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走转改”常态化的路径.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67399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走转改”常态化的路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探索“走转改”常态化的路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探索“走转改”常态化的路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探索“走转改”常态化的路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探索“走转改”常态化的路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探索“走转改”常态化的路径【摘要】处于新媒体激烈竞争的时代,新闻传播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受众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作为媒体人,我们唯有在新时代中持续践行“走转改” ,才能写出让群众爱读爱听爱看的新闻。 “走转改”只有成为常态化,才能站稳群众立场,树立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真正了解群众的思想脉搏、利益关切、实际需求,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连接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关键词】网络时代;走转改;常态化 2015 年 11 月 2 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 25 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我和记者刘晓波采写的新闻作品孟津政府大院没“围墙” 荣获二等奖,这是本届新闻奖河南省文字类新闻唯一的

2、获奖作品,也是河南日报连续多年获得中国新闻奖后的又一获奖作品。 一个月后的 12 月 2 日,由中宣部、中国记协主办的第 25 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因为是为数不多的在“走转改”中抓到的好新闻,我被大会指定做了题为持续“走转改” 传播正能量的典型发言。本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中国政法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斌对孟津政府大院没“围墙” 进行了讲评,称赞这则消息是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深入基层抓到的一条“活鱼” ,作品以小见大,通过孟津政府大院没“围墙” ,进而写到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联系没“围墙” ,真正推行了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真2实的实践。 2016

3、年 2 月 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要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1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再一次强调了“

4、走转改”对于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新闻记者唯有持续践行“走转改” ,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贴近群众生活、反映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事,清新朴实、生动活泼的报道才有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才能让群众爱读爱听爱看,实现最佳的宣传效果。 一、 “大众麦克风”更要“走转改” 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传播格局深刻变革,受众需求更加多元。一方面媒体人员工作条件大为改善,采访手段更加先进;另一方面也对新闻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更好地服务群众有了更高期待。互联网时代,到底该如何“接地气” “捉活鱼”?当我们沉迷于互联网

5、上的冗杂讯息时3却不知道,火热的现实生活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呼唤着我们“跳出去”求证“真相” ,与更多的人分享客观、全面、真实的社会。 当下社会,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人都是“麦克风” , “秀才不出门便可报道天下事” , “上山下乡、走村串户”的优良采访传统在一些地方被淡化了,对于一部分已经习惯当网络“围观客”的媒体人来说,历尽艰辛来到基层挺难。一些新闻工作者报道取材还是“旧手法” ,报道形式还是“老一套”:“元旦结束猜春晚,春节到了送温暖;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都相同。 ”少数人养成“经验靠提炼、稿件抄文件、对话自己编”的坏习惯。 因此,在“大众麦克风”时代, “走基层”势在必行。跳出网络看

6、社会,利用网络更好地报道社会现象,对媒体从业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媒体从业者只有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才能通过“走基层”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察民情、解民瘼、疏民怨,写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迫切需要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激发思想的火花、激活创造的灵感,捕捉最生动的场景、挖掘最感人的故事,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此外,在媒体融合的今天,要提供用户欢迎的新闻产品,就要在深入开展“走转改”上下功夫,靠蜻蜓点水不行,靠摘抄文件不行,靠复制粘贴更不行。学者张晓波在大变局:平台为王与媒体生死一文中写

7、道:“移动互联网时代,能真正赢取用户的,只有价值独特、面貌清晰的内容。而对传统媒体来说,由大型传媒机构合力才能完成这样的内4容,才能全面领先单打独斗的狼群(平台上的作者群) 。 ”如何完成价值独特、面貌清晰的内容?只能是沉下心、弯下身、融进情,投入到火热的生产生活一线,不断锤炼自己的脑力、眼力、脚力、笔力,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新闻征服用户,用更权威、更有人文情怀、更具实用性的各类信息服务用户,增加用户黏度。 “走基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蕴藏着最鲜活、最丰富的新闻资源。深入实践才能富有生活气息,扎根群众才能产生真情实

8、感,新闻报道才会有亲临现场的热度,才会有清新朴实的文风,才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二、深化“走转改” ,传播正能量 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自 2011 年 8 月 9 日开展以来,中宣部和中国记协一直号召新闻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响应中宣部和中国记协的号召,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所属媒体中持续开展了“走转改”采访活动,要求记者深入到基层一线接地气、抓活鱼。为此,河南日报建立了“走基层”长效机制。各采编部门根据分口情况,在农村、企业、学校、社区,在产业集聚区、重大项目工地,在边区、老区等地,建立了自己的基层联系点。新闻出版部针对部门年轻人较多的特点,较早建立了基层联系点

9、制度,并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内容包括旁听一次县委常委会、参加一次县领导接访活动、联系一个小微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系一名乡村基层干部、帮助一位留守老人或留守儿童等,促使夜班编辑“下了夜班上白班、出了报社进基层” ,5使年轻的编辑记者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2014 年 5 月 26 日,我带着年轻记者刘晓波来到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一个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所在的县。做一线记者 20 年,几乎走遍河南 158 个县(市、区) ,当看到县委、县政府大院没“围墙” 、领导干部在群众面前“晒太阳”时,我们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导航提示到了县委,转了几圈,就是找不到印象中的县委大院、大门。问广场上一位带

10、孩子的大妈,她说:“你们抬头看,这就是县委。 ”这让我们十分诧异:大家知道,许多地方,县委所在地有一个大门,一个带围墙的院落,条件好些的大门前面还有个大广场;进了大门,有一座或低矮或气派的办公楼,常委以上领导不在这楼上办公,而是在楼后的小楼或小院里办公。要找这些领导,必须通过其秘书或门卫约见。 进入孟津县委的楼内,值班人员不是保安,是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这些“门卫” ,并不问你常见的三个“哲学”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因为冲着门口就有一个电子显示屏,显示着每位领导的姓名和所在的房间,只有当你不清楚时去询问,值班人员才会解答。每位领导的办公室门口都有一个牌子,标明这位领导是在岗、出

