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十之最”2016 年年初,Sony 公司以二十三张 CD 发售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七十五周年纪念特辑 。如果以一个人的岁数来说,七十五岁的维也纳音乐会已经进入“古稀之年” 。回想起来,时间总以不经意的速度在慢慢流逝,即便从 1987 年开始的“年度指挥”制度算起,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走过了四分之一多的世纪。回想这二十七场音乐会,给人们留下的东西太多太多,这里,我想向读者朋友们介绍我自己心目中的十次最有特点的音乐会。 最开创性的一年1987 年 1987 年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因为从这一年往后,每年要由不同的指挥家来执棒,开始了音乐会的“年度指挥”时期,结束了之前
2、克劳斯(1941 至 1954 年) 、威廉?鲍勃考夫斯基(1955 至 1979年)以及洛林?马泽尔(1980 至 1986 年)的“连期指挥”时期。改革后第一位亮相的就是指挥帝王卡拉扬,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年近八旬的他少了些年轻时的霸气,而多了些晚年的慈祥,在指挥过程中也不再闭眼挥拳,而是在不经意间露出一丝微笑与幽默。这一年还有女高音凯瑟琳?巴特尔的友情客串,献上一曲春之声 ,这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场有独唱演员加盟的新年音乐会。为了迎接卡拉扬的到来,乐团方面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还升级为“三管制”规模(到目前为止,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新年音乐会均是双管制) ,这也是唯一的一次。
3、2有人说从 1987 年起,终曲拉德斯基进行曲开创观众鼓掌的传统,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至少在 1980 年的音乐会中已经有这个习惯了,也许还可以追溯到更早。这场音乐会的录音由 DG 公司发行(DVD 收录在Sony 公司“卡拉扬家庭影视遗产”系列中) ,除了个别曲目没有收录外,整张唱片的录音质量上乘,而且也是企鹅唱片指南中对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所有录音当中唯一一张给予“三星带花”的最高评价。总而言之,卡拉扬的这场“孤本”空前绝后,弥足珍贵。 最潇洒的一年1989 年 1989 年,传奇指挥家卡洛斯?克莱伯的登台,使得这场音乐会有着强烈的期待色彩。克莱伯一向以录音吝啬而著称,当时仅出版的录音都是张
4、张精品,因此 1989 年的音乐会令人着实兴奋。这一年的选曲可谓首首经典,乐团的演奏热情而富有张力,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克莱伯的指挥风采,指挥家卞祖善先生曾经用八个字概括:“行云流水,潇洒自如。 ”这绝非溢美之词,克莱伯的指挥像舞蹈一般,动作幅度很大,准确之余还不失幽默。有一个细节可以从侧面证明克莱伯的魅力:按常理来说,每年音乐会都会安排舞蹈场面,与现场形成呼应,但唯独 1989 年和 1992年克莱伯的两场取消了芭蕾舞蹈,所有摄像机都对准克莱伯本人,生怕错做了一个镜头! 这一年的 CD 最开始由 CBS 公司发行,后来由 Sony 再版,音乐会的巨大成功也给唱片公司带来了丰厚利润,本碟成为了
5、Sony 公司的镇库宝藏之一。视频发行权由 DG 购得,当时由于 LD 的昙花一现,害得 DG 损失3惨重,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近十年 DVD 普及使得 DG 好好弥补了当年的“伤口” ,1989 年新年音乐会的 DVD 畅销不衰,成为 DG 公司的“摇钱树” 。在我心中,如果只能挑选一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话,则非1989 年莫属! 最具创新性的一年1991 年 1991 年的音乐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由指挥大师阿巴多担任,这也是他继 1988 年后第二次登上金色大厅。阿巴多是一位富于想象力且付诸行动的大师,1988 年也是他首先起用了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和爱乐乐团一起亮相,一曲闲聊波尔卡
6、让音乐会的人气极度飙升。开篇由罗西尼的贼雀序曲开始,这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历史上唯一一年开场曲出现非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 整场音乐会还有着莫扎特、舒伯特、兰纳等作曲家的作品,每一部都演奏得几乎无可挑剔,再加上施特劳斯家族的传统曲目,使得这一年在保持传统的因素上增加了新的气息。但也正因为如此,曲目的安排得罪了乐评界中的保守派,他们公然指责阿巴多悖离了维也纳的传统,阿巴多一怒之下宣布再也不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因此这场录音也是阿巴多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绝笔之作” 。 1991 年的 CD 与 DVD 均由 DG 公司出版发行,可惜 CD 早已经从 DG 的目录中删除,甚为可惜。目前 DVD 比较好找
