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社会工作视角下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摘要: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及其流动“家庭化”趋势的加强,城市中出现大量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存在着社会适应能力欠缺,社会支持不足以及对城市社会认同和归属感不足的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带来了社会工作者的关注与介入。社会工作者根据其需求设计多种方案进行介入,提升流动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促进流动儿童对社区的参与和对迁入地的了解,帮助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形成良好的身份认同。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融入;能力培训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的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输入的过程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也随父母进入
2、城市并在公办学校就读。在 1998 年颁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中将流动儿童定义为 6 至 14 周岁(或 7 至 15 周岁) ,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达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 2010 年 11 月,全国 017 岁的儿童总量约为 12448 万人次中城镇流动儿童数量达到 3106 万。仅江苏省就有70.68 万流动儿童。大部分儿童的户籍还保留在出生地,但也有小部分在城市中落户,但因户籍和居住场所不固定等原因,无法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因此,流动儿童作为一个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成为了社会2的重点关注群体。如何在社会工作
3、专业工作中找到适当的理念与介入方式帮助流动儿童更好的融入城市社会生活,显得尤为关键。 二、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难现状及其根源 社会工作在正式开展社会服务前,必先分析服务对象所面临的问题及根源。处于社会化早期阶段的流动儿童,不同于其他儿童能正常的在家庭、社区以及学校接受到常规的认知和适应的过程,而是在随父母迁徙的过程中接受到比一般儿童更复杂环境系统的影响。早期的社会化对儿童一生的影响极其重要,流动儿童作为城市的新居民,能够在城市生活下去、能否感受到城市的接纳、产生城市归属感、愿意成为城市一员,对其心理上的安全、人生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基于 2013 年在南京市江宁区“兆兰儿童爱心小屋”项
4、目为期两个月的参与式观察,笔者接触到了该爱心小屋所在 N 社区的多名 7 至 13 周岁处于小学阶段的 42 户流动儿童。现对 N 社区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困难因素作如下梳理: 一是流动儿童在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中社会适应能力欠缺。42 户受访流动家庭中,其中 33 户流动儿童家庭经济状况处于中低下水平(家庭总收入5000 元/月) ,现居住房有以租住为主。流动儿童家庭关系简单,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较高,但却忙于生计无暇而关注子女教育,也因经济状况不能送孩子上辅导班,同时父母双方普遍文化程度低,无法直接对孩子进行文化教育。在行为观念方面,流动儿童独立性较好可以自己照顾自己,更爱劳动,而在自我意识方面,
5、流动儿童自尊心、自信心、自控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都比较欠缺。 3二是流动儿童在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社会排斥且社会支持不足。同社区内流动人口家庭群体内部交往与整合度较好,但与同社区的本地居民发生交往活动几乎没有。同住社区居民对外来务工家庭持有尽量避免接触的态度,存在社会接纳程度低与社会排斥现象。所访家庭中,流动儿童基本都是学校家两点一线的活动面,周末也鲜少有外出活动。三是流动儿童在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中对城市社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欠缺。流动儿童在生活中缺乏政策、社会的关注,也缺乏和城市主流社会的沟通。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中,本质上对自己的生活的城市及其文化,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等等完全不了解,很难在心理
