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目标设立”到“过程实施”每一个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目标的设定。只有设定了明确的目标,环节的设计才有了灵魂的依托,否则再完美的教学过程也只是华而不实的空架子。而当教学目标确立后,过程的实施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检验目标设立是否科学合理的唯一途径,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结合起来,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执教篇目同为山谷中的谜底 ,两位执教者不同的教学设计产生了异样的教学效果,让我们从“目标的设立”到“过程的实施”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一、教学实录 案例一: 师:(出示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读了这个题目,你最想了解什么? 生 1:谜底是什么? 生
2、2:谜是什么? 生 3:谜底是怎样解开的? 生 4:是谁解开这个谜的? 师:同学们提出这么多的疑问,我们可以怎样来解疑? 2生:通过读书。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老师想看看谁最会读书,能通过读课文来解决这些疑问? 生自读课文,做批注,逐个解决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的问题都通过读书解决了,下面读3,从旅行者身上得到什么启发? 案例二: 师:(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齐读课题。 师:(出示投影片)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请读一读。 读课文,抓住课文的要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从旅行者身上,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师:读了这个目标,你准备怎么做? 生 1:首先要把课文读通,读顺。 生 2:
3、抓住课文要点就是要找出问中最主要的内容。 生 3:我想边读课文,边做批注。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学习第一个目标,读完课文后可以动笔写一写。 二、关于教学目标的确立 3通过比较,很容易就能发现两位执教育确立的目标是一致的。先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两个旅行者是怎样解开山谷中的谜底,并能从旅行者身上得到善于观察,富有探究精神,坚持不解的品质,从而达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这样的目标设定突破了此类说理性文章的教学模式,从单纯地从教材中获得启示转变成利用教材特点,挖掘适合于本年级学生语文能力发展需求的资源。 “用教材教”的理念通过这个目标的确立体现出来,教育把教材本身所提供的语文信息(即一个为
4、人处世的道理)同获取这一信息的过程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课文不再仅仅是得到一个结果式的启发,同时跟随着作者,文中主人共同去体验这一过程。因而,这个教学目标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而设立的。 三、关于目标的实施过程 教学目标的确立可以是多层化的,执教者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可以个性化地合理使用教材资源。而评价一堂课的最有利标尺就在于目标的达成情况。 我所听的这两堂课,虽然目标定位方向基本一致,但是执教者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却截然不同。 案例一中执教者从题目切入,让学生通过读题质疑读文解疑这样的模式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解疑时引导学生把每一4个要点都说清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抓住了各个要点,逐个突破,对课文内容有
5、了较深入的了解。然而从整个来看,学生并没有按照课文脉络进行内容的疏理,而是把课文内容零散地与问题逐个对号入座,固然有同学一开始就先解决了谜底是什么,继而有解释到难解开的谜,怎样解的谜而这个谜是在最后才解决的。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来看,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缺乏整体性、条理性,执教者最初期望的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目标,最终演变或带着问题学课文,找答案。 案例二中执教者一开始就开宗明义,把教学目标出示出来,让学生从整体上入手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起初学生概括的不够具体完整,但随即教师及时引导,如提醒学生抓要点,也许之前学生并不十分清楚何为要点,一来二去之后,恍然大悟,本文的要点就是
6、要说清谜、谜底、解谜的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取舍内容,把握要点的概括能力。执教者在实施教学目标的步骤中十分明晰,听课者在与学生共同的思维体验中也能清楚地感知到执教者的目的。 因此,教学目标确立后,执教者应对教学环节多加以考虑。首先,教学过程为的是体现教学目标,所以每个环节的设计其总的方向应以教学目标为基准。其次,必须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而这一特点的使用可以突出教学目标的达成。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应以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情感需求设计教学步骤,而不应是生牵硬扯式的把内容灌输给学生。语文教学总的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本。只要再加上执教者本身所具有的教学经验,必能很好地完成一堂语5文课的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洛社花渡小学) 责编 / 齐鲁青