置创新情景,培养创新技能、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技能训练和突出创新能力的考查等方面入手。汤云珠3指出职业学校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模式,营造民主氛围,切实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基地,形成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吴兴富4强调必须

5、从积极参3加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技能,重视动手能力和自身素质的培养,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积极学习和积累社会科学的宽厚基础知识等几个方面培养创新能力。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内涵 对于创新及创新能力内涵的界定,不同研究者根据不同的领域有不同认识,陈霞5认为创新的字面意思是更新、出心与改变等,其基本内涵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为满足个人、集体或社会需求而进行的改进或创造新事物、新方法、新环境等活动及其获得的有益效果。温江寒6认为创新能力中最重要的心理品质和能力有三个方面:一是创新精神,即在创新活动中高度的劳动热情、自信心、独立思考的品质和探索精神

6、;二是创造性思维,即在创新过程中的思维,它是创新活动的核心;三是实践、动手能力。何勇向7认为创新能力应该由强烈的创新意识,健康的个性和独立性,良好的智力,结构合理的知识积累,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因素构成。陈青8认为创新能力是指为达到某一目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通过分析、解决问题,获得新颖的、独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能力。 2.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 我国高职教育在 20 世纪末才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与国外职业教育相比相对滞后,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理论研究也相对不成熟,刘滨滨9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构建适用于创新教育4的课

7、程体系,重新架构教育评价体系的内容和优化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内容。杭国英10强调建立人文与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增强创业教育课程、开发创新思维训练系列课程、扶持科技创新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培养系列课程。强伟纲11强调要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渗透,构建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双维度培养的课程体系。胡清12认为课程设置应以普适创新素质课程为基础,以专业技术创新课程为提升,以开放式活动课程为拓展,构建多层次的课程体系。陈涛13通过考察高职院校的实践活动,根据培养平台的不同,将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概括为四种模式:教学实践结合型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型培养模式、依托科研项目型培养模式、分层递进式

8、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或者组合几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有学者认为,当前推动高职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建立合理的创新课程体系。 (2)我国高职院校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近年来高职创新培养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深度逐渐增加,目前有代表性的培养模式有:以项目驱动的三元制创新培养模式;依托由学校、校办生产基地和社会企业三方联动的专家工作室,以课题项目驱动,整合不同学科资源,将校外元素引入校内学习活动中,使产品研发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项目实施与专业技能操作相结合,使学校的教学紧跟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14;自主成长、环境优化和多元融合的培养

9、模式,尊重学生自主成长规律,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优秀潜能,优化校园文化氛围,培育有5效的创新教育环境,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取长补短15;基于创客空间的运行模式,创设创新工坊,为学生创新提供各类工具、仪器、材料等,对有创新意愿、创新意识的学生开放,同时还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创新氛围,培育创客文化16;基于三育人教育理念的培养模式,打造创新校园文化、建立文化创意基地、构建“三化”创新教育体系,通过复合育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17;“二进、三做、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进是企业项目进课程,企业人员进课堂,三做是实施项目引领、旧案新作、实案真做,实现教室和实训室结合,办公室

10、和工作室结合,教学与社会服务结合的“四结合”18;“五课堂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围绕课堂教学、学生专业社团、工作室、合作企业及虚拟公司,形成第一、二、三、四、五课堂的“五课堂联动”机制,多层次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19;以上创新培养模式都是各学校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而成,每一种培养模式都有成功的案例和可借鉴的经验,当然也存在有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研究,总结形成系统完善的培养体系。 3.高职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者们对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徐艳琴20通过调查认为缺乏对创新的认识,缺乏系统的教育,创新教育形式单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

11、不完善,师资缺乏等。瞿丹英21认为一是缺乏校园创新文化,教师仍以知识传授为主,未能形成开放性、研究性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缺乏创新教育培养计划,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学生缺乏创新原动力,满足于常规学习;四是创新教育体制不6完善,大多数高职院校局限于组织各种课外活动,技能竞赛等,尽管对创新教育起到积极作用,但其往往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难以形成长效机制。还有学者集创新理念、创新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材尚处于开发阶段,缺少可模仿的创新案例,缺乏对学生创新激情的适当引导22。李文芳23将我国高职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归结为以下方面:较多专注局部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构建一个

12、完整的创新培育体系;缺乏实施考核和效果评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抑制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相关理论的研究,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等。 4.解决创新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针对目前我国高职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多学者和专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以创新能力培养和社会需求导向为主线,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搜集整理创新素材,形成创新案例集,开展创新项目剖析、指导、创新技能训练及实践等;深化教学改革,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依托政行企校深度融合,积极打造校园众创空间;鼓励学生通过参与科技社团、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

13、能力,培养创新品质;制定合理有效的创新培养考核体系;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24。此外高职院校要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引导、激励学生创新,并通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创业、就业与职业发展能力。 7三、结语 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学生长远职业生涯角度考虑,加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学的重要使命。纵观近年来高职创新教育的发展情况,研究总体上表现为认识不断深化,视角不断拓宽,范围不断扩大,从以往的多数以定性的理论分析、探讨为主,向创新培养体系的构建、实践应用及效果分析等方面转变,越来越贴近实际,对于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一定的实

14、际效果,但距离高职创新教育的目标要求还相差甚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何小青.浅谈高职生个性培养与创新能力提升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2):59-63. 2孔英.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包钢科技,2006,32(5):93-95. 3汤云珠.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3:19-20. 4吴兴富.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98-100

15、. 5陈霞.从创新意识到创新能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2):81-84. 6温江寒,连瑞庆.发展形象思维与培养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J.8教育研究,2001,8:45-49. 7何勇向.论创新能力培养J.求实,2005,12:80-82. 8陈青.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2011,179-182. 9刘滨滨.深化地方大学教育改革培养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J.辽宁教育研究,2002,2:37-38. 10杭国英.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8,10:82-86. 11强伟纲,战学秋.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

16、2014.3(8):26-29. 12胡清.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2:117-118. 13陈涛.高职创新教育的内涵及要素J.中国高校科技,2001,9:54-55. 14徐向红,王艳辉.基于三元制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探索J.沙洲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8(3):38-42. 15周登超.进化教育论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3,24:100-101. 16李杰.基于“创客空间”模式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5.23:1-2. 17彭朝林.三育人视域下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4):6

17、2-64. 918朱云岳.“校-政-企”协同培养创新型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人才资源开发,2015,11:219-221. 19张鹏飞.高职 IT 双创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5,31:90-93. 20徐艳琴.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J.南方论坛,2015.11:65-67. 21瞿丹英.土建类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2):11-14. 22邵作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9(5):12-14. 23李文芳.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5.12(11):57-58. 24吴志挺.试论高职院校创新文化建设与创新性人才培养J.教育导刊,2010,1:64-66.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 2015 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高分子工程类大学生创新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基于创新案例分析” (编号:2015SJD487)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编号:PPZY2015B18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