7、,我们也可以目睹阿巴多昔日迷人的指挥风采。 最富有朝气的一年1993 年 1993 年是意大利指挥家里卡多?穆蒂第一次亮相新年音乐会,时年五4十二岁,是当时音乐会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位指挥(这一记录 2011 年被弗朗茨?穆斯特打破,时年五十一岁) 。穆蒂是一位富有激情的指挥大师,动作幅度大,表情丰富。我们看当年的实况录像,仍能感受到青春的激情回荡在金色大厅之中,尤其是下半场狩猎最后的枪声,使得全场瞬间变为沸腾的海洋,这一片段让人永生难忘,可与梅塔的 1990 年新年音乐会媲美。 1993 年的音乐会除了经典曲目外,穆蒂特意安排了四首从未在新年音乐会上演奏的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上演,增加了音乐会的学
8、术性。1993 年的 CD 与 DVD 均由飞利浦公司(Philips)发行,这也是该公司首次发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录音,可惜 CD 早已绝版,DVD 目前也不多见,能否找得到就看读者的运气了。不过目前 Philips 的录音制品已经由Decca 公司代理发行,不知能否再版这一经典唱片,让我们期待吧。 最巧合的一年1999 年 1999 年被称作为“约翰?施特劳斯年” ,因为正逢老约翰?施特劳斯逝世一百五十周年,小约翰?施特劳斯逝世一百周年,因此该年的曲目单完全是这父子二人的作品,这也是唯一的、曲目最为“纯粹”的一年。 该年的指挥聘请了老资格的洛林?马泽尔担任,他一生中共指挥过十一场维也纳新年
9、音乐会(1980 至 1986 年,1994 年,1996 年,1999 年和2005 年) 。马泽尔本人是小提琴出身,在指挥过程中对于克劳斯开创的传统也最具有继承性边指挥乐队,边演奏小提琴当年一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让观众领略了马泽尔的独奏风采。 1999 年是 RCA公司第三次录制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他们吸收了 1996 年和 1998 年两次5录音的经验和教训,因此 1999 年的录音精彩而逼真,尽管单 CD 发行曲目不全,但制作精美异常,还附有唱片封套,当年在北京外文书店卖到一百四十九元一张,可惜现在已经绝版,难觅踪影。顺带说一句,不知为何从 1994 年到 1999 年的音乐会始终没有 D
10、VD 发行,这让乐迷百思不得其解,也是唱片收藏者们的最大遗憾。 最露怯的一年2003 年 2003 年是奥地利本土指挥家尼古拉斯?哈农库特继 2001 年之后第二次登台,也是他最后一次指挥新年音乐会。他的指挥风格以细腻见长,对于音色的控制近乎苛刻,对于乐队的分句也一丝不苟。他不拿指挥棒,只凭一双富于魔力的手加上那双让人难忘的“铜铃眼”掌控乐队,极具绅士风度。有趣的故事发生在邀舞的演奏临近尾声时,本来在最后的高潮结束后还有一段平静的尾声,象征了男女二人舞蹈结束后返回座位,结果高潮后全体观众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指挥不得不转过身来示意观众不要鼓掌乐曲进行之中不能鼓掌是欣赏音乐会的常识到最后尾声平静
11、地结束后,大家反而不敢鼓掌了。 平心而论, 邀舞是作曲家韦伯的代表作品,并不冷门,稍有经验的爱乐者不会不清楚,而维也纳的观众居然有如此大的失误,实在是出人意料。可惜这个片段在后来日本 TDK 公司出版的 DVD 中被删掉,而 DG公司出版的 CD 仍然保留了历史的原始状态,这算不算德意志民族和大和民族民族差异性的一个细小反映呢?2015 年,大师通过网络发表了“因身体原因告别舞台”的声明,直至 2016 年 3 月去世,因此这也是这位指挥家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告别之作。 6最人性的一年2005 年 2005 年是指挥家洛林?马泽尔第十一次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老人已经七十五岁,但仍精神矍铄。20
12、04 年年底发生了印度洋海啸,鉴于人文关怀,马泽尔和乐团管理者临时决定取消最后返场曲拉德斯基进行曲 ,而以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收尾,这也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历史上唯一一年没有“拉德斯基”的掌声。 在“多瑙河”之前的新年贺词中,现任维也纳爱乐乐团团长基文?哈尔斯堡先生代表乐团为海啸受难者致慰问函、敬献花圈,这一举动使得2005 年的音乐会极富人情味道,感动了全球的观众。就音乐会的艺术水准来看,马泽尔的指挥艺术明显走了下坡路,比之前的 1994 年、1996 年和 1999 年逊色不少,甚至自己小提琴独奏时连音准都出现了问题。这是马泽尔一生中最后一次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大师于 2014 年辞世) ,
