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纵观沈从文作品中的人性摘 要:展现人性,是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的基本特征。本文通过纵观沈从文作品,解析烛虚 、 龙朱 、 长河 、 虎雏 、 萧萧等充满人性哲理思辨的散文系列,呈现出沈从文以生命观为核心的人生观的基本脉络。生命具有神性,生活在人间,两相对持,纠纷随来。 关键词:纵观;沈从文;人性 一、 “生活”与“生命”的二元对立 在沈从文看来,人生表现为“生活”与“生命”的二元对立。所谓“生活” ,是指衣、食、男女等人的基本需求。人需要“生活” ,但只有“生活” ,便与动物无异,是一种生物学上的“退化现象” 。人的根本特征全在“生命” ,所谓“生命” ,则是超越“生活”层面的属于人生高尚
2、理想与情操的活动。按一般的词义理解,生活是指人的一切活动(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局面的) 。生命则是有生物存在的所有特征。由于人存在的所有特征,是通过人的一切活动获得显示的,因而,这两个概念是人的存在现象从不同角度的两种表述。沈从文将这两个概念加以分割与组合,形成他的人生观中截然不同的范畴,在“生命”与“生活”的二元对立中,引入了沈从文的人性观。 二、纵观沈从文作品 贯穿于烛虚散文中的生命 人性的思辨脉动,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的人性观相呼应。 龙朱 、 神巫之爱 、 月下小景等2以南方少数民族习俗为题材的作品,正是沈从文对“生命”人性原始形态的“假设的有条件的推理” 。作品中的男女
3、对爱情的选择,没有现代社会有形秩序与无形观念的束缚,不以“牛羊金银虚名虚事”为条件,反映出人物真挚、热情、智慧、忠诚乃至逾越生死的勇敢,这源于“生命”人性本来的人格特征,构成男女之间情爱不可缺少的前提。但沈从文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只是一个原始的“生命”人性形态的现代生存环境中的自在状态。1在他的诸多短篇小说的人物身上展现出来,如贵生 、 黑猫 、 萧萧等。一方面,现代生存环境限制着他们的自由,但也无法摆脱对环境的依附;另一方面,缺少现代理性,保留在他们身上的对爱的憧憬、渴求、最自由的向往等,也总是原始、野蛮、混沌、粗陋的,种种复杂情绪纠杂在一起。基于对处于自在状态的“生命”人性的反思,沈从文在边城
4、 、 长河中奏响了一曲自为的生命之歌。无论是边城中翠翠对摊送对渡船的选择,还是长河中老水手、三黑子身上萌生的正义与邪恶抗衡的勇气及对百姓自己当家作主的民主主义渴望,都显示出与柏子、萧萧辈即相似又大不一样的“生命”人性内涵。2在过岭者 、 黑夜 、 早上一堆土一个兵等篇章中,沈从文还从下层士兵身上,发掘着“生命” 人性具神性的一面。在小头颅、罗易、老兵等人物身上,集中体现出源于“生命”人性的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坚强精神以及为阶级、为民族的群体利益而甘愿牺牲自己的价值观。从整体上看,这些作品表现出一种较薄弱的质量,但从思想内涵上看,却是沈从文对“生命”人性表现形态考量的重要一环。 3丰富的社会性永
5、远是人性真正优美健全的必要条件。而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由于当地社会环境无法使当地人充分全面有效地社会化,表现在沈从文作品人物身上的人性是贫困和简陋。沈从文“自以为那就是优美、健康的人性” ,似乎导致了沈从文人性探索上的“片面” 。3诸如虎雏 、 柏子 、 旅客 、 萧萧 、 会明 、 贵生中人物身上呈现的人性,其外部表现形态甚至是原始的。然而,这种人性的贫困和简陋,恰恰是沈从文意识到并反思的。 柏子中他们不曾预料别人怜悯,也不知道可怜自己的画外音, 萧萧结尾隐含一代又一代重复其悲剧命运的人生描写, 虎雏再遇记中“我”对虎雏不要用于私斗的劝喻,乃至描写柏子与吊脚楼妓女交往时给出的“丑的” 、
6、“神圣的”形容,均可看出沈从文对人物呈现的人性尚不健全的批判意识。 三、结论 他认为,如果人囿于“生活” ,而“生活”的必要条件,又是靠不义的行为或坐享其成维持,就必然导致人性的扭曲。 “生命”是人的基本特征,也是人性的主要存在方式。然而,所有的“生命”形态又并非等同一律,而是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因而,人性的表现形态也具有不同的层次。 “生命”的原始形态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契合” ,这种契合并非动物的本能反应,而是不受现代社会存在的秩序和观念的束缚,作为人的应对。但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生命”或人性,虽不为人生琐细所激发,无失亦无得。却“其生若浮,其死方休” ,虽近生命本来,单调又终若不可忍受。
7、因而, “生命”或人性在第二个层次上,表现为从自在走向自为,即人类个体具有认识的理性,既不在“生活”中迷失自我,又能4摆脱对环境的依附,获得人生的独立与自由,进而实现自我价值。但这仍不失生命或人性的最高形式。只有将自我与民族乃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民族乃至人类的独立、自由与完善而努力,即时刻把自己的一点力量,粘附到民族向上努力中。这才是“生命”人性的最高形式。到了这个境界,生命便有了神性。 沈从文作品中对至善至美“人性”的探究,是他一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A.沈从文选集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229. 2沈从文.湘西泸溪?浦市?箱子岩A.沈从文选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