6、上形成对城市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流动儿童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帮助困难群体解决困境问题的专业助人活动,在秉持利他主义的价值观的基础上,不仅要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困难,还要帮助他们增强并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面对生活中的其他挑战,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社会工作专业近年来在中国本土化进程中的发展壮大,及对专业方法的完善,成为了帮助“流动儿童”更好的进行社会融入的重要途径及策略。 (一)流动儿童能力的培训基于小组工作方法 能力培训是以流动儿童的自我素养和社会融入能力为基础和核心,能力不仅包含知识,而是囊括知识、技能、自信、自强和价值观于一体的综合体现+。小
7、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可以通过多人关4系团体不仅限于流动儿童,进行多层次的互动。社会工作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介入主要是为儿童提供一个平台,催化流动儿童在活动中的能力提升+, 从暑假开始,对前期入户访谈的儿童进行筛选后共有 28 名“流动儿童”以及本社区户籍的 10 名儿童参与了此次活动,本次 “以梦为马,以城为家”系列活动共开展了三个主题小组,分别为“自我成长” 、 “公民教育” 、 “圆桌阅读分享会”三个主题小组,17 次活动。笔者基于参与式观察,总结出以下四方面的活动成效。 (1)提升流动儿童个人能力的以适应城市生活。 “能力培训”是对儿童思维模式、语言表达、手工操作等个人素养的教育
8、培训。基于优势视角关注儿童自身内在力量,相信案主可以通过自我改变进行自我帮助和能力提升基础上设计的“自我成长”小组,通过工作者和儿童共同完成一系列的小组任务和游戏,如儿童 L 在游戏中发现了自己数学能力和共情能力非常好,这些活动能让儿童发现自己的特长,树立自信心在小组中勇敢的表达交流,为他们打开人际交往能力的第一步通道。 “圆桌阅读分享会”小组引导儿童正确的阅读图书的方式,并让他们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及收获。在阅读习惯养成的同时,培养和塑造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和表达沟通的能力。 (2)促进流动家庭亲子沟通,同时增强流动家庭亲密度。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
9、和子女的沟通是儿童教育的重要途径。流动儿童家庭父母对儿童的期望值远远高于对儿童的关注度,这就导致亲子间关系建立过程中会产生诸多冲突。工作者在“自我成长”小组中开展5爱与感恩的活动,促进儿童对父母的理解和感恩,继以“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儿童将每日小组中的收获的知识或体悟与父母进行分享,父母进行反馈的互动方式,促使家长和儿童进行有效沟通,这种方法打破传统思维,让儿童与家长互为老师,改变家长单向教育互动模式,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增强流动家庭的亲密度,促使儿童自信心的成长。 (3)构建良好的同辈支持网络,满足了流动儿童社会交往的需要。流动儿童通过“兆兰儿童爱心小屋”的平台至少多认识了 5 个以上的
10、伙伴,尤其“圆桌阅读分享会”作为开放式小组,对参与的人员构成不做限定,使得儿童有更多机会去和新伙伴进行交往,之前认识的伙伴也会在其他活动再聚,因此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同辈群体的规模扩大,个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同辈支持网络的情感支持能在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交互中初步改变对彼此的不良印象,形成一个安全、友好的交往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流动儿童对现在生活社区的好感度和满意度。 (4)通过公民教育途径解决流动儿童的文化冲突。公民教育聚焦在对流动儿童的“增能” ,协助儿童确认自己才是提升自己能力的主体,且他们是有能力改变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生活的现状。城乡文化的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在“公民教育”小
11、组中得以改善,小组帮助儿童学习公民权利与责任,认识作为小公民在城市生活中建立与城市生活相适应的学习、生活行为模式和价值观,促进儿童认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有权责主动参与社区生活,形成“主人翁”意识,增强其社会功能,逐步在学习行为、自我认同和交往方式上融入城市生活。 6(二)基于社区工作方法社区参与意识培养 “参与”意为介入某项活动或事务的权利。在联合国发布的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儿童的参与是儿童四项基本权利之一+。儿童参与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儿童以自愿、平等的身份介入其中(叶敬忠、李小云,2002) 。流动儿童的社会参与权利体现在社区教育中,以“参与”理念为指导,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
12、动,在活动后进行评估反思等非正式的教育活动,让流动儿童在活动中充分产生主人翁意识+。 N 社区的 28 名“流动儿童”及 10 名城市儿童也参加了“兆兰儿童爱心小屋”的“以梦为马,以城为家”暑期社区夏令营、 “我是环保小超人”和“南京博物院亲子参观”三组大型活动。运用社区工作的介入方法带领儿童们有计划的参与到适合他们的社区活动中来,激发儿童潜能,帮助他们融入社区生活,建立起对城市的归属感。 (1)社区参与有助儿童对城市及社区认知的改变。社区作为城市生活的缩影是流动儿童融入城市问题的锁钥, “人在情境中”理论的目标在于协助儿童通过活动掌控生活空间和发展的动力,也把他们有关融入的问题放在设计的情境
