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好邻居 好朋友 好同志 好伙伴”应越南新闻工作者协会的邀请,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为团长、上海市新闻学会会长丁法章为副团长的中国新闻代表团一行 7 人,2004 年 12 月 8 日至 14 日对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在越南期间,代表团每到一处,都会受到新闻同行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包括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思想文化部部长阮科恬在内的一些党政负责同志还亲切会见,使代表团成员都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正如中国驻越南大使齐建国所说的:“由于基本国情相近,文化传承相通,所遇问题相似,中越两党两国人民之间共同语言特别多。 ”事实也正是这样。短短 7 天时间,我们代表团成员无处不
2、感受到中越两国领导人所提出的“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方针的巨大威力,无时不沉浸在“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友谊海洋里。这里所采撷的,不过是其中几朵小浪花。 超乎寻常的兄弟情谊 访问期间,代表团每到一处,无论在抵达的机场,在下榻的宾馆,或是在访问的单位,热情的东道主总会给予很高的礼遇。有的不仅给邵华泽团长和其他成员献花,举行简短仪式,发表欢迎辞,而且常常有媒体记者现场采访,气氛十分热烈。代表团一般都下榻在市中心的五星级2宾馆,我们的吃、住、行得到了细致周到的安排。 12 月 9 日下午,中国新闻代表团一行拜会越南新闻工作者协会。我们一下车,早就等候在门口的协会主要领导
3、和工作人员即刻迎了上来,又是献花,又是问候。越共中央思想文化部副部长、越南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洪荣和邵华泽团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久久没有松开。这位越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报的前任总编辑,1997 年曾来我国访问过人民日报社,并受到时任社长的邵华泽的热情接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邵华泽团长这次又是应洪荣及其前任潘光两届主席之邀而来,两位老朋友久别重逢,畅叙友情,心情自然很不平静。12 月 11 日傍晚,我们代表团一行风尘仆仆,来到盛产石油、位于越南东南的海滨省份巴地?头顿省参观访问。出乎意料的是,该省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明生亲临当地记协为我们举行的欢迎酒会。他首先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亲手向邵团长献上一
4、束鲜花,接着在祝酒词中高度评价了由胡志明主席和毛泽东主席共同缔造的越中友谊,经过时间的考验正得到新的发展,他还深情地回忆了访问中国时留下的种种难以忘怀的场景,对中国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啧啧称赞,并希望能够再次访问中国。 在代表团这次访谈的新闻媒体领导和资深新闻同行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曾经访问过中国,有的还不止一次。在交谈中,他们每每情不自禁地向我们谈起当年的访问线路,叙说对逗留过的城市的美好印象。他们当中凡到过上海的,我们相见时都倍感亲切,他们在和我们的交谈中往往会主动提起登临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最高处时的激奋,参观浦东新区一片热土时的感触,夜游浦江饱览两岸绮丽景色时的赞叹。越南新3闻工作者协会主
5、办的办报人杂志女记者美江,去年曾随越南新闻代表团访问过上海,这次一见面她就送我一本年初出版的办报人杂志,原来上面刊有她采写的上海印象的通讯,文中引述了不少我接待他们时讲过的话。在欢迎酒会上,她主动向邵团长和我敬酒,并要求采用中国的方式喝交杯酒。 两位令人感佩的朋友 中越两国新闻同行之间超乎寻常的兄弟情谊,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并非是一种冲动的产物,它发端于中越两国人民之间世世代代的传统友谊,植根于两党两国人民对新世纪新目标的广泛共识和共同追求。在这次代表团所接触的越南同行中,有两位是特别令人感佩的。 一位是越南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丁峰。他除了分管越南南部十几个省的记协工作外,还兼任胡志明市新闻工
