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摘 要: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电视新闻常态,它以其贴近式的报道、互动式的传播、个性化的播报使民生新闻栏目成为收视焦点。但随着民生新闻的遍地开花,竞争不断升级,出现了内容同质化、琐碎化等现象1。打造有品质、有内涵、有风格的民生新闻,挖掘出民生新闻栏目特色,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民生新闻栏目与新媒体融合、拓宽发展空间的路径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晋江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天天报为例,做了一些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民生新闻;品质;深度;服务;融合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090-02 新闻天天报栏目是晋江电视台 2
2、006 年 6 月 1 日启播的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在十年的发展中,栏目不可避免的出现同质化现象。如何让民生新闻体现真正的喉舌功能和社会责任感,打造具有品质和内涵的民生新闻?成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通过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从“品质、深度、服务、融合”四个方面入手,在新闻“思想” 、 “魅力” 、 “含金量” 、 “空间”上寻求突破,提升和完善民生新闻的内涵和外延。 一、品质:赋予新闻“思想” 思想性,是媒体、记者、新闻报道所体现的思想观点和政治倾向。电视新闻作品必须具有思想性和可视性二重性。思想性是第一性,可视2性是第二性。因为思想性是新闻媒体的立身之本2。这如人不能没有灵魂一样,新闻媒体不能没
3、有观点、没有思想。如何赋予新闻“思想”?笔者认为,可以从新闻品质上做文章。打造具有品质和内涵的民生新闻,应坚持市民化的定位,讲好有温度的故事、做出有温度的报道、传递出有温度的观点;同时,要确立新闻评论地位,增加评论分量,让新闻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观众。 2014 年 11 月,贵州籍来晋工友杨加林驾驶摩托车超员闯红灯,造成一死两伤;妻子胡思秀因无钱赔偿死伤者家属负气出走,没了音讯。2015 年 7 月份,杨加林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一年四个月有期徒刑,留下了三个小孩,最小的才刚满周岁。面对一个家庭的困境,记者在接到新闻线索后,策划推出了父亲入狱母亲出走 三小孩亟待关怀连续追踪报道。从小孩面临的困境
4、到办案民警、交警部门发动捐款;从媒体报道到晋江社会各界献出爱心;从爱心涌动到孩子母亲在爱的召唤中回家;报道生活化,真实而充满着跌宕起伏。在连续的动态追踪报道中,记者紧紧抓住了一个“情”字,以报道拨动观众情感的心弦,激起了观众情感的涟漪,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报道的后期,更是推出新闻评论法不容情 法外有情 ,这在整档追踪报道中起到了“点睛”的作用;在拨动了人们心中爱的心弦时,让更多人理性地认识到触犯法律应当受罚,但是法律之外仍有人间大爱,仍有暖暖的正能量。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3。通过以小见大,言人所未言,这样的报道才能启迪人们的思想。只有对人们的思想启蒙、舆论引导和观点整合
5、,这样的新闻媒体才能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3二、深度:增添新闻“魅力” 民生新闻要有持久的“魅力” ,需要具备优点突出、缺点不大,且不断完善的优点。如何凸显“优点”?笔者认为可以在强化选题策划和采访深度上做文章。有学者认为, “新闻策划是使新闻不断出新的魔法棒”4;新闻要有深度离不开策划,策划的核心是选题;在实际执行中,选题策划要紧跟中心抓重点、直面现实抓热点。 2014 年 6 月 9 日, 新闻天天报栏目接到市民热线反映,坐落于安海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海白塔塔身出现倾斜、部分塔檐坍塌的消息。接到热线后, 新闻天天报栏目开展选题策划,最终策划了两个报道方案。 一个方案是连续追踪报道,从这
6、座 860 余年的古塔情况“告危”到文物保护单位的介入;从邀请专家“问诊”到现代科技的诊疗方式;从修缮方案的论证到特殊构件的定制;从市民的关注到在外游子捐出修缮专款,报道环环相扣。 另一个方案是策划新闻评论“国宝”为何不保? 。当看到文物保护专家在安海白塔下痛心疾首;当了解到晋江九处“国保”却无一达到“国保”要求,舆论监督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评论从安海白塔遭受损坏的事实本身,升华到如何处理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文物保护关系的理性思考。同时,评论运用了电视传统媒体与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表现手法,对“国保” “不保”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社会问题发表见解、表明态度,反映影响和引导舆论。 一个事件两个策划,
7、不仅让观众可以持续关注事件的进展过程,也4为市民剖析了事件深层次的内涵,报道既有高度,更有厚度、有声音。 三、服务:提升新闻“含金量” 监督是手段,服务是目的。所有新闻传播活动都是为一定对象服务的,只有在服务中去影响受众,吸引受众,才能达到既定的传播目的5。民生新闻目标受众群体多是心理预期可为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的观众,甚至是在解决某些问题中涉及到的相关政府部门。因此,服务性的核心问题是为受众提供有用的信息,为受众解决实际问题。 提升民生新闻服务水平,增加节目“含金量” 。笔者认为,要注重监督类新闻的遴选,从中发现具有挖掘价值的线索,使民生新闻节目真正成为市民实现幸福生活的有力推手和政府部门、
