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传媒产业需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十个重要关系浅议中国的新闻出版产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特殊行业,而党负责领导传媒工作的部门是宣传部。职责之故,每年的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与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的意义对于新闻宣传从业人员来说就至关重大,而分工负责新闻宣传领域的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也就成为此后一个时期内全行业的工作指导方针。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的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 4 月 9 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会议并讲话。李长春的重要讲话,着重点在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新闻宣传领域也包括在内)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十个方面重要关系。这是迄今为止,中共中央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所提出的最全面、系统的指导意
2、见与要求。这里,结合现实情况,对李长春的重要讲话进行粗浅的解读,鉴于认识水平,实乃愚者一得,庶几有助于业内同行共同学习、理解、贯彻、落实时参考。 如果概括李长春讲话的精神实质,那就是鼓励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是坚定不移地放而不是收,是进而不是退,是改革而不是保守,是探索而不是固步自封或画地为牢。李长春在讲话中指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先进文化前2进方向,坚持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文化工作的主题,牢固树立机遇意识、改革意识、发展意识,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探索
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思路新举措,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践中,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李长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文化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加强政策扶持,加强资金投入,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文化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这些指示和以往很多地方都通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工作指导思想相比,有实质上的突破。要求各地党委政府要重新认识并提高文化建设的地位,
4、文化建设将与 GDP 一样成为考核领导干部业绩的指标,而在现实社会中,这一点比什么口号都管用。 李长春强调,要把文化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纳入产业振兴规划,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领域各行业的融合,不断壮大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文化建设,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新兴文化产业,进一步提高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这意味着党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给以更高的重视,文化对于地方党政领导来说,不再是可有可无、3可多可少的边缘性事业,而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
5、破口与着力点。 李长春在讲话中系统阐述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十个方面重要关系。他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在此,让我们简略领会一下这十个关系: 一、必须正确认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与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的关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此,必须从正面与反面两个角度来理解才全面,也就是尽管这个都是着眼于正面肯定而没有明确提出具体的批评,但是其实已经包含对现实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的否定。在此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
6、值得业内人士重点思考。 二、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实事求是地讲,社会效益第一,对于新闻出版单位来说,是一种不现实4的梦想。很长时间以来,相当多的新闻出版单位其实并不能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拜金主义甚嚣尘上,唯利是图,根本不愿考虑社会效益,所谓“讲政治”的实质也不是真正为党、为社会公众负责任地尽职,而是蜕化成“保乌纱帽”的庸俗政治,归根结底考虑的还是当官的名、利、权、位,着眼于个人经济利益。因此,强调摆正关系,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极其有现实针对性的。 三、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
7、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全面繁荣。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文学与艺术领域,都有主旋律的要求,当然,具体的形式与说法因时而异,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艺创作价值观就在很长时间是唯一允许存在并占主导地位的理论。主旋律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正面引导舆论为主”的概括。在“文革”结束后一度盛行“伤痕文学”,后来引发苦恋风波,受到“歌德派”的抨击。但是,主旋律并不是简单的政治宣传图解,没有多样化,其实也就不存在主旋律了,这就像音乐一样,交响乐的主旋律是以多种乐器、多种声响的合奏为表现形式的,如果只剩下敲锣打鼓的单一旋律,那就成了锣鼓队,构不成波澜
8、壮阔的交响乐阵容。所以,提倡多样化,是文化繁荣的关键所在。 5四、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关乎现今新闻出版产业的核心问题。不容讳言,在新闻出版市场,最有活力的企业并不是国有的单位,以出版界为例,二渠道书商在选题眼光与水平、营销能力等方面,都明显超出了出版社。可以说,如今畅销书市几乎全部是二渠道书商的天下,出版社最多只是提供了书号平台。从政治经济学常识出发,显然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就要给书商以更大的空间与更宽松的政策。对于报刊来说,同样是如此,哪家单位在市场中更有活力更有效益,就该给予更多的资
9、源。在新闻出版领域,文化生产力的潜力是巨大的,在不少单位都处在被束缚压制的状态下,只要获得解放,就一定能释放出可观的能量,使文化真正得以发展。 五、正确处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作用,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 在这里,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再次得到厘清,文化作为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与作用被进一步强调。对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了一定水平之后,文化的重要性也就日益凸显。 六、正确处理发挥政府作用与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关系,6努力形成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所谓合力,也就是打破过去文化产业与新闻出版产业全部或主要由国
10、有或官方主办的格局,政府主办文化事业有其特殊的优势,但是显然也存在劣势。在官办出版社一统天下的图书市场,图书品种与质量常年停滞萎缩,而二渠道书商虽然开始是以不合法的形式出现的,但却为中国的出版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到后来甚至成为很多出版社的真正供养者。事实上,如果书号费被取消,或者书号面向社会放开,那么一多半出版社连一年都维持不下去!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文化产业,是近年来的政策导向;全社会力量,指的主要是非国有、非官办的民营与外资。 七、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坚持对外开放,努力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推动文化走出去,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在
11、全球化时代,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复兴的大国来说,文化走出去,是题中应有之义,必然会成为国家战略。说到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虽然中国有颇为庞大的外宣系统,但是用国际贸易的术语来说,还是处在悬殊的逆差状态。在文化领域,政府机构的有无不见得与行业实力成正比。例如中国有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但是中国的广播、电视与电影在国际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不要说与美国相比,就是与英、法、德、日甚至印度相比,也还远远不能相提并论。 7八、正确处理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的关系,通过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确保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管理,与其他领域有着很大的区别。事实上,正如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的办学理念一
12、样,政府对文化的管理,最理想的模式就是支持、鼓励、帮助,而不是指导、约束、审查。否则,只能把文化单位当成衙门,如曲艺家协会,领导有行政级别,但是占据要位的曲艺家们却在舞台上不受欢迎。反过来,真正叫座的曲艺家,却进不了或不屑于进什么协会。因此,要确保文化健康有序发展,政府要尊重文化的规律,以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最终目标,而不是以机构或长官的意志为出发点,这样才会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九、正确认识发展文化与运用科技的关系,把运用高新科技作为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 在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时代,文化的发展与运用科技的关系,已经是最大的现实课题。任何一个新闻出版工作者,要想为本单位
13、寻求发展机遇,都不能回避科技尤其是高新科技,因为科技是文化创新与传播能力增强的技术平台与物质基础。以 MSN 和 QQ 为例,短短几年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信息和文化平台之一,如果没有高新科技的支持与参与,这种高速成长的奇迹是不可能发生的。 8十、正确处理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性与培养造就一大批文化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科技型等新型人才的关系,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有人才则文化兴,无人才就谈不到文化。在中国现实社会,正如罗丹所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文化领域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缺少发现人才、启用人才的机制与环境。在新闻出版业,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科技型人才虽然总数还不多,却已经成长起了一批在能力、水平上不亚于西方国家同行的高手。但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保守型、单一型、内向型、科盲型占主导地位,便不可能给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科技型人才以大展身手干事业的用武之地。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或产业来说,培养造就人才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更现实的策略是善于发现、使用人才,甚至引进人才,楚虽有才,晋实用之,这才是最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