13、中探索与解决,即回归社区环境。基于流动儿童对所生活的 N 社区的疏离感的情况,工作人员设计了社区夏令营的活动先后开展了安全教育剧场、摄影培训、社区问卷设计、社区采风、社区调查、社区写真、结业汇报等多种活动。让儿童透过相机去观察拍摄社区的一草一木,发现他们眼中独有的社区,在整理儿童拍摄的社区照片时反馈出他们对社区观察之细微以及逐渐被激发的认同感;社区问卷设计7和调查启发儿童分成不同小组调查他们对社区感兴趣的内容,涵盖社区建设、文化等多个方面,调查对象包含了社区工作人员及居民,调查过后形成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进行流,在多个层面整合儿童对居住社区的认知度,进一步促使儿童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不同感官重
14、新定位自己的居住环境,逐步形成在心理上对社区的归属感。 (2)改变社区居民对流动儿童的印象,减少社会排斥,构建社区支持网络。流动儿童在城市中遭遇了许多社会排斥户籍制度的排斥、社区居民的排斥等,都是社会融入过程中的阻力。很多居民一看到流动儿童,纷纷回避自己或家人与他们进行接触。社区支持模式下的兆兰儿童爱心小屋作为中介机构,依托社区夏令营和“环保小超人”活动,促使流动儿童向社区居民宣传环保知识,或向社区工作人员调查社区建设情况等,在交流中互相认识打破隔阂,形成一种儿童与成人间平等的交流机制,消除原住居民对流动儿童不良的“标签”印象。工作员通过调动社区居民参与、互助合作的积极性,动员社区内部资源,为
15、流动儿童建构一个安全的社区支持网络,形成社区参与的良好氛围,在社区这个“生态圈”中打造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社会的基础动力。 四、结束语 本文发现,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的助人活动,在流动儿童社会融入过程中基于不同的理论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对改善流动儿童融入困难的现状具有许多优势,社会工作者以“助人自助”的工作价值,通过小组、社区多种形式有效地帮助了 N 社区的数名流动儿童解决了融入困难的问题。其关键在于工作者始终以流动儿童的需求为焦点,结合他们的生态8系统去重新构建他们的自我认知、家庭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运用同理心去感知儿童的困难,帮助他们找到社和自己的方式促使自我改变和社会融入同步进行。 现阶段,流动
16、儿童的社区参与和城市融入问题仍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流动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亟需整个社会的长期关注与帮扶。解决流动儿童的问题是一个长期不断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并不是只通过社会工作者就能解决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发挥自身专业力量,进行资源链接和资源整合,将政府、社区学校、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多方力量集合在一起;将生活照料与学业提高能力提升相辅相成,将他人辅导和自我提升相统一,运用多种手段来帮助流动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除儿童本身,还要关注其家庭,通过开展一些活动、讲座、咨询服务等提高流动儿童家庭中家长的教育能力、改善亲子关系,增进流动家庭对新社区的接纳,从家庭的角度促进流动儿童
17、的快乐成长。依靠多方力量来在社区中搭建这样一个长期服务的平台,给予流动儿童及其家庭长期有效的服务,也同时让其他儿童或者其他社区居民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进来,形成社区互助模式,真正意义上解决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 注释 韩嘉玲. 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J. 青年研究, 2001, 8(2). 彭善民. NPO 与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以上海为例J. 社会科学, 2014(2):76-82. 9刘莉. 城市流动儿童参与权意识激发的小组干预研究D. 云南大学, 2013. 孙志丽. 儿童参与, 城市社区与社会资本 J. 社会工作, 2006, 9: 015. 郑莉. 流动儿童社区教育: 参与模式
18、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学, 2007. 参考文献 1韩嘉玲. 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J. 青年研究,2001, 8(2). 2周皓, 章宁. 流动儿童与社会的整合J. 中国人口科学, 2003(4):69-73. 3罗璇.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D. 渤海大学, 2014. 4彭善民. NPO 与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以上海为例J. 社会科学, 2014(2):76-82. 5刘莉. 城市流动儿童参与权意识激发的小组干预研究D. 云南大学, 2013. 6孙志丽. 儿童参与, 城市社区与社会资本J. 社会工作, 2006, 9: 015. 7郑莉. 流动儿童社区教育: 参与模式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学, 2007.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