13、通过 DG 公司出版的 DVD 我们可以看出大师的身体已大不如前,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忘记马泽尔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历史中的地位。 最意外的一年2009 年 2009 年由丹尼尔?巴伦博伊姆执棒,这是他首次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巴伦博伊姆是一位钢琴兼指挥的“双料”大师,同时也是著名的和平使者,据说他是唯一一位具有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双重国籍身份的人物,就因为他多年来为避免双方的宗教以及政治冲突而奔走。 2009 年是海顿逝世两百周年,因此音乐会的节目单中特意安排了海顿的告别交响曲第四乐章,而随着各个声部的逐渐消失,乐团人员也逐渐散去,最后整个金色大厅的舞台上就剩下指挥一个“光杆司令”7了。其实这是音
14、乐会的一个“笑场” ,每届音乐会为增加欢乐气氛都有“笑场” ,比如 1992 年克莱伯吹“跑调”的小号,1999 年马泽尔敲的“破鼓” ,但与 2009 年相比都算“小巫见大巫” ,这一场景开创了音乐会历史的先河。 2009 年的 CD、DVD 与蓝光碟均由 Decca 公司发行,这也是 Decca 自1979 年的二十年后再度录制发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唱片,保持了该公司一贯的音场宏大以及定位准确等特点。 最老道的一年2010 年 2010 年的音乐会由法国指挥大师乔治?普莱特指挥,这是他继 2008年后第二次登上金色大厅的舞台,此时他已经八十六岁高龄,创下音乐会指挥最高寿的记录。尽管普莱特已
15、经进入耄耋之年,但一点都没有老态龙钟的样子,反而像“老顽童”一样,指挥过程中充满着风趣与幽默。在 2008 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普莱特指挥了施特劳斯家族的许多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在 2010 年,他沿袭了他往年的选曲风格,上演了一些富有法国气息的作品,其中伦拜的作品第一次出现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给人们以强烈的新鲜感。 另外,2010 年是维也纳爱乐乐团首任首席指挥奥托?尼古莱诞辰两百周年,尼古莱不但是一个指挥家,同时又是一个作曲家,因此在这一年的新年音乐会上,普莱特选择了他的一首轻歌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序曲作为下半场的开场。总之,普莱特的指挥音色华丽柔美,对比鲜明而情感丰富,有着强烈的浪漫
16、主义色彩。 最丰富的一年2012 年 82012 年元月一号的金色大厅是属于来自于拉脱维亚的指挥家马里斯?杨松斯的,这是他继 2006 年后第二次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2012 年的曲目数量之多创下历年之最,上半场十一首,下半场十三首,全场共二十四部作品。 曲目单中的最大亮点当属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作品首次登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舞台。值得玩味的是,2012 年并非“老柴”生卒纪念逢十的年份,演出其作品似乎并无特别背景,但杨松斯对于柴科夫斯基的演释却一直为人所称道,可能是促成这一合作的主因。另外,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继 1998 年时隔十四年后再度登上新年音乐会的舞台,演唱闲聊波尔卡和打铁法兰西
17、波尔卡 ,孩子们的天使之声也给音乐会的新年气氛增添了不少亮色。 2012 年音乐会的音像制品由 Sony 公司发行,这也是该公司继 1995年的十七年后再度发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录音。Sony 录音风格的细腻在爱乐者心中早已有口皆碑,这次的录音也保持了其一贯风格,没有让乐迷失望。 关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话题相信永远也说不完,以上的“十之最”也仅仅是我的一家之言,绝非定论,相信很多读者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最爱。 如果听众细心的话,会发现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似乎又出现了一个规律2006 年后似乎每位指挥都会有两次执棒机会杨松斯的 2006 年与 2012 年(2016 年已经是他第三次执棒了) ,梅塔的 2007 年与 2015 年,普莱特的 2008 年与 2010 年,巴伦博伊姆的 2009 年与 2014 年,莫斯特9的 2011 年与 2013 年。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这会不会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一个新传统?现在不下定论,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