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何证明我在朋友圈里活着?一直以来,蔡骏都是以恐怖悬疑小说作家的身份活跃在畅销图书名单和作家富豪榜上。直到近几年来, “一夜”系列成为他向严肃文学回归的突破之作,无论是北京一夜 老闺蜜的秘密一夜还是舌尖上的一夜 喀什一夜 ,这些高质量的中短篇已经标志着他向现实题材的成功转向。 不过,本期选载的朋友圈都是尸体的一夜至少从形式上看,带有恐怖悬疑小说的类型特点,带有深深的早期蔡骏的风格烙印。 光是这个小说标题就足以让读者产生惊恐之情。相信许多使用微信的读者和我一样,第一反应是被吓到了:朋友圈里怎么可能都是尸体?然而,经过一番从“不明觉厉”到“细思极恐”的思考过程,我却不能不认同这个假设的合理性。朋
2、友圈里都是尸体并不是耸人听闻。我们不难证明这一点,恰恰相反,困难的是如何证明我们在朋友圈里活着? 传统的恐怖悬疑小说的故事往往发生在蒙昧黑暗的时代,背景常常设置为古堡、废墟、停尸间、地下室等场所,情节不外乎凶杀、暴力、复仇等,并经常出现神秘和超自然的力量。直到 19 世纪,科技与恐怖悬疑小说结下了不解之缘,科幻哥特小说大行其道,它的基本主题就是人对自己创造物的恐惧。 朋友圈都是尸体的一夜的故事发生在文明理性科技昌明的当代,2人物和场景都是普通化的。特殊的是,小说中引入了目前最为风行的微信朋友圈。这么做作者绝不单是为了添加一些流行元素,微信朋友圈本身就是小说惊悚和悬念的来源。朋友圈是信息时代的产
3、物,它代表了尖端的科技功能,自拍,定位,搜索,沟通,无所不能,无孔不入;朋友圈也创造出了一个巨大的虚拟空间,和作者以前所写的荒村公寓、蝴蝶公墓、幽灵客栈都不相同,这个空间更虚幻,但更神秘更强大。 出于牢不可破的社会动物属性,现代人严重依赖这种本是人类创造的社交工具。原本现实中那种面对面的交往,逐渐让位于朋友圈里虚拟符号之间的对话。在虚拟的空间里,我们接受一个人靠添加好友,沟通一个人靠文字或语音,背叛一个人靠拉黑或删除。我们惯于与虚拟人物打交道,仅凭感官和大脑已经分辨不出讯息和真实的人的区别。 小说人物“我”俨然是现实的写照。他是一个患有严重社交退缩症的“宅男” ,没有活人朋友,朋友圈里全是尸体
4、。和女孩认识了一年半,共同度过了两个夏天和一个冬天,还不知道她就躺在家门口的脑外科医院。他虽然渴望着人与人真实的触碰和交流,也曾勇敢地打开了那个封闭的冰棺,勇敢地手持玫瑰站在心爱的女孩面前,却在最后关头落荒而逃,逃回虚拟的社交世界。 人对于真实与虚拟的认识模糊制造出种种假象,只要有足够的讯息和科技手段,虚拟空间里完全可以创造出虚拟的人,而不被朋友圈另一端的我们所察觉。朋友圈里都是尸体在技术上已经毫无问题,如今一种“虚拟大脑”技术日渐成熟,可以复制人的思维行为模式,使死者在虚拟世界里实现永生。这根本不是预言或科学幻想,而是即将发生的现实。3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的朋友圈的好友名单里潜藏着一些尸体,甚
5、或是人狼、魔兽、吸血鬼,一点也不稀奇。科技上帝无所不能,连超验力量都为之黯然失色。 我有一个同事因为溺水不幸身亡,我经常会盯着 QQ 名单里不舍得删除的他的灰色头像,从它即将变亮闪烁的想象中产生同事起死回生的错觉。新闻里说,一对失独的老夫妇给死去儿子的手机充值,并且经常拨打那个号码,以求得心理安慰。又有新闻说,英国出现了一家专门替人死后打理社交软件的公司,已经有 5000 人申请了这项业务。 与简单的“弗兰肯斯坦”式的科学怪物克隆人、机器怪兽、转基因生物等等相比,现今无孔不入的信息技术和社交网络更像一个噩梦,它们改变了我们社会结构的方式,也控制和主宰了我们的生活。这种人类的创造物甚至不再是人的
6、对立物,而成为了人本身,成为了我们身体、生命的一部分。 传媒大师麦克卢汉说, “对媒介影响潜意识的温顺的接受,使媒介成为囚禁其使用者的无墙的监狱” 。到了网络社交工具泛滥、自媒体方兴未艾的 21 世纪,我们还可以说,作为媒介使用者的我们已经和监狱融为一体。这种融合如此深入,以至于社交媒体已经改写、覆盖、代替了我们的社会身份,成为我们自己;而我们对这种融合又如此认同,已经到了模糊生死的程度搞不清楚活人与一个 QQ 号、一个电话号码和一个社交软件主人的区别,搞不清楚真实死亡与虚拟存在的区别。我们轻易就接受了小说中的尸体会说话、自拍、鸣冤、恋爱,没有这样深刻的心理基础是做不到的。比起被自己创造的东西
7、主宰的恐惧,被媒介这种创造4物吸纳、异化和融合的恐惧更加深沉,也更加绝望。 小说朋友圈都是尸体的一夜也并没有放弃传统的惊悚元素。它像小说版的死神来了 ,是对当下各种死亡及死因的集中展示。尽管科技改变了人,其实真实生活的样貌并没有多大变化。像小说中所写,生活中和朋友圈里依然充斥着各种谋杀、自杀和死亡事件, “一千多个尸体朋友”各有各的死法:中年尸体死于癌症,女人尸体死于车祸,年轻尸体因为炒股失败自杀,花季少女死于奸杀 美国著名哥特小说家洛伏克拉夫特说:“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而最古老又最强烈的恐惧便是未知。 ”尸体,死亡,谋杀,这些恐惧元素无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得多么频繁,却永远是有效的。
8、它们按下了我们大脑深处的恐惧按钮,刺激着我们不受理性控制的古动物脑反射区而研究证明,古动物脑总是先于新大脑皮层起反应,情绪总是先于理性出现。就算科学撞上死神,科技遭遇灵异,代表感性的后者似乎比代表理性的前者更强有力。因此贞子要从电视机里爬出来,尸体要在朋友圈里说话,我们也为这样的想象深深战栗。 艺术则依然是宣泄掉恐惧情绪、释放死亡本能的最佳方式之一,否则我们也不会依然迷恋着恐怖片、鬼屋和惊悚小说,渴望着被恐吓,惊叫,心跳,冷汗,发指,一遍一遍重复着远古而来的恐惧情绪,直到未来科技让人类摆脱死亡,肉体获得永生的那一天。 小说朋友圈都是尸体的一夜用文学想象、科学预言和恐怖元素结合形成故事,将科技的可怕力量与脆弱的人性形成鲜明对比,准确地把握了信息时代人的新型异化的趋向,反映了人被科技控制和吞噬的分5裂感和焦虑感,又展示了人在死亡面前永恒的恐惧和不安。 这篇小说给予了喜爱惊悚题材的读者们极好的阅读体验。当然,可以想见的是,在放下这篇小说之后,他们依然会无法自控地返回朋友圈,滑动手指,转发,点赞,评论,打赏。 这么做不仅是为了刷一个虚幻的“存在感” ,可能还为了证明我们不是尸体,我们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