6、作者协会主席。这位年已 66岁,精神矍铄的资深记者,面容上道道皱纹,仿佛记载着他所饱经的岁月沧桑。他原是越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报的记者,早在 1960 年,就作为贴身警卫接待过时任新华社社长兼人民日报总编辑的吴冷西,并有幸和胡志明主席一道合过影。越南抗美救国战争爆发后,他毅然奔赴前线当了一名战地记者。在战火纷飞的最前线,他曾全力协助我国解放军报两位特派记者的采访工作,使该报得以成功刊登了一系列发自越南抗美前线的战地报道。他访问过中国,对毛泽东主席十分崇拜,曾专程到湖南韶山冲去瞻仰毛泽东故居。这次,为欢迎中国新闻代表团如期到4南方访问,他不顾旅途劳累,特地从千里之遥的胡志明市飞来河内,提前在代表团下
7、榻的宾馆举行仪式,代表南方各省记协向代表团成员一一举杯致意,充分表达了他的邀访之忱。他对上海非常向往,希望上海市记协和胡志明市记协尽快建立互访关系,以实现他一睹上海风采的宿愿。他还向我透露了一个信息:胡志明市人民政府已正式立项拟在开发区建一座像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那样的标志性建筑,高度约 450 米,这件事希望能得到上海同行的关照。 另一位则是越方为我们代表团配的翻译、 “越南之声”广播电台编辑阮文江。这位业务娴熟的代表团工作人员,不仅口译速度快,而且汉语说得规范,发音标准,就像是中国人。原来,早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即上世纪 40 年代,他的父母就背井离乡,从河内辗转来到当时同为法属领地的中
8、国广东湛江谋生,成了越侨。父亲在一家建材加工厂做工,由于肯吃苦,又会动脑筋,常有小的技术革新成果,屡屡被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60 年代初,还被评为全国劳模进京出席群英会,与孟泰等全国劳模一起受到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阮文江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自幼受到的也是中国的教育。1951 年,他的哥哥应召回国,参加抗法爱国战争,不幸英勇牺牲,为国捐躯。1971 年,阮文江全家响应祖国号召,返回河内参加抗美爱国斗争。1973 年,阮文江被调入“越南之声”广播电台工作。这些年,他经常作为译员随新闻代表团访问中国,曾 4 次到过北京,3 次到过上海,对中国人民情真意切,十分友好。1997
9、 年他随越南代表团访问上海时,适逢新民晚报复刊15 周年,他对新民晚报大厦参观时的印象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当时,5报社赠送给他的一对景德镇生产的瓷杯,一直很好地珍藏着。他对我说:“你们报社在瓷杯上印的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七个字,我永远不会忘记。 ”这次越南女记者美江送我的那份刊物上的上海印象一文,不用谁吩咐,第二天他就将译好的中文送给我,使我为之很过意不去。 同行之间的热门话题 常言道:同行相见,三句不离本行。这次代表团访越期间,不论是在河内,在胡志明市,还是在广宁省,在巴地?头顿省;不论是与新闻媒体负责人座谈时,还是在与新闻界朋友的广泛接触中,谈论最多的,莫过于新闻传播业在当今形势下如何生存和发
10、展的问题,而且彼此交流的情况和表明的看法,有不少惊人的相似之处,只是有些方面我国稍稍超前一些罢了。这些话题,总括起来,主要在媒体的日趋规模化、市场化和集团化三个方面。 先说规模化。越南有 8000 余万人口,无论从新闻媒体总数,还是按人均报刊占有率而言,都是一个新闻传播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目前,中央及地方新闻单位有 450 余家,报刊总量近 700 种。中央级新闻单位主要有:人民报 ,越共中央机关报,1951 年创刊,在国外开设有三个分支机构;人民军队报 ,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机关报;大团结报 ,祖国阵线中央机关报;越南通讯社,1945 年创立,在国内各省市及国外均设有分社。 “越南之声”广播电台
11、,1954 年成立,对内有 4 台节目,对外用中国普通话等 9 种语言广播;越南电视台,创立于 1971 年,可同时6播送 4 套节目;全国性报纸还有总工会、共青团和妇联办的机关报。需要说明的是,除上述报纸以外,其余相当一部分报刊,是越南 1986 年实行“革新开放”路线以来,尤其是在近七八年以来,在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新形势下,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群众精神生活需求而创办的,并且呈日益增长的趋势。 再说市场化。越南的报刊事业,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据介绍,除中央机关报人民报外,其余全部推向市场,实行自负盈亏,走自我发展道路。近些年来,越南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接轨,国民生产总值年