8、行业主管单位展现良好形象的窗口。同时,注重“广度和深度”的挖掘,让节目更接地气。 近年来,常有市民打进热线反映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流动摊点占道,城市井盖破损、难辨别,市区停车难,小区违章搭盖等。针对市民投诉热点以及城市管理难点;2015 年 8 月,晋江电视台新闻天天报栏目策划生成了“记者调查”版块。调查重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既要突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又要分析问题存在原因;既要有市民的呼声,又要有部门的回声;既要从微观切入、宏观展开,又要由点到面层层深入。 为破解城市井盖问题,2015 年 8 月 28 日, 新闻天天报栏目制作播出了记者调查:城市井盖问题系列 。针对路面上增多的
9、井盖导致意外事故频发的现象,记者在调查了解井盖权属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管理漏洞和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记者走访了 12345 便民服务中心,城市监5管指挥中心,第三方监管部门;与相关部门以及市民共同探讨城市窨井盖的有效管理办法,并呼吁“部门的监管只是一方面,市民参与也是不容忽视” 。最后,记者还借鉴其他省市的实施办法,希望藉此来推动问题的解决。 在此类民生新闻中,由于前期对新闻线索的判断和挖掘,新闻报道具有较高程度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报道中,记者牢牢把握监督的主动权,对监督报道做到问题有提出、有反馈、有解决。 四、融合:拓展新闻“空间” 目前,电视民生新闻较多的出现了内容同质化、琐碎化等现象,无
10、法细分受众群体,导致传播中存在一定的机械性。然而,新媒体则不同,它不但能够细分受众,还可面向个人,增强受众自主性。两者间的融合,势必为民生新闻带来生机和活力,拓展其发展空间。 首先,两者融合提升传播速度、增强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新媒体的加入,让民生新闻报道手段更加多样化,传播速度更快,重大新闻事件马上就可以传递给公众;同时,改变了以往单向传播模式,向双向传播的方式发展,增强受众参与互动的积极性6。 在 2016 年的中国(晋江)国际鞋业(体育产业)博览会,晋江电视台新闻天天报栏目与新媒体中心合作,通过 4G 传输设备,首次在微信公众号上实现同步直播;以主播逛鞋博的方式,将博览会开幕盛况以及展会亮
11、点、特色第一时间传送到受众眼前。在直播的同时,晋江电视台开通讨论平台与受众互动,并将博览会系列活动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在微信公众号页面上;传播速度与手段市民纷纷点赞。 其次,两者融合加强民生新闻的深度和广度。当下,在新媒体的推6动下,公众通过网络发布消息,常常引发议论。利用这一特点,传统媒体的介入,通过客观全面的报道,与受众互动讨论,充分挖掘热点话题和焦点事件,让新闻向更深方向发展,有利于形成社会舆论,引发公众思考。 2016 年 2 月,晋江电视台新闻天天报栏目热线和微信平台陆续接到市民反映,晋江多处小区存在物业公司服务意识薄弱,小区内出现违章搭盖、车辆乱停、垃圾成堆、乱收费等问题。接到市民投
12、诉后,结合晋江正在推进的城市管理工作, 新闻天天报栏目与新媒体中心联合开展策划。 新闻天天报栏目策划生成了记者调查“小区违章搭盖”现象调查和“关注小区物业精细化管理系列报道” ;重点调查分析小区违章搭盖出现的具体原因,住建部门、物业协会、行政执法、小区物业公司在制止时存在的难点;以及破解执法难的举措和办法。同时,采取曝光追踪和正面报道的方式,集中曝光小区物业存在的问题以及正面报道部分规范化小区物业的做法,从中形成对比;从而引出政府、行业、业主三方如何提升,才能实现共赢。新媒体中心方面则策划生成了“乐居生活,从物业开始”和“晋江优秀小区物业管理评选”两个活动。征集网友对小区物业的意见、建议,并在
13、微信平台开展讨论。活动期间,微信平台共收集了 300 多条市民意见、建议。两者间的联合策划,让报道有力度,有深度,引发了公众的讨论,扩大了舆论,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 再次,两者融合让线索来源多样化。传统媒体新闻线索来源主要靠市民爆料、投诉、记者采访等方式获得线索。而网络平台中,记者可以7通过看微信、刷微博等方式获得线索;二者结合可为全方位、多角度报道新闻提供服务。 总之,只要我们把准了方向,做好了民生新闻“品质、深度、服务、融合”这四篇文章;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实现理性的回归,这样才能保持节目活力,打破民生新闻同质化、琐碎化现象;也将树立民生新闻栏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民生新闻作好了,在提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将赢得广告商的青睐,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关鑫.浅议民生新闻同质化及破解途径J.采写编,2012(1):45-46. 2 季宗绍.思想性是新闻媒体的立身之本J.新闻知识,2006(6):80-80. 3 张斌.例谈“以小见大”作文技法J.求学,2014(35). 4 赵振宇.策划使新闻不断出新的魔法棒J.新闻与成才,1997(7):16-17. 5 金贤东.舆论监督与强化导向J.新闻战线,1999(9):38-39. 6 何平.浅析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的融合及对内容传播的影响J.视听,2015(9). 责任编辑:东方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