11、差还是下乡。逛街的市民、跳广场舞的大妈,可以任意到楼内上厕所、接开水。 听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了情况,我们看了看紧邻的县政府,也是没有围墙、没有院落,楼前就是市民休闲的广场。更让我们惊奇的是:县委、县政府楼前两个广场的橱窗内,公布有 21 位县委、县政府领导,以及各个部门负责人的姓名、照片、分工、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群众有了困难随时可以打电话和他们联系,和干部心里没“围墙” 。 6我们了解到,在此之前,孟津县委、县政府有围墙,也是有大院的。当地党委政府考虑到群众没有活动场所,就把围墙扒掉了,大院变成了休闲广场。当地干部群众对此“见惯不怪” 。因为带着问题而来,我们感觉到:这不就是党的群众路线实

12、践教育活动中,党密切联系群众极好的典范吗?于是就写下了这篇孟津政府大院没“围墙” 。文章见报后不久,孟津县委宣传部部长打来电话:周边县、市有人专门来参观没有“围墙”的县委、县政府大院,对我们的工作也是一种促进和监督。这说明,传播正能量的正面报道,更能起到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 孟津政府大院没“围墙” ,先后被报社评为月度精品奖、年度总编辑奖,包括后来荣获的河南新闻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是我们始料不及的。中国记协主席田聪明在第 25 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多次要求,评奖要由原来的大主题、大题材、大事件,更多地向现在的大主题、小题材、小事件转变,向“走转改”稿件倾斜。这是在鼓励新闻工作者,要更

13、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深化“走转改” ,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三、 “走转改”应该常态化 正如评委所说,此次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孟津政府大院没“围墙” ,是记者深入一线,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该作品写作中没有刻意的拔高,没有过多的渲染,没有一味的煽情,而是采用白描手法,通篇只有大妈跳广场舞和村民家停水两个场景,看似毫不相干,却能够通过“围墙”巧妙地结合起来,看似信手拈来,却能够以平实的语言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实生动地展现出来,具有示范意义。这是在阅读快7餐化、报道浮躁化的趋势中十分需要肯定和发扬的品质。 为此,评委们提出,作为媒体应该更加深刻理解“走转改”的含义,不仅要报

14、道民生,要倾听民声,还要了解民情。媒体要了解受众的需求、阅读能力和喜好,选择他们需要的、喜闻乐见的新闻信息,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语言风格,切实了解受众需求。遗憾的是,我们的作品还是没有把更多的笔墨给予基层群众,文章的结尾是孟津县委书记对“县委、县政府大院没围墙 ,让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电话号码晒太阳 ”后,领导干部为群众服务带来的变化,而没有让群众说说他们对领导干部的“看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能够让群众说一说县委、县政府没“围墙”后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这篇作品则会更生动、更完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新闻事业理所当然地包含着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反映人民群众呼

15、声的作用,包含着在各方面满足人民群众获得信息需要的作用。把“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是党的新闻工作的本质要求,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反映社会百态,反映群众心声,是党的新闻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走转改深入持久地当成标准来执行,而不是当成活动来完成,才能实现党的新闻事业的崇高使命。这一点,要进一步在广大采编人员中进行深入教育,使大家真正想明白、做明白,成为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认识和自觉行动。 ”2 成就一篇好报道,三分在写作,七分在采访。不同于以往,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叫“走基层” ,而不是“下基层” ,从“下”到8“走”一字之差,可以体会到促使新

16、闻从业者改变凌驾于群众之上不良风气的决心。自“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编委会多次提醒记者:从大局着眼、从基层落笔,用心走基层、用情转作风、用功改文风,谨防“走转改”写成经验报道,谨防“走基层”变成“回故乡” ,谨防到田间地头才是走基层。要从五个方面把握活动的重点和着力点:一是着力在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上下功夫,引导编辑记者坚持党性原则,用科学理论指导新闻实践;二是着力在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全省大局上下功夫,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着力在服务群众、赢得民心上下功夫,回答和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 “我是谁”的问题;四是着力在提升职业道德、培育职业精神上

17、下功夫,真正做到视导向为灵魂,视真实为生命,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五是着力在提高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联系普通群众,聚焦平凡人物,努力形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 一些基层群众和专家学者则认为,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不能仅仅作为“一次性”活动看待,今后要坚持下来,延续下去。新闻理论工作者、郑州大学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广安说, “走转改”绝非权宜之计,亦非短促突击,在突出强调、大力倡导之后,重在信念坚定,贵在持之以恒,使之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副所长李未柠建议, “走转改”活动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来激励记者的积极性,保障成效固化。这样才能出现更多

18、打动人心的好作品,传统媒体也才能更好地引导舆论。 泥土的芬芳是最美的味道,双脚站在大地上,就会充满无限的力量。9“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不仅仅是离开办公桌,踏入真实的基层生活;不仅仅是抛开别人提供的“新闻素材” ,学会自己发现鲜活的故事;不仅仅是放下所谓的“身段” ,与百姓打成一片;不仅仅是抛开虚拟的网络世界,回归到现实生活中而是有其不同的意义它激活了每一个新闻出版从业人员与生俱来的职业本能,带来的是全新的生活观察、全新的生命体验、全新的职业道德和清新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了什么?EB/OL.http:/ 2赵铁军.用“走转改”推进党报创新J.新闻爱好者,2012(8).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编校:张红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