12、平均增长率已连续多年在 7%以上,粮食已从依靠国外进口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粮食出口大国。在此情势下,不少中央与省(市)委机关报加大新闻革新的力度,增强应对各种竞争的实力。他们按受众市场细分和拓展报业经济的要求,纷纷创办了有相对固定读者群,有鲜明风格特色的子报子刊,开展了多种吸引受众参与,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大型活动,有的还创立了与报业相关的经济实体,整个新闻界呈现一派群雄竞技、优胜劣汰的局面。在报刊市场上十分看好的越南共青团中央机关报前锋报 ,称得上是这方面的一个范例。该报除尽力办好主报外,根据不同的读者、内容和特色定位,陆续创办了社会、经济类的周末版、指导青年成长成才的青年知识(半月刊)
13、、配合全国选美大赛活动的越南美人以及反映家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前锋(月刊)。这些报刊都办得十分精心,不仅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而且纸张一流,印刷精美。这家报社还成立了股份公司,经营各种印刷制品,还办有两家超级书店、多家连锁超市。为扩大社会影响,他们设立了多种用于社7会公益事业的基金。该报新任副总编辑阮春山说:“新闻竞争不相信眼泪,只有自我加压,高人一筹,除此别无他途!” 至于集团化,在越南新闻界似乎还处在一个萌芽的状态。这几年凡到中国访问过的越南同行,对我们的报业集团都不无兴趣,认为集团家大业大,财大气粗,是必然趋势,颇有跃跃欲试的劲头,但报业集团到底是怎么回事,究竟具有哪些条件才能组建,往往说不
14、出个所以然。代表团在胡志明市访问时,市委常委、思想文化部部长范春编对此说得很坦率:“对于报业集团,说实在的,前几年我们还把它视为异端,不予理会。这两年我们才逐步懂得这是促进报业、做大做强的好事,但成立报业集团要求很高,条件很多,目前我们还不到时候。 ”当代表团一位成员提及许多越南同行认为胡志明市经济时报是第一家报业集团时,这位部长不以为然地说:“我看不像,充其量是个小联合体!” 在越南,第四媒体因特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似乎还没有引起新闻界的足够重视。虽然不少媒体陆续办起了网络版,有的还不断更新内容,扩大信息容量,但如何实行拿来主义,扬其长,避其短,发挥优势,积极应对,还没有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15、 邵团长的一段跨国情 在这次访越期间,邵华泽团长首次披露的同越南留学生的一段历史情缘,引起了全体成员的极大兴趣,在团内被传为佳话,在越南新闻同行中也激起了热烈的反响。 8事情是这样的:早在 40 多年前,20 世纪 60 年代初,邵华泽同志还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担任哲学教员的时候,曾经为越南人民军卫生部选送的 17 名留学生讲授过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 、 矛盾论 。当时邵华泽同志 30 岁不到,他在和这批越南留学生朝夕相处、教学相长的日子里,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每逢节假日,邵华泽同志常常邀请他们到家中作客,待他们亲如兄弟,使这批身处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为答谢师恩,班上有位名字叫裴
16、庭创的学员团长,专门从国内买了一本胡志明主席著的狱中日记(越汉对照)送给邵老师,并用汉字在书的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着: 送给亲爱的邵华泽同志留念! 愿我们的友谊万古长青。 您的越南朋友裴庭创敬赠 河内市 1962 年 8 月 19 日 1963 年 2 月,这批越南留学生在学成回国前夕,特地邀请邵华泽等老师与学校领导和他们一起拍了毕业照,以留作永久的纪念。开始几年,部分留学生还和邵老师保持书信往来,可时间一长,就逐渐失去了联系。光阴荏苒,40 多年过去了,这 17 位越南留学生如今情况怎么样?他们生活得都好吗?邵华泽同志不时惦记着他们。这次访越组团期间,他的心情一直不大平静,他想寻亲的机会总算盼
17、来了。为此,他默默做了两件事:一是行前将珍藏了 41 年的那张毕业照,请人翻拍复制了好几张画面清晰的新照片;二是将那本留学生裴庭创赠送的足足保存了 42 年,纸9张虽已泛黄但完好无损的胡志明狱中日记随身带着,以便于寻找书的原主。这一切,代表团成员都不知情。只是到了 12 月 10 日的下午,我们代表团与人民军队报的同行座谈交流临近尾声时,邵团长才公开了这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使所有在座的人都惊喜异常,感慨万千。对这一千载难逢,可遇不可求的新闻素材,具有丰富新闻工作经验的人民军队报总编辑阮光统立即意识到它的份量:它既是越中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历史见证,又是继承开拓、面向未来的生动体现。他当即拍板要以最快速度将这个故事在人民军队报上强势推出,并委派国际部主任亲自出马,当晚就来到代表团的驻地,对邵团长进行了补充采访。我们深信,用不了多久,邵团长这次异国寻亲想必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写于 2004 年 12 月 13 日14 日胡志明市,定稿于 2004 年 12 月 18日柬埔寨金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