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价值一、体育舞蹈的起源与发展 体育舞蹈起源于欧洲、拉丁美洲,同民间舞蹈演变而成,人们以前叫它为国际标准交谊舞,原名称为“社交舞” ,为欧洲贵族在宫廷举行的交宜舞会。社交舞早在 14-15 世纪在意大利出现,16 世纪传入法国,并在 1768 年在巴黎开办了第一家交际舞厅,法国革命后“社交舞”流传民间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将该舞蹈散播到全国各地,并形成一股跳舞热潮,至今不衰。国际体育舞蹈理事会 1935 年在布拉格成立,现有 85 个会员协会,注册地为瑞士洛桑,于 1997 年获得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承认。世界舞蹈理事会 1950 年 9 月 22 日在英国的爱丁
2、堡成立,现有 52 个会员协会,注册地为英国伦敦。1950 年,WDC 在英国“黑池”主办了首届世界性的大赛1950“黑池舞蹈节” ,并把规范后的舞蹈命名为国际标准交谊舞。此后每年五月底,在英国的“黑池”举办一届世界性的 大赛。目前国际上存在两个国际体育舞蹈组织:世界舞蹈理事会wdc(World Dance Council)和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IDSF(International Dancesport Federration) 。2007 年 12 月,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进行换届,现任主席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华体育总会副主席胡家燕。中国是世界舞蹈理事会的正式会员,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的正式会员。从
3、此体育舞蹈事业在中国又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篇章。 二、体育舞蹈的特点 2体育舞蹈兼有文艺和体育之间的边缘项目,是以竞赛为目的,具有娱乐性和表演观赏性的竞技舞蹈。它具有以下特点: 1.严格的规范性 规范性表现在体育舞蹈是一个完整的舞蹈系统,它是经过数百年历史的锤炼和几代人加工而成的。 2.表演观赏性 体育舞蹈是以音乐、舞蹈、服装体态为一体,既有观赏的价值又有参与的可能,被人认为是“真正的艺术” 。 3.体育性 体育性一方面表现在竞技性,另一面表现在锻炼的价值上。 三、体育舞蹈的分类 体育舞蹈分为竞技性体育舞蹈和非竞技性体育舞蹈,竞技性舞蹈表现在比赛形式的国际标准舞;非竞技性体育舞蹈是指交际舞和集体舞
4、。 国际标准舞蹈分为拉丁舞和摩登舞两大系列共 10 个舞种。 摩登舞包括华尔兹、探戈、狐步舞、快步舞和维也纳华尔兹。 拉丁舞包括伦巴、恰恰舞、桑巴舞、牛仔舞和斗牛舞。 四、体育舞蹈的价值 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人的生理、心里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全面状态, ”由于体育舞蹈具有美化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团结友爱精神,增进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自身素质和素养,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的作用,所以许多学校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舞蹈练习作为主要活动内容。 31.体育舞蹈对调整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体育舞蹈是一项两个人合作共同完成的项目,这是和其他项目不同的地方,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5、通过音乐、舞蹈动作, 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封闭意识会得到彻底的解脱, 学习压力也可以得到充分的缓解。而体育舞蹈课堂中营造的融洽、和谐、高雅的气氛亦能增强学生的沟通,从而改变孤独寡言、消极离群的性情,培养了团结互助、热爱集体的精神。这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智力发展、健康情绪行为起到协调和促进作用。体育舞蹈运动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美的过程,参加者在运动中获得美的享受,提高自信心,达到良好的心里状态。可见, 体育舞蹈是一项非常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体育运动。 2.体育舞蹈能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价值观 大量的实验表明:体育舞蹈无论在能量代谢率、能量消耗量还是心率指数等生理生化指标在对心血管机能的
6、影响方面都不逊色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和其他运动一样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锻炼作用,有着极高的健身价值。而体育舞蹈是一种适合各类人群易于开展的一种全面健身活动,同时能够把体育锻炼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生活当中,在人群中展示自我,有效地将终身锻炼的体育价值观呈现出来。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锻炼效果并传达终身体育的理念。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人们评价、感受和欣赏美的能力。体育舞蹈是舞蹈美、音乐美、体态美与服饰美于一体,富有强烈的娱乐、竞技、表演色彩的项目,是通过身体运动把思想情感有韵律地表现出来的时空艺术。由于4每个人所处环境、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审美意识、经验、修养、感官和心理结构思维
7、、想象力都不尽相同。体育舞蹈对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提供了潜在的能量。人们参与这项活动,不断体会其中的奥妙,丰富了审美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能力。 4.社会价值 体育舞蹈是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情感,消除障碍,相互沟通的最好形式之一。能把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融合在一起。 由此可见体育舞蹈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是体育与舞蹈的结合,具有艺术与运动的双重性。因此体育舞蹈极富时代气息,具有健身、欣赏、审美和社会价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宽柔,姜桂萍.健美操,体育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6-257. 2 蒋薇,贾宝剑.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体育舞蹈课程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9, (10):1414-1416. 3 黄泽仪.浅谈体育舞蹈的价值J.新课程研究,